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那是一个早上,下起了小雪,积了薄薄的一层,盖住了街上的青石板。日阳躲在灰霾之后,天地一片蒙暗,像谁在眼前笼了一块纱一般。早有三三两两的马车“吱呀”驶过,偶尔车帘掀起,能看见车内贵人尨茸狐裘的小小一角。

      她跺了跺脚有点冰的脚,拢了拢身上的披风,缩了缩脖子,看着又一辆马车经过,却停在了“酒坊”门前。车夫放下手中的缰绳走了过来,马车内的人伸出一只手撩开车帘,踏在了冬日清晨的积雪上,她一时有些愣了。

      “姑娘,一坛上好的状元红。”

      她匆匆回过神来,急忙走到了酒架子前,努力的回想着,上次掌柜说过的那坛顶好的状元红是哪一坛呢?有点泛红的指尖扫过一个个封泥,这个……封泥不好看,那坛……被掌柜的兑过水,那坛……

      “姑娘,麻利些,我家公子时辰紧。”

      挑了一坛,吃力地捧到那车夫面前,那个人还在马车旁站着,熹微晨光拢住了狐裘的边角,他的眉眼像一声最温柔的叹息。

      她突然想起,那坛酒似乎也被兑了水。

      整整一个冬天,她都能看见他,他住在了对面的客栈里。

      每日支着脑袋在酒坊门口等着,又怕那坛状元红里兑的水被发现。每日清晨与黄昏的等待将每一刻无限的拉长,耗尽了所有一般的等着。整整三个月的寒冬都在等待中渡过,于是,等待的滋味也便是冷的。

      他们说,对面客栈住的都是参加春闱的士子。她越发怕了,怕他如若高中鼎元时饮的状元红居然是兑过水的。她认为他会中,无他,只是每日见他谈笑经纶,纵论经纬,便这样觉得,像极了郭先生,对了,就是茶肆里说书常说的段子里,那个郭奉孝,郭先生。

      就是觉得像。

      春天不知不觉来了,当俊挺的少年换上了杏黄春衫,柳絮若雪纷繁了京都的时候,孟春伊始。

      皇榜张出来了,几家欢喜几家愁,又有几人疯癫几人痴狂,她记不清了,只记得那雀屏中举,金蝉折桂的意气才子,高头大马之上,以不可及的姿态,在漫漫长街上缓缓而过。

      他走了,向着那皇宫大院里去了,或许那坛状元红已经被他恼愤的摔在地上,他人生的大喜日子,又怎么容得下那兑了水的状元红。

      有很多的东西早已划下了深不可及的鸿沟。

      就是那么不公平,有些人永远被记住,就想她耳垂上的耳洞,深刻的将她穿透,恒久的存在,而自己,却永远不存在于他的记忆中,被他不屑一顾,就像那坛或许被摔碎了的,兑了水的状元红。

      她一直都希望他会因为那坛状元红找上门来,但她又无法想象他穷凶极恶的嘴脸,好像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是噙一抹笑,眉目温润得能在水里化开,在春日那泓最为清澈的水里被湮开。

      那天,他真的来了。在落红哀叹春暮的时候来了。

      她看见他的时候,手足无措,手边的算盘被手肘碰到,落在地上的声音被无限放大。

      眼前是因劣质的酒而寻上门的客人,不满于她的出神,放大了音量,惹得她耳朵里嗡响,头更低了,掌柜不在,如此窘迫的情形在他面前出现,她该如何是好?张口欲言,却嗫嚅不出一声一响。

      他来了,微微的笑了。

      这姑娘卖的酒是极好的。

      对方不过是星斗小民,见了锦衣华服的贵公子仗义相助,自然悻悻而去。她一直低着头,再抬头时,他已经转身,背影衬托了物宝天华的京都繁盛,莫名的落拓与寂寥。这次她想起了哪一坛酒才是顶好顶好的,急急捧了,气喘吁吁的捧给他。他愣了愣,终究接了过来,大方的给了她一个笑。

      彼时的潋滟日阳,透过了那个笑容姗姗而来。

      不过一瞬,那坛酒却落地了,很大的一声闷响,佳酿馥郁的香气荦荦缠绕,几乎像被针扎了一般,她回头,却见他被几个年方弱冠的轻狂少年,推搡着,大骂着,叫喊着,说他欺世盗名,道貌岸然,说他窃诗……

      她不明所以,急急的跟着看热闹的人们围了上去。市井小民平日鲜少能见这般场景,一时之间,起哄的有,冷眼旁观的更是有。

      她听到说书人絮叨地向不明内里的人们解释。

      这状元郎本是一朝中举,春风得意马蹄疾,诗才熠熠,一字千金,却不知怎的被人说他窃了旁人的诗欺世盗名,有坊间传言啊,是他家的小娘子图财,窃了他的诗稿售予他人,反倒造人反咬一口,而今声名狼藉,那些自诩清流的官家腐儒自然将他骂得体无完肤了,听说还遭了人挤兑,迟些要被圣上外放到穷旮旯去……唉,真是如戏文一般啊……

      身边依旧嘈杂,她却好像听不见了,只看到了。

      看到了,他青衫染尘,踉跄间衣角被地上的酒液濡湿,狼籍一片。他不发一言,眸光低垂,背却梗直着。他脸上还是似笑非笑的,似乎被骂的被推搡的,从来都不是他。只是眉微微颦着,原本安静的一泓春水,有了涟漪。

      她想走过去,高声替他维护,但,她又是谁?

      她又是谁呢?

      她只是敢低声的嗫嚅着,公道自在人心,公道自在人心……

      最后,所有人都散去了,他也拍了拍衣角的尘埃,径自沿着青石板的小街亟亟而去,背影渐去渐远变成了远处的一个小点,消失在街的转角。

      她躲在小酒坊里,不断的想着,想着。

      她永远都只能这样,像旁观的其余人一样,说着立场模棱两可的言语,像秋日的枝干看着余叶祁祁而去,却无能为力。

      岁月逡巡即隔年,时光总是荏苒而无情。又是一年冬,又该到了外放的官员岁末入京述职的时期。她拢了拢袖子,搬着一个个酒坛子。长街寂静,行人寥落,皆因雪落如鹅毛,静得仿佛能听见雪花和凛风相擦得声响。

      又是马车的“吱呀”声,像琵琶的拨片,她的弦已经调好很久了,拨片一来,便拨出了咿呀的老调。

      她看向外面,车上的人走了下来,眉目依旧,宛如一声最温柔的叹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