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启 拜无忧 ...
-
腾驹摘陌上的星辰
蟒袍被夜露溅满身
有北风自鬓边凛凛长奔
远胜过故都的温存
—
闻清恩不便过于抛头露面因此入了公主的后宅。
后宅隐约传来男孩的喧叫笑闹,中间混着石子啪响,应当是皇戚孩子在玩耍。
闻清恩正拟与带路的丫环言说,恰好穿出绿杨遮蔽,庭院内的景致豁然而现。
平欢公主的宅邸似乎不讲究假山曲池一类的风雅,轩阔的庭院种了几棵大树,摆了一堆花盆植着兰草金菊,还被挪得奇形怪状,排成了一条迷宫般的曲径。
曲径中有个年幼的女童,眼睛给布条遮着,腿也被绳索捆绑,只能以双手爬动。树上几个男孩各持一把牛筋弹弓,居高临下觑着她打。大约她不会哭号,男孩们更觉有趣,在树上哗笑谑闹,比谁射得更准。
女童的头额满是青肿,两只小手也蹭破了,跌跌撞撞的辨不了方向,盲目的挪爬,弹弓每响一次,她就瑟缩一下,如一只吓破了胆的惊鸟,恨不得钻入地下。
“是几位皇室的公子,一块游戏玩耍呢。”丫环正在引路,忽觉少女客人站住了,随着目光瞧过去,顺口解释,“这小胡姬是别人送过来的,沁妃娘娘碍于情面也就收了,权当个粗使丫头,几位小公子很喜欢逗她玩。”
—
平欢公主的及笈之日恰是雅颂节。
晚上几艘船舫停在府邸后的江面上。
闻清恩寻了艘稍为安静的船舫上了船。
上了船才瞧见抱着琴站在一旁的傅南笙,船内还坐着易解元和吴平秋等另外两人。
“琴轸已经修好了。”傅南笙将手中的古琴递过。
“多谢。”闻清恩将琴架在腿上。
吴平秋闻见声响,回头朝她问道:“闻姑娘,这把琴出自何人之手啊?”
闻清恩未答,刚一拨弦便有人指指点点,“琴声闷涩,音调也未免太低了些。”
“确实算不上好琴,更不可能出自名家之手。”闻清恩稍顿一会儿便沉吟道:“这琴随我多年,自然无从割舍。”
有轻笑传来,她也不再作应。
“恰逢雅颂节,不如姑娘来一首?”
抹勾剔挑几乎是信手拈来。散音开调,随即是左手滑弦。琴音雄浑有力,起势竟已波澜壮阔,低音哀鸣高音震颤,长音渺远短音促疾,余韵未歇复又铺开新律。续续叠叠间暗藏锋芒,抑抑扬扬间尤见厉色。最后是骤然而止,肃杀之后一片岑寂。
曲毕那人便长吐出一口气,抬手擦掉额间被惊出的湿汗,他吞吐道:“姑娘的喜好也颇不同寻常了些。不以低婉愁怨作结就罢了,整曲竟是杀气重重,片甲不留啊。”
闻清恩十指压弦,断了余音。随后快速起调作起凄婉之曲。谁料琴发出嘶哑的震鸣,吟起的调子到一半便哽住,旋律颤颤巍巍,像是个瘸腿的废人。
闻清恩淡漠道:“你看,这琴本就不适合弹这种调。”
“姑娘,这世上的琴可不止这一把。”
闻清恩双手摩挲琴弦,“可我偏爱这琴。谁若是让它断弦,或是将它砸了,我便要冲上去同他拼命。”她的眼底是化不开的情绪。
江中的声音似乎消散地极快。
水面上寒气逼人,江风裹挟水汽灌进小舟内,不断鼓动着闻清恩的袖袍。
闻清恩站起身来,走向船头。
“闻姑娘是安王的谋士?”易解元跟着站在她的左侧替她挡了些风。
“天下的先生太多了,我争不过他们。”
易解元侧头看向身旁的姑娘,似是有些琢磨不透,甚是有趣。
这时后方有船舫撞上了他们这艘船,整个船身晃动。
闻清恩没站稳身欲要落水,手腕被抓住,一拉一转,就要往易解元的怀里扑去。
不料船再次摇摆了下,反让闻清恩身体一歪,拽着易解元往水下落去。
初春夜晚的湖水还带着刺骨的凉意,闻清恩被对方托起身来的时候不禁打了个寒颤。
“谌淮!”吴平秋和傅南笙赶忙出来。
闻清恩抱着对方的脖子,对上他好笑的眼神。
“看来没救成美人啊。”话落便抱起闻清恩向岸上走去。
两人上了马车,驱车往回赶。
易解元拿了张羊毛毯披在她身上,朝她坐远了些。
风从车帘缝中吹来,闻清恩看了眼什么都没做处理的易解元,抿抿唇。
“怎么?”
闻清恩摇摇头,“多谢易太傅。”
“唤我谌淮便可。”
字是平常亲近之人所唤,此时无论如何闻清恩都是唤不出口的。
易解元看向对方有些皱起的眉头,轻笑道:“不然唤我解元也可。”
闻清恩这才点点头。
又过了一会儿闻清恩渐觉有了些暖意,再次看了一眼对方,慢慢挪了点过去,将半张毛毯作势要附在对方肩上。
哪知此时马车经过一斑驳不平的石路,颠簸得她直接一只手撑在了易解元的肩上,另一只手上放在了他的腿上。
对上对方双目,她才发现这个容颜俊彦挑色的男人有一双极为好看的眼眸。
既清俊绝尘,又有几分染醉的煌煌艳色。
“多谢姑娘好意,易某确实暖和了不少。”易解元扶住对方倾斜的身子,带着些调笑之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