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第二十四章 ...

  •   殿内聚集了不少人,苏清圆几人被道童领着拜了道尊,这时苔青也寻了过来。

      “姑娘们好,两位夫人已到了道院东侧的半闲堂,请姑娘们即可过去呢。”苔青给三位姑娘行了一礼,笑语盈盈。

      “我们三人本想先去太极殿,欣赏断桥白堤之景,既然母亲这么吩咐,那我们这就过去半闲堂,等会儿子再去太极殿,清圆,你说好不好?”方纾慈询问苏清圆的意见,这主意是苏清圆提的,苏清圆也不急着看景,刚好去问问母亲,自己何时来过宝石山的,就点点头。

      山间水汽重,却清新宁静,半闲堂不远,人还未至,热闹的声音就传过来了,看来里面聚了不少人,姑娘们互相看看,仪容没问题,便进去了。

      苏清圆才进门,一眼就在满屋子的人中看到母亲,扬起笑容,走过去没几步,就被一只白皙的手轻柔地拉住。

      “可来了,这是你家姑娘吧?多久没见了,都长这么大了,我是你母亲幼时好友,后远嫁了,你叫我六姨就好。”回头的苏清圆看到一位珠圆玉润的夫人,衣着华美,声音清亮,眼神柔和:“我小时候抱过你的,想必你是不记得了。”

      苏清圆看她站在面前是认不出来这是谁的,但听母亲说过,这位六姨同母亲一年出生,是林外祖父同窗的女儿,两家相交多年,经常来往。

      苏清圆回忆了半天,也不记得自己见过这位六姨,而六姨嫁到蜀地,路途遥远来回不便,想必是多年未归临安,自己才没有印象。

      转过身先端正行了个礼,再开口:“六姨好,我是清圆,您唤我氤氤就好。”

      “真乖啊,多想要个你这样伶俐又模样好的女儿,我就没有你母亲有福气。”苏清圆在此句中听出两分伤心,还未想明白是为何,六姨又开口了:“你瞧瞧你母亲正盯着我呢,难道是害怕我把你抢去了不成?快去快去,到你母亲身边去。”话罢把苏清圆往林自啼方向轻轻一推。

      苏清圆顺着六姨的手劲儿走到母亲身边,喝下一盏茶,这时才发现,整儿半闲堂也就母亲姨母以及六姨三人在,看来她们三人是许久未见,有许多话聊,才屋里显得那么热闹。

      苏清圆也就刚来时有些存在感,等她喝完茶,三位夫人的话题已经转开了,见在母亲身边没人理会自己,苏清圆起身坐到两位姐姐身边,三人闲聊。

      没多时,就有人来让半闲堂里一行人移步前去用午膳。

      餐是在小厅里用的,人不多,因为宴是在晚上开的,不过菜品很精致,苏清圆吃的很满足,特别是那道鲜笋蒸金腿丝配瑶柱鹌鹑汤,端上桌时香满四溢,桌上一人盛了一大碗,苏清圆喝完想再来一份,却没多的了。

      一餐吃完,吃饱喝足后的苏清圆晕晕乎乎,被苔青扶到小厢房里睡了会儿午觉,下午并没有什么事,其他人要不去睡觉聊天,就是去看景了。

      醒来后,见母亲在房里喝茶,苏清圆就知道现在距离晚宴时间不长了,由苔青上前给苏清圆整理仪容,苏清圆想起自己有一问,看着林自啼开口道:“母亲,我以前是不是来过宝石山呀,我记得上道院的路。”

      林自啼站过来,看着自己唯一的女儿正对镜梳妆,像春日里的嫩笋,很快就长大了,眼神很复杂:“你怎么记得?上次来你还襁褓中。”

      “是吗母亲,看来我记性很好。”苏清圆笑笑,了解到后就对此时不敢兴趣了:“我收拾好了,咱们可出门了。”苏清圆看向镜子里的母亲,又看看被拾掇得焕然一新的自己,抬起手摸摸袖上的精致花纹,站起身,挽着林自啼的胳膊,往屋外走。

      到外厅发现父亲和哥哥已经坐了有一会儿了,茶都吃了半盏,看来自己又是全家最墨迹的那一个,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其他人也不在意,苏父上前拍拍她的小脑袋,往外走。

      “现下客人俱已到齐,主家差人唤我们去赴晚宴,咱们不好太早去,但也不能太晚到,此时去正好。”苏父轻声说,林自啼看了他一眼,点点头,没说话。

      他们两人走在前,大哥站在父母侧后方,二哥正在神游,苏清圆凑到三哥身旁,聊聊今日见闻:“二哥二哥,你知道么,我今日上山时碰到你们学堂的夫子了,就是姓杨的那位……”

      路不远,很快就到了今日设宴的地方,苏父携妻子先见过主家,苏清圆此时只需装个木偶娃娃,陪着父母一起笑、端正行礼、问啥答啥就行了。

      主家身份不凡,端坐在雕花木椅上迎宾客,苏清圆在一旁见礼时只觉得他们身上的珠光宝气都要将整个厅堂都给照亮了。

      行礼起身时苏清圆略略抬头瞥了一眼,主位上是一对年长夫妇,花白头发,和善富态,边上坐着一位看上去将过而立之年的男子,一身青色衣裳,清瘦的可怕,怀着抱着一个约摸两岁左右的小娃娃,小孩儿也很瘦。

      苏家也不是什么重要客人,两方客套几句后,就跟随女侍离开,在大厅落座,边上都是熟识,苏清圆就和方家两姐妹坐在一起。

      厅中实在热闹,苏清圆不好东张西望,好在有姐妹闲谈,不然真要无聊了。

      “这擂茶可香了,快尝尝。”听方沁慈这么说,苏清圆把视线移到面前。

      圆木桌上摆着十六只小碟,碟上盛放精致的小食,人人面前两碗热腾腾的茶,像清圆他们年纪小的是甜茶和擂茶,甜茶平日里喝得多,倒是让人没什么兴趣,香气扑鼻的擂茶更得苏清圆青眼,不得不说沁慈姐姐真是了解自己。

      苏清圆确实饿了,将两碗茶都吃了下去,边上女侍看她吃的欢快,又添一小盏山楂汤,算是开胃,也怕苏清圆吃多了茶要撑坏,不过苏清圆对山楂不感兴趣,只喝了两口就放下了。

      此时女侍们正有条不紊的撤茶点,然后木盘传上一杯酒,苏清圆对比母亲和自己的杯中酒,一样的,山梅果酒。

      厅中人已满座,主家自正门而入,行至正中间一桌,未坐,而是举起酒盏。

      众人见状皆起身举杯,主家环敬一杯:“亲友诸位,今时运善,吾幸与诸君共进觞共盏,算不负春光之美,亦不多言,请诸公第受之。”

      话罢,将果酒饮尽:“各位请落坐,开赏春宴。”

      苏清圆随身旁人一起坐下,口中满是果酒的淡淡酸味,心里已经开始期待宴上有何美味佳肴了。

      厅里安静一瞬,等听到主家一桌传来笑语后,闹声渐起,侧门后女侍一排排入厅,手捧木盘,容颜秀美,步态轻盈,有条不紊的上菜、布菜。

      冷食桂花蜜藕,很普通的一道菜,不过此时吃的话时令不太对,藕是秋时收获,经过一年的生长,养分积累,秋冬季藕最糯,也更适合炖煮,而春季的藕,水嫩脆爽,一般用于清炒。

      这道菜做法也不复杂,苏清圆很爱吃,于是面前盘里布下的两块藕都进了她的肚子,是甜糯的,苏清圆吃完也奇怪,不知从哪里寻来的春季糯藕。

      下道,椿芽拌水豆腐,这道是时令菜了,一勺入口,苏清圆尝后才发现,这椿芽是晨起采的今年第一批嫩椿芽,未受光照带着露水的香椿加上水豆腐也是今日做的,爽口清新的小菜。

      今日宴上前几道,都是应季应时的山野美味,自主家又起身敬一轮酒后,菜式变了。

      先是女侍撤下果酒,斟上新酒,还未入口,香气袭来,清亮酒汤中还浮着几片色未淡褪的桃花瓣,嚯,去年和阿溯约好的山上桃花未赏到,在这里看到了。

      苏清圆怕这酒会烈,轻抿了一口,然后,发现是自己想太多,甜甜的,酒味很淡,得,现在开始怀疑自己这种小屁孩和大人们喝得不是一种酒了。

      不过这酒也很好喝,酒味淡也有淡的好处,苏清圆欢快的放开胃口品尝。

      第二盏酒一上来,菜式变得精致,做法越来越繁复,食材用料讲究起来,像柰香新法鸡、醋鱼、白炸春鹅、羊方藏鱼等等已经是完全算不上让人激动的菜式了。

      因为桌上还有影戏算条、石髓翡翠塔、晨露汤、金汁乌丸、醍醐七珍鲈一类让人有所耳闻却未尝过的珍馐。

      苏清圆吃到后面已经麻木了,满眼都是“壕”字。

      吃的好累,苏清圆心想,不过主家更累,每上一道菜就得端起酒盏敬众人一杯,瞧瞧窗外天色,已是入夜许久了,屋内人连什么时候上灯的都没注意,不是吃的兴起就是喝酒喝得上头了。

      最后,苏清圆险些走不出走出厅门,因为吃得太撑了,前面是苏母扶着苏父,俩哥哥搀着大哥哥走,这两人已经烂醉如泥,不知今夜喝了多少推不掉的酒,唉,看来自己只能喝些果饮子也算是幸运了。

      “这个家,今夜终究只有我一人清醒啊!”苏清圆小声嘀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