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喜事 ...

  •   陈罗村有一场喜事。
      “一拜天地!”
      “我不同意!”
      “你阿姊的大喜日子,小孩子家家的不要插嘴,拿个橘子一边吃去!”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中年妇人双手叉腰,气势汹汹地呵斥刚才贸然出声的小女儿。
      陈小妹听了这话,捡了个漏下的橘子,心满意足地躲到墙角去了。
      那个满口俚语的女人就是陈罗村村长的妻子陈罗氏,正指挥着往来的仆从与宾客。
      陈罗两家的先祖本是京官流放,在这苦寒之地同甘共苦,相互扶持,于三国乱世中造出了陈罗村这一方世外桃源,如今大汉威仪四方,万国来朝,陈罗村也因地下金矿得了一笔横财,变成如今的暴发户气象。陈罗两家,更是世代交好,子女联姻。
      今日办的这场喜事,正是村长陈氏长女与罗氏长子的婚礼。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送入洞房!”
      陈罗氏拿出手绢,蹭了蹭眼角不知真假的眼泪,挥退了仆从,对着罗家夫人说道:“小女就这么交给夫人了,愿她在地下也能得个心安,老妇这就还家了。”
      满堂红烛摇曳下,觥筹筵席交错中,厅堂停放着的,赫然是两具光华如新的棺木。
      这竟是一场热闹的冥婚。
      良久,宾客散去后,停灵处只剩下一个女人半跪着,在低低抽泣。
      林曦对着面前这个曾经的恋人,如今丈夫的兄长,不知道作何感想。心里也许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伤吧,但绝没有对于所嫁非良人的怨愤和对情郎死去的悲伤。
      午夜的冷风吹过厅堂,吹起喜气的灯笼与白幡。
      罗慕走进灵堂,扶起妻子林曦,安慰道:“你也别太伤心了,让母亲看了又要说你了。”
      “不,”林曦摇摇头,“我是在为大哥不值。”
      “大哥生前如此光风霁月的一个人,要不是被荒野上的鬣狗撕咬,尸骨不全,怎会落得配陈家老姑娘的份儿上。”
      罗慕叹了口气,劝慰道:“你也不是不知道,我们罗陈两家是世交,我违抗母亲与你成婚,便只能让大哥与陈姐儿凑成一桩婚。难不成让我去纳那六岁的陈家痴儿做妾?纵是母亲同意,陈家也决计不会同意的。”他仰头看着兄长的灵位,轻抚去棺椁上的浮灰,叹息道:“大哥这样也好,至少成全了我们,也未尝不是一件喜事。”
      “唉,大哥怎么就非要去山崖采那一株珍贵的药草呢?药草总是有的,性命却是不能轻易丢的啊。”
      听了这话,林曦那蔻丹染红的指甲狠狠地与掌心绞在了一起。因为只有她知道,陈大郎是为了她的请求,才丧了命。
      林曦一家是外来逃荒至此的,父亲在路上身故,母亲染了重病,不能下地。田里的庄稼只林曦一人料理,还不能够两人温饱。她唯一的办法,就是攀上罗家这棵大树,才有源源不断的珍稀药材为母亲续命,才能重新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她本来看上的是罗家大郎,奈何还没到成婚之日,母亲却日渐病重。林曦求罗郎为她偷来家族至宝救母亲一命,罗郎不愿林曦伤心,更不愿背叛家族,只能只身上山,为林曦采来药草,这才酿成如此惨祸。
      而林曦则摇身一变,不过数日,便与罗慕相好,嫁入罗家。
      “对不起了,罗郎。我爱的从不是你,我爱的只是你头上的‘罗’字罢了。”林曦将最后一捆纸钱烧成灰烬,终于转身离开了灵堂。“如今这个结果,也算是一件喜事。”
      林曦离去后,灵堂很快又迎来了一位夫人。
      罗夫人闲庭信步地走进灵堂,抚摸着儿子的灵位,低声叙叙道:“我的儿,别说娘不心疼你,林曦与你弟两情相悦求到我跟前,我如何也不能拒了。如今你这个媳妇,娘看重她的便是完璧之身。你们既不能在地上团聚,便向地府阴差求个恩典,允了这一桩婚吧。”
      “阿弥陀佛······求佛祖保佑我儿来生不受疾病缠身,一生平安喜乐。”
      罗夫人拜祭完,却在灵堂角落发现了剥橘子的陈小妹。
      “去,怎么没有跟着你母亲回去?”罗夫人轻柔地问道。
      陈小妹不答 ,只专注地吃着手里的橘子。
      “当真是个痴儿,幸而没让二郎娶了她。”罗夫人摆了摆手,让仆从将陈小妹送回陈府。
      原来罗夫人的所谓轻柔,不过是另一种的疏离与冰冷。
      陈小妹刚出了罗家的门,便挣开了仆从,如鱼得水般地隐进了人潮,好奇地看着人来人往的集市。
      她并不是天生的痴儿,三岁那年,一场疏于照料,偏信土方子的高烧夺走了她不多的心智,因为耽误了些时日,大夫看过后也无力回天。从此,陈小妹便时常胡言乱语,不知天地为何物。唯一认得的,大概只剩下她双十年华的长姐。
      但她那数年相伴的长姐,居然亦抵不过手中的那个橘子。
      也许这便是痴儿吧。
      一个长姐,换一个新鲜的能掐的出水儿的橘子,陈小妹应当也觉得是一件喜事吧。
      直到傍晚,陈小妹才回到陈宅,不出意料地被陈罗氏训斥了,抢走了手里还没吃完的橘子。
      “老娘总共只生了两个女儿,你那个书呆子爹就够不快的了,现在一个死了一个傻了,老娘还要不要在陈家混了?来日是不是那个出身小门小户的妾也能骑到我头上作威作福了?”陈罗氏恶狠狠地咬了一口手里抢来的橘子,对着陈小妹的脑袋拍了一掌,啐道:“你看看你这个样子,来日能嫁与谁?邻村的哑巴还是旁边家的残废?”
      “学谁不好偏要学你那个不上道的姐姐?十五岁我就要给她定人家,她呢?硬是要呆在家里,给她选的公子王孙统统都看不上,他还想嫁给谁啊?天王老子嘛?去皇帝的后宫里做锦衣玉食的娘娘吗?想得倒是美!”
      “现在好了,只能冥婚配了罗家,还不如当时就早早嫁了,还能享几年福。你姐一辈子混账惯了,死了才终于给了我一件喜事。”
      陈罗氏正骂的起劲儿,门口却传来了“咚咚”地敲门声。
      她骂骂咧咧地去开门,外面站着的是吴璃一家。
      “夫人的大恩大德,吴璃一生难忘,定当报答。”
      陈罗氏根本没睁眼看这穷酸的一家,满不在乎地摆手让他们滚蛋。
      “吴璃斗胆,敢问陈姐儿如何了?”年纪不大的女孩儿无视了陈罗氏粗鄙的举动,依旧彬彬有礼。
      “棺材停在罗家了,昨日办的婚礼。唢呐夜里吹得震天响,你们没听到?”陈罗氏道。
      “那她的那篇策论······”
      “烧了。”
      吴璃后退一步,知道最后的侥幸也已经湮灭了,只能携了父母,在陈宅门前的石阶上行了大礼。
      “吴璃叩谢夫人知遇之恩,陈姐儿成全之德。”
      一家三人就此离开陈罗村,拿着陈家的推举信,赶往沛县上任。
      快马扬鞭掀起的烟尘中,吴璃把手伸进衣袖,掏出了一张泛黄发卷的薄纸,上书娟秀的两个大字:冗官
      是陈姐儿的笔迹。
      陈姐儿这些年在做什么,最清楚的便是吴璃。她们曾经形影不离,一同研习琴棋书画。自从在私塾听了“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那一堂策论,她们也曾一同讨论治国平天下之法,写下过许多幼稚的空谈。历时数年,陈姐儿夜以继日,终成一部《治国方略》。
      那时的陈姐儿欣喜若狂,又开始着手修改。
      “总有一天,我要把我的策论带到皇帝面前,让他知道,国家还有更好的方式治理。”她如是说。
      这样的快乐持续得不久。
      直到事情败露的那一天。
      那一天,陈宅请了巫祝驱鬼,前院火光冲天,后院亦然。
      两人的集会被发现,《治国方略》被付之一炬。唯有陈姐儿慌乱之中抢下两页纸,一章“冗官”,一章“婚娶”,塞进吴璃手里。
      从此吴璃不能再去陈宅,陈姐儿也不能踏出宅门一步,安心待嫁。
      直到七月十五,鬼门大开。陈姐儿趁夜出逃,自缢于崖顶。遗书中她请求吴璃,一把火烧了她的遗体,再把骨灰藏到一个陈罗氏永远找不到的地方。
      她说,没有爱人,便不能成婚,即使骨灰也不可以拿来让人利用。
      吴璃还没来得及动手,便被陈罗氏带人围住,她守在陈姐儿旁边,与一堆仆从对峙。
      陈罗氏并未多言,只叫人将吴璃的父母带上来。
      “五百两银票,已经给你爹娘了,京城四家最大的银号联名担保,保你们家下半辈子衣食无忧。赶紧从我女儿旁边滚蛋。”
      “吴璃不求钱财,只求陈姐儿的策论名扬千古,泽披天下。”吴璃不为所动。
      吴璃虽然家境贫寒,却有一副不可折的文人傲骨,不求名利,只为天下。
      “沛县的地方官是我们陈家的人的,我现举荐你父去沛县做官,三年后地方官回京,沛县便由你们治理。”陈罗氏说道:“我最后说一遍,从我女儿身边滚开!”
      吴璃思量一番,最终退了开去。
      交出陈姐儿的尸身,换来锦绣前程,大梦成真,这无疑是一笔划算的交易。这样一来,她也算没有背叛陈姐儿,她却是求的不是名利,只求一个大展宏图的机会。
      吴璃之父年事已高,处理事务渐渐力不从心,只能依仗女儿。假以时日,沛县便是吴璃的治下,又何乐而不为?
      牺牲一个陈姐儿,换来她想要的,不亏。
      况且陈姐儿本来就该交由家人治丧,不是吗?
      不是的,吴璃很清楚,这只是她为自己找到的理由。
      至于陈姐儿的意愿,她管不了了。
      “你们所谓的家国大业,也抵不过我这一纸空文。”
      陈罗氏带着人抬走了陈姐儿,离开时却在吴璃身边停下了脚步,说道:“别以为我没看见你们藏的东西,赶紧给我拿出来,别让我搜你的身。”
      吴璃伸手入怀,掏出一页薄纸,正是“婚娶”一章。还未待到她最后留恋的机会,她手中的策论便被陈罗氏劈手夺过。
      “呸,果然天天呆在家里净研究些没用的东西,一点也不知道为大人们分忧。”陈罗氏斥道。
      “恢律律——”
      一声马嘶把吴璃抽离记忆,带回现实。
      “女儿,到沛县了。”
      吴璃翻身下马,紧紧捏着手里的“冗官”,目光扫过沛县的大好风景。
      陈姐儿,你看到了么?
      我父终于官复原职,我们的策论终于可以落到实处,沛县就是我们走向京城的第一个跳板。
      你虽然和别人捆在了一起,但对于我来说,没有这场冥婚,我未必能从陈罗村出人头地。
      这难道不是一桩喜事吗?
      这桩婚事大概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喜事。
      陈姐儿会像吴璃想得一样大义凛然,奋不顾身吗?没有人知道。
      至于罗大郎,他还是不知道身后事为好。
      这终究是一件喜事啊。
      陈罗村有一场喜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