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17 ...
-
“你眼镜没带吗?在这。”
我抬起了头,就看见易靠着自行车,姚也站在自行车
旁,含笑对着手机大喊:“喂,我都看到你了,就在
这。”手机那边的语音通话也穿来她的声音:“喂,
我……”
有一瞬间,给我一种平行时空的感觉。原来,任何事
情都是有延迟的。
我还是笑着飞奔过去,活像小时候放学冲进爷爷的怀
里。我们推着车向桥的那边走去,前几天左手骑车摔
了,幺车便成了右手的“独活”,有些费劲。没有空
着的乒乓球桌了,唯一空着的一个还浸在积水中,
“我们把它搬到干的地方去吧。”姚说。“搬是搬得
动,但我不知道它固定了没有,”易说着,就走上前
去“啊,它这个固定了的。”那积水与桌脚相连的地
方隐隐约约能看出大概,巧合的是,好像也就只有这
一个是固定了的。
“那还有什么地方吗?”我看着他们的背影缓缓说到。
总不能在一个地方耗到底吧。“那就走吧,那边还有
一个。”姚说着,指着远处的一辆摩拜“易,你把那
车扫了吧。”“那上面有东西啊大姐,”易转过头。“那是传单,”姚笑着,回头看了我一眼“我那边还停了一个。”我跟着姚走,那台阶下刚有人锁了个摩
拜,我心里暗觉着运气挺好的,姚来的时候停的那辆
也还在,就在台阶上面,我开锁的时候她也在开。
我们相视一笑。
许久,我回头一望,易的身影也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我跟着姚,穿过跳广场舞的人群,路过嬉笑打闹的孩
子,歌的声音震耳欲聋。或许是有些分心,姚和易都
已经骑在我前面好大一截,我加速往前,正想停下来,
一种失重感袭来,整个身体就以一种看起来很滑稽的
姿势往下滑。轮子已经刹不住了,整个车子向一边倾
倒下去,倾刻间车子压在了我身上,左腿的膝盖传来
一阵巨痛。抬头,他们正在笑,失望是有的,但也觉
得挺正常。
毕竟,别人的事,要感同身受其实是很难的。
像是依赖成了习惯,我顾不得周围人的目光,听不见
燥动的音乐,也感受不到身体的疼痛,奔向了姚。我
像是要追求答案,或是想要得到什么回应,总而言之,
那一瞬间,有一种莫名的安心。“啊,我眼镜片掉了”
我掩了掩生理性的眼泪,觉得自己有些好笑。周围依
稀有几个人看了过来,不过这里人多杂乱,发生的事
也多。我摔倒的事便很快被掩埋。易也走过来,姚和我一起扶起摩拜。我忍着痛,露出
一副我很好的样子。和他们一起笑,一半真一半假。
我尝试着幺了一截,他们都已出发,背影越来越远。
我也上了车,不过这次,我并不急于追上他们了。
路过一个篮球场,里面的少年洋溢着青春。光是往那
里一站,就有了光。姚在我旁边,突然说了一句“你
喜欢的好像在诶”我又回头看了眼,可距离已经太远,
看不清是否是他。但,那并不重要,很多时候,我喜
欢的,不是他,而是那种感觉。那种感觉很熟悉,但
就是谁也代替不了。
炀有些好奇“哪个嘛”
我没有说,毕竟,注定没有结局的故事不需要被人了
解。
后来我们去了一个小区的广场上打乒乓。路上总是不
太平坦,膝盖隐隐作痛,不过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一开始想三个人轮着打,奈何实力相差太大,我和姚
一起也打不赢易,还总是发空球,硬生生把打球变成
了捡球。后来唐联系上了姚,说她快到了,也算是缓
解一下局面,我们又骑着车去一开始碰面的公园接唐。
公园前面音乐声和先前一样大,我们经过我先前摔倒
的地方时,又笑了一阵,也不知当初看见的人是否认得我。我们把车靠边,给唐打电话,过了许久也不能
确定她的位置。
“这!”我们抬头,就看见唐在那假山的顶部向我们
招手,一边晃着腿。突然间,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就好像坐在假山上的人不是唐,而是童年的自己。孩
童在假山边玩闹着,我们走过去,唐顺着脚的幅度跳
下来“嘿,你们咋找不到我呢” 呃,有些无语,不过
这个话题持续的并不是很久。因为,我们找到了一个
落单的乒乓球台。
我“很自觉”的走到双人漫步机那,唐紧随其后。我
们踏上方形“脚印”,转头笑着看着姚。姚和易站在
原地,脸上是大写的“无奈”。我们可不管那么多,
相视一笑,就开始摇。双脚一起摇,交叉摇,刚想习
惯的坐在上面,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长大了,与儿时的
自己相隔了整个青春。
唐突然很紧张地凑过来“他们在拍照!”“嗯”我低
下头,笑了笑。四周各色的灯光映照在唐的脸上,那
么紧张又惊讶的神情。
可爱。
我也没有回头,低下头找影子,可灯光总是很会钻空子,让影子的轮廓变得很模糊。我抬起头,“去打羽毛球”姚边收拍子边向我和唐这边说。
体育场到了。
人挺多的,像是一个赛场。我们挑了一个有网隔着的羽毛球场地,许久没打,球在我和易之间就没怎么连续过,但依旧出了点汗。后来换着打了一下,终于集体放弃,围在椅子边打起了游戏。
突然前面那像戏班子的小角传来声音“神经病,那是理想——”后半句被笑声遮住,应该是西游记那里面的,有点印象。我爸又给我打了个电话,叫我快点回去,我答着,说是在路上。等我接完电话,我们也终于意识到时间已经很晚了。又都开始热热闹闹的给爸妈打电话,我跟在他们后面,惊叹于这微妙的整齐度。
易他们提议去吃一碗冰粉再走,顺带给他们家长一份。
店名叫“乐山冰粉”,进去的时候依旧有些人,不过也刚好有张四座的桌。在桌上各做各的事,其他桌的人陆陆续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