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第一次看丁千柔的东西,第一本读的就是《雪松问情》。

      这本该是一个令人感动得流泪的故事,而我却早已没有了那么强烈的爱憎,没有了所谓的大喜大悲,或许是因为不再年轻了吧!既没有为外表冷漠的年雪松抱不平,也没有对邪之又邪的火凛天做出太大抱怨,更没有对该憎恨的,该同情的做些表示,似乎,我已然不那么看重他们之间的爱恨悲喜的过程了,倒是这个故事所谓的“平淡”结局,合了我的意。

      有人说这个故事本是一彻头彻尾的悲剧,可我觉得无法无论是白定樵的死,雪松的失忆,还是火凛天的肆意,紫衣的妄为,都是不能一概认定为悲,这些从一种个人因果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结局非但与悲无缘,更有了意想不到之喜。

      女主角年雪松,背负了太多,除了“若为女身,情痴缠。悲难挡、家难安,近者皆殇”的命批,还有身为年家长子(从小便被父亲当做男孩子养)的责任以及外界赋予这个天之骄子的种种巨大压力。她为了完成外界的所造,把自己逼的太紧,太过压抑,太过冷漠,故而如白定樵那种普通深情,是她这个已经把冷漠当成面具的小女子所不能接受的,而恰恰能敲开厚厚心门的只有暂时失去记忆性情犹如幼儿的火凛天。至于后来,她予爱不成,大受刺激而失去了记忆,对她本人而言不仅不是悲剧,还算是喜事一桩。失忆终于解除了她出生以来被加在身上的解不开、挥不掉的层层无形枷锁。一个除了只认识火凛天外,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的年雪松,是那么的自由更是那么的快乐!

      男主角火凛天,从小就是被亲生母亲憎恨的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根本没有爱,他所懂的就是恨,因此,他认为最能将人与人之间紧密联系起来的,就是恨了。他不懂爱,期待母亲的爱,没得到,但又怕拥有雪松的爱,所以他总是叫她恨他。直到雪松受刺激,完全沉溺于自己的世界,完全不认得他,他才发现,这个才是他自己唯一爱的人,而雪松也是唯一爱过他的人。或许,就是沉溺于自己世界的雪松为他擦干了第一滴泪始,他才明白了爱和恨之间的距离,爱和恨之间的差异。因而,在雪雾峰的鬼号林中有了名为“问情谷”的地方,也有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疑红尘唯心而已”以及“天地俱休”的横批。这写得是痴、注得是狂的事情也只有他——火凛天做的出。对他而言,沉醉在自己世界里的雪松对他来说也就是了整个世界,所以才会反复提及“天地俱休”。除去雪松的记忆,除去了她背负着的沉重枷锁,她才可能完全成为他的唯一,一如她是他的唯一。

      男配角白定樵,出身名门,丞相幼子,火凛天同父异母的弟弟。他可以说是火凛天最为嫉妒的人——一生下来便拥有了众人的疼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受到了命运的特别眷顾,所以火凛天嫉妒得曾想以同归于尽的方法毁了他。但他们同时被雪松的救助,则成了他致命的伤痕。他的死,除了是为了雪松□□的牺牲,更是为了火凛天哥哥结束对恨的恐惧。因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做了本该始作俑者——他父亲做的救赎,所以也是无憾的!

      至于女配角紫衣,一个被火凛天带大的孤儿侍女,她比火凛天早看到了雪松对他的爱,但她被火凛天塑造出的同样的性情决定了她走火入魔的必然,但无论结局如何,于她而言,也并无遗憾了!

      一本强烈的书,几个强烈的人,命运的捉弄抵不过,心中爱恨的摧残。在我看来,大悲大喜故事的最终平淡,并不是掩盖了冲突的光芒,更不是所谓的画蛇添足,而是余韵悠长,如一杯清茶,入口后半日,还令人觉得口中尚有余香。

      天若有情天亦老,草木多情亦早凋;扑朔迷离三生定,深情挚意一命还。
      但求此情来生续,不问生死只问情;还君明珠双泪垂,魂魄渺渺向晚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