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两国联姻是件轰动的大事,云峰城内围观的百姓议论纷纷。
“为什么岳国还需要联姻?”
“怎么从来都没有听过这个荣宝公主啊?”
“可能是哪个公主给了或者换了封号吧,又没有嫡公主,随便哪一个去都没区别的,也有可能是哪个宗室女给了封号去联姻。”
“听说是咱们岳国派使者去求联姻的呢。”
“与姜国太子联姻应该不是宗室女。”
“卓蔺是送亲使者,我看着还有皇室宗亲和城中世家少爷小姐来送,应该是哪位公主吧。”
“看这嫁妆也不像是宗室女啊。”
“废话,两国联姻怎能显得我大岳寒酸。”
“我还是不明白如今岳国强盛为何要与姜国联姻。”
······
云峰城外入云峰脚下,送亲的队伍停了下来。
镇国公嫡长孙左翼前锋营统领卓蔺对着马车中的人说道“书珩,大家都来送你了,要和大家告别吗?”
一只纤白的手掀开车帘,郎书珩在侍女的搀扶下走下了马车。她看了看来的人,都是她的发小。
郎书珩对着众人轻轻一笑,示意侍者屏退了无关人员,开口道:“辛苦你们来送我这一趟,这次联姻个中缘由大家都明白,我去是一时之计······”郎书珩话未说完便被旁边的乔雍打断,“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是你去?能做这事的人还有。”
郎书珩说到“我提出来的当然是我去了。”乔雍还想再说却被她打断,“好了,时候不早了,我得出发了,我和卓蔺离开之后,云峰城里的人和事还得多留意一下,有拿不准的就去找我大哥,不急的就等卓蔺回来吧,我走了,大家保重。”说完郎书珩便回到了马车上。
卓蔺又向众人交代了几句,便上马下令队伍出发。
来送行的众人注视着送亲队伍走远,然后便启程回云峰城。
乔雍对郎书珩去联姻的不解也是有原因的。岳国开国数百年,富饶强盛,与相邻的国家不同的是岳国有着不一样的继承传统,只有嫡系才有继承资格,不论男女。
郎书珩虽是亲王之女,却也是有皇位继承权的嫡系。郎书珩这一辈有继承资格的有郎书珩和她的嫡亲哥哥郎书玏和皇帝的嫡子四皇子郎书瑞和九皇子郎书琪。
虽说有继承资格的人少,想争皇位的人却不少,每朝每代庶出皇子争夺皇位的事还是不少发生的。虽说现在的争斗还没有摆在明面上,但郎书珩在她将要上朝议事的时候选择离开去联姻,他多少还是有些不解的。他是他们这些人里面年龄最小的,想找其他人说道说道,别人总是让他放心就好。
送亲队伍离开云峰城一个月后到达了岳国的边境。天渐渐地黑了下来,队伍停在了万安城外扎营,郎书珩在小队人马的护送下进入城内安顿。
卓蔺安顿好了人马回到客栈中,见郎书珩坐在客栈大堂中喝茶便道:“怎么就非要住在客栈呢?这一路地方官员的安排都被你拂了,还得我去给你收尾。”
郎书珩淡淡地道:“在自己的地方才安心,不是吗?”
卓蔺笑着摇了摇头,伸手给自己也倒了一杯茶:“你倒是小心谨慎,这么多人护着你呢,住在他们安排的地方,也没什么不妥啊。”
“害怕隔墙有耳罢了,谁知道那些地方官员是哪一方的人呢。”
“倒也是。”
“有云峰来的新消息吗?”
“暂时还没有,不过,现在能详细说说你的想法吗?这一路你动作不断,咱们一直没能好好谈谈,明天就到姜国境内了,有些话就不好说了。”
“你想问什么?这联姻的事你不是全程参与了吗?”
“其实我一直不明白你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选择去联姻,你马上就要上朝议政了。”
“我只是觉得现在不是我上朝议政的好时机罢了。郎书景他们的动作很大,已经有些惹怒皇帝伯伯了,我还收到消息他们要参我私下结交大臣,这是皇帝伯伯的大忌,我平时与你们走得近,我倒是没事,但不能连累你们。”
“这有什么连累不连累的,仅仅是因为这个?”
“还有就是远离现在想冒头的那几个吧,怕他们狗咬狗,伤及旁人。以及我想看他们斗到最后,却什么也得不到,然后气急败坏的样子。”
“你是想坐山观虎斗,然后坐收渔翁之利?”
“对,我先假装退出这场斗争,反正大哥平日里表现出来的就是对那个位置没兴趣,我再来这一出,他们应该放松了对睿王府的警惕。”
“睿王府由明转暗?”
“对,这是一个原因。还有就是因为我三年前的一句话。”
“什么话?”
“你还记得三年前在尚书房,书敏与书烨打架吗?书烨虽然呆愣可话却没有说错‘这才什么时候你们就想着争皇位?父皇正值盛年,现在就明着来这一套,有那么迫不及待吗?’在这之后我说‘要比谁的能耐大还不简单么,谁能让岳国的国库更满,国土更大,谁就是赢家!’”
“你那时候就在计划这件事了?”
“没有,当时也就是那么一说罢了。”
“可大皇子他们却把那话当了真。”
“对,没过多久,郎书景他们就想方设法地往国库里装钱,将斗争由明转暗。我就想着不能都去做同一件事,我就不说了,万一大哥有争位的想法的话,也可以早点做准备。”
“为什么选中姜国呢?”
“在我想着我们可以从什么角度去做准备的时候,刚好有消息来说姜国发生内乱,现如今的姜国出现了颓势,我便派人去收集了更多消息,然后做了些安排罢了。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姜国的国土够大。”
“你倒是想得长远,可这联姻你不必亲自去啊。睿王府由明转暗不止这一个方法啊。”
“一开始,我也没有想用联姻这个方法的,只想着有机会的话派人混入姜国,制造一些混乱罢了。后来我想为什么不一步到位混进姜国皇宫呢,设计让姜国皇室内乱,不就是在姜国制造的最大的混乱了吗。当郎书景他们由暗转明,动作大了起来,我就觉得时机到了。我也不是没有想过让其他人去,可书仪太柔弱,书回太小,书苗和宫里那几个终究是信不过的。再说我亲自去,能让很多人放松对睿王府的警惕呢。”
“我其实没想到皇上与王爷会那么快同意。”
“父王还好吧,好像只要是我想做的事,他从来就没有不同意的,皇帝伯伯的话给他讲道理就好了呀。”
“你倒是会讲道理。”
“天时地利罢了,今年岳国南部的一些地方因为天灾颗粒无收,虽然国库充足能够应对灾情将影响减到最小,可做点手脚让姜国皇帝相信岳国受影响很大,想通过联姻来求个平稳还是有办法的,再加上海大人那张嘴,这事不就成了。”
“你心里有底就好,早点休息吧,明天进了姜国境内,还得与接亲的使者周旋呢。”
“好,你也早点休息。”郎书珩起身回了房间。
第二天送亲队伍卯时出发,出了万安城五里,便与边境线上的接亲队伍汇合。
来迎亲的是姜国的礼部左侍郎,侍郎姓孔。
孔侍郎带着副手来给郎书珩行礼,行完礼后,两支队伍稍作休息,便重新列队,继续出发。
由孔侍郎打头,庞大的队伍在夕阳的余晖中进入了姜国的边城木里城。
在驿站安顿好后,孔侍郎来向郎书珩说明了之后的行程安排。他们要在姜国皇帝的万寿节之前回到姜国的都城雍和。因为时间有限,他们可能在路上不会有过多的休息时间,希望郎书珩能够体谅。
郎书珩点头表示明白,一切听孔侍郎安排。
孔侍郎前脚离开,卓蔺后脚就进来说到:“云峰来消息了,大皇子郎书景被斥责禁足了,皇上让他在府中闭门思过。”
“意料之中的事情,先前他们的动作也太大了,皇帝伯伯还是忌讳这些的。先帝瑞兴帝是女帝,她自己的子女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嫡系的孩子只有皇帝伯伯与父王,先帝去得早,伯伯少年皇帝不是那么好做的,好不容易从太皇太后那里夺回政权,先帝的子女不甘心,设计想要夺取皇权,皇帝伯伯守住皇权,又出了先皇后的事,经历了这么多的事,他的内心肯定没有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平和的。”
“皇上到底不喜欢他们拉帮结派,一个没有继承资格的人,这么喜欢出风头,就差把想要皇位写在脸上了。”
“好了,不说老大了,他半瓶水没有多大的本事,不过是被有心之人利用罢了。漆承航他们怎么样了?到各处去的计划进行到哪一步了?”
“还好,承航跟着姜烈去了前锋营,池映去了国子监,志孝去了大理寺,虽然目前都不是要职,人插进去了,总会有机会的。乔雍贪玩,挨了老爷子的打,在休养呢。”
“他怎么老是挨打。”
“贪玩罢了。”
“大哥有来消息吗?”
“大殿下带了口信说府中一切安好,让你放心,此次秋闱有相中的人,准备观察看看。”
“嗯,大哥是有分寸的。”
郎书珩揉了揉额头,起身走到门口对守在门外的侍女说:“媚茶,让章丹守在院子外面去,你和赤茶留着,让枯茶和黄茶去看看奶娘怎么样,这么赶路身子受不受得了,其他下人都赶出去。”
“是,主子。”
等到人都清理出去后郎书珩转身对卓蔺道“哥哥,抱抱我吧,赶路好累啊。”
卓蔺起身拥住她轻轻道“辛苦了,我的小不点。”
郎书珩与卓蔺的第一次相见非常得有戏剧性。
八岁的卓蔺因天资聪颖成为了皇帝嫡子郎书瑞的伴读,他在一次去尚书房的途中遇到了在湖边看小鸭子的郎书珩。他上前给郎书珩行礼,郎书珩看着走过来的漂亮哥哥失了神,脚下一滑掉进了水里。卓蔺飞快地跳入水中将人捞了起来,还好水不深,郎书珩连衣服都没有完全浸湿,可她还是吓着了。周围服侍郎书珩的宫人也吓了一跳,奶娘看着大哭不止的郎书珩,连忙派人去请太医。从被卓蔺捞了起来,郎书珩就一直抓着卓蔺的手不放,卓蔺没有办法只好跟着一起去了郎书珩在宫中居住的宫室等着太医来。太医来看过之后,说郎书珩没有大碍,只是吓着了。卓蔺听郎书珩没有大碍,心中松了口气。不一会儿,皇帝和睿王也来了。听太医说没有大碍,便放下心来。接着便问宫人事情的经过,虽然是郎书珩自己掉下去的,可宫人看护不周的责罚是少不了的,卓蔺因救人有功,还领了皇帝的赏。卓蔺本想回尚书房继续学习,可郎书珩一直抓着他哭,又不敢硬掰开她的手,便只好一直陪着她。等到郎书珩终于睡着,奶娘才轻轻地掰开郎书珩的手将卓蔺解救出来,然后卓蔺就回了国公府。郎书珩醒了之后,便到处找漂亮哥哥,找不到就闹,一刻也不消停,睿王被她闹得没有办法,便去求皇帝提前将郎书珩塞进了尚书房,卓蔺也同时成为了她的伴读。于是郎书珩便成了跟在卓蔺身后的一条小尾巴,天天叫着他漂亮哥哥,叫得卓蔺烦了,他也会偷偷点点郎书珩的额头叫她小不点。
卓蔺拍了拍郎书珩的背:“累了一天了,早点休息吧。还要赶好些天的路呢。”
郎书珩点点头:“好,你也早点休息。”
卓蔺亲了亲郎书珩,便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
等卓蔺离开,郎书珩对自己的侍女说到:“媚茶,今天的消息都收到了吗?”
“收到了,主子。”
“拿来给我看看。”
“是,主子。”
“现在收消息没有在岳国那么方便了,你叫红藤按照孔侍郎定的行进路线,提前沿途接触我们散出去的人,将信息收集起来,等到了姜国,再一起给我,在途中我就不看消息了。”
“明白了。”
“黄茶呢?”
“回主子,奴才在。”
“奶娘的情况怎么样?”
“回主子,嬷嬷说她还好,让主子挂心了。”
“那就好。黄茶啊,你多注意姜国派在我身边的人。”
“是,主子。”
郎书珩吩咐完事情,便由侍女服侍着更衣,换好衣服之后,她便坐在书桌前看红藤收回来的折子,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