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文章伊始,就给我展示一个残酷的词语:杀人。
这是天音的风格吗?
《女皇》开头带着“过尽千帆”的诗意和追思;《皇后策》开头带着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忧郁和感伤;《小人》开头带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悬念和喜感(我学术不精,实在找不到合适诗句形容。抱头反思)
天音的每篇文章的开头都给我展现了不同的画卷,不同的世界。
《昆山玉》给我的第一冲击感是什么?
窒息,绝望。
是漫无边际的灰色。
十五岁,一个花开的年龄,一个充满希望的年龄。但是,摆在端午面前有的只是坎坷和不平。
端午没有显赫的出身,没有父母温暖的照拂,没有诗书的熏陶……命运给予她的是,女奴的身份,朋友的背离,他人的利用……
女奴?赤条条地生活在世上,所拥有的只是别人称呼自己的代号。端午,姓何?不知。端午父母为何?不知。平生最大的希望为何?能后苟活在木屋之中。
朋友?腊腊那个看似单纯的女孩,却早已被嫉妒的毒蛇腐蚀了心灵。当端午为腊腊细心搓着手时,为腊腊戴上象征友谊的项链时,腊腊早已把尖刀插在她的后背的。朋友,这个名词一旦遇到利益和嫉妒时,就变成了背叛。
他人?这里只有利欲熏天的商人,只有蹂躏女童的主人哈尔巴拉,只有看似善良实则把端午推进火坑的八娘,只有麻木的奴隶……
在这个黑暗的世界,怎么样才能不被黑暗吞噬?
那就是“杀”!
杀掉心中的麻木。
鲁迅说过,中国一向只有2个社会:一个做奴隶的社会,一个是做奴隶而不得的社会。
奴隶身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奴隶的心理——麻木不仁,逆来顺受。
因为麻木,奴隶们可以不分昼夜工作;因为麻木,他们把侍寝当成登云的天梯;因为麻木,他们可以不分青红皂白地蹂躏那些女奴;因为麻木,他们可以面不改色处死和他们同等命运的奴隶;因为麻木,他们把自己人生凝固在这个囚笼……
端午不同。
她有自己的坚持。“我不愿意!我不愿意!”当她拿着烛台的尖刺,刺向那个可恶的贵族时,也刺死心中“麻木”两个字。她何尝没有想到自己被处死结局,何尝没有想过自己顺了,忍了,就可以做保一世之安,但是她有自己的坚持,她希望自己能活出个“人”样,希望自己心中那个“自己”不被凌迟。这不禁让我想起那个不知名的王妃,当当她勇敢刺杀成吉思汗时,她的心中是否也是存在那个“自己”?
端午是奴隶吗?不,她是真正的人,是唯一在这个黑暗世界中活着的鲜活的人。
她的存在,使这个原本灰色的画卷霎时变了颜色。
当她把贝壳挂在腊蜡脖子,善良的心灵,把画卷点成了紫色;当她巧笑言兮周旋在老奸巨猾的商人中间,八面玲珑的性格,把画卷晕成了蓝色;当她抵御诱惑时,说出“我不愿意”时,坚定不移的信念,把画卷染成成了青色;当她刺向时,我眼前出现了耀眼的红色。
那是的永不屈服的色彩!
那是凤凰涅槃的色彩!
人生是一场场无预知的冒险。
浩瀚的大海,等待端午的是怎样的冒险?
端午是否能永远勇者无畏?
我们将共同见证。
PS: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因何而死?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捧着肚子干笑三声。
祝天音和众姐妹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