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夜里的中秋家宴设在后宫范围内,并不请群臣,也非皇室子弟便能与宴。
除圣上及后宫诸人,其余便只能得陛下恩典方能入宫。
而靖王府自圣上即位起,得邀入宫参加家宴已成惯例,靖王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也由此可见一斑。
本该习以为常的顾瑶芳,在今日却表现得异常兴奋,在府里一路兜兜转转,从自己的房间一路逛到花园再转悠到小厨房,尽寻思着要不要带些好玩有趣的玩意儿入宫。
什么漂亮珠子提线小人儿的,凡是她瞧着喜欢的都想带去,于是挑挑拣拣半日,又被母亲训了两句,才终于消停下来。
最终抱了前几月磨了母亲几日才好不容易得的小兔子,又兜了满满一食盒平日最喜欢的灯盏糕,之前就听江南那边新来的厨娘说是她们家乡独有的小食,宫里头的那些小贵人一定都没尝过,带去给她们尝尝。
她兴高采烈上了车驾,一路哼着歌儿入了宫。
她牵着母亲的手,同父亲一块,由人一路引至长乐殿。
她们到时宴会尚未开席,大多数宫嫔及皇子皇女已经到了。循例见过礼后入座后,她却没安分下来。
眼珠子在在场的几位小皇子身转了个遍,终于在不那么显眼的位置找到了人。
明明离她也不过几桌的距离,却并不显眼。小小的个子安安静静坐在一旁,混在一众人里头,轻易还瞧不见。
可若是知晓他在那处,一眼扫去便能寻到了。
他侧着头听身边的人说话,灯光在他后头,映在他脸上,勾勒出尚且稚嫩的眉眼,发出些微微的暖黄光辉。
好看极了。
比她的兔子和七彩珠子还要好看。
那一瞬,顾瑶芳的脑子里便只有这么一个印象。
她抱着自己的小兔子,带着带来的灯盏糕,欢欢喜喜的往他那边走。
“嘿!你要尝尝这个么,是江南的小食,我特意让人做了带来的。”她从盒子里拿出一块递到人眼前:“还热乎着呢。”
他听见声儿转过头来,看见人似乎有些惊讶,尚未来得及说话,坐他一旁的人却先笑着开了口:“谢过小郡主美意。这是什么好东西?”
这话便有让人接下的意思了。瞧她这模样,想来便是这个小皇子的母妃了。
这人生得好看,纵是在这美人如云的宫墙内,虽不至绝美却也不落下成。
顾瑶芳对她并不熟悉,但也有些印象。
顾瑶芳从前听宫里头的传闻,说这位娘娘刚入宫时很得圣心,不过两年光景便从贵人升入妃位置。只可惜好景不长,圣心难测,自有孕晋妃后,陛下与她却不似从前。即便是诞下龙子,也只赐了个封号。之后便止步于此,未再晋位。
但陛下也并非厌恶于她,只是不如从前而已。
“惠妃娘娘。”她甜甜的回了一声,一并将手上的点心塞到顾绥手里,然后又继续和惠妃说话:“这个叫灯盏糕,是我家新来的一个江南厨娘做的,是江南街巷里买的寻常小食,也不能算是什么好东西,登不上今日这样的台面。只我觉得好吃,便想带来给弟弟妹妹们一起尝尝。”
“小郡主有心。”
两人笑着搭了几句话,她见顾绥吃得还挺开心的样子,也十分开心:“喜欢吗,我带了许多,多给你留几个。”
说着便让人又装了两个个,其余的才让给其他年纪小的皇子皇女们分了。
她见顾绥总盯着自己的小兔子看,又问:“喜欢吗?你是不是也觉得它很好看?我求了母亲好久才得来的,乖巧又听话,而且摸着可舒服了,你要不要摸摸看?”
顾绥的眼里亮了亮,明明很想摸摸的样子,却还是转头先询问自己母亲的意思。
待惠妃同意后,他才伸出手来小心翼翼的摸了摸。
毛茸茸软呼呼的,十分顺手,于是忍不住又摸了几下。
顾瑶芳见他十分喜欢的样子,很是高兴,犹豫了一会,决定暂时忍痛割爱:“你喜欢就先借你抱抱好了,等会宴会结束了再还给我。”
说完就将兔子递到人怀里,他忙伸出手来接,没再能来得及问自己母亲的意思。
眼瞧着人越来越多,估摸着时辰要将要开席。她笑嘻嘻的嘱咐了一句:“记得替我照顾好它呀。”便窜回自己的位置了。
靖王妃将自己她一举一动瞧在眼里,有些无奈的又说了她几句。
她便嘿嘿两声蒙混过去。
靖王妃无奈的拍了拍她的头,却并无责怪之意。
宴间她偷偷望过去,只瞧见顾绥小心的抱着兔子,有时候忍不住伸手去摸一摸,十分有趣。
她瞧着眼前这人欢喜的样子,又想起那日在花园假山洞,那张脏兮兮委屈巴巴的脸,心里想着:可不能让他再那样了。
于是又将目光移到一旁的惠妃身上。她瞧着是很温柔的模样,说话时总带着笑,是很容易让人亲近的样子。可方才顾绥连吃了点心摸个兔子都得征得她同意的样子,又让人觉得没那么好相处了。
她偷偷往自个儿母亲那边挪了挪,压低了声儿悄悄问:“惠妃娘娘私底下是不是很凶?”
靖王妃没说话,瞥了她一眼。
接受到自个儿母亲的眼神,她十分了解其中的意思,自然而然的补充上:“我方才给哪位弟弟分点心,他凡事都要问惠妃娘娘同意才敢动,像是怕极了惠妃娘娘。”
她话音刚落,脑门便被自己亲娘拍了一下:“净乱说些什么。”
她有些不满的撅了撅嘴,才听人略微叹了一声:“在这宫里头,规矩才是最重要的。”靖王妃瞧着她的样子,有些无奈的捏了捏她的脸:“不是谁都和你一样,谁都愿意宠着的。”
她自然也知道自己有时候任性,有些不太好意思的笑了两声,然后又看想顾绥那边。
母亲的意思是,没有人宠着他吗?
她又转头看向首位,若有所思,皇伯伯对她就很好,难得还会对自己的孩子不好吗?
彼时宴上众人正出题猜谜,恰好二皇子猜出来,得了陛下几句夸奖。
她有些泄气,顾绥已经是皇伯伯的第六个儿子了,不过是那么多皇子里头的其中一个。
不说别的,就刚才说话的二皇子才学样貌便十分得好,顾绥混在这样一群人里头,又矮又小的,好像也不怎么显眼。
她撑着小脑袋,不由陷入沉思。
那该怎么办呢?
她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一个办法。
宫里的人都是皇伯伯喜欢谁、谁厉害,就对谁好,然后也会对那个人身边的人好。
那父亲和皇伯伯都很喜欢她,而且父亲也很厉害,那……是不是只要她经常和他一起玩,大家就也会对他好了,然后他就可以像她一样,不用做什么都要小心翼翼的,也不会再出去躲起来偷偷的哭了?
她思来想去,前后琢磨,最终觉得——
非常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