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7章:重返锦溪,龙潭探穴 ...
-
四个人又来到了陈师傅家里,大海也是满脸不好意思,陈师傅却摆摆手,浑不在意。就在大家整理行李的时候,陈师傅突然对杨儿说,“你这把唐刀,是哪里来的啊?”
“哦哦。这个是我师父传给我的,我办了一个收藏证书,才能带过来。”杨儿大大方方地把手里的刀递过去,想着陈师傅是铸剑师,对这个应该比较感兴趣。
“这把刀,”陈师傅仔细端详了下刀鞘,又把刀打开,看了看刀身上的花纹,“这把刀,叫龙麟吧?”
“正是!您知道它的来历?”大家都被吸引过来,围着陈师傅。
“嗯,这是我师父,也是我父亲铸造的,送给了一位道长,也是他的好朋友。”陈师傅把刀合上,又还给杨儿。
“啊,原来还有这种缘分!唉,只是师父早些年不知去何方游历了。”杨儿叹了口气,看着手里的唐刀,“这么多年了,也不知现在何处。”
陈师傅没再说什么,点了一支烟,又出门去工坊了。
“费寄的物资,估计明天才能到,今天咱们先去山上看看?”桐桐提议道。就这样四人又来到昴山山顶。
杨儿和大海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大海站定,掏出小罗盘,开始找墓穴的入口。
“两水夹处是真龙,枝叶周回踪者是。莫令山反枝叶散,山若反兮水散漫。”大海边看罗盘边走动,随后绕到山顶一棵大树后面。
“是这儿,”大海用手一指,大伙都傻了。只见这是一处深不见底的水潭,旁边的水流不断,往山下散去,水势急又大,直接在山下形成了一个小瀑布。
“幸亏费费把下水的东西准备好了。”乔儿又往水潭处看了看,“没底儿了,咱们明天往这树上栓个绳子,这样还安全些。”
主要是不知水深多少,众人都有些忐忑,就等着明天物资到齐。
要说看到水潭,大家还是心里没底的,但是第二天收到物资以后,看着防水服和氧气袋,大家心里都踏实了些,要不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生产工具到位了,大家也就可以放心生产了。
各自背上自己的包,四人又来到山顶。杨儿往树上系了绳子,又用钢扣固定好,再让大家一齐拉了拉,觉得没啥问题了。大家就各自武装好,一个个跳进深潭里。潭水还是很深,大海体力是大家最担心的,桐桐就在大海的腰上也扣了一条绳子,把绳子一端扣在自己腰上,这样还安全一些。
杨儿在最前面,这时候她不太好拿龙麟,就只能先把一把小匕首拿出来,把挡在前面的水草划断,好清出一条路来。距离水面30多米的时候,水潭终于见底了,但是仍旧没什么发现。
杨儿停下来,给大家打了一个手势,四人四散开,往水潭周围墙壁上摸去。桐桐看了看墙壁,确实不像自然形成的,有明显人为开凿的痕迹,她明白这里肯定有暗道。再仔细观察,有一块石头凸起非常明显。再一看氧气也差不多了,桐桐知道不能再犹豫下去,她把全身力气都集中在右手上,往凸起的石头上一推。
“轰隆”一声,一个洞口从侧面墙壁上出现,水也随着灌了进去。大家一看入口打开了,就赶紧钻了进去,幸亏洞口还是比较大,不然杨儿和大海只能减减肥才能进去了。
进去以后,乔先把头灯打开了,再一看水也灌进来了,就赶紧又从洞里找到机关石,把洞口的石门关掉。
“这水到一定水位,不加大水量,不会再涨了。”桐桐打开等,往前一照,“你们看!”只见前面的路是一个坡,“这样水不会漫上去,刚刚灌进来的水,不久也会慢慢蒸发掉,这里应该会通往山里。”
整个空间不是很大,需要一个一个爬行通过这个坡,五六十米后,整个空间都变大了。这次是桐桐在最前面,突然传来一声“哎呦!”
“怎么了?”排在她后面的大海上突然停下。
“你们小心点,这里是个非常陡的下坡,”桐桐的声音随着她头灯上的光传过来,“我刚刚没留心,滚下来了,好在没受伤。”
众人舒了一口气,从坡上滑下来以后,大家检查了下周遭环境,发现他们面对着的,是一道高3米,宽1米左右的石门。石门上什么雕刻也没有,非常素。
乔走上前去看了看,又推了推。
“不是很重,听,里面的声音,”乔说,“这里面应该是有一根石柱子顶住了大门,石柱子所在地面是有个凹槽的。
当大门关闭以后,古人用铁钩子把石柱子一勾,它就向前倾斜,压住大门。咱们现在反其道行之,拿东西从大门中间的缝隙捅进去,把门后的石柱往后推开就行了。”
说着从包里掏出了一根伸缩铁棍,头上又弯弯曲曲呈正方形状。乔把棍子伸开,从石门缝里顶进去。“来,搭把手。”
杨儿接替乔过去使劲一推,只听门后“咚”的一声,背后的石柱倒了。
“你们先往周围退退,我要推门了!”大家戴好防毒面具,杨儿准备推开左边石门。
一阵沉闷地响声传来,只听“扑”地一声,如同匕首刺进皮球,一股黑色的浓雾从洞中喷射而出。紧接着又发出“哧哧”的怪叫,就像夜色中野兽的嘶叫,令人不寒而栗。
“快趴下!”杨儿喊道。
黑色的雾气伴着怪叫声经久不息,一股霉烂潮湿的气味在整个空间弥漫开来。慢慢地,雾气由黑变白,渐成缕缕轻烟,开始向上飘浮。
乔儿见状站起身,指着还在飘的白雾说,“虚惊一场,这个是墓里积攒下来的那些腐烂物体的气,不是机关。”
大家都站起来,杨儿换了一个强光手电拿在手里,往门后面照了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