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番外二(2016·山海自有归期) ...
-
自己的状态张继科清楚,16年的里约奥约会,可能会是他能够出赛的最后一届奥运会。
腰伤过于严重,甚至连每晚睡觉的“辗转反侧”对他来说都是一种奢望,这种情况,无论是队内成员还是秦墨一,皆心知肚明。可偏偏张继科自己依旧装作云淡风轻的模样,说说笑笑地和他们插科打诨,掩耳盗铃般的自欺欺人。
出征那日,秦墨一换了发型,去给国乒一队送行。
与相熟的队员打过招呼,这群可爱的人们主动为他两留出空间。
张继科有些新奇地摸摸她的短发,“怎么突然想起去剪头发了?”
“剪短方便打理。”秦墨一微微抬头,露出精致的妆容,“而且过几天还有场面试,短发能显得我干练一点。”
女孩的话外之音不言而喻,这届奥运会她是不会随行的。
不去也好。
张继科摩挲片刻,收回手,不置可否地上下打量女孩几眼,得出结论,“我们一一真的长大了。”五官长开了,容貌更加昳丽,也更加让他心生悸动。
多少听出他语气里的感叹,秦墨一的视线从男人衣领处隐约冒出的膏药一角挪开,若无其事地打趣,“科哥你是不是自卑了?毕竟我大学还没毕业,有的人却已经奔着而立一去不复返。”
“自卑?哥的字典里不可能出现这类自贬的词语。”
女孩的眼神算不上隐秘,张继科揽过她的肩,带人往外走,“放心,国乒不吃人血馒头,只要还能上场,就代表你男朋友还能继续打。”他简单一句,就想把自己的身体状况一笔带过。
我不放心的是你。
满脑子为国争光的男人,不是逞强,是在拼命。
只要一回想他将在赛场上所遭受的苦难,秦墨一心尖止不住地绞痛,“哥,悠着点吧。”
女孩的声音恳切,张继科抿抿唇,不敢作任何保证。
没有得到回复,秦墨一便停下脚步,直直看着他,不肯向前走。
四目相对,男人眼底的纠结她看得一清二楚。
尽管知晓未来并不会有任何改变,她仍然试图去逼对方表态。
追究到底,不过是麻痹自身。
沉默半晌,张继科再次抬手,顺着女孩的发顶慢慢下滑,沉声道:“我尽量。”
身披鲜红国旗站在奥运领奖台的至高一格,目睹祖国同胞一齐起立歌颂国歌,是所有运动员们的梦想。
而此梦不息,便正是当打之年。
属于自己的征程即将抵达尽头,回望过去一路崎岖,早已繁华盛开,虽然明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道理,但张继科说服不了自己,不去和后辈争夺那最后的光荣。
左右都是要伤痕累累地退役,在籍籍无名之前,为何不拼一把,用奥运金牌,来犒劳付出多年艰辛的自己呢?
心知男人意已决,既然劝不了,秦墨一退出那温暖的臂膀,郑重其事道:“哥哥勇敢飞,妹妹永相随!”
原本凝重的气氛被她一下打破,张继科笑了,捏上女孩绷着的小脸,带着淡淡的宠溺,“好~我的乖妹妹呦。”
指尖的热度和女孩明显转红的脸色,促使张继科心痒得厉害,东张西望须臾,低头嘬了一口自己心心念念的胭唇。
轻松的心情一直保持到他登上大巴。
队员们见他现在才上来,还眉开眼笑的,纷纷起哄。
好不容易摆脱“热情”的队员,张继科找到位置落座,下意识望向窗外。
送行的人群里,他一眼便能找出他的女孩,心下的不舍随之渐渐泛滥,他又隔着车窗玻璃,抬手朝女孩挥了挥。
遥遥的,秦墨一不厌其烦地笑着给予回应。
她就静静站在那,张继科看或者不看,她自始至终都站在那,默默地等待。
此情此景,仿佛印证了诗词里的那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自己可能错了。
在刚刚的一瞬间,张继科猛地意识到这个问题。
也许,女孩对他的感情,比他预想的要深得多。
大巴一辆接一辆地驶离秦墨一的视野,她感觉自己的心空了,似乎是紧跟着男人离家出走。
这次,她并不准备前往现场观看比赛。
球场上男人狼狈的姿态、摇摇欲坠的身影,秦墨一没有勇气,更不忍心去亲眼见证。
她,寄希望于求职的奔波忙碌。
一切轨迹,重新开始按部就班。
后来的后来,有人对里约时的张继科发表过这样的评论:
先天性腰椎骨裂,脚踝骨裂,整整11针封闭,腰都几乎断了。
里约奥运会的继科,是抱着死在赛场上的决心去的。
这一刻,对于张继科身为运动员的黄金期只有那么短暂的三四年的疑惑,似乎都得到了无声的回复。
那是他拿命换来的,璀璨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