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尾声·长安(上) ...

  •   天统四年十二月辛未,太上皇帝崩于邺宫乾寿堂,时年三十二,谥曰武成皇帝,庙号世祖。
      后主继位,兰陵王担任录尚书事,后因军功卓著,任大司马,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
      兵权在握是大司马兰陵王,初心未改,纯粹而赤忱的是高长恭。
      他憎恨武成帝,害死他的大哥,又杖杀三哥,所以对于皇帝封赏,他总是推脱再三。但他总还是顾念着大哥的训诫,大齐是他高家的天下,为了这片天下,祖父郁郁而终,父皇盛年遇刺,这片国土每一寸每一丈,都凝结着他们高家人的血。
      所以他依旧奋勇,抵御周师,保家卫国,做好臣子的本分。
      邙山大捷后,他自陈兵势,诸兄弟咸壮之。只有五弟直言不讳:"四哥非大丈夫,何不乘胜径入?使延宗当此势,关西岂得复存!"
      高长恭也不生气,转满是期许地搭住五弟的肩膀:“好,四哥答应你,总有一人,我们兄弟几人会攻下关西,直取长安!”
      高延宗说:“四哥,敢不敢和我打赌,看看谁先入长安?”
      长恭仰天朗笑:“有何不可?二哥,还请作证!”
      高孝珩为他二人斟酒:“五弟好气魄,不知以什么为赌注?”
      延宗痛饮之后,豪情万丈道:“若是四哥先入长安,我就生吞一斤胡椒!”他平日最不喜欢胡椒,菜肴里若是沾染了一丁点,便会作呕。
      长恭笑得开怀,我怎么舍得真的看你吃胡椒,面上也允诺道:“如果五弟先入长安,我就亲自上阵,舞一曲入阵曲!”
      在场之人闻言,无不欣喜,将士们纷纷表示愿为安德王抛头颅洒热血!(为了看兰兰跳舞,冲鸭!)就连一向从容淡泊的二哥也连夜写好战略,悄悄塞给五弟,压着他一句一句看完,斟酌如何以逸待劳,反扑关西。
      仇恨被家国大义和豪情壮志逐渐冲淡,兄弟几人的心团结在一处,只想着一件事:
      长安!长安!与子同袍,并辔入长安。

      可兰陵王最终也没能和五弟一同攻入长安。
      神勇忠贞的兰陵王,纯粹而赤忱的四弟长恭,终是因为一句肺腑之言,换来一杯毒酒。
      芒山之捷,后主谓长恭曰:“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
      对曰:“家事亲切,不觉遂然。”
      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使徐之范饮以毒药。
      长恭看着面前的鸩酒,想起旧事,不由对妻子郑氏说:“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
      他的妻子,同样天真单纯的兰陵王妃,流着泪哀求道:“王爷,何不求见天颜?”
      长恭曰:“天颜何由可见。”遂饮药薨。赠太尉。
      广宁王赶来时,王妃已然殉情追随夫君而去。
      善良温厚如兰陵夫妇,长恭死前,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王妃亦将府中财物尽数播散,还有一串他二人新婚时,御赐的一双八宝颈珠,王妃将它布施给大庄严寺,断不愿再留天家一物。
      做完这些事情,郑氏才缓缓来到夫君的棺椁前,惨然而笑:“王爷见到我时,可别被吓着呀。”
      她不再留恋,随即撞柱而亡。
      远在千里之外的延宗手书以谏,而泪满纸。
      二人在长恭墓前相视无言,皆是心寒忧愤却难言,二哥见五弟悲恸不已,犹疑再三,从怀中取出才从大庄严寺赎回的颈珠,轻轻放在弟弟的掌心。
      五弟咬着牙,最后扯着二哥的腕子低声道:“今上受佞臣蛊惑,阿那肱、韩长鸾皆是奸佞,二哥,总有一日,我要杀了他们!”
      孝珩秀挺的眉宇间再无往日的温良宁静,他点头,与弟弟耳语:“好,五弟,哥哥答应你,总有一日!”

      兄弟再相见,已是周师犯境,后主自晋州败奔邺,大齐国祚欲倾!
      广宁王自请请领京畿兵出滏口,鼓行逆战,但后主昏聩,大敌当前,反而疑心他趁势夺权,竟不肯给他兵权!竟还和奸妃胡作非为,围猎玩乐!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等到周师将要攻入晋阳城时,高纬匆匆禅位给幼子高恒,自己带着宫中财宝和一种美姬逃出城外。
      幼主高恒即后,命孝珩为太宰。他与呼延族、莫多娄敬显、尉相愿共同谋划,定于正月五日由他在千秋门斩杀高阿那肱,以正朝纲!
      可事与愿违,阿那肱从别的地方走便道进入皇宫,奸佞不除,天命不佑!
      转眼国土沦丧,他仍不甘心,四处招募民夫,与十叔汇合,共计四万军士,尚可一战!
      正逢五弟在并州总兵,并州将士眼见江河日下而皇帝昏聩,咸请曰:"王若不作天子,诸人实不能出死力。"
      延宗不得已,即皇帝位,下诏曰:"武平孱弱,政由宦竖,衅结萧墙,盗起疆埸。斩关夜遁,莫知所之,则我高祖之业将坠于地。王公卿士,猥见推逼,今便祗承宝位。可大赦天下,改武平七年为德昌元年。"
      军报传来,孝珩欣喜地奔入十叔大帐,喊道:“十叔,延宗已在并州,我等率兵响应,则退敌有望!”
      可任城王神情有些复杂,冷凉地接过军报,扫视一眼,扔在一边,对他说:“今上犹在,吾不愿委身向家妓之子称臣。”
      孝珩抓着他的肩膀,吼道:“十叔!而今国家危亡,存亡当此一战!”
      十叔犹豫片刻,才说:“你让我再想想吧。”
      “十叔!”
      任城王不再理他,转身步入帐外。

      并州城中,高延宗倾覆府藏及后宫美女,以赐将士,有见士卒,皆亲执手,陈辞自称名,流涕呜咽。众皆争为死,童儿女子亦乘屋攘袂,投砖石以御周军。
      而后主听闻后,却对近臣说:"我宁使周得并州,不欲安德得之。"
      特进、开府那卢安生守太谷,以万兵叛。
      周军围晋阳,望之如黑云四合。
      延宗亲当周齐王于城北,奋大槊,往来督战,所向无前。尚书令史沮山亦肥大多力,捉长刀步从,杀伤甚多。武卫兰芙蓉、綦连延长皆死于阵。
      而阿于子、段畅以千骑投周。
      周军攻东门,际昏,遂入。进兵焚佛寺门屋,飞焰照天地。
      延宗与敬显自门入,夹击之,周军大乱,争门相填压,齐人从后斫刺,死者二千余人。周帝宇文邕左右略尽,自拔无路,几乎被生擒!所幸贺拔佛恩以鞭拂其后,崎岖仅得出,逃过一劫。
      延宗谓宇文邕崩于乱兵,使于积尸中求长鬛者,不得。
      时齐人既胜,入坊饮酒,尽醉卧,延宗不复能整军士。
      延宗叛将段畅亦盛言城内空虚。周武帝乃驻马,鸣角收兵,俄顷复振。诘旦,还攻东门,克之,又入南门。延宗战,力屈,走至城北,最终在寻常百姓家中被生擒。
      高纬率百骑东走。周军攻入邺城,北齐王公以下官员皆降。高恒在济州遣人持玺绂至赢州,禅位于任城王高湝,高纬等再逃青州。

      孝珩劝不动十叔,却不愿坐以待毙,周国齐王宇文宪来伐,他只得领着数千人马迎敌,可最终兵弱不能敌。
      他看着周遭兵败溃逃的局面,仰天怒吼:"高阿那肱小人,吾道穷矣!"
      齐叛臣乞扶令和以槊来剌,孝珩坠马,他的仆从白泽以身扞之,但他还在乱军中被伤数处,遂见虏,与任城王一同押解至邺城。
      宇文宪看着决绝不愿进食的十叔,叹息:"任城王何苦至此?"
      高湝直立如枯松,回答他:"下官神武帝子,兄弟十五人,幸而独存,逢宗社颠覆,今日得死,无愧坟陵。"
      宪壮之,归其妻子。将至邺城,湝马上大哭,自投于地,流血满面。
      这一年,大齐接连涌现三位天子,年号:隆化、德昌、承光。无一不是寓意美好,却也挽救不回大齐的国运。
      公元577年,随着周军擒获了北齐最后一支抵御的军队,将负隅顽抗的任城王、广宁王押送邺城。
      这个混乱不堪的,糜烂而癫狂的,令后世诟病谩骂的北齐王朝,终于宣告国灭,历经六帝,享国二十八年。

      他们兄弟几人终于还是来到了长安。
      那座魂牵梦系的城池,承载着兄弟几人的年少赤血。
      而今,他们作为俘虏,作为国破家亡的阶下囚,如同羔羊一般被驱赶至长安城,匍匐在敌酋的脚下,或生或死,全在他人的谈笑之间。
      周国的皇帝宇文邕宴请这群丧家之犬,席上,亡国之君高纬竟然还跪在宇文邕脚下,求他把昔日的宠妃冯小怜还给自己。
      孝珩冷眼旁观着,似乎旁人的讥笑都与他无关。
      周国大臣都在嬉笑着:有这样的君主,何愁国家不灭?
      他也笑,笑自己,笑五弟,竟然为了这样一条癞皮狗,放下四弟的血海深仇,只为了一句君君臣臣。
      宇文邕不愿放过这样的机会,于是笑道:“好呀,只要你肯献舞一曲,让诸位伐齐的有功之臣开心,朕便将冯小怜还给你。”
      于是高纬当即换上伶官的戏服,开始作滑稽戏舞,引得满殿周臣开怀大笑。
      夜宴归来,五弟悲愤交加,几度想要拔刀自裁,他冲上去抱住弟弟,骂道:“为了一个高纬,不值得!”
      延宗在他怀里痛哭:“宇文邕今日可以这样折辱高纬,难保明日不会变着法来侮辱我,二哥,与其如此,让父兄蒙羞受辱,不如我一刀死了干净!”
      孝珩喝道:“荒唐!”他劈手夺过佩刀,扔了出去,吼道:“你便这样死了,下去见到大哥老四,又怎么和他们交代?没有战死沙场,反而像个懦夫般轻生!”
      延宗匍匐于地,想到四哥,想到他们曾经的旧盟,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豪言壮语,一拳拳砸在地上,流泪不止。
      孝珩心疼地把他护在怀中,仿佛又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久远的就像上辈子的事情,他对弟弟说:“延宗,你若是实在不愿受辱,就去吧,有哥哥陪你!”
      高延宗却抬起头,泪眼中满是真情,灼灼地看着他:“二哥,你要活下去。”
      他不等二哥开口,自己抹去眼泪,又站了起来:“我死不死的……称帝那日我就想好了,左不过极刑而死,千刀万剐,五马分尸……可是二哥,你要活下去!”
      “活着,带六弟回邺城!”
      活下去,带着六弟,回家。
      为了这样一个承诺,高孝珩才活了下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