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
-
靖王妃说不嫁,但这事情却也并非是简单的要不要嫁的问题。
顾瑶芳与顾绥的事情陛下与惠妃素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多少是有些乐见其成的意思在里头的。若二皇子任在,顾绥便只是个寻常皇子,于皇位并无一争之力,倒也并无不可。
只是他如今在一种皇子里是最出挑的,最得陛下的喜爱与朝臣的追捧,若惠妃为了稳固自己儿子的位置,欲借顾瑶芳逼靖王府站队,那便不是什么好事了。
纵依如今的局势和顾绥的实力,已有胜算。
但多一成把握,总是会多一分安心。
靖王府已有一次从龙之功,曾经一朝崛起,声名显赫。只是同陛下风雨走来的曾也并不止他一个,如今却只剩下伶仃几人,走过这样的一遭路,便更明白功高震主是为何意。
靖王府如今虽仍得陛下的信任,与大多朝臣也交好往来,在京中世家里头数一数二,但这却已是卸去大多实权的结果了。
若再来一次,助新皇继位,又为岳丈,这锋芒便再也藏不住了。初时念及此间的功绩与情谊,王府的地位自然是会更上一层楼。可若时日久了,人心最难熬的便是猜忌,但凡起一点疑心,在陛下与朝臣的眼中,靖王府或许便会逐渐成为可以掌控局势与皇位的存在,到那时,便是祸事。而顾瑶芳,也许便会成为陛下制衡靖王府的筹码。
而避免这样的局面,趁着宫中如今还没什么消息,先将顾瑶芳的亲事定下来,靖王府自然可以从先前想的一样独善其身,得一个太平安稳。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好的方法。
可所谓的太平安稳从来都是替儿女后辈们求的,若如今便没法好好的过下去了,日后再怎样的好都是无济于事。
是夜,她自房中出来后,便去寻了靖王,二人商议至深夜,才草草睡去。
次日,靖王妃梳洗后便入了宫,同惠妃相谈甚久。
陛下对惠妃的恩宠确是一如往昔,可在如今这样局势里,一如往昔便显得有些不寻常起来。
宫中嫔位以上妃嫔轮流侍疾,为不扰陛下养病,除当日侍疾妃嫔,可无诏准入者唯有居于高位且得陛下心意的寥寥几人,而惠妃便是其中之一。
惠妃娘娘来寻陛下的时候并不多,却也不算少。便如她得的恩宠、一贯的行事一般,循规蹈矩,说不上什么不对,却也并不让人瞩目。
可不同于惠妃的无为无争,如今一众皇子中唯六皇子顾绥最是出挑,虽其他几位皇子也有簇拥者,但依着陛下的态度以及外头传来的风声,想来大多都是属意六皇子的。
众人由此对惠妃的态度也比以往恭敬不少。
靖王妃同惠妃其实并不太熟稔。
当年惠妃于后宫之中恩宠盛极一时,却偏偏在得子时恩宠渐失。
她并不常入宫,其中细节她也并不知晓,只是曾有传闻说是惠妃盛宠在身,多少惹人眼红,由此便与不少人生了龃龉,后宫里相互争斗,惹了陛下不快。
她当时也曾为此感叹过圣心难测,对惠妃之事一直略有些惋惜。
可这一日日瞧过来,却总觉得此人并非寻常。
从前得宠时未曾听过她恃宠而骄,后来圣宠不再,亦不见得失意落魄。她待人接物一如往常的和善,必要的人情往来也不会少,只是不如从前那样爱出门走动,更多的是呆在自己宫里教养皇子或做些别的事儿。
宠辱不惊,稳重持中。
这样的一个人,她其实很能理解陛下曾经为何那样喜欢,于是失宠一事便更觉得蹊跷。
毕竟陛下本质上,其实是个顾念旧情的人。
而后再到如今的局面,其实多少已经能猜得到其中的关窍了。
后宫女子众多,陛下纵使再厉害,也是没法护住一个宠冠后宫的女子的。
更何况这女子还诞下了皇子。
她这么多年隐忍走来,如今二皇子没了,大皇子也已被贬,再无翻身的可能。
六皇子已是诸君的热门人选。只可惜,陛下的身子如今不大好了,整日昏沉难有清醒的时候。前面的几位皇子也不算平庸无能,又占着比他长的优势,也并非没有一争之力,这路还算不得多平整。
都走到这一步了,难道她不愿意自己儿子的路更平整些么?
她同惠妃谈了许久,二人皆有所求,前面略寒暄几句便不必在虚与委蛇。
有些话纵不能说得太直白,却也是心知肚明。
惠妃要的只是自己的儿子顺利继位,而靖王府要的,只是日后的安稳。
倒都不是什么为难人的事。
只是纵如此,却也并不算十分顺利。
靖王妃原意是要让惠妃应下不会让顾瑶芳入宫。
可按惠妃所说,她对此并无太多想法,这其中更多的反倒是陛下的意思。
当然,最主要的,其实还是陛下觉得他二人有那个意思。
故此事惠妃无法应下,却也答应试着同陛下劝下此事。
“我知王妃终是疼惜郡主的,若非如此,此刻恐怕郡主同他人的亲事都已定下了。陛下是因郡主才有心撮合此事,若郡主真有意,我未必能劝下。若郡主于此事无意,寻个时候,同陛下说明白也便好了。陛下对郡主,倒是真心喜爱的。”
但顾瑶芳有意无意其实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若她无意,靖王妃今日便不会走这一遭。
故惠妃也应下,若劝不下陛下,日后自然会在宫中护着她。
而靖王府要做的,也只是日后若生出变故,助顾绥一臂之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