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第 35 章 ...

  •   从始元殿回去后,念儿的生活仍是照旧。
      皇帝既不说赏,也不说罚。
      但念儿的心情,却是更加低落了。
      陛下因着父亲的缘故,饶过她这次,定然要更讨厌她了。她想。
      细数曾经,自己总向陛下索求恩典,却无物回报。
      原本她还觉得,他不讨厌自己的身子,便可在床上讨他欢心。
      可与陛下在始元殿那次,因她心里藏着兄长下狱的事,并未曾有太多回应。他是定然不满意的,或许觉得自己像一条死鱼。
      连床笫之事这唯一擅长之事,她都做不好了,于陛下又有何用处?

      皇帝没怀疑过,是张逢成给念儿出了闯宫的馊主意。
      因他默认,所有后宫妃嫔,对他每日行程,应当熟悉得很。
      故而,念儿擅闯始元殿一事,他仍交予张逢成处理,命他封锁消息。
      张逢成身为大内总管,于此道上,十分老练,后宫之中并未走漏一丝消息。无人知道念儿违反宫规,进了文渊阁。

      至于念儿口中的梁州知府,其实他确是贪污了不少的。
      但皇帝并不想置他于死地。
      此人在盐政与河运上,很有几分能力。他虽以专营资格与盐商勾结,但也以此手段,牢牢控制江南盐场,平抑价格,增加产量,都因之而卓有成效。
      江南河运,则与盐政息息相关。梁州知府治下,第一等的功绩便是梁州港。梁州港也采用了他的一贯手段,船帮与知府合作,盘剥虽重,但秩序严明,百姓反而有活路。第二,便是治水。梁州知府颇为重视水患防治,疏通河道,维护堤坝,卜算天象,每年都是一大笔支出。他虽从中抽水不少,也强制征丁,苛待河工,崇信方士,但事情总归是完成了的。
      再加之,此人早已投奔杜党,在江南地区斡旋时,身段颇为灵活,施政时少遇阻碍。
      种种相加,使此人在任以来,江南时有旱涝,虽都算不上灾祸,但其余州府,多受影响,有所绌漏,只梁州一州,次次都有准备,不仅安然度过,甚至还有余力,支援别地。
      唯一不足的是,他久居江南,与京城杜家疏于走动,又非杜相亲眷,算不得杜党核心。
      陈阅应是抓住这点,认为他污点严重,且最好撬动,便拿他开刀,撕开江南杜家的口子。
      左相杜广兰的反应,确实正中他下怀。。
      徽和十一年,陈阅欲争科举主考,杜广兰是见过他搬弄流言的本事的。虽他后来也照猫画虎,向陈阅身上泼舞弊的脏水,此事因受了皇帝威胁而作罢。其实陈阅当时,也放出了势头更大的风声,若皇帝不干预,最终陈派与杜派的口舌官司,也免不了向陈派倾斜。说不准,到时候他杜广兰,反而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陷进泥潭无法脱身。
      后来,杜广兰再回想,皇帝等不及陈阅徐徐之策,自行出手,也可能救了他一回。
      毕竟,陈阅以江南大儒的名号,早早控制了热血的学生,天然占据了优势,这是杜广兰拍马也不能及的。
      此次太学请愿,又一次证明了这点。
      因此,端阳门之事一起,杜广兰第一时间,便入宫请罪,求陛下立刻处置梁州知府,生怕陈阅把火烧到自己身上。
      皇帝怎能同意?
      梁州知府一死,何人能再保梁州盐产?梁州产天下盐,一旦不稳,则天下民生危矣。无论是陈党还是杜党,皇帝都无法找到合适的人选,接任梁州知府。梁州乃江南重镇,地方关系复杂,且已受梁州知府荫蔽,绝非陈党这些,刚入朝没两年的新人,能接得住的。新人需从一县之务磨练,才能通晓一府之事。
      而杜党中,能处置州府事务之人,皇帝这些年,皆已将他们派往任上,京城剩下的,除了地位要紧的京官,都不合适。可他若无缘无故地,贬人去梁州任上,岂不荒唐。

      陈阅见皇帝迟迟不愿处置梁州知府,便打着以流言胁迫天子的主意。似乎是算准了,皇帝不敢与读书人为敌,以免影响了仁德的名声。
      皇帝确实注重声誉,但形势所迫,也逼得他不得不撕下这块遮羞布。
      不管读书人中怎么传,直接派兵拿下。
      他甚至有些后悔,当初便是为了名正言顺地除去赵太尉,才请得陈阅出山,号令天下读书人,为自己美言。
      如今陈阅用这法子来对付自己,这好名声顷刻反转。
      外间现在传遍了,太学学子仗义执言,铁骨铮然。数百学子在端阳门外长跪不起,有人磕了满头的血,卫士请他去包扎,也坚决不肯,非要请陛下亲谕,处置梁州知府,还梁州百姓一个公道,才愿起身。可陛下呢,不仅辜负了学子一片热忱,甚至还将他们统统下狱,定是受了小人蒙蔽,而胡乱做出的昏庸之举。
      皇帝很清楚,所谓小人蒙蔽之言,不过是陈阅的威胁,他要是再不妥协,传出来的就应当是暴君的流言了。
      当初何必为了守君子之义,为了仁君的名号大费周章?虚名而已。
      又是为赵家扣上谋害皇嗣的帽子,又是罗织赵太尉欺压寒门的证据。
      白费力气。

      “陛下,端阳门众逆皆已收押。可是要按律提审?” 文渊阁内,大理寺卿站在皇帝御案前,拱手禀报。
      “此乃此案总括之文书,请陛下过目。”他从袖子里抽出一本折子,双手托起,递于案上。
      “爱卿辛苦了。” 皇帝答,“此事不必再费周章,凡参与端阳门谋逆者,皆判斩刑立决。”
      他将大理寺卿刚递上来的折子,又推回他的手中。
      或许是一日堆积的公务太多,到此时,天已擦黑,皇帝的精神不如早晨那样高昂。所以他的动作和声音一般,懒散而漫不经心。
      “陛下……不经律法审过却直接定罪,是否有些草率?” 大理寺卿对皇帝的回复,试探性地提疑问。
      他问得谨慎而小心。
      皇帝从来重律,今日的反应,与惯常的作风,却截然不同。这让他十分惊讶。
      而他更不敢相信的是,皇帝竟要杀光这些请愿的学子?
      他虽为主管刑断的大理寺卿,都被这严酷的处罚,惊出一身冷汗。
      轻飘飘一句话,数百士人,一朝毙命。
      天威难测,他不禁唏嘘。
      “卿尽忠职守,循章守法,这很好。只是朕等不及了。”皇帝看出了他的忐忑,语气放得更加和缓,安慰他无需担忧。他早已预料到,自己态度的转变,难免让臣下有些不适,便直说自己的想法。
      “众逆之罪名,卿自行定夺便是,能省些提审断案的人手。”皇帝补充,允诺大理寺卿自由裁断的权力,诚意十足。
      “臣……遵旨。” 大理寺卿犹豫地领命。
      “刑部已将陈阅捉拿归案了吧?”皇帝突然发问。
      “是。”
      “那卿便多担待些,彻查陈阅。若遇上困难,可与刑部商讨。”皇帝吩咐,“朕要他与端阳门众逆,一同受刑。”
      “是,臣遵旨。” 这次,大理寺卿的回复,利索了许多。
      他离去的脚步,也十分利索。活像有东西在他后面追赶似的。
      皇帝知道他在害怕。
      不仅害怕,定然还会腹诽,自己屠杀数百学生,是不智之举,甚至是残暴之举。
      残暴又如何?皇帝不在乎。本朝士人,凡有功名,皆受朝廷供奉,不必自寻生路。世上不愿吃苦的人是多数,还怕无人科举?
      这些学子没了,后来者仍然茫茫。

      大理寺卿走后,皇帝眯着眼睛,仰头在椅子上小憩。
      “陛下,何将军求见。” 张逢成不合时宜的通报,在殿中响起。
      清梦遭人打扰,皇帝面色不虞,语气更算不得好:“何事?”
      但他并不会因这等小事而降罪,很快便调整了情绪:“宣他进来。”
      “陛下,臣已将罪人周文铎,送入周侍郎府中。” 何选抱拳禀报道。
      “只是周侍郎留臣歇脚,盛情难却,因而耽误了些时间。”他又从胸口掏出一封信,奉于皇帝面前,“周侍郎有信,托我递于陛下。”
      皇帝接过,拆开,纸上面只写了两句话:
      痴儿文铎,突染急病,臣无力回天,方才已去了。
      劳烦陛下忧心,臣衍再拜叩首。

      周文铎死了。周侍郎害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周卿想得周到。”皇帝合上手中的信纸。
      “你且下去吧。”他挥挥手让何选出去。
      皇帝让何选将周文铎放归,倒不是对周衍做什么暗示。而周衍自己,却判了周文铎必死,只将他的网开一面,当作是保存周府颜面的恩典。
      周文铎一死,周衍对外说他因急病而去,既洗清了谋逆的嫌疑,又表了忠心。
      这周侍郎,果真是聪明人。走一步,想十步。

      殿中又只剩皇帝一人。桌上的灯架里,燃着酥合油,只能照亮眼前的方寸之地。
      不远处卧榻边上,立着细高的枝形灯台,宫人却并未将其点亮,使整个卧榻,都掩在暗处。
      在这情景之下,他鬼使神差地想起念儿,她竟没继承父亲的一分精明。
      如今,她一母同胞的兄长已死,他竟不知要以何面目见她了。她的伤心难过,又要写在脸上了。
      他单手撑着额头,揉了揉眉心。
      之前念儿为兄长求情,是实实在在地,触碰了他的逆鳞。
      怒气做不得假。
      同时,他也察觉到一件事。
      自己从不与人解释行事原由。却在盛怒之下,不仅给了念儿解释,还明白地让她知晓,端阳门请愿,是陈阅的把戏。
      在她面前,竟是丝毫记不起,后宫不得干政的原则了。
      此时,他的心态与曾经又大不一样。
      既然名声不过虚妄,规矩也当是虚妄。
      他便是弃了君王雨露均沾的顾虑,不守规矩,宠着她又如何?
      只是,这周文铎一死,他又能从何宠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