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陶心荷这便安排打点送回娘家的各式礼物,顾凝熙时不时插话:“荷娘,岳父比妻弟高三分还是矮些来着?”“岳父没有蓄须,对吧?”“我应该与他们谈些什么?万一叫错了称呼怎么办?”

      欣赏了一阵顾凝熙的紧张烦乱,她笑吟吟敷衍过去,直说“都是自家人,怎么会为难夫君呢?”终于将扰人的夫君送出府去,安心回府等候他的亲眷——顾家二婶造访。

      坐在花厅,一时没留意,陶心荷端起半冷茶盏抿了口,苦得吐舌头,这才细看,发现自己拿错了夫君那盏消食茶。

      她忍不住摇头笑笑,流光真是实诚的紧,自己悄悄暗示给爷的饭后茶里多放一两根苦丁,这丫鬟就加了半盏子的量!

      方才夫君居然忍住没吐,还咽了下去,可惜自己当时没留意,不然定要细察他神色,想必有趣。

      陶心荷边想,边轻轻将茶盏盖上,推开,换回自己那杯山楂花蜜茶,酸甜适口,慢慢喝尽。

      哼,下次顾凝熙要再惹自己生气,就还给他泡苦茶汁子,左右苦丁也是清热祛湿的,喝不坏人。

      想到此处,陶心荷得意起来,轻笑出声,紧接着又打了个呵欠,不由得按掐眉心,开始盼着二婶快些来,要不她就撑不住睡过去了。

      顾二婶来得很快,还带着唯一亲女顾如宁。

      母女长得七分相似,单论五官,胜过中人之姿的陶心荷。不过谁也不会没事跟亲戚比美便是。

      见到陶心荷,没寒暄几句,顾二婶就急急问道:“荷娘,你见得世面多,听说过吉昌伯么?”

      陶心荷没提防听到这人,有些诧异地点点头。

      看看殷切的二婶和含羞的堂妹,她好像明白了什么,反复斟酌话该怎么说:

      “吉昌伯爷姓程,名士诚。世代忠烈,祖父、父、伯、兄、弟都死在战场上,家中女眷有因病过世的,有改嫁离府的,总之如今偌大伯府,就伯爷一个程姓人。听说伯爷为人谦和,彬彬有礼,没有一丝武蛮鄙薄之气。”

      陶心荷眼看自己越说,顾如宁越喜笑颜开,扯着亲娘的袖子摇来摇去,一副春心萌动的样子,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她犹豫一瞬要不要避开未婚少女,然而转念一想,又硬着头发说完:

      “但是,程伯爷今年三十有二,年纪似乎大了些。他妻子早逝,有人说伯爷命格硬。他二十五、六岁那年上战场回来之后,就遣散了三房妾室和所有通房,到现在身边一直干干净净。”

      顾如宁笑嘻嘻插话:“伯爷也无亲生子嗣呢。”

      陶心荷皱起细眉,脸朝二婶,语气再压低,又恳切几分:“我听了些闲话,说是伯爷他在战场伤了根本,不能,嗯,不能敦伦。二婶要为妹妹考虑清楚才是啊。”

      顾如宁听懂了,但是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在娘亲和堂嫂面前表现出来,停顿了一下才抬手捂脸,跺脚娇嗔“嫂子!”

      顾二婶轻拍女儿一下,嘟囔一声“别添乱。”然后换成正经脸色,对陶心荷道:“荷娘,多谢你,说得比我们知晓的还详尽。这样说来,我们宁娘与程伯爷家结亲,不算太高攀吧?”

      陶心荷不禁怀疑,是自己没说透么?

      吉昌伯程士诚,他不能人道啊!

      看二婶和堂妹的样子,还想着与这人结亲?这是为何?

      她忍不住单手支颐,闭上了眼,用另一手揉了揉额角,随意“嗯”一声,颇感无言以对。

      **
      “顾姑爷到!”

      伴随着陶府小厮向里传话的响亮喊声,顾凝熙边缓步向内,边再一次低声嘱咐身边人:“识画,待会记得悄声告诉我,来人是谁。”

      说着他又整整领口、袖口,悄悄调整吐息,努力按耐紧张的心绪,觉得现在比自己当年入殿殿试时、洞房花烛夜那两次的心跳都要快上几分。

      “下奴识书,爷放心,下奴寸步不离,您就只管大大方方进吧。”

      顾凝熙依言,昂首挺背前行,果然不负酸书生们暗地夸赞的“顾司丞美姿仪”,一派潇洒风度,惹得路边行礼的小丫鬟们暗自红了脸。

      走进陶府花厅,感受着融融暖意和柔柔香气,顾凝熙看到一名蓝袍男子负手站立,好像在默默看着自己。

      先行在唇角挂上礼貌笑意,顾凝熙借着识书凑上来为他解大氅的契机,低头侧耳等答案。

      稍后,他复站直身子,拱手过胸,行个平辈礼,其实是抬举了对面之人。然后语气亲热地说:“沐贤,劳你等候了,预祝小年吉祥。”

      陶沐贤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地淡淡叫了声“姐夫”,敷衍着抬抬手算回礼,懒得计较没被认出的事情。

      紧接着,他探头看顾凝熙身后,发现再无旁人,才转头“哼”声问道:“怎么姐姐没有回来?”

      不等顾凝熙答言,一个华服女子婷婷袅袅走入,后面跟着丫鬟服饰的两名女子,端着茶水点心。
      顾凝熙不由自主避开三步,用眼神搜寻自家黑衣小厮,等他提示。

      女子轻声细语先开言:“大姐夫好。您方才病愈,还劳您顶着寒风跑一趟送年礼,快请坐。公公那边已派人禀报了,他老人家在忙,暂且不过来,说都是自家人,不必讲虚礼,请您稍后去书房拜会即可。”

      听到“大姐夫”这个称呼,顾凝熙福至心灵,猜到来人是妻弟新妇洪氏。

      原因很简单,妻弟和三小姨子称呼娘子,从不叫“大姐”或者“长姐”,就是“姐姐”,直截了当。提到二小姨子才说“二姐”。自己沾光,也能享有个仿佛特指的“姐夫”称呼。

      只有过门不久的洪氏,才拘谨地“大姐”“大姐夫”“二姐”“二姐夫”地分着叫。

      再听她说“公公”如何如何,顾凝熙更加确认来人,于是颔首应道:“多谢弟妹,有劳费心。自当我去拜会岳父。”

      洪氏抿笑让茶,心底十分爱看大姐夫俊朗侧颜,哪个女子不爱俏呢?

      何况大姐夫在夫君这个年纪已经高中状元,入朝为官,成了公公同僚,听说做学问更是顶顶的好,又添一层光环。

      于是有心护着顾凝熙的洪氏,轻巧走到陶沐贤身边,准备今日替代没来的大姑姐守护好大姐夫,拦着夫君挑事儿。

      顾凝熙看到妻弟携妻毫不客气坐在上首,倒是不为己甚,顺势落坐右排首位客座,接续前言,传达爱妻意思:“荷娘在我们府上还有事,抽不开身,我便独自来了。”

      陶沐贤刚喃喃抱怨:“你来能做什么?就知道劳累我姐姐。”就被一旁的洪氏悄悄拧了下胳膊,吃痛“哎”一声停下言语,微微鼓起腮帮,瞥过脸去不看顾凝熙,仿佛生着闷气。

      顾凝熙佯装没听到,侧头好容易掩住唇边笑意,才又摆出恳切架势,把送礼、问候、接人的几层意思说了出来。

      陶沐贤嘟囔着:“我也想到姐姐身边住几日。”又惹了洪氏一声轻咳。

      洪氏妥帖应对:“承蒙大姐和大姐夫记挂,府上一切都好。大姐在时,留下的规矩极是分明,妾虽不才,照着描摹,好歹将过年事务准备齐全了。待年初二姑奶奶回门,妾再向大姐请教。请您回府后帮我们向大姐递告一声。”

      顾凝熙点头说“好”,低头用了两口茶水,想想再无话说,便准备起身去岳父处应个卯。

      大姐夫长得真俊啊,看那玉白肌肤、浓亮眉眼,想来大姐对着这样的玉人儿夫君,饭都能多吃两碗吧。洪氏正不着痕迹欣赏着顾宁熙的侧颜,一见他站起,连忙拽拽自家夫君陶沐贤的袖子。

      陶沐贤撇撇嘴,不情愿地低声说道:“姐夫,有个事儿,倒是想麻烦你一二。”

      顾凝熙“哦?”了一声,复又坐下,气势为之一涨,以包容迁就的笑容相对:“自家人,沐贤但说无妨。”

      指指洪氏,陶沐贤说道:“她家有个亲戚,想找你求幅画儿。”

      洪氏紧接着补充:“润笔银两暂定五百两,或者随大姐夫说个数儿。他们心诚的很,就想求您动动手,将您墨宝给自家成亲姑娘当压杠嫁妆。”

      五百两,足够只有顾凝熙和陶心荷两个简单主子的顾府两个月家用,更是顾凝熙每月俸禄的三倍有余。

      想起娘子出孝以来只做了件把件新衣,更加上昨日去首饰铺子知道了行情,顾凝熙掸掸衣袍,悠然笑应道:“弟妹亲戚也是自家亲戚,好说好说。他们是什么人家,想要什么图样的画作?我或可勉力一试。”

      **
      顾府内,听着顾二婶从头到尾的讲述,加上顾如宁时不时补充细节,陶心荷终于弄明白,原来顾如宁不是要嫁给吉昌伯本人,而是与他的十七岁义子情投意合了。

      这才合情理,陶心荷心想。

      夫君这辈男子姓名从“凝”字辈,二婶亲子早丧,给女儿取名如宁,谐音“凝”字,可见在她身上寄予多少希望,怎么会是拿女儿换高门姻亲、不顾女儿终身幸福的人呢?

      陶心荷隐隐羡慕顾如宁婚前遇到合意的对象,不像自己,新婚夜揭下盖头才看到顾凝熙长相,想必他也是如此。

      限制在夫妻名分里的情感,和自发结识形成的牵绊,到底孰轻孰重?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 14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