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上学 ...
-
胜利路的废品回收站是在街角的一个破旧院子里,院子很大,堆放的东西虽多却井然有序,东西两侧靠院墙搭了遮雨棚,棚下面堆放的是各种书报和破铜烂铁。
院门口有间泥瓦房,应该是工作人员休息的地方。
成成一进院子就熟门熟路的冲屋子里喊:“薛爷爷!薛爷爷!”
“唉,来了!”只见一个精瘦的老人掀开门帘走了出来,他身高中等,头发花白,脸上布满岁月的痕迹,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显得精神矍铄。
“成成来了,”薛爷爷一看乔成成带着这一群的小萝卜头就乐了:“你今儿这个小将军带着一群娃娃兵来来爷爷这儿是要干啥呀!”
乔成成常常捡点鸡零狗碎的东西来换毛票,人又贫,时间久了跟薛爷爷就熟识了。
乔成成把兜里的烤红薯拿出来塞薛爷爷手里,指了指顾朵朵说:“我带朵朵来找找一年级的课本,她下周去上学,是插本生没书。”
薛爷爷接过烤红薯,意外的看了一眼顾朵朵,这年头插班生可不多见。
老爷子拉了个凳子往屋门口一坐,伸手指了指东边说:“那一堆都是收上来的报刊书籍,你们自己去找吧。”
说罢,自顾自的吃起了烤红薯。
别以为废品回收站的垃圾都是到处乱扔的,其实五六十年代种花家已经把垃圾回收处理做到了极致,那时垃圾分类回收,组织严密,流程井然,调拨有序。回收的品类利析秋毫,单是收废纸就分了大报、小报、杂志、书本、黄板纸、杂揉纸、保密纸(如那时不公开订阅的《参考消息》)。再如鸡毛与鸭毛,鸭绒跟鸡毛的每斤价格相差甚大,要严格按照品质分档。更不要说什么废电池、牙膏皮、肉骨头、甲鱼壳、桔子皮、碎玻璃、破棉絮之流了。
等到八九十年代,人民逐渐富裕起来了,各种资源唾手可得,对废品回收也漫不经心起来。直到21世纪,垃圾分类才又被提上日程,说起来却是在‘开倒车’了。
得了薛爷爷的指令,孩子们一呼啦四散开来。
顾朵朵还是第一次来垃圾回收站这种地方,以前卖废品的时候也多是让人上门来收,更多的时候就是仍在垃圾桶里了。
她大致扫了一眼,书籍跟报刊是虽然是堆在一起的,但却是两大类,分门别类被捆的整整齐齐好大一摞。
顾朵朵年纪小,力气小,乔成成在旁边给她帮忙搬运拆卸再重新打捆装好,不得不说乔成成还是很有大哥风范的。
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两套一年级的课本,朵朵挑了一套有七成新的,又挑了几本《连环画报》、《中国少年报》和《科学画报》 ,这时候的报刊政治气息浓郁,大多作为宣传阵地使用,也就画报和少年报还有些意思。
“成成,成成,你看我找到什么好东西,”铁蛋一脸兴奋的跑过来献宝。
乔成成接过铁蛋手里的东西,用手搓了两下,使劲抻了抻,笑道:“你小子运气真不错,这根牛筋弹性还挺好,虽然火燎了一小段,不过还能用,回头让我爸给你做个弹弓,咱哥俩一起去打麻雀。”
乔爸爸是机械厂里评了级的技师,据说解放前还给人做过几年木工学徒,顾朵朵屋里的床就是顾怀山找了木头托乔爸爸打的。
铁蛋比划了个射弹弓的动作,臭屁的说:“那可不,我铁蛋的眼睛利着呢!”
乔彬彬跟汤圆蹲在碎骨头那块儿半天了,听见铁蛋得意洋洋的声音,也不甘落后的抓了一把零碎来求表扬:“哥!哥!你看,我跟汤圆也找着好东西了。”
“这么多羊拐啊!”成成摸摸乔彬彬的后脑勺不吝赞扬:“彬彬跟汤圆真能干!”
羊拐?这个还真不知道是什么呢!
顾朵朵好奇的凑上去看了看,只见乔彬彬的小手里抓着几个泛黄发黑的小骨头,看起来像是动物的关节。
“这是牛羊的膝盖骨,好像猪也有,”乔成成看顾朵朵好奇,索性捏了一个递给她说:“你别看它现在磕碜,拿回家好好刷刷,让丽丽跟彬彬教你玩儿,可好玩啦。”
旁边乔彬彬眼巴巴的盯着顾朵朵手里捏着的小骨头,生怕被拿走了,朵朵看看他的小可怜样儿,故意逗他说:“彬彬,我还没玩儿过羊拐呢,你能先教我玩儿玩儿么?”
乔彬彬一下子就急了:“这是汤圆哥哥跟我找到的!我们还没玩儿呢!”
“对!我们还没玩儿呢,”汤圆赶紧上前一步帮助小伙伴捍卫主权。
顾朵朵举了举手里的《连环画报》,故作为难的说:“我就是想跟你们换着玩儿,那你要是不愿意就算了。”
连环画的吸引力是无敌的,一看到朵朵手里的画报,汤圆跟彬彬立马缴械投降马上说:“那可说好了,咱们换着玩儿,可不许耍赖。”哥哥的几本小人书宝贝的不得了,摸一下都不让,这下我们也有连环画看了。
天色也不早了,大家把找到的东西都拿到院子门口让薛爷爷称价。
薛爷爷从屋子里拿了杆秤出来,先掂量了一下书报的重量,笑着说:“小妮子找的书可不少,还挺沉,三斤二两,总共一毛六。”
又看了看彬彬跟铁蛋手里的零碎东西直接说:“这些就不上称了,给一分钱好了。”
这时候的废品回收站也是国营单位,这些垃圾也都算的上是国有资产。收了什么东西,给出去多少钱,卖出去了什么,收了几张毛票都是有一本细账的,可不是你想捡什么捡什么,想给多少给多少的。
别看薛爷爷就是个‘收破烂’的老头儿,其实人家也是正儿八经的铁饭碗。
顾朵朵给了钱,大家提上东西,乖乖的跟薛爷爷道了谢回家了。
第二天顾朵朵起了个大早,今天是上学的日子。
清炒萝卜丝,粗粮窝窝,玉米糁稀饭就是庆祝开学的早饭。
哦,对了,大伯还给煮了两个鸡蛋,让她拿着半晌饿了吃。
顾朵朵要去的红星小学是机械厂的附属小学,学生大部分都是周围机械厂跟纺织厂的员工子弟,乔成成跟铁蛋几个都在红星小学。
“在学校听老师的话,饿了先吃鸡蛋垫吧垫吧,水壶里的水不热了就去水房添点热水,别喝凉的。”作为第一次从孩子上学的老父亲,顾怀山简直操碎了心,事无巨细都叮嘱了一遍,最后还是不太放心的说:“中午放学你别到处乱走,就在教室里呆着,我跟成成说好了,中午你们一起去机械厂找我,咱们一起吃饭。”
“知道了,大伯,我能照顾好自己,你就放心吧。”
带朵朵班级的老师是个年轻老师,见平日里不苟言笑,冷静自持的保卫科副科长这么‘啰里啰嗦’的不禁笑着出声安慰:“是啊,顾科长,你就放心吧,我会照顾好朵朵的。”
顾怀山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走后摸了摸顾朵朵的小脑袋,摆摆手走了。
老师领着朵朵来到一年级二班的教室,站在讲台上拍拍手示意大家安静:“今天咱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顾朵朵同学,大家欢迎欢迎。”说着带头鼓掌,讲台下也是一片热烈的掌声夹杂着乔彬彬兴奋的叫声。
顾朵朵很久没感受到这么热烈的气氛了,抿着嘴笑了一下,冲大家鞠了一躬说:“大家好,我叫顾朵朵,今年六岁,希望能跟大家成为好朋友。”
王老师略显意外的看了一眼顾朵朵,这么有礼貌的孩子一看家教就不错,比那些皮猴子好管教。略一沉吟开口说道:“朵朵去跟江沅坐一起吧,你们俩要好好相处呦!”
江沅是个扎着蝴蝶结头绳的小姑娘,看起来比顾朵朵高一些,皮肤白皙,眉清目秀,气质恬静,穿着一身鹅黄色棉衣,用料讲究、做工细致,打眼一看跟这一屋子蓝绿黑的糙小子们简直格格不入。
“你好,我是江沅,”小姑娘看着坐到身边的顾朵朵,小小声打招呼,声音软糯。
“你也好,我是顾朵朵,”两个小姑娘相视一笑。
第一节课是语文课,上午一般是三节课,上完第一节课中间大概有20分钟做操时间,小朋友们按班级站好,跟着大喇叭里的广播做早操。
六十年代的小学课程和现代差不多:语文、数学、音乐、思想品德一样不落。除了这些主要科目还有很多课外活动:教育主题队会、科技体验课、实践课和鼓号队等。
小朋友们最喜欢的要数科技体验课和实践课了,幻灯机算是贵重物品,平时都在教务室锁着,放幻灯的时候,最调皮的孩子也能坐得住,眼巴巴盯着墙上的放映图片,怎么都看不够。
实践课一般是下午,孩子们拿着农具,排着歪歪扭扭的队伍,老师领着,在操场后面的农田上割草,施肥,贯彻上级“不但要学知识,也要学工农”的指导思想。
上完最后一节数学课就放学了,学校有食堂,老师和学生在食堂吃要交钱和粮票,不过红星小学的学生家长大部分都在附近工厂上班,一放学就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孩子们结伴同行去厂区找父母一起吃饭。也有的父母值夜班或者家里远就自己带了咸菜馒头,中午对付一餐,在学校食堂吃饭的学生很少。
放学铃一响,学生们欢呼着冲出校门,可见无论多少年过去,放学的好心情都是一样的。
顾朵朵把桌子上的铅笔和课本装好,乖乖的等乔成成老汇合。乔彬彬正跟他的小伙伴显摆新得的羊拐,说的眉飞色舞,好不得意。
顾朵朵的新同桌也没走,也在乖乖的等人来接。
“顾朵朵!乔彬彬!走啦!”不一会儿,教室外面就出现了乔成成和乔丽丽的身影。
“唉,来了!”朵朵跟江沅打了声招呼,背上包跟乔彬彬一起出了教室,正跟一个穿着呢子大衣,方跟小皮靴打扮入时的女士擦肩而过。
遥遥的似乎听到,江沅软糯的欢呼声:“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