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二十一章 ...


  •   江涛一时激动夸下海口,后果只能自己承担。

      他现在每天泡在系统里,不知今夕何夕。

      最后是已经化身成他的专属秘书的李正,一个电话把人拉回现实。

      “祖宗诶,好歹给我一天时间吧。我都安排好了,上午在报告厅彩排,中午和数院老大们可以开个餐会。下午安排了电视台采访,一切顺利的话,四点左右你就能解放了。”

      “……你搞科研真是屈才了。”

      “那可不,我这种人才放企业里,分分钟钟年薪百万。但谁让我觉悟高,不想接受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愿意投身社会主义科研建设呢。”

      和李正斗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江涛满口答应,“听你安排,我一定准时到。”

      刚挂电话,系统忽然提示,“宿主,有封邮件,我想你需要看下。”

      自从论文发表后,认识的不认识的,无数国内外邮件投递到江涛公开的邮箱里。

      自然所有邮件都由万能的系统助手先行筛选。

      邮件是瑟斯顿博士发来,先是对江涛论文表示赞赏,并且很荣幸成为这篇论文的同行评议人。在得知作者本人也就是江涛尚在本科就读后,诚挚地邀请他进入斯坦福就读硕博学位。

      “你要去吗?”系统问,“邮箱里还有不少大学的邀请函,免试的,免学费的,条件一个比一个好。”

      “不是吧,你真这么认为?”江涛挑眉反问。

      系统败下阵来,“好吧,图灵奖和阿贝尔奖作为买马骨的千金,确实很难拒绝。”

      在瑟斯顿博士邮件的最后,他轻描淡写地提到自己向阿贝尔委员会推荐了江涛作为候选人。

      并且他的好友,同为斯坦福计算机科学名誉教授的亚瑟·鲍林向美国计算机协会提名图灵奖候选人。

      这两大奖项,一个是计算机领域的最高奖,一个在数学领域仅次于菲尔兹奖和沃尔夫数学奖。

      对仅仅只有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的江涛来说,机会尤为珍贵。

      “我自己回复邮件”,江涛考虑着措辞,回了一封不短的邮件。

      “你没答应?”系统‘看’完内容,诧异道。

      “不是没答应,只是我需要考虑。”

      “还考虑什么?有我在,在哪儿学习不是学习?”刚还淡定的系统,瞬间比江涛还激动。

      “就是因为有你在,留不留学对我影响不大。之前想留学一来是不想闭门造车,二来是去镀金,为将来我拿出的黑科技至少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但是经过林家人一闹,我突然觉得家人比什么都重要。我妈妈的病需要照顾,江泯的病更让人担心,我怕我一走……”

      系统恨铁不成钢,怒道:“榆木脑袋,你不是医生,留在这里又帮不了忙。”

      “至少我安心”,江涛是个不服输的,认定的事情别人很难改变,“奖项这种东西该是我的总归是我的,两位教授也不是为了让我入学才提名我,总之让我再想想。”

      “败给你了”,系统气得下线。

      对气跑系统,江涛毫无愧疚,他施施然打开冰箱,里面堆满了各种半成品和食材。

      感谢江泯,江涛的生活质量直线上升。

      在李正的三催四请下,江涛总算久违地跑到学校露了一面。

      在报告厅像个人偶一样被摆弄了一上午后,又吃了一顿食不知味的午餐。

      全程都在聆听老教授们的‘教诲’,江涛挂起乖巧的微笑,时不时点头。

      “师弟诶,帮个忙,师兄陪你一起去采访呗。”李正挤眉弄眼,笑得一脸贱样。

      江涛推开凑到他眼前的大脸,狐疑道,“你会那么好?”

      李正人是不错,就是不干正事。

      像这种没有科研任务的空闲时间,李正能躺床上绝不会在外头瞎跑,能打游戏看电影,绝不会摊开任何一本专业书看一眼。

      要不然以他的聪明脑子,也不会还在京大混了。

      对江涛的质疑,李正一副西子捧心状,“真让我伤心,师弟就那么想我啊。”

      江涛静静地看他表演。

      “好了,就是下午采访你的妹子,我上次匆匆见了一面,长得真的超正点,错过实在可惜。”

      “你和楚梦?”

      上次见面时,两人关系微妙,江涛自问没吃过猪肉也能看出两人的暧昧。

      果然,李正收起嬉皮笑脸,显得有些颓唐。

      “她在准备留学。楚梦和我不一样,我每天得过且过,没有什么大志向。我就想当个研究员,到点下班,不用承担失败的压力。但她想当华国的居里夫人,我跟不上她的脚步,也不想跟,只能放手让她去找她的皮埃尔.居里。”

      江涛安慰地拍拍李正的肩膀,不知道是不是托周君诚拉他晨炼的福,最近他个子蹿得飞快。

      李正天然乐观的性格,很快就重新恢复笑容,“不用安慰我,天崖何处无芳草,眼前就有一朵带刺的玫瑰等着我。”

      才分手多久,江涛心里吐槽,难怪楚梦看不上他。

      不论如何,李正还是厚着脸皮跟上。

      采访选在图书馆旁的一间咖啡馆,正逢下午课时,店里人不多。只零星坐了一桌小情侣和一位埋头笔记本的讲师。

      咖啡馆有一整面墙贴满旧照片,都是曾来光顾过的京大师生,其中不乏教科书级别的大佬们。

      如此有纪念意义的地方,自然是最佳的取景地。

      一位烈焰红唇,英姿飒爽,与往常所见电视台各种知性美女不同风格的女记者正占据那里,还有一群手持专业摄影摄像器材的工作人员。

      “怎么样?师兄眼光不错吧。”

      李正凑近江涛耳畔小声嘀咕。

      “你的眼光确实一如既往”,江涛赞同地点头,“都是地狱级难度。”

      一语中的,李正脸色一垮。

      “江同学”,见两人走近,女记者站起身主动伸手打招呼,“我是××电视台记者王钰,很高兴见到你。”

      往日很少有人郑重和他行握手礼,江涛慢了一拍,才反应过来伸手握住。

      “你好,我是江涛。”

      两人相对而坐,王钰审视的目光咄咄逼人,江涛不自然地低头,好像面前的不是普普通通的木头桌子,而是稀世古董。

      “拿铁?摩卡?”

      “一杯冰美式就好。”

      咖啡之于江涛,无所谓喜欢讨厌,只是熬夜提神的工具。既然是工具,那些添加了奶泡奶油的花式繁多的咖啡品种,都不如美式来得效率高。

      “你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王钰替他点完单,状似随口闲聊。

      江涛不太喜欢和陌生的非专业人士聊天,实在不知道聊什么。

      “是嘛”,江涛敷衍地毫不掩饰。

      该说不愧是职场精英嘛,王钰不以为意,“以江同学的年纪,能够到达许多人一辈子难以达到的成就。我本来认为你可能会更骄傲,更自信,或者相反更内向,更自我封闭。”

      听起来王钰为这次采访做了不少功课。

      “所以说生物学是神奇的,因为物种多样性,连叶子都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何况是人。”

      “江同学对生物学都有研究?”

      江涛谦虚道,“刚入门,略懂。”顿了顿,江涛不愿意再被这位女记者牵着鼻子走,于是不客气道,“再说,我们的话题应该属于哲学范畴,你不是想和我真的讨论生物学吧?”

      王钰尴不尴尬江涛不知道,但旁边的李正连连给他使眼色,一副英雄救美的模样打圆场,“王记者,我师弟不会说话,就会埋头搞研究,你别多想。”

      李正的殷勤,王钰根本没领情。

      趁着店员端上制好的咖啡,王钰转移话题,“时间不早了,我们开始正式的采访吧。”

      反光板、补光灯、收音话筒……,一切准备就绪。

      “今天我们来到华国最著名的学府京大,采访一位少年天才。他是IMO冠军得主,国家自然科学奖最年轻的获奖者。他更解开了被誉为下一个‘费马大定理’的冰雹猜想……”

      一串听得让人脸红的溢美之词从王钰嘴里吐出,加上有一个镜头始终对准江涛,让他局促地脚趾抠地。

      “江同学是怎么想到要去解开冰雹猜想呢?以冰雹猜想的难度,一般在校生恐怕连想都不敢想吧。”

      “也许是因为有趣”,江涛歪头想了想,“数学对许多人来说,就是深奥难懂的代名词。但是冰雹猜想的题目,就算是个小学生都能弄懂,可偏偏看似简单的题目,却难倒了许多人。”

      “至于说不敢想”,江涛狡黠地微笑,“Knowledge comes from doubt.知识来源于质疑。或许我天生缺少敬畏之心。”

      “听起来有种天才式的傲慢”,王钰评价。

      江涛微笑。

      王钰继续下一个话题,“作为京大的学生,你觉得京大对你的帮助在于哪方面?”

      “我很喜欢京大兼容并蓄的校风”,江涛看着王钰,“现在的行业普遍向专精发展,以前很多博学通才。但如今每一门学科之间,划分越细,鸿沟越大。想要触类旁通,博采众长,变得越来越难。”

      “我个人觉得科学想要发展,需要的不是专精,而是更多的学科交叉,更多的交流。就像我验证冰雹猜想一样,单纯的数学研究已经陷入瓶颈,我是通过计算机科学来打破桎梏。”

      王钰接道,“所以京大有专门的通才培养计划?”

      “与其说是培养计划,倒不如说是营造了一种氛围。学生自觉想要了解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而学校尽最大的努力,给与方便和帮助。”

      江涛列举了几个例子,包括自己明明是数院的学生,却老是去物院蹭课。在各种计算机科学和物理实验室间‘流窜’,等等。

      两人一问一答,时间流逝的飞快。

      等到江涛面前的冰美式见了底,王钰终于说,“最后一个问题,也是广大学生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江同学能分享你的学习经验吗?要想像你一样优秀,我们应该怎么做?”

      采访过程中,江涛因为不熟悉镜头,所以目光一直都是落在王钰身上,此刻他终于目视镜头,郑重道,“首先,我不希望大家学我。”

      “我其实是个很乏味的人,因为小时候家里没钱,没有办法培养各种兴趣爱好。也因为我性格内向沉默,没有要好的朋友可以一起说话一起玩。所以一开始,我是不得不花所有的时间去学习。”

      见王钰似乎有话要说,江涛当没看见,自顾自继续下去,“当然我要说的不是什么励志故事。”

      “我想说的是,学习不是一切,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有价值。而我现在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搞科研,很有意思,一点儿不会枯燥。”

      “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钰总结。

      江涛没有否认,“你问我学习方法,我说不上来。学习知识对我来说,就像在沙滩拾贝壳,俯仰可拾。”

      这波明秀太扎心了,连王钰都被逗得大笑,“抱歉,确实是我问错人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