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宁大小姐 ...
-
苏铄在府中闲来无事,又捡起昔年的书法功夫练习起来,不过这次不是学养母顾夫人的“顾体”,而是祖父苏太傅的“苏体”。
说起来,当世四大门阀士族,除了是最有权势的家族外,还是诗礼传家最有文化的家族。宁氏以《左传》为家学,已故的宁相是士人敬仰的大家和“杜左学”第一人。宁家人还擅画,族中子侄皆是丹青妙手,别看宁大将军一代权臣叱咤沙场却绝不是个粗人,他不仅诗画兼通,还独创边塞山水画派,随手一幅画就被天下士子奉为“圣品”。江家更是儒学大家,好几个先祖年轻时都做过御制书院的院长。江家人还擅长书法和茶道,江相曾著《茶品》,甚至流传到北燕,被北燕先皇评为“绝品”。曲家人琴棋书画无一不好,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琴艺和声乐。传言当年司空曲超在桃叶渡口的乌篷船内随意弹奏一曲,让岸上恰好经过的江大公子江劭闻声伫足,在并不清楚船内何人的情况下站着听完了整首曲子,最后深深作揖,盛赞道:“闻君仙乐,如睹鸿鹄之飞”。至于苏家,家风相较其他家族颇为自由,子弟被允许按自己喜好选择学派,目前家主苏骏好儒学精通诗画,苏铄则受祖父和母亲影响,偏好黄老之学,擅书法与棋艺,不过跟他们相比他这点造诣实在有愧先人。
“有爷爷几分神韵?”他最近费心临摹苏太傅的寒江帖,书法肉眼可见精进学多。这日刚写了一幅字,不觉有些得意地拿给在旁研磨的江媛容看。
她前几日被苏铄从徐州接回来,入府时还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长公主派人在门口阻拦不许她入府,无奈苏铄态度强硬,两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最终长公主羞愤交加,带人搬去长公主府住,临走前发誓,江媛容不走她绝不回来。
此事自然又成为紫陌巷各大家族茶余饭后的笑谈。苏铄却不如何放在心上,甚至长公主主动离开让他松了口气。他如今只想与一个让自己舒心的人镇日相处,实在不想再耗费心力与长公主冰冷以对。江媛容秀外慧中,识大体、知进退,与她一起能让他不自觉放松下来。
“半分也无。”此时听得他的问询,江媛容却给了一个并不太让他“舒心”的答案,苏铄微愣,却看她掩嘴微笑,双手捧着字帖放在桌上抚平,一字一句道,“出神入化,尽得三公子真传。”
苏铄不觉抬手轻点她的额头,一句“你呀”正要出口,即被门外的轻咳声打断。胡奴知道夫人在书房,不敢如往常推门迳入,等得许久又不见人出来,只得干咳几声提醒苏铄。
苏铄出声传人进来,江媛容见状以给顾夫人请安为由离开,书房留给两人商议密事。
胡奴来是为司徒德纯要见苏铄。
宁懿德失踪了。司徒德纯请苏铄帮他找到她,他要带她离开京城。
苏铄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派飞影暗卫从宁家京畿别庄中找到宁懿德,并在三天后将人送到城外的锦亭与司徒德纯汇合。
司徒德纯没有问他是如何办到的,虽然不知道苏铄私养飞影暗卫,但他相信如今的苏三早已不是曾经任人欺负的“野种”了。
“往后做何打算?”他双手奉上金银盘缠,被司徒德纯拒绝。
“早就想过今日,我已备足钱财,余生可以养活我们两人。”他轻轻揽过宁懿德,两人相视而笑,又听他道,“我准备顺江东下,泛舟出海。东渡扶桑,或北游燕都,从此优游卒岁,再不回东夏这是非之地。”
说完他再次看相宁懿德,眸光似海藏不住汹涌深情。宁懿德伸手与他的紧紧相握,轻声却坚定的说,“你去哪儿,我去哪儿。”
若非接下来发生的事,苏铄将会认为那是他记忆中最感动的场景。
可惜,不久……他就收到噩耗。
忘记送司徒德纯夫妇离开几天后,他在府中校场练习射箭,江浩悠然来访,老远就听到他肆无忌惮的笑声。
“宁家人坏事做尽,终于遭了报应。”
他因为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得以回京,却因宁家人阻挠不能出仕,是以日常辱骂宁家。
“何事?”他闲闲地问。
“宁大小姐投河自尽了,被她父兄逼的。”
“何人?”一箭射出竟脱了靶。
“太后亲姐姐宁懿德,今日尸体被人发现漂浮在桃叶渡口……哎,你干什么去?”
苏铄策马一路狂奔至桃叶渡口。京兆府守卫已将渡口团团围住,正在驱赶前来看热闹的百姓。
“看什么看,快滚。”
“宁相和齐将军就在附近,不怕掉脑袋的就杵在这!”
“你们最好忘了今天看到的,听到的。要是被老爷们听到任何闲言碎语,你们一家子的命都不够陪葬的。”
一个府兵正在凶狠地驱逐围观人群,冷不防被人群中站定不动的年轻人攥住手腕。
“人在哪儿?”那人玉面雪寒,衣着华贵,周身强大的气场让他不觉弯腰低头。刚才赶人的气势全然不在,他小声道,“什……什么人?”
“宁大小姐。”苏铄望着眼前默默水流,身体止不住有些发抖。在他快控制不住要闯进渡头时,才听到令他绝望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