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第五十章 ...

  •   腊月,伴着漫天飞雪,林海归家。
      秦氏欢喜不尽,亲自下厨给儿子做了几道菜。一次用饭,听见林海夸赞徽州、松江的菜肴鲜香可口,还专门让人聘来两个徽州和松江的厨娘。
      谢老太君和林踔也忙着与林海商议事情。
      谢老太君见孙子越发清瘦,叹道:“怎么又瘦了?没有跟着丁师傅练武不成?”
      “一直在练的,只是这一年我四处游历,走得多,这才瘦了。祖母放心,我的身子好着呢。”
      “无论如何,都要注意身子。”谢老太君不放心。
      “是。”
      林踔问道:“澄丫头的事,查得如何了?”
      “因九叔说,是在智通寺山下发现澄儿,到了姑苏后,我便向智通寺周围的人家打听,都说那些日子没有谁家丢孩子的。不过有个农户说,智通寺山下的花溪与海相连,曾经有个渔民被水流逆冲到花溪岸边,而那几日曾有渔民出海,也有海商的商船出去。
      我便去沿海一带打听,不过渔民和商船上的人都说,他们不可能带一个孩子出海。我又去求了空大师演算,大师说澄儿面相极好,应是官宦之家的女孩儿,只是亲生父母实在算不出。”
      谢老太君皱眉道:“既然是官宦之后,怎么会丢得悄无声息?其他地方的官眷,可有丢失的?”
      “没有,扬州、徽州、松江这些地方都已经打听过了,虽有不少商贩、乡绅丢失孩子的,但没有官眷。”
      三人都皱眉,房间里寂静无声。
      林踔无意识地转着手里的茶杯,突然道:“让人回一趟姑苏,请了空大师算一算卫家三爷的命格罢。”
      暨阳长公主之幼子卫肃源,为人放浪不羁,景和三十一年携妻子乘船出海,两年未归。卫家老太太和长公主担心幼孙、幼子,几次请人占卜,都得出凶多吉少的卦象,甚至有个老道直言,卫三爷早已命丧黄泉。
      如今几年过去,卫家都已经死心,不再请人出海寻找。
      林海错愕地看向父亲。
      暨阳长公主育有三子二女,皆已成婚,而且嫁娶之家皆是高门。谢老太君的算盘打得劈啪作响,笑面虎似的:“是该去算算。”
      林海默然,隔了一会儿才道:“老太太、老爷,了空大师极喜欢澄儿,想来她的本性真不坏,没准儿还有些来历。以后还是好好养她罢,何苦把她推到这些污糟事里面去?
      大舅家的东哥儿、三舅家的亭哥儿与她年龄相仿,脾性温和,与澄儿极合适的,还是把她嫁去秦家罢,看在母亲的面子上,舅父、舅母会善待她的。”
      林踔淡淡地道:“我们千方百计给她找寻父母,怎么不算善待她?”
      自己父亲打的什么主意,林海一清二楚,他抿唇道:“老爷……”
      话还没说完,谢老太君打断他:“海哥儿,你父亲师从张太傅,你姨夫的堂兄是太子的武师傅,我们家早已经与东宫分割不清,即便是自断臂膀,也逃不过。我们没有其他路可以走了。”
      林海的嘴唇哆嗦几下,最终没能说出什么话,默默看着父亲安排人手出海,看着祖母派人南下,只是读书更为刻苦。
      ……
      徐稚纶对科学事业是真爱,为了去南边当官搞科学,现在贯彻执行“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精神,跟打鸡血似的,丑时睡、卯时起,日日疯狂写文章、读书。
      已经散学回家,正跟着阮疏鸿读书的李殊砚,听说徐稚纶这样刻苦读书,不由更加焦虑,正在纠结晚上要不要多读一个时辰的书,就听说表哥日日学到半夜三更。
      这下子,刺激得李殊砚立即加大读书量,狗睡了他还在读书,鸡没起他已经起床读书,不到半个月,就把自己读到面色萎黄、双眼无神、嘴唇泛白,看着像是病入膏肓。
      林澄眼睁睁看着李殊砚从元气小帅哥变成弱不禁风的弱鸡,忍不住劝他:“砚哥哥,你不用在意别人是怎么读书的,你按着自己的习惯读书就好。再说了,纶三哥和哥哥这样刻苦读书,是因为春闱要到了,他们从前也不会这样读书啊!”
      李殊砚又落寞又焦虑:“就是因为他们要春闱了我才着急,他们两个只比我大一点,读书却比我好得多。”
      “阮先生都说了,三十少进士,可见考进士有多不容易,能在三十之前考上已经是人中龙凤,就是阮先生、傅先生和老爷,都是三十左右才考上的。至于纶三哥和哥哥这样的,是凤毛麟角。”林澄道,“砚哥哥,你已经非常厉害了,才十四岁就能考过院试,多少人二十、三十甚至四十岁才能考中呢。”
      李殊砚苦笑道:“多年考不过院试的学子多半家贫,没有好先生教导。但生在我们这样的家庭,四五岁就开蒙,启蒙先生还是正经的举子、进士,读十年书考不过院试才是笑话。若是女子可以科考,澄妹妹你再读两年书,也能轻轻松松考过院试。但乡试、会试不同,要难得多,也就表哥和纶三哥这样的才能考过,我这样的只怕考不上。”
      人丑、人笨都不怕,就怕人比人。
      林澄担心这倒霉孩子憋出抑郁症,赶紧哄他:“砚哥哥只看见纶三哥、哥哥一考就中,忘了还有政二哥、冯五哥、廉御史家的大爷?他们比你大,但都没有考过乡试,想来乡试并非容易事。砚哥哥再多读两年书,肯定能考上。昨儿阮先生说,哥哥的文章越发好了,你忘了不成?你肯定能考上的,不要担心。”
      李殊砚不想让表妹操心自己,强打着精神点头:“澄妹妹说的有理。”
      林澄暗自叹气,李殊砚可是老狐狸的心肝儿,要是读书读出毛病了,没准儿老狐狸要迁怒与她。谁让李殊砚现在和她是同窗呢?
      她只好让人拿手炉、披风,拉着李殊砚去赏雪散心,又悄悄给阮先生说明情况,让阮先生规劝李殊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