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上元节。

      如今是新帝登基的第二年,新帝勤勉于朝政,仅仅两年便做出突出政绩,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正月十五里头,万家灯火,百姓和乐,一盏盏橙红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空中漫游,竟连那平日里皎白的月亮也被渲染地泛上微微的红晕。

      都城街道上布满了各种售卖灯笼、小吃的摊位,孩童游窜嬉戏其间,城河边有放河灯的少女,月光下有幸福安谧的布衣夫妻。

      只是那漆黑的高城上却矗立着一道孤寂的身影,与这满城的喧嚣和热闹决然不符。

      似是高处不胜寒,更亦是身旁没有那令人魂牵梦绕的值得热闹的人。

      赵轻舟站在高墙上望着远处的灯火与熙熙攘攘的人群,他看到了做糖人的老叟身旁围着的一群稚童,期盼热切的眼神中透露出孩童的稚气与天真。

      他忆起了赵意当来到他身边的时侯,那时她还不叫赵意,只是一个仅仅有着编号的死士,她被外祖父派来保护已经失去宠信的落魄皇子的他。

      毕竟,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侍女是不值得他的父皇再三犹疑忌惮的,只当给他那丧母又失宠的儿子最后一点恩惠了。

      初见赵意时,赵轻舟只觉这人冷漠又板正,得知她的能力后更觉得她像是一个制作精良有着固定格式的木械偶人。用一个词形容的话大概就是无血无肉。

      可是这样的她也会偷偷溜出去给他买幼稚的糖人,她大概是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年幼且颓废的小主子,只能想到用哄小孩子的方式去宽慰他。

      她一定是不知道皇宫里长大的孩子没有几个是单纯澄澈的,无知年幼的孩子在阴谋算计中成长,察言观色、满腹心机是常态,更是在这奢靡沼泽中存活下来的不可缺少的技能。

      她又怎能知道,为了配得上他身为太子的尊荣,自六岁起他再未轻易显露出幼稚钝拙,只是一味的严格律己,学习如何才能威严服众,学着成为一位稳重的太子殿下。

      十五岁的她身量比十岁的他高上许多,她鬓旁微微汗湿,想是从集市到宫中折返地匆忙,她弯下腰递给他一只画着精致人像的糖人,微喘着嗓音道:“殿下,糖人要吗?”

      他不知怎么的就伸手接过了那只飘散着麦芽糖甜腻香味的糖人,这似是这么久以来他得到的唯一的甜。

      自他母后逝去,接着是外祖父公孙策被革职,再是他失去宠信,太子之位被废,见过的无非是幸灾乐祸与落井下石,亦或是怜悯以及渴盼他重回高位的期望。

      虽他很早便知皇家无情,却也被这冷情冷血所惊到,他的五脏六腑皆为之冷颤,他诧异又十分不可置信,为何…

      为何他的父皇不怜惜他的妻子,伴枕多年的发妻难道不值得留有一条生路吗?

      一切不过是为了巩固皇权罢了!

      任何威胁到皇权的都将被上位者毫不留情的铲除。

      甚至他在被关入旧殿前还在对他那“慈祥”的父皇心怀期盼,直到那沉闷的大门关上的那一刻,他看见了那位高贵的帝王轻蔑的神情。

      他明白了。

      他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做皇家无情,任何人都可以是皇权的牺牲品。

      任何人。

      在公孙策宰相之职被革除后,公孙氏的族人已无人再在朝廷中占据重要的职位。帝王称皇后多次扰乱宫闱与外臣私通,令天子颜面蒙羞,念其夫妻多年之情谊,留其全尸,以示皇家威严。

      于是又顺理成章借迁怒之辞惩戒公孙一族,革职、降调、夺势一气呵成。如此一来,公孙氏的母族势力便被削去大半。

      至于为何帝王不将公孙氏连根拔起,彻底消除这威胁。大概是比起血伏千里的惨剧,令他们卑躬屈膝的活着,看他们苦苦挣扎更能令帝王得些趣味。

      而身为罪妇之子的太子殿下的身份就开始令人琢磨,究竟是皇室血脉,还是私通之下的产物。

      无论如何,对于一位尊贵的帝王来说,这样的污点绝不容存,理应废之弃之,但虚伪的帝王还是用他那慈祥的面孔向他的臣子宣布饶恕那年幼无知的孩子,将其囚禁于废殿中,任其自生自灭。

      公孙一族已经彻底失去了往日的殊荣,若想东山再起,唯一的希望便寄托在了那已被帝王彻底废弃的太子殿下身上。

      准确来说,他已经不配再被称为太子了。萧贵妃即将诞下皇嗣,绝大的几率会是一位皇子,依照皇帝宠爱萧贵妃的形势,太子之位大概很快就会是另有人选了。

      而一个在宫中再无倚靠的落魄皇子,一个十岁的小少年如何独自在这吃人的皇宫中生存下去呢?

      更不用说卧薪尝胆,重新夺回自己的权势了。可以说那时的他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热的环境中,宫中之人贯会趋炎附势,沦落到如此的地步就更不用期待任何的善意了。

      世人都是避驱祸兮,人事冷暖自知,怨不得他人冷眼旁观。

      外祖已然失势,纵使想要顾及他,也不好做出大动作来。最多能做的就是将身边的暗卫遣送进宫中,先保住安危,再做另外的打算。

      帝王也就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那恍然的少年 徒做挣扎,总归不过是留一条命罢了,宫中的皇子公主不知几何,帝王亲缘向来寡薄,不值得他分出精力去在意。

      纵使这样,一个怀着仇恨的少年也难以捱过一段灰败落寞的日子。

      旧殿废弃已久,即使是新帝登基,重新修缮宫殿,也早已将此遗忘。宫中甚至还流传着诡异的传言,据说有许多冤魂在此处经久不散,十分阴森可怕,夜晚还会有奇怪的响声,使人未见其状便不觉而栗。

      在他被关入旧殿的第一晚,那殿中只他一人,随着夜幕降临,院中的的杂草被风吹得簌簌响动,他抱着自己的膝盖坐在床上,屋子里散发着潮湿发霉的气味,似乎还有老鼠窸窣窜跳的声音。

      他只是睁着眼睛看着从透过薄薄的窗纸洒在案台上的月光,他想起了宫中对这旧殿忌惮不已的传闻。

      他想也许就在这阴森的殿中,也许就在他身体的四周,有着许许多多的孤魂在飘荡,但他此时是不惧的,甚至是还带着些期盼的。

      如果这世上真的有冤魂,那他希望母后此时可以来抱抱他,可以温柔地安慰安慰他。他想告诉她,想向她哭诉:母后,儿臣不孝,没能在您身边保护您,亦没能见您最后一面,甚至……

      甚至是连一份体面也未能给您保住。

      他颓丧地有了一个懦弱的想法,若是可以的话,母后可以将他带离着荒谬的人世,让他远离这是非吗?

      他已颓然不畏惧死亡,他想念他的母后,他对这皇宫已然失望厌恶至极,他恨他的父皇,可他能怎么做呢?

      懦弱无法解决任何问题,现实的光景又让他不得不去面对。母后的冤屈,祖父东山再起之愿都系与他一人之身,这些都在驱使他不能逃避,不能绝望。

      那时的他确是什么都做不了的,唯一可做的就是默默忍耐,等到捅破天光的那一日到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