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5、第 55 章 ...

  •   这话说得毫无征兆,让林樾忍不住愣了下。

      大约是她的语气太理所当然,前面还在说着爱国振兴之类的话,转头轻而易举说了表白,这甚至让人很没有实感。

      “表白?”他重复了一下,显得有些愣兮兮的。

      但对方却很自然的样子:“不然呢?我喜欢你,也希望从你身上能得到回应,但总之看你的意思。”

      “我当然也喜欢你。”这句话发自内心,不然也不至于他看到董宴清就笃定这是个言情文。越与她相处就越觉得这种喜欢越来越深。

      只是……太没有实感了。林樾有些迟疑,总觉得她的好感也来得轻飘飘的。

      董宴清大约看出他的迟疑,倒是没有多少伤心的表情。她仔细查看了那些猪仔的情况后,又理直气壮指挥林樾开车带她去一个种枣的农场,说要给老李还有其他亲朋带些当地特产,灰枣。

      这年头,在离原产地比较远的地方,灰枣的名声还是比较小的,比起看起来灰啾啾的枣子,消费者更偏爱又大又红、看起来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红枣。以前的新疆枣子,大部分是制成干果售卖,需求量不小,不过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消费市场发展、消费者需求提高,当地已经开始做起各种精加工的食品了,比如阿胶枣、红枣切片等等,今年也打算开始试着做董宴清提议的枣夹核桃、巴旦木奶枣之类的,但产量不会太高。

      他们两人既然已经摊牌,开去灰枣地的路上,也就自然而然谈起未来的事。

      华国近现代发展比较晚,这个年代,一些国家已经开始研发口味极致的昂贵水果、蔬菜,提高养殖标准生产高价家畜肉,国内呢?还忙着扶贫攻坚,试图让农作物有更高的产量、家畜出栏速度更快,好让更多华国人吃得饱饭呢。

      但其实这两样事情,并不十分矛盾。至少在兵团的农业部门,在当地大学的研究院,都有在研发中的新品种。只是华国人毕竟老实,这会儿还完全没有把一颗葡萄的价格炒到多高的念头……

      什么让甜瓜长到自然熟,瓜藤完全枯萎再采摘,保留极致口感之类的广告,现在的疆地瓜农想都不会想。瓜藤枯萎再采摘的话,等瓜运到其他地方去,就已经坏了!倒是疆地本土,这种齁甜的甜瓜,你想吃,尽管去瓜地里买,便宜得很。

      想要改变这种观念,好让华国农民吃上一波农产品高附加值的红利,还是比较难的。但好在他们并不着急,毕竟如今当务之急,肯定还是让华国人吃饱、吃好。

      只是如果他们的设想成功,林樾在那条路上越走越远,董宴清也可以有更多的研发成果出来,华国就不会在高端农产品上落下脚步。

      ——而想要培育出更多的品种,首先要做的就是留种。

      华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起源国之一,别提之前董宴清警惕过的猕猴桃了,稻、大豆、白菜等等,哪怕是许多起源于异国他乡的农作物,华国也是重要生产国,比如西瓜,所以甭管是大自然意外发展、还是人工干预,这些农作物甚至是牲畜,在华国大地上有许多不为人注意的遗留,这些遗留的各种各样的植株和种子,都是宝贵的财富。

      举个最为人知的例子:当年袁老先生正是在野外找到了天然存在的雄性不育水稻,才有后续水稻杂交实验的成功。所以对于这些种子的保存,是非常重要的。

      有句话说,一个物种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一个基因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盛。也许一粒种子,就能改变一种作物,影响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

      只是现在的——别说华国人了,全世界人——都还没有彻底认识到这点。要到新世纪到来之际,各国才会先后建立自己的植物种子库。这些种子库短期内确实没有显示出太过大的作用,但在一个战乱小国申请提取一个在战火中灭绝的当地物种种子后,许多普通人也把视线投向了它们。

      ——尽管那被许多人称为植物诺亚方舟,但董宴清显然不是很乐意用一个充满西方宗教意味的词去称呼种子库。

      “它就是一个种子库,可以叫种质资源库、可以叫植物保护库……”她这么说,“华国的种质资源库应该要在21世纪初才能建成,但投资和其他行业相比并不会太高。在我的世界,资源库最终落在西南的云省,那里气候合适、物种丰富。我会在明年做出一个立项建议书,那时候滴灌技术应该会有比较好的收获,我提出来也会有点分量。”

      她话里十分坦诚,似乎是把所有底牌都亮了出来,甚至毫不避讳地指点起林樾的政途:“只是我还没有想好是暂时在西北,不管是临戈、金城,还是乌市,先建立个地域性的小资源库,还是一下子搞个大的。小的那种成功率比较高,但反正将来还是要建大的。明年靠临戈的政绩,再运作一下,你最起码可以升到市里,也是一个助力了……”

      明明谈论着最世俗的东西,明明前脚刚说了自己的喜欢,但此时此刻,她好像是完全公事公办地在讨论着两人事业上的交集。

      原来……不,林樾想,董宴清本来就不是不懂那些人情世故、权钱更替,那样聪明的人怎么会不懂?端看她想不想捋清楚罢了。

      她有一点说得很清楚,临戈的政绩。

      原本林樾自己就带着后世的眼光,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建设临戈添砖加瓦,至少在卫生条件、科教、旅游业发展上,他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加上今年滴灌技术的开展他也是全程参与的,一旦能成功推广,也是个挺好的成绩。

      镇长露了口风,说明年他大概要去市里,身为他得力助手的林樾能升到什么地方,是接手镇长的事务,还是跟着一起去市里,就看怎么运作了。

      董宴清看得很清楚,也直截了当地告诉林樾:至少要去市里,去市里,才能成为她种质资源库方案的助力,而林樾也能借此继续……蹭点成绩。

      于是林樾也只是沉默了几秒,便应下:“我会努力往农业方向去的。”

      董宴清研究为主,在这方面,确实只能指望他了。

      别看林樾在董宴清面前还有些普普通通的意思,可他却是货真价实的zhengtan新星,别说市里,就连省里也多有关注,几份方案在临戈实施效果不错后,都有意往全省推广……

      他们好像就该在一起,双剑合璧,横扫千军似的。

      ————————————————————————

      仿佛开玩笑似的表白后,林樾如今这副并不回应的样子,其实董宴清并不算吃惊。

      这可能是个,和一开始遇到的林樾一样的、并不太主动、很难迈出第一步的林樾。

      董宴清原以为那只是个没有任何前世记忆的林樾,却逐渐能从细枝末节里推测出,他也许有后世的记忆,只是他的后世,没有董宴清。

      他们第一次见面,暴发户家的富二代林樾,要比退伍军人林樾稍微外向点,大约是有部队的经历,又在特殊的年代。但总的来说,他们本质上是一样的,一个并不会主动融进这个世界的、就算对她有心动,仍会往后缩的人。

      所以她也像一开始一样做出了选择:他往后,自己就往前。但往前时不能太用力,必须得走一步、停一停。

      在慢慢磨掉林樾的那点温吞矫情上,她挺有经验。

      现在的路不似后世平坦,装了一箱灰枣和一些副产品后,林樾按照董宴清给的路线,稍微绕了圈,开车回临戈。路上颠来颠去的,董宴清是有些晕车的,但兴致很高,一直趴在车窗上看窗外丰收的农田,哪怕有时候农田被大棚遮盖,其实什么都看不见。

      她表现得好像完全忘了那天的“表白”,倒是让林樾有些不安的样子。甚至开车途中,他都忍不住往后视镜多瞧了两眼。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5章 第 55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