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天合九十三年,半潼关。
      漫天黄沙卷飞扬,人烟稀渺鸟兽尽。
      半潼关,乍一听这名字,就是边关要塞,驻守边境之陲。虽为边关,以前的这里人杰地灵,和谐睦和。来往商客笼络不绝,国与国之间可以友好进行贸易流通,此处可是贸易的必经之路,也是全天下商人顺着苗头发现商机的由头,人人都想抱着发一笔的初衷趋之若鹜来这里,倒是生出了不少土财主。当然也有驻军驻扎在这里,因为人一多,就会产生矛盾纠纷或利益问题。比如价格没谈拢会打起来之类的,及时防止因钱财起的口角。
      总之就是没有战争的发生,一切都是心心向荣,繁华昌盛。战争,足矣摧毁眼下平和的一切,化为虚无。戎北人变故丛生再次挑起战争,强攻半潼关。
      战争打响的一刻,半潼关乱了,人走茶凉,这里的商人也顾不上什么钱财金箔了,都卷铺盖跑了,居住在此处的百姓也连夜收拾好东西撒腿撂了。毕竟钱再好也要有命花,眼下之际,还是命重要的一些。
      朝廷听闻此事,陛下龙颜震怒,立刻下令贺将军率领军队马不停蹄赶到半潼关,平边关之乱。贺将军悍然领旨,率兵出征。
      仗打了许多年,死伤无数,血流成河,哀鸿遍野。半潼关昔日风华不存,彻底沦为冷漠残暴的屠戮场。战况相当焦灼,贺将军征战沙场数十年,身经百战,勇武威猛。将戎北人节节逼退,收复失地。
      然而戎北人野心昭昭,顽强极了,虽退入半潼关,却依旧不死心。不时地骚扰边关军队,偷袭,劫粮草,安放探子等手段层出不穷。使军中将士俱千仇万恨,满腹腔怨,恨不得一举拿下戎北,戎北人强悍威猛,个个长的人高马大,壮硕如牛,若是没有足够兵力,不敢贸然对上,于是双方就这样僵持了数年。
      如今的半潼关,除了来往的军队以外,见不到半分人烟。当然也不乏有武林之人路过此地,靠着武艺傍身,倒也无事。
      边关后面几十里处就是云州城,因为边关有贺将军镇守着,城中百姓也不担心戎北人会打进来,依旧本本分分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从边关而来的商人不愿舍弃家当大多在城里落了脚,就地安户定居下来,重操旧业。渐渐地云州城就富甲一方,成为一座繁华富饶的城池。

      ………………
      边关军营
      几位年轻将士聚集到一起,席地而坐,将酒罐子随意放置在地上,打开塞子,畅饮一大口,好不痛快。
      军队纪纲严明,除非犒赏三军,论功行赏,否则是不准许饮酒的,所以这几位将士也是偷摸着喝酒的,说是偷摸,只不过是不让将军知晓而已,至于其他人,也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没看到。毕竟这几位的身份摆在那,不敢轻易得罪。
      这几位囊括了将门之后,王族贵胄之子。身份一个比一个高贵。如今正盘着腿,双目紧巴巴注视着唯一的一坛酒,倒酒时小心翼翼,唯恐撒了,喝完后还在细细回味。
      “ 好久没碰过酒了,太爽了。”其中一位小将军仰天长叹。
      “ 战事频发,戎北人磨人的很。时不时来找点茬,烦死个人了,真想挥兵踏平他们,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一小将军忿忿不平道。
      “临风,听闻你又去找池宵切磋去了,咋样,结果如何?”一人好奇问道。
      贺临风堪饮小酌,耸肩道“ 还能如何,自然是输了,虽然我挺瞧不上他那冷傲孤辰的样,但不得不说,他武功确实厉害。”
      若说军中让诸位小将军爱恨交加人当属池宵了。说起这池宵,他并非什么将门之后,只是一届不知道从哪旮瘩冒出来的人物。这事还要从三年前说起,当年贺将军率人马收复边陲州地,途中遇袭,折损了不少兵马,险些就义在那里。幸得被池宵相救,捡回来一条命。
      这是贺将军所描述的,还说什么池宵一人战胜戎北将近百余人,几位小将军若不是信服将军光明磊落,都怀疑是贺将军是诓骗他们的。先不说这里是战争要塞,常年打仗,池宵一个人就敢孤身在外,要不就是胆大包天,要不就是戎北人的探子。再者,池宵凭借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扭转乾坤,这不怕是在话本子才会出现的情节吧!
      所以几位心高气傲的小将军也只是抱着半疑半信的态度,觉得贺将军虽勇武不凡,可是毕竟是一届武夫,辞藻能力远不及文人墨客,略微夸大其词而已。接着贺将军对池宵进行招揽,可到好,进了军中直接做了上骑都尉。
      要知道,军中不问出身地位,只靠拼军功战绩才得来的职位,能者居上。就连贺将军的亲儿子,贺临风也不例外,也是从士兵做起,上阵杀敌冲锋陷阵才易来今天的地位。
      结果倒好,池宵一个半路不明身份的人直接做了校尉,他们自是心中不服的。几位小将军们年轻气盛,都是些铁血铮铮的少年将军,也不屑于像朝廷中的文臣一般搞些阴谋论。当机立断就去见了池宵,宣言练武场比试一番,不然难以服众。
      结果不言而喻,比试前雄气赳赳,壮志凌云,比试后铩羽而归。不过可以确定池宵不是探子了,毕竟戎北人打架全凭一身蛮力,黝黑的腱子肉。池宵身材瘦削单薄,招式行云流水,倒像个江湖门派里出来的小公子。
      想到此事,几位小将军都是暗道年少轻狂,不篁再论。
      “ 话说,临风,你为何如此生厌池宵?三天两头去寻他不快,池宵的能力我们是有目共睹的,晓勇善战,从军打仗从未落败过。就是这个人嘛,冷寂了些。若不是我知晓你脾气秉性,还以为你嫉妒人家呢。”有人好奇道。
      知晓真相的人回道“ 临风为何看不惯池宵,此乃私事所致。”
      “什么私事,说来听听。”
      “ 就是临风的妹妹情窦初开看上池宵了,你也知道,临风这人打小就是护妹妹打紧,如今柔儿妹妹有了心上人,可不就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吗。”
      “ 不是,这柔儿妹妹看人眼光不行啊,池宵一个把面具扣在脸上的人,军中还没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呢,都传言说他呀,是个丑八怪,面如罗刹,其貌不扬。”
      “ 也是,女子心,海底针啊!我们这种没有妹妹的人,也体会不到。”

      此时被谈论的池宵正与贺将军大眼瞪小眼,贺将军被池宵盯的如坐针毡。
      贺将军眼睛眯了一条缝,笑眯眯道“ 池中尉可是有事情。”
      池宵脸上严丝合缝扣着面具,幸亏不是夜幕三更,要不会吓到人,看不到她的表情,她淡淡道“ 将军,今天十月初一了。”
      贺将军不明所以,他疑惑道“ 所以呢?池中尉就是与本将军说这个的。”
      池宵干脆把话挑明了“ 将军,三年已至,我要离开了。”
      贺将军轻啄一口茶,面相淡定安然,内心波澜起伏,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当年他一把年纪了放下他的老脸才死缠烂打将池宵招进了军营,说来可笑,他与阔谈而论磨了好几天,结果池宵一听军中有俸禄就直接答应了,不过只在军中待三年。
      这么久他都已淡忘此事了,如今池宵提及,他有意挽留“ 在军营不好吗?为何要走?你考虑清楚了吗? ”
      池宵沉默半响,如实道“ 不好,没有理由,考虑清楚了。”这一问一答,相当中听。
      池宵干脆利落的一番回应倒是让贺将军语塞了,他问道“ 那你无父无母,无依无靠,孑然一身的,不在军中准备去哪?”
      池宵道“ 不知,天下之大,能去的地方多了,总归不想在军营。”
      面对池宵这个油盐不进的榆木旮瘩,贺将军也不好规劝,因为任你唇焦舌干,他也不会变更,无奈只能允许“ 行,想走就走吧。我也不是冥顽不灵的人,当初我招你进军营,觉得你是可塑之才,大将之风。这三年的南征北战,也是我没看走眼,既然你执意离开,我也不做挽留了,什么时候走。”
      池宵道“ 明天一早。”
      贺将军叹气“ 好,你没有军籍,无需筹备什么,明天就走吧。”
      池宵抱拳行礼,震震有声“ 多谢将军,那属下告辞了。”
      贺将军扶额摆手“走吧!走吧! ”
      池宵跨步离开营帐,刚撩开账帘,脚步顿住了,他辄回到贺将军面前。
      “池中尉还有何事?”
      池宵提醒贺将军“ 将军,别忘了我的俸禄,这个月的还没有结。”
      贺将军目瞪口呆,咬牙幽幽道“ 池中尉,本将军不会忘的。”
      真想不到池宵这冷清的性子,竟是个爱财之人。果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夜幕如约而至,皓月当空,霜寒凝重。
      萧瑟的寒风凛凛穿透脊梁骨,营帐外篝火炽热燃烧着,正值深秋,天气微凉,更不要说边塞蛮夷之地了。朝廷不会亏待了将士半分,军饷粮草御寒之物都准备充足。
      身佩盔甲衣胄手执矛枪的将士稳如泰山轮值驻守着,还有巡逻的卫士列成一阵踏步经过,军营守卫森严,连一只蚊子也飞不进来。
      池宵曲腿坐在石阶上,银色的面具在月夜的映衬下犹如修罗一般,途叫人生恐,好在将士都对此司空见惯了,谁不知道池中尉的面具跟长在脸上似的,估计连睡觉时都不舍得摘下来,这只是臆测而已。
      刚结了俸禄,要去还恩,然后去哪?池宵心里嘀咕着。
      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干脆取出短剑,拔出剑鞘,拿了一块素白的手绢细细的擦拭着,不放过一个角落。
      短剑不足一尺,剑身是用玄铁打造而成,锋利且薄削。寻常时候很少用到它,来了军营后经常附上血腥,所以隔三差五就要擦拭一番,马虎不得,唯恐怕生锈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