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京都 ...
-
“打住!”沈华歆开口打断:“你我此行的目的,不是楠山吗?”
舒清寻眨眨眼,扑哧一声笑了:“自然。”
“那你解释,此先约好同行楠山,为何改去京都了?”沈华歆双手环胸质问,蒋钧芜乖乖抱着佩剑,站在自家师尊身后。
“那自然是......因为顺路啊~”舒清寻一本正经的解释:“华歆兄你想啊,若是抄近路,须得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像周伯这般的人家,几日都未必遇到呢。”
舒清寻一边挽着沈华歆向前走,一边继续说道:“何况华歆兄法力皆无,走山路也未必是良策......”他顿了顿,话风一转:“可若是绕远些,不仅可乘车马省些脚力,也好欣赏沿路的风景不是......”
沈华歆点点头。
不是,他居然觉得舒清寻忽悠的很有道理。
“可......”
沈华歆还想再说些什么,就又被舒清寻打断:“好了华歆兄,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不会耽误正事的,华歆兄放心!”
“那......”
“那就这么定了,此行我定会好好照拂华歆兄的!”
舒清寻大步流星的挽着沈华歆向前走,春风得意,实在是像打了胜仗凯旋后的将军。
沈华歆侧头看着旁边的舒清寻,“清寻兄,不知可否回答我一个问题?”
“华歆兄请问。”
“京都可是有清寻兄的相识?”
“没有啊。”舒清寻回答干脆。
不是,没有你......
“那,是有要事要办?”
“也没有。”
沈华歆轻轻叹口气,脑袋又嗡嗡的疼起来,可他却连抬手去揉的心思也没有。
此时此刻他满脑子全是舒清寻!
他真的!真的太棒了!
“好了,快些走吧,再耽搁下去,响午前可就入不了城了。”舒清寻再次挽上沈华歆的胳膊,蒋钧芜照例跟在两人身后。
说几人在赶路,也不完全对,三人慢悠悠的向前走,时不时打趣几句,待到沈华歆头上冒出细微的汗珠,他终于看见了不远处的城门。
城门离几人越来越近,街上的人也渐渐多起来,走至城角处,路边的小商贩高声叫卖着,声音此起彼伏间,夹杂着来来往往的马蹄声。
沈华歆看着这一幕,是他在穿书之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只在书上几行文字中体会过的,属于古时的繁华和和张扬。
真有些好奇城中的模样呢。
思及此,沈华歆迈开步子,还没等他脚步落下,忽的有一股扯住了他的袖子,沈华歆身形一顿,侧身看去。
“师尊......”
小徒弟?
他刚想开口说点什么,目光顺着蒋钧芜的佩剑向下看,发现地上跪着一个小小的人儿,双手紧紧抱着蒋钧芜的剑不放,旁边还躺着一只破破烂烂的碗。
沈华歆看向蒋钧芜的表情,他瞬间就明白了。
小徒弟这是又遇上麻烦了。
真是的,直接跟他说不就好了吗,他是那么不通情达理的老师吗?
他看着地上的小孩,大抵比自家徒弟小些,这么小的孩子......
沈华歆叹了口气,伸手将蒋钧芜背上的包袱取下,捏了些碎银子在手里,复而将包袱转交给蒋钧芜。
沈华歆嘱咐小徒弟在原地,不要乱动后,径直向街边的小贩走去。走过几个小摊,终于,他在一处卖馒头的摊位前停下。
“客官,来买馒头?现蒸的大馒头!”说话的是一名身材高大的壮汉。
沈华歆点点头,指了指:“这几个,包起来。”说罢,他递上手中的银子。
这是他穿书后第一次买东西,并不知道物价,索性挑了块大的递上去。
沈华歆摩挲手里余下的几块,要是不够的话,大不了把这些也给老板就好啦。
摊主笑着接过银子,放在嘴里咬了咬。
“好嘞!客官稍等!”
他麻利的拿出一杆小秤,将那块银子放秤上,称好后,又摸出一把剪刀,剪下一小块银子贴身放好,又将剩余的那块,连同包好的馒头一并递给沈华歆。
“客官,您拿好!好吃下次再来!”
沈华歆道了谢,随手将那小块儿银子塞进纸包里,折回到蒋钧芜身边,将手上的东西递到小乞丐面前。
跪在地上的人儿像是感受到了些什么,抬头正好对上沈华歆的视线,转而落到他手上拿着的东西,迟疑片刻后接过,感觉到里面装的是热气腾腾的馒头,他拿着纸包的手紧了紧。
小乞丐规规矩矩的对着沈蒋二人磕了头,而后缓慢起身,有些跌跌撞撞的向远方跑去。
舒清寻远远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种别样的情绪,像是回想起了什么,轻轻闭上眼。
舒清寻迈开步子,慢吞吞的走,用余光看到沈将二人跟上后,舒清寻开口道:“华歆兄如此这般,也未必帮得了这孩子。”
沈华歆快走几步,与舒清寻并齐走:“我知道。”他轻声说道。
“那华歆兄为何仍要......”舒清寻语气中带了几分急切。
这是他很久之前就想问的问题......
是什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什么天下大义,还是别的什么大道理。
“哪有什么为什么,看到了,就帮啊~”
沈华歆回答轻快,像是做了一件很平常的事,举手之劳,不足为提。
舒清寻笑着,是了,这么多年了,他又较什么劲呢?明明什么都改变不了,又何必去追忆过去的事啊......如此想着,心中也怅然不少。
可他还是想问,还有一个问题。
“天下之大,苦难之人数不胜数,凭一己之力如何救的过来?”
“这个啊。”沈华歆故作高深:“尽力就好。”
下一句是量力而行哈哈。
哪有什么一定要做的事,尽己所能去做好能做的事,能力范围之内,不论大小,如此便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