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少年大学? ...

  •   同情的是娘家父亲、怨念的是婆家公公。
      娘家父亲是能力不足没办法。
      婆家公公却是实打实的自私了。

      见冯招娣那副模样,沈梦砚就猜到她在想什么。
      当下无语至极。

      爷爷可是对自己最好的人。
      哪容得别人泼脏水?

      于是毫不犹豫,加入茶艺battle。

      “爷爷,不吃。”
      一派天真的半岁萌宝,单纯地陈述事实。

      是的,沈文远自己都舍不得吃那些好东西,从来都是让给老婆孩子吃。
      后来儿媳怀孕,更是一切以儿媳妇为先。

      平时大家都习以为常。
      但今日被沈梦砚提醒,沈慕舟和冯招娣还是感触了。

      沈慕舟本是自小习惯了这种氛围的。
      父母恩爱,一直互相礼让。
      兄妹和睦,也被教导着互亲互爱。
      而身为父母,更是一切以儿女为先。

      他原本也一直将这些视作理所当然。

      但,真的有那么理所当然么?

      起码,眼前的岳父岳母并不是如此。
      他们会催女儿孝敬。
      甚至好东西也并没有女儿的份。

      就算是对儿子,村里也一样有两代反目的。
      无非是父母指责儿子不够孝顺、给的不够多、没有让自己享到老来福……而儿子则怨念父母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不只给不到任何帮助,还年纪轻轻就不想干活只想享福,完全不管儿孙的压力,自私又霸道……

      说到底,天下从来就没有一定的事。
      父母有不慈。
      儿女也有不孝。
      任何人对你的善意,从来就没有理所当然。

      而父亲,却是无怨无尤为所有人付出了这么多年。
      正如女儿所说,父亲费尽心思搞回来的那些好东西,他自己却从来舍不得吃一口,全省给了大家。
      甚至,省给儿子儿媳来走亲家。

      可分明,他也已经到了要让人孝敬的年纪啊。
      他甚至比老丈人还年长几岁呢。

      从未有过的内疚之情,第一次涌上了沈慕舟的心头。

      冯招娣倒是对沈文远从没有过孺慕之情,自然也说不上内疚。
      但女儿的话,还是让她怔愣了半晌。

      是啊。
      沈文远搞回来的那些东西,可都是他自己都舍不得吃的。
      反而都是紧着她。甚至把这些东西都拿给她走娘家。

      作为从来都要礼让弟弟、孝敬父母,却得不到任何感激的冯家二等公民,冯招娣此刻默然了。

      父亲的话确实说得好听。
      但有些真相,并不是说出来,而是做出来的。

      冯父万万没想到,自己着力表演的一切,被小小外孙女戳得粉碎。
      一时间,竟找不到新的说辞。

      沈慕舟和冯招娣也再没什么心思听他现场直编了。

      “那什么,爹,我们回去了。”
      冯招娣把女儿的小手按回襁褓,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
      此刻的她,几乎无法直视一直“最疼”自己的父亲。

      “是啊爹,东西你们就留下吃吧,我们先走了。”
      沈慕舟体面安抚两句,也急追妻子而去。

      自此,冯招娣与娘家的牵扯,算是彻底告一段落。

      从“招娣幻想”里走出来的冯招娣,已渐渐将自己的心思花在了小家庭。
      确切地说,是花在了女儿身上。

      女儿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又是这世上最爱她的人,真是怎么看怎么可爱。

      沈家那点活儿,对于常年在娘家劳作重活的冯招娣,简直不值一提。

      而带娃,对于冯招娣来说,就更不算压力了。
      累?
      不存在的。
      她觉得带娃是世上最幸福的事。

      尤其,这小小的人儿总是不忘关心她,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都先想着孝敬她。
      学会说话之后,更是小嘴抹了蜜,各种好听的话儿,都像不要钱似的脆生生往外冒。

      “妈妈最美。”
      “妈妈最好。”
      “我最爱妈妈了。”
      ……

      随着说话越来越流利,沈梦砚的彩虹屁也吹得越发顺溜。

      作为常年缺爱的“招娣”,冯招娣完全迷失在这一声声的甜言蜜语中。

      这不,拥有甜言蜜语操纵术的沈梦砚,正让她妈给她吹鸡毛呢。

      捡一根鸡毛往天上吹。
      一直吹一直吹,不让鸡毛落地。

      没法,这年代的农村,婴幼儿的娱乐项目实在少得可怜。
      作为关注自我身心健康的养生宝宝,沈梦砚觉得必要的娱乐项目还是不能少。

      反正吹鸡毛这点运动量,对于常年干重活的冯招娣来说,只算毛毛雨。

      这才哪到哪?
      等会还要表演抽陀螺呢。
      一直抽一直抽。
      不让陀螺停。

      “妈妈,真棒!”
      等冯招娣表演完毕,沈梦砚照例送上每日一夸。
      顺便表示:“饿,要喝奶。”

      上辈子为了方便回娘家干活,冯招娣可是很早就给沈梦砚断了奶的。

      即便在未断奶期,沈梦砚也基本是奶奶带着喂奶粉和米汤糊糊。
      因为冯招娣还没出月子就被召回干活了,只有生病了才会回婆家治病。

      而她是出了名的拼命三娘,绝对的轻伤不下火线。
      一旦回婆家养病,那就是真的病得不轻了。
      别说吃药打针一条龙不适合喂奶,就算适合,生病期的冯招娣也没心思喂养女儿啊。

      上辈子,她每每生病回来,可都是皱眉苦脸骂骂咧咧。
      小梦砚本能想过来蹭蹭母亲,但刚靠近一点,就会遭遇一阵嫌恶的咒骂。

      就这,上辈子的冯招娣还得意向女儿自爆:“你小时候可乖了,每次我生病你都会蹭过来关心我,又递毛巾又端水。就算我骂你也不走。哪像现在,越长大越傻,一点不知道孝顺妈。别家姑娘早早出去挣钱,挣的钱都交给妈!你看隔壁王三丫,宁可结不了婚,都一定要陪着那有钱男人!为啥?还不是孝顺,心疼爹妈!人男的虽然不跟她结婚,但钞票可是大把的给,王家小弟买房结婚,全由姐姐一力承包,减了父母多少负担!”

      这些轰炸三观的言论,即便两世相隔,也能让沈梦砚一想起就眼眶湿热。

      所以,她现在不想这些。
      只无脑想着自己的需求。

      这一世,没有感情,只有万事万物为我所用。

      这个昔日让她动辄情绪崩溃的所谓母亲,也不过是饲养工具人。

      尤其这年月奶粉难搞,更得抓紧母乳这条线。

      就这么着,她一路喝到一岁半才断奶。
      因为平时刻意养生,吃得好睡得好还有娱乐,她的气色真是婴儿里独一档。

      “我家孙女怎么长这么好?依我看啊,这十里八村的娃娃,没一个有我们小砚好看的。”
      周玉香跟丈夫唠嗑,日常夸小孙女。

      “啥十里八村哦?”
      作为孙女夸夸团团长,沈文远在自己的舒适区自然不甘人后。
      更进一步开夸。
      “就算是在县城,我也没见哪个娃比我们小砚好看!”

      “真的?”
      周玉香一听来劲了。

      要知道,她丈夫可是县教委的,平时就在县城工作,那是真见过满大街的城里娃。
      居然个个都没自家孙女好看么?”

      “当然是真的!”
      作为“亲爷眼”第一人,沈文远万分肯定这一点。
      并进一步表示:“我们小砚看着也比其他娃机灵!”

      在一旁玩毛线球的沈梦砚默默表示:长得比人家娃气色好,是有可能的。毕竟也没哪个娃从婴幼儿期就开始养生。直接领先其他娃娃四十年。
      只是这年月的养生条件实在简陋。想做个运动吧,就一毛线球来来去去的滚。(允悲~)

      但,比其他娃机灵什么的,她可没那么大脸敢认。
      以上辈子的成就来看,她也就是个中等偏上的智商水平。

      但拥有“亲爷眼”的沈文远,就是那么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并已拥有了全盘培养计划:“我已经想好了,让她早点读书,然后考少年大学。”

      少年大学?!
      沈梦砚手中的毛线球自由落体。

      她是知道这个词的。
      只能说死去的记忆又在攻击。

      上辈子,爷爷就是这么安排的。
      甚至彼时已进省城工作的小姑,也在帮着规划。

      少年大学,全名应该叫华科大学少年先锋班。
      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在华科大学专门设的一个班,只招少年。作为未来科学界的先锋预备役。
      算是特殊年代的产物。旨在网罗各方面成绩优异、天赋过人的少年,通过针对性培养,让他们早日进入科学领域,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这是百废待兴年代对人才的极致需求和重视,肉眼可见未来天高地宽前途远大。

      因为名字太过拗口,趋之若鹜的家人们一般称其为“少年大学”。
      言简意赅,直击痛点。

      应该说,这是一个对读书最友好的年代。

      但很可惜,上辈子的沈梦砚虽然早早入学,也一路跳级,却最终仍没考上。
      无他,唯智商不够耳。

      能考上这种顶尖学府的,确实都是智商超高的天才。
      而沈梦砚显然不是。

      智商这种事,跟颜值和家境一样,生来就不公平,还没处说理。
      逆势而为确实很辛苦。

      上辈子沈梦砚一路读到研究生毕业,还选的是数学专业,期间辛苦不一而足。
      可以说,她人生的最初抑郁,就是源于学习和考试压力。
      毕竟,当初有爷爷在,她被养得天真且正能量,完全没把母亲的那些咒骂和嫌弃往心里装。甚至对负面人事向来健忘。

      只是学习这回事,绝不是靠心态正能量就能获得成绩的,是真的要实打实死磕。

      “刻苦学习”四个字,是人人都会喊的口感。
      但真正实施起来,真的很苦很苦。

      甚至一度让你绝望。
      因为总有那么一些题,是你无论如何努力,都搞不懂的。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