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戏子情深 ...

  •   古往今来,人活着在世间浮沉,谁还不为了讨口饭吃。
      明代嘉靖隆庆年间,昆腔成为中国第一大声腔,各大戏院来看戏的人络绎不绝。
      姬漫茵是戏班子里的头牌。她身姿曼妙,喝功了得,一曲唱罢,看客无不叫好。可人们只见她在台上风光,谁又懂她心里的苦呢?
      从小被爹娘卖到怡红楼的她,处处被欺侮。
      老鸨带着姑娘们对她呼来喝去,端茶送水、刷碗洗衣的活全都扔给她干。吃的是别人吃剩下的,睡就睡在柴房,过着非人般的生活。待到她成人,老鸨又张罗着为她接客,吓得她落荒而逃。
      老鸨怎么会甘心这么一个美人胚子逃走,于是派人四处追寻姬漫茵。
      漫茵东躲西藏,不经意就跑进了大戏院。戏院里锣鼓响着,好戏正在演着。
      为了不被怡红楼的人抓回去,也为了让身无分文的自己活下去,姬漫茵把自己打扮得灰头土脸,穿着粗布衣在戏院前乞讨。
      可惜世人无情,几天下来,她只拿到了两个铜板,连个白馒头都吃不起的她饿晕在了戏院门口。
      幸得老班主心善,招呼着伙计把她安置在一间空厢房里。又招呼几个戏班子里的女弟子替她洗澡更衣。待她醒来,老班主便细细地盘问她从何而来,要到哪去,又为何会晕倒在戏院门口。
      漫茵告诉班主自己是从怡红楼逃出来的,身上没钱也无处可去。想着看客能赏口饭吃,从小受尽欺侮的自己不怕吃苦,只怕再被那怡红楼的老鸨捉回去接客。
      老班主看她可怜,便留她在剧院打杂,又担心老鸨找上门来,就派人给怡红楼送去三十两银子赎了她的身。毕竟,她像极了自己已经病逝的女儿。
      漫茵在端茶送水的间隙常窝在角落里看昆腔,渐渐地,她对昆腔有了兴趣,常常自己看着学。
      有一次老班主看到她行云流水的动作便叫她表演一段,无师自通的她获得了肯定。于是老班主开始安排小角色给她,她也很争气地一步一步往上爬,这才坐到了正旦的位置上。
      本以为自己能够安稳地过完余下的一生,谁知飞来横祸从天而降。
      同行不满老班主的戏班子名声远扬,用尽手段向戏班子泼脏水,又趁着夜色潜入戏院,夺走了老班主的命。
      官府派兵包围戏院,说是有人想推翻大明,要将戏院里的人全部诛杀。这莫须有的罪名一扣便是死,戏班彻底乱了,散了。
      人们议论纷纷,大骂戏子无情,竟通敌叛国,必将不得好死。
      姬漫茵倒不在意自己的名声,可世人竟连死去的班主都不放过。他们掘了
      老班主的墓,分发告示引来大批百姓讨伐戏院。
      这姬漫茵怎么能忍得下去!
      她乔装外出,找到王爷府上,却被管家乱棍赶走。
      京城太远,她根本来不及赶到,能求助的只有同郡的王爷。只是无论她怎么敲门,王府的下人就是不让她进去。
      没办法,她找来一套戏服穿上身,开始在王府门口唱,唱的便是她的生平遭遇。
      王爷在府内听到昆腔,叫人打开大门。
      漫茵唱道:梨园台下人走过,看客散去只留我。梨园台上人唱着,曲罢心碎人落寞。戏子情深难报恩,欲加之罪何堪忍?
      一曲唱完,她跪在门口,念白道:“王爷,奴家所言句句属实,望王爷出手相助,救我戏班一行人。王爷若是不信,奴家愿以死明志。”
      唱完,夺过侍从手中的剑自尽。
      王爷派兵救下戏班。
      可他再也救不回姬漫茵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