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八月的天,真是相当炎热。远山上的城隍庙倒是凉快的很,树木葱茏,微风轻轻,舒适极了。
一年一度的祖父母及母亲的道场结束后,宋泠回偕同父兄一起回家,车子渐渐驶进市区,闷热的空气扑了人满头满脸,令人感到窒息。
车后座的宋泠回感到越来越难受,纵使一上车就取了口罩,还是感觉闷闷的喘不上气。抬手拧开瓶盖一股脑灌下去半瓶水,还是没能缓解不适,又使劲拍拍脑袋,动静引起了副驾驶的哥哥的注意。
“迟迟,很难受吗?是中暑了吗?”
宋临风从副驾扭过身来,脸上写满了焦急。
宋问韬在开车,不方便回头,只一眼一眼地看着头顶上的车内后视镜,来观察女儿的状态。
好在,还有十分钟就到家了。
宋泠回摆摆手,表示自己没有大碍,马上就到家了,还是可以坚持一下的。
“爸爸,在丰巢那里停一下,我还有快递。”
车子开进小区大门,宋泠回想到自己还有快递没有拿,赶紧要求下车。
宋问韬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车子里还算是凉快,一打开门热浪滚滚,宋泠回甚至能看到阳光下扭曲的空气。
“咻~碰~”头顶上骤然出现一抹荫蔽,抬头一看,是哥哥撑起了伞,“走吧,快去快回。”
宋临风轻轻虚揽着妹妹,将阳伞向宋泠回那边倾斜着,毫不在意自己暴露在烈日下的大半边身体。
站在快递柜前,面板反射的阳光刺眼极了,宋泠回匆匆输入取件码,只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网络像是跟她作对一样,一圈圈转着,可就是迟迟不跳转过去,叫人烦躁死了。
“咔嚓~”终于拿到快递了,宋泠回长长呼出一口气。
宋临风带着妹妹加快了步伐,向着家的方向走去。
出了电梯,宋泠回直直地往地板上滑下去,腿软的一刻也站不住了。
“你都坚持到家门口了,进去再坐嘛?”宋临风哭笑不得,弯腰半扶半抱起妹妹。
爸爸宋问韬听到门口的动静出来查看,见大儿子抱着耍无赖的小女儿也是摇头失笑,准备过去接手女儿。
“来,我来抱吧。”
宋泠回见此情形也不好意思了,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哎呀,不用爸爸也不用哥哥,我自己可以的。”
见妹妹自己能站稳了,宋临风也就抛开手,自去换鞋了,“好好好,那你自己站稳了。”
宋问韬接过宋泠回手上的快递,问女儿她又买了什么小玩意儿,“又买了什么呢?小小巧巧的,没啥重量。”
“是发夹啦,当然很轻啦。”
宋泠回坐在换鞋凳上,已经换上拖鞋了,就是觉得累,不愿意动地方。
看爸爸哥哥都进去了,宋泠回跟着站起来,没想到眼前一黑,就这么晕了过去。
“碰~”宋问韬觉着这声音怎么听着不对劲,回头一看,女儿晕了,软软的倒在鞋柜上。
“迟迟!迟迟!你怎么了?不要吓爸爸啊!”
宋问韬三步并做两步跑去宋泠回面前,一把把女儿揽在怀里,一边掐她的人中。
宋临风一边迅速地拨打急救电话,一边安抚着急的父亲。
泽南省人民医院,急诊室。
宋问韬跟车陪着女儿一起被救护车拉来医院,宋临风则稍迟一步,在家带好了所有证件再来。
省院的急诊室是不允许家属进去陪护的,宋问韬和宋临风只能待在急诊室外,等着医生叫到他们。
“宋泠回的家属!宋泠回的家属在吗?”
护士一出来询问,宋家父子就急忙靠拢过去,眼巴巴地看着对方。
“在呢在呢!我们是宋泠回的家属,我是她爸爸。”宋问韬脱口而出。
这种情形护士见得多了去了,见怪不怪地道:“在这里等一下,医生马上过来。”
“病人没有大碍,就是天气炎热中暑了,再加上缺少锻炼体质不好,才会晕了。”听到医生这么说,宋家父子两个稍微放下心了。
“那么病人现在可以转到普通病房了吗?”宋问韬跟着追问道。
“可以的。”得到医生的肯定答复,才算是放了心了。
看着病床上的女儿,宋问韬又是爱怜又是恨铁不成钢,“还是得练,等迟迟醒了非得狠狠练练才行!”
宋临风见状转头翻了个白眼,你倒是说到做到啊?光说不练呢?
还晕着的宋泠回倒不知道她爸她哥的感受,只一心一意沉浸在了脑海里浮现的画面中。
一年后的冬天,天气预报里这年冬天格外冷,就连信东省人民都穿上了棉袄,全国人民以为到此为止了,没想到远远不止如此。
先是下起了冰雨,雨中夹杂着大大小小的冰雹跟着从天上砸落下来,接着冰雹开始变大,从黄豆大一直到鸡蛋大小,再到梨子大的冰雹。
南方人民哪儿见过这场面?纷纷从家里头跑到户外,打着伞举着手机拍呢,稀罕极了。
直到有人被渐渐变大的冰雹砸伤送医院去了,才陆陆续续回家去,可人能回去,停在外边的车怎么办呢?有车库最好,没有也得想办法给遮挡起来,好歹也是家里的大件儿呢。
冰雹雨一直下,不见停,可人总得上班,再危险也得去,因为人得吃饭,得养活一家老小。于是,各显神通,其中各种头盔最受欢迎,购物网站上头盔都脱销了。
等人们逐渐习惯了冰雹雨,天又开始变了。
冰雹雨下得稀稀落落了,开始飘雪了,一下就是鹅毛大雪,南方人民依旧很兴奋,有些人打从出生到长这么大,就没见过雪,更别说这么大的雪了。一时间,各种照片小视频充斥着整个网络,全国人民沉浸在初雪的浪漫里无法自拔。
但显而易见的是,大家还没有意识到连南方都下起了鹅毛大雪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
跟冰雹雨一样,从雪开始下就没有停过了,雪越下越大,开始有树木被雪压垮、南方地区的房子被雪压塌埋没,不是不知道要及时清理积雪,可没有经验的南方人民清理积雪的速度甚至赶不上雪积累起来的速度,有心无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被雪一点点埋没压塌;也因为准备不足没有经验,伤寒感冒发烧一下子成为了就诊数量最多病,从白天到夜晚,医院里密密麻麻的都是伤寒病人,药房里的相关治疗、预防药物被疯狂抢购;各种御寒物资一夜之间被卖光,工厂生产的速度赶不上人们购买的速度,计划加大力度生产,也因为大雪的原因流产。
更加可怕的是,已经被冻到停水停电了。这样严寒的天气,停电真的是一件会死人的事情,现在还有多少人家会使用煤炭取暖呢?当人们想起来可以用煤炭时,又有多少煤炭可供使用呢?就算煤炭大把的,可大雪封路,要怎样才能把煤炭运输过来呢?
林林总总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可还有最棘手、最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急需解决,那就是粮食问题。大雪使得以往便捷的运输回到了旧年,没有解决大雪封路的问题,管你什么样的交通工具都派不上用场,可没有交通工具,粮食又要怎么运输呢?可吃不饱饭,又哪儿来的力气去清理积雪呢?这就是一个死循环。
宋泠回想,那她呢?爸爸和哥哥呢?
脑海里的画面仿佛有意识一般,画面开始变化,宋泠回如愿看到了自己与父兄。
天气预报里播报着今年冬天如何如何的冷,可宋临风一点也没往心里去,他还在计划着和朋友去爬江上省的玉龙雪山,还预备着在山上露营。
宋泠回羡慕极了,想要跟着哥哥一起去,可身体素质对她说不,只好看着哥哥登上飞往江上省的飞机。
初雪时,远在江上省的哥哥还给宋泠回拍了雪山上的视角的短视频,是与城市里不一样的美。
哥哥还说,他已经准备下山了,给她和爸爸买了许多的特产给她们带回来。宋泠回和哥哥打着电话,爸爸在旁边听,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温暖的气息包围着每个人,这一切有多么幸福,后来的一切就有多么残酷。
江上省传来消息,玉龙雪山雪崩了,宋临风所在的那支队伍已经被确认失联。
宋泠回不懂,怎么就雪崩了呢?她疯狂的上网查找着雪崩的原因,“当山坡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称作雪崩。”
方块字映入眼帘,可宋泠回却一点儿也看不懂,她不理解,为什么刚好就是玉龙雪山雪崩了,为什么不是别的任何一座雪山雪崩了,为什么就非得是她哥哥所在的那座雪山雪崩了?
明明宋临风还有一天就下山了,还有一天就回到家与妹妹爸爸分享特产了,这一切实在是太痛苦了。
宋问韬用尽一切人脉、耗尽家财,可还是找不到宋临风,中年丧子的打击使得宋问韬白了头,原本挺直的腰板也佝偻了。
到得后来,大雪封路、停水停电、缺衣少食,可宋问韬已没有了求生欲,只能告诉自己不能死,还有女儿还得依靠自己才能活下去呢。
每日里就像行尸走肉一样,父女俩浑浑噩噩地活着,看不到生活下去的希望。
宋泠回看着脑海里的这一切,意识到这就是她未来将遭遇到的。
这一切也太痛苦了,宋泠回绝对不会让自己和爸爸哥哥们遭遇的!
宋泠回在这一刻前所未有地想要拥抱爸爸和哥哥,用力地拥抱他们,确认爸爸和哥哥还好好地活着,站在自己面前!
这么想着,宋泠回也就醒了过来,看着爸爸哥哥,眼睛一酸就哭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