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启 青花引 ...
-
淋漓飒沓世外尽喧哗
琉璃灯下私语话
古道遥遥牡丹亭外花
-
宋煜发完牢骚又转头看向闻清恩,“老师你那日说的为臣为君我觉得对我来说都有些太早了。”
闻清恩放下手中的茶瓷杯,垂眸道:“项羽二十四岁破釜沉舟,孙策十八岁称霸江东,李世民十四岁起兵成事,四皇子还想拿年轻这两个字躲多久。”
易解元抬眸,柔和的光包裹着她的轮廓,她总是与人间格格不入的仙风道骨,更衬着她的薄情,有时,易解元也会担忧某一天她便随梦境消散了。
“你想好了告诉我便可,不急。”
几日的接触,让易解元觉得闻清恩似乎对宋煜总有着别样的宽容。
正逢春灯节,闻清恩拗不过宋煜,晚上三人一起去了街上。
绕了一个弯而已, 过了巷子, 她抬眼就看到了眼前满目的灯火辉煌, 也看到了人来人往。
灯蕊的光透过好看的灯窗照映出花鸟虫等诸多画作,还有儒生们应商家所求写下的诗歌,各有千秋,各有风雅,还有诸多游戏,惹得一年到头为生计而奔走的老百姓们携家带口含笑游玩。
闻清恩看到一男一女各自抓着憨态可掬孩童的手,提着往前走,那孩童甩着小短腿,笑声朗朗。
她看着他们从身边走过,也看到两个大人望向他们的善意目光,她实在忍不住笑了。
“才看了几盏灯便这般高兴?看来你比我还要容易满足。”易解元看着旁边的一些灯盏,他也是第一次看灯节,但他远不如身边这人那样容易满足。
“幼时母亲带我出来过一次,但已经很久远了,那时是第一次见到灯节,觉得甚为好看。”闻清恩随着易解元往前走,融入红尘之中。那时是最开心,也最容易满足的,而此时的她不过是回到了最初。
“所以你是把我当你母亲了?”易解元悠悠一句逗笑了闻清恩。
却见前头宋煜顿足了,原来是猜谜。
对于三人来说,猜谜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易解元站在悬挂在竹架上的花灯前,花灯前头挂着一幅幅灯谜,谁先猜中,这花灯就是谁的。
这些灯谜她自己便可以猜中,并不需要旁边人去猜,毕竟这灯节猜谜于男女之间也有隐晦的用意,女儿家最清楚,但旁边这人肯定是不知的。
她不希望用这种心思来揣度此时的宁静美好,所以她瞧中了自己喜欢的花灯,猜中了,却是不拿。那店老板有些惊讶,又瞧着两人外貌不俗,便多问了两句:“姑娘不要嘛?这盏可是好看得很,您这般聪明,担得起它。”
闻清恩摇头,“即将远行,这般美好的花灯随我去,可惜了,老板留着吧。”
店老板看看她,又看看旁边静默不语的易解元,暗道这肯定是芳心暗许美郎君,奈何郎君心不许。
可惜了这温婉姑娘啊。
“诶,姑娘好心肠,好人有好报,不如拿两个小灯船去河边放一放吧,有些心愿许一许,老天爷是知道的哩。”
这老板也是心善,瞧着闻清恩顺眼,就白送了两艘灯船。
左右也是来玩的,易解元探手接过,老板看着笑了。
河边放花船的人俨然很多,不是妇人与孩童,便是年轻男女,站在河边放花船,不过在易解元来了后,那些女子多少有些心猿意马,都忘了放船。
闻清恩也曾是少女心性,见这些姑娘模样就知道她们在想什么了。
易解元蹲下去放船,看着小船载着花灯的微光在河上缓缓而去,他看了一会,起身,却见到这一路都很温润清雅的人此时看着河面许多花灯失神。
他心里莫名浮起一个念头——不知被她温柔以待是什么样的感觉。
闻清恩似乎陷入了什么回忆里,易解元见对方单薄的身影,迈向了一个商铺。
闻清恩感觉到手掌心多了一块东西,暖烘烘的,是十分精致的小暖炉,掌心大小。
闻清恩一愣的时候,易解元已经将她的手掌阖起,大手裹在最外面。
“你若是要扔了它,我就亲你了。”
闻言后,她脸色未变,只淡淡道:“不扔,松开。”
易解元这才笑了,松开手,可又递过花灯。“这个也拿着,也是送你的。”
沉默中,忽听人喊:“放孔明灯了!”
抬头一看,桥头处站了不少人,原来是放孔明灯的时候到了,闻清恩转身看去,河上流转这边城池街道,好几条街就是好几座桥,桥上人点了灯芯,孔明灯缓缓往上升。
依旧是这桥,依旧是这月色星辰。
她其实是骗了易解元的,带她来虞国的不是母亲而是兄长,而且那时也刚好春灯节,也是放孔明灯的时候,也是这个位置。依旧是这桥,依旧是这月色星辰。
传说孔明灯是给予希望的升天之属, 人的愿望寄予其上,天地的风将它升天,随星辰逐月, 可它到底能满足人间什么愿望?
可否让那年带着她站在这桥头一起放孔明灯的人回到这人世间?
又可否让她要用毕生不择手段去报复的人不得好死?
都不能。
他人的灯节, 他人的孔明灯,他人的煌煌一街光火。
属于她的只有宫墙中焚烧的烈火, 跟满地的血腥。
闻清恩看着那漫天的孔明灯, 这街道,这人,那花灯, 都因为这升天的孔明灯让她无视。
这种无视是显而易见的, 易解元微微皱眉, 正要说什么, 却看到这人的眼里分明有晶莹, 原本就苍白的脸色越发显得羸弱, 那唇都苍白了,握着暖炉的手指用着劲, 但越少了血色,仿佛要淡化了似的。
一个人如果因为独立而优秀,也必然因为优秀而独立, 闻清恩就是那种优秀到极致而独立如苍竹的人,尤是在这璀璨星穹之下, 粲然灯之上, 临水域, 背红尘。
易解元看到了一个真正的闻清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