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第四十章 ...

  •   阮疏鸿的妻弟郑其玉,在林踔的谋划下,不日就要前往姑苏任通判。故此,徐家散席后林踔并未回府,与阮疏鸿同去郑家喝酒送别去了。
      这日夜里,秦氏便带着林澄在正院歇息,顺带教导林澄各家内宅事宜。
      秦氏穿着杏色中衣,怀里抱着一身豆绿中衣的林澄,道:“澄儿,今儿定城侯府的谢太太你可还记得?你说说她。”
      林澄点头,道:“记得的,那位夫人好像不喜欢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也就送了我一块玉,她偏要故意说殿下是看中林家。老爷从前说了,现在陛下很不高兴太子殿下与外臣来往,她这样说,要是被别人传到陛下耳朵里,陛下肯定不喜欢殿下。”
      秦氏抚摸着林澄柔顺的头发,笑道:“是,她不喜欢太子,因为她的小姑子,就是如今宫里的德妃,也有一个皇子。”
      “可是纶三哥不是说九皇子才八岁吗?还没有皇长孙大,她针对太子有什么好处呢?”林澄疑惑地道。
      “因为她蠢,当时所有的皇子外家都在徐家,就只有她跳出来说这样的蠢话,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家想要拉太子下马。”秦氏道,“澄儿,你且记着,出头的橼子先烂,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急于表露自己的心思,要谋定而后动。”
      林澄笑嘻嘻地道:“我知道,就是纶三哥说的,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要做成了,别人拿你无可奈何了才能说出来。”
      秦氏奇道:“你徐伯娘常说他嘴上没个把门的,什么话都敢往外面说,怎么还能说出这话?”
      林澄乐了,道:“因为他只是说,他不会做啊!不过他也不是做不到,他想干坏事的时候就能忍住不给别人说。”
      秦氏想到徐稚纶从前在自己院里捣鼓什么火箭,炸了两间房,也是不声不响的,不由承认林澄这话说得没错:“这孩子,也不知道像谁,聪明是聪明,就是没人管得住。他这几天这么安静地读书,不会又想干坏事吧?”
      林澄龇牙大笑,连后槽牙都能看到了。
      秦氏赶紧提醒:“澄儿,笑不露齿。”
      林澄捂着嘴笑道:“没有,他很认真地在读书、写文章,他说他想去南方当官儿。”
      秦氏噗嗤笑道:“然后再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林澄当然不可能出卖徐稚纶,这可是她联系宋斐的希望,就笑道:“不是,他说他听到南边有洋人,想去看看他们带来的新鲜玩意儿。”
      秦氏并不在意别人家的孩子的未来规划,不过随口一问,听林澄这样说,觉得是徐稚纶能干出来的事儿,便放下了。
      林澄则想到定城侯府的大姑娘也阴阳怪气了几句贾敏,有些疑惑,就问秦氏:“就是我们去湖心亭赏鱼的时候,敏姐姐看得欢喜,就要钓鱼,谢大姑娘突然嘲讽她在别人家这样上蹿下跳,不贞静,问她是不是没有好好读《女则》,都把敏姐姐气哭了。
      遥姐姐的脸色很难看,让谢大姑娘慎言,但谢大姑娘还不肯罢手,问敏姐姐是不是没有读《女则》,所以这样没有教养。其他姐姐都不知道说什么了,还是漪姐姐说,‘谢大姑娘既然《女则》读得好,就该知道女子忌搬弄是非,敏妹妹不过想钓鱼,你就要说她缺乏教养,我看你才是最没有规矩的女子。再者说,钓鱼自来都是文人雅士钟爱的事情,男子女子都可以做,又有哪本书说了女子不得钓鱼呢?难不成是我见识浅薄,没能看过这本书,烦请谢大姑娘指出来,我也去拜读拜读。’
      漪姐姐把这些话说了,谢大姑娘才不情不愿地闭嘴,说她不过是开个玩笑。
      漪姐姐又说,‘女子的名声何等重要,谢大姑娘这样败坏敏妹妹的名声,一句不痛不痒的玩笑就能揭过去吗?’谢大姑娘这才向敏姐姐赔礼道歉。”
      秦氏十分惊讶,突然想到前段时间定城侯府出的变故,又想明白了。
      她道:“谢大姑娘这是迁怒敏丫头呢。谢太太的父亲顾祁,就是当年邵阁老最得意的弟子,与邵家的关系十分密切,还娶了邵阁老的嫡长女。
      荣国公前些日子把邵家的遮羞布扯得一干二净,他们家谋害儿媳、孙媳不说,家中子孙居然还纳表妹为妾。这样的人家,谁还敢与他们来往?也是这样,去年谢家给谢大姑娘定下的婚约,人家如今不认了,嫌弃谢家与邵家有亲。
      估摸着谢大姑娘也是因此恨上贾家,对敏丫头这个贾家小姐,她能有好脸色才怪。”
      林澄皱眉道:“我看他们家活该,就知道心疼自家姑娘,不知道心疼别人家姑娘?三姐姐和小眉多无辜?”
      秦氏嗤笑一声,道:“邵家那样的,也就靠邵阁老一人撑起门楣,子孙没有一个上进的,这样行事也不算匪夷所思。不过他们家也实在不要脸,自家表小姐都纳为妾室,真是自家打自家的脸,好好选个耕读人家的子弟嫁出去不比什么都强?”
      林澄心道,可能就是林黛玉那样的,外家贪了她家家产,不愿意把她嫁去别家。偏偏这个程姑娘不是几代列侯的出生,没有个探花爹,就算是被困外家,变成妾室,也只能苟活,不会有祖父、亲爹的同年、同门、至交好友因为面子问题、交情问题跳出来斥责邵家。
      不过这话林澄不能说,也不会说。
      但说到贾故,林澄对这事还是挺好奇的:“太太,上次我们去见三姐姐,冯伯娘怎么对她那么好?好像很喜欢她呢。”
      这事涉及婚姻问题,秦氏本来不想给林澄说,不过想到丈夫和婆婆的叮嘱,还是道:“你冯伯娘多半是想娶你三姐姐做儿媳呢!”
      “可是三姐姐不是和离了吗?还带着小眉。他们怎么愿意?”林澄很疑惑,李纨被称为节妇,说明这个时代很在意女子的名声,讲究从一而终,还能让和离的女子再嫁?
      秦氏毫不在意地道:“怎么不愿意?她又不是寡妇,是与邵家和离的。再者说,她虽然带着小眉,但你三姐姐的父亲和伯父,都是肱股之臣,又愿意为她撑腰。而冯家大爷已经娶了两任妻子了,虽然无子,但再娶也只能低娶,挑五六品官儿家的女儿。这些女孩儿比起你三姐姐来,最多也就年轻几岁,论家世、品貌、能力,可差得远了。”
      林澄懂了,这又是一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问题,因为贾故有个权势煊赫的娘家,所以她能成功和离,还能再嫁豪门。
      如今茉莉花繁盛,秦氏让人制成熏香,经常用来熏衣服,所以她身上也有股淡淡的茉莉花香,林澄很喜欢,使劲儿嗅了嗅,又道:“这样的话,小眉以后也要姓冯?”
      秦氏见天色有些晚了,开始替林澄散头发,一边道:“她随三丫头嫁进冯家,自然就要姓冯,我瞧着,看在荣国公的面上,冯家还会把她写进族谱呢!”
      林澄暗道,果然权势是个好东西,族谱对封建时代的大家族来说就是命根子,冯家居然愿意把继女写进族谱。
      收拾好头发,秦氏便让人林澄抱去床上。
      林澄突然想到丁梨的姑姑,拉着秦氏道:“太太,丁师傅今天求我一个事。”
      “怎么?”秦氏纳闷地道。
      林澄将丁梨说的原原本本地复述下来。
      不想秦氏越听脸色越难看,摸着林澄的脸颊,问道:“丁师傅就是这样给你说的?”
      林澄不明所以地点点头。
      秦氏的脸色更难看了,他们家虽然不忌讳让孩子听见私密事儿,但也只是自家给孩子说说,一个外人肆无忌惮给自家孩子说这些污糟事儿,想想都气不过。她半晌才道:“我知道了,我明儿让嬷嬷去瞧瞧,打听打听,再做打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