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7、地下11 ...

  •   “我去香港之前曾经劝过他,让他能退则退,只是没想到他做决定这么快。”宁楚林感叹,“虽然他没受后来那些罪,却死的这么早,也不知道我当年跟他这么说,是不是害了他。”

      “没有。”姜晓龙斩钉截铁,“如果给我一个重选的机会,我宁可早死。”

      姜晓龙看着自己的腿,胳膊动了动,却连正常人的抚摸动作都做不出来:“你在国外,不知道我后来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我爱人是个作家,被人冠上太多罪名,不堪受辱自杀了。那时候我还在被批|斗,带着一身伤回家给她收尸。后来不知道是哪个龟孙子下手没轻重,伤到脊柱瘫痪了。要不是我女儿照顾我,估计我在床上躺不了几年就走了。”

      姜晓龙三言两语讲了那些惨痛的经历,看似轻描淡写,实则不愿回忆,那十年是他这辈子都走不出的阴影。

      “我怎么都想不明白,怎么好好的人,就变成了这样了呢?批|斗这个、批|斗那个,出卖朋友,苟且偷生。说实话,要不是我想撑着见你一面,早就自杀了,不活受罪。”

      “为什么想见我?我这么多年没回国,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回来一趟呢?”

      “我就想当面跟你说,你当年说的是对的,思想解放太难了,错误的思想领袖指挥带来一群暴民、愚民。当年我还不信,现在看看,自食恶果。”

      姜晓龙苦笑,又带着探究的语气回答了宁楚林的问题,“那时候就爱胡思乱想,我就想啊,你是不是早就想到会有这些事才出国的?那些乱子总得消停,说白了,只要我活得长,把人熬死了,换个主事的,总能平息下来。我估摸着,要是国内真的太平了,你总得回来看看。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这么笃定,那时候我就觉得你跟个半仙儿似的,什么都能猜到。人嘛,总得有个念想才能撑下去。”

      宁楚林沉默片刻,另提一事:“当年我到英国之后,给你和晓天都写过信,可我一直没收到回信,你们没收到吗?”

      姜晓龙面带诧异:“我没收到,你寄到南京了?”

      宁楚林点头。

      “那茶馆后来没开了。”姜晓龙话锋一转,“我哥倒是收到了你的信,当时想回信,只是他位置特殊,不方便往国外寄信。后来收拾遗物的时候,那封信就到了我这里,我倒是能帮他寄出去,只是他没写地址,你的来信也找不到,我猜是他带到朝鲜去了。”

      “那封信现在还在你这里吗?”宁楚林急急追问。毕竟这可以说是老朋友留下最后的东西了。

      姜晓龙摇头:“让红|卫|兵给烧了。不过信件的内容我看过,除了一些闲话,就是说他准备退下来的事,也没什么别的。”

      宁楚林心下的所有疑惑都在姜晓龙这里得到了解答。

      姜晓龙身体不便,宁楚林怕给他女儿添麻烦,便没有在他家多呆,只问了姜晓天墓地的地址,又逛了两天南京城,便坐飞机回了英国。

      回到英国的第一件事,宁楚林在家里找全了自己这些年出版的所有文章,有些发表在杂志上的便裁剪下来,集结成册的便更省事,他还找出所有发表文章的中文版本,找了店家印刷出来,带着这些东西,又坐飞机去了北京。

      宁楚林还记得,他早年与姜晓天闲聊,姜晓天惋惜他生不逢时,他当时只是顺口开个玩笑,对他说:“没准五十年后,书店里卖的就是我的集子了。”没想到一语成谶,他的集子在英国的书店里可以买得到,只是姜晓天无缘看到了。

      宁楚林去了墓地,把集子烧给姜晓天。

      “当年还说呢,现在我文章发表了,你又看不到了。不过可惜,文章发表在英国,只能委屈委屈你,先读个英文版本。前几年国内形势不好,出版物有限制,不知道过些年头我的文章有没有机会翻译到国内出版。当年我写的时候留了份中文的,还没给人看过,特意印下来烧给你,你倒是我第一个中文读者了……”

      宁楚林啰啰嗦嗦说了好多话,直到天色将暗才离开了墓地。他知道,这应当是自己有生之年最后一次来了。

      回到英国,宁楚林待在家里写了他此生最后一篇文章——他要写一篇自传。

      除了平生经历的这些事,他还想借这篇文章好好思索一番,自己这一个任务世界究竟是为了什么,或者说,历史于他,究竟有怎样的意义。

      其实五个任务世界以来,宁楚林已经大略明白系统所说的让他生活是什么意思,每一个任务都有让他深思成长的命题,譬如做记者时大约是钱,做道士时可能是救世,做舞者时应该是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至于做歌手那一次,也许简单一些,只是关于那错过的爱情。

      至于这一次又是什么呢?宁楚林朦胧间有个猜测,也许是关于历史。

      文章写成后,宁楚林并没有发表,他想,也许不发表就是对历史最好的处理——敬而远之。

      他已经不再纠结于已知的那些历史,也不再试图去改变或规避历史的轨迹。

      此后十年,宁楚林没有再写过任何文章,他的集子在国内发表,当时他拒绝了出版社找的翻译,而是将自己当年的中文手稿修改之后上交。当时他的合作编辑已经换了一位,很年轻,年轻的编辑那时才知道,宁楚林是个文采斐然的能够用母语写作的中国人。

      1993年,宁楚林在医院去世,终年79岁。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7章 地下11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