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2、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一 ...


  •   正德十四年二月
      ○乙丑朔。上留宣府。
      ○谪云南·都指挥李增于边卫,永远充军,坐侵欺官银也。
      ○丙寅先是,巡抚湖广·都御史秦金等言:“洞庭湖四通江流,一望无际,不逞之徒,易于啸聚为患。虽原设指挥一员巡视,但所守限于本湖,其沿江军卫巡司官兵多无统摄,每遇贼发,辄互相观望,不免误事。请自湘阴沅江监利至嘉鱼等处,俱听巡视指挥严督官兵堤备,仍降敕责令遵守□,事体归一,而地方无虞。”时廷议以格于例,不果行。至是,金等再奏,兵部覆议,从之。
      ○丁卯传旨:“西官厅监督·平虏伯朱彬令同新宁伯谭祐等提督十二团营,左都督神周、都督·佥事 李琮同安边伯朱泰等西官厅。监督署都督·同知李隆代琮坐右营,山西行都司都指挥·佥事 潘浩代周坐勇士营,都指挥·佥事 □宽代隆坐四卫营,俱管操,仍赐以敕。”六科十三道言:“国家推举团营将领,自有成法。彬起边塞,宠用太过,周、浩、宽皆尝失事者,蒙宥已为厚幸,今复任用,诚非所宜。”皆不报。
      ○己巳给赏广宁镇安堡地方获功官旗军舍人等银币绢帛有差。
      ○给赏甘肃高台墩斩获黄达子并西番贼有功官旗军舍人等银帛有差。
      ○哈密夷人拜言土骨思 等自土鲁番逃归,颇知哈密头目哈即哈辛交通土鲁番事哈即等,惧其漏言,遂严加禁锢。至是,复逃归肃州言其状,且谓:“速坛满速儿遣人于牙儿干城取回,忠顺王寻止之,仍厉兵秣马,欲报讎于沙州,而火者他只丁牙木兰等俱留其家于哈密。”甘肃守臣谓:“前日请和之情,似不足深信。”遂严兵以待,具以事闻。兵部议:“先是,已逮土鲁番哈密夷使于法司鞫问,宜俟狱成议处。”诏从之。
      ○庚午革四川保宁府柴石、高桥二驿,增设柏林递运所及奉节县尖山坝巡检司。
      ○壬申上自宣府还京,文武群臣具彩帐银币羊酒迎于德胜门外,如先年仪。是日,先驻跸外教场亲阅所获首虏器仗。申刻,上乃入赐内阁及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各衙门正官及科道官银牌花红有差。
      ○传旨:“升都指挥·同知李彬、指挥·同知熊玺各一级,赏纻丝衣一袭、新钞千贯。”初,上在北边遣彬、玺奏捷于京师,及还遂被是命。
      ○癸酉大学士杨廷和、梁储、蒋冕、毛纪具辞银牌之赐,六科十三道亦辞,皆不允。
      ○大学士杨廷和等言:“皇上慎重郊禋,驰归成礼,上有以慰天地宗庙之心,中有以慰圣母太后之心,下有以慰中外臣民之心。臣等职叨禁近,受恩最深,久违天颜,今幸赡仰,欣戴踊跃倍万恒情。自今以后,伏望端居九重以临四海,诏谕天下不事巡游,仍将臣等罢黜以为辅导无状者之戒,别选贤能代居重任,庶几圣政日新治平可卜。”不报。
      ○先是,传旨造镇国公牙牌并诰券。六科给事中郑裕等、十三道御史屠垚等言:“王者,受天明命,奄有华夷,则曰天子;统理民物,临御万方,则曰皇帝。顷者,镇国公之号,臣等已极言其不可,且牙牌为朝参而设,诰券以勋封而赐。陛下贵为天子,又焉用此。夫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而礼乐刑罚,皆不得其当矣。此臣等之所深忧,伏望收回成命。”吏部·尚书 陆完等皆以为言,不报。
      ○致仕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张俊 卒。俊,宣府人,以宣府前卫指挥使升都指挥佥事,守备葛峪堡。寻升大同游击将军,虏数万寇边,俊 领游兵往御之,据高埠列营。虏悉众来攻,俊力与鏖战。自辰至酉,虏不能冲突,遂解围遁去。俊先遣子澄设伏要害,虏兵过伏发,果斩首数十级。捷报,俊遂佩印充总兵镇守大同。寻调宣府,后以虞台岭之败落职。正德间,以畿内贼刘六等猖獗,复起领兵。贼平,升都督同知,寻致仕。俊,有谋勇能自守,家无余赀,以名将称。
      ○甲戌孝贞纯皇后小祥。上诣几筵行礼,遣驸马·都尉游泰祭茂陵,文武衙门各分官陪祭。
      ○是日,以大祀天地,群臣具朝服,听受誓戒致斋。至夜不能待,传制而退。
      ○南京六科·给事中何邦宪等以太监李文马往湖广、浙江摧税,恐其劳民,请停止。不报。
      ○乙亥传旨:“令群臣致斋。”是夕,始宿于公所。
      ○蜀王请偕内江王来朝,不许。
      ○命福建署都指挥·佥事 王辅于本都司掌印管事。
      ○命达官都指挥·佥事 柴镗管领保定卫达官舍余。
      ○丙子升河南布政司·右布政使王崇为本司·左布政使。
      ○上乘马由大明门出,法驾卤簿皆先行,惟从骑卒百余人。
      ○兵部·尚书 王琼 言:“洪武旧例,凡军职故绝,堂兄弟侄,俱得承袭。至弘治十八年例,止许亲弟侄其亲侄或未能袭,而侄孙以下及堂兄弟侄俱不许。臣惟侄孙即亲侄之子,亲侄许袭,而亲侄孙不许,可乎!况前此已有承袭数辈者,一旦革之,恐人心不堪,乞如旧例便。”诏:“仍如弘治例行。”既而,琼复奏:“承袭已百有余年,若弘治例乃出一人一时之见,宜改正。”乃从之。时军职日增,承袭者冗滥不可爬梳,弘治例稍加裁损,犹未能什之一二。琼多受赂金,复为此议,识者憾之。
      ○丁丑大祀天地于南郊。礼毕,遂幸南海猎。是日辰时,京师地震,风霾至,次日乃息。
      ○戊寅夜,上乃还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成礼。
      ○甘肃镇番永昌庄浪,俱地震。
      ○己卯以孝贞皇后丧免庆成宴,赐文武群臣胙,仍宴四夷朝使于阙左门。
      ○传旨:调镇守浙江内官监·太监王堂、总镇两广地方镇守江西御马监·太监毕真、镇守浙江以南京御马监·太监王宏、镇守江西王润、镇守四川南京守备内官监·太监刘璟、镇守河南守备朔州暖会隘口孙清、王保,取回别用。
      ○大学士杨廷和等以所奉敕书进缴,上曰:“朕今不时巡狩,其勿缴。”
      ○初,高丽国王 王氏洪武间遇弑而绝,陪臣李仁人擅立为姓,凡几易矣。国人得王氏裔 瑶立之,瑶复昏乱,众推门下侍郎李成桂主国事,且请于朝。诏许之,改名旦,令徒居汉城,更号朝鲜。成桂与仁人本异族,永乐间降祭海岳,祝文称成桂为人仁嗣,而祖训条章,亦载仁人及子成桂。今名旦者成桂子芳远 奏辩,太宗许令改正。近所修《大明会典》复注祖训于朝鲜国下,且云:“李氏连弑四王,贡使市以归。国王 李怿上备陈世系本末,及四王始终无弑逆迹,乞为改正。”下礼部议,以会典一书详载我朝制度,其事关外国是非嫌疑之间,皆在所略。况成桂之得国,出皇祖之命,其不系仁人后。又有太宗明诏可徵,宜从其请。诏可,且嘉其诚孝,赐敕谕之。
      ○刑部·主事 汪金以上将南幸,言不可南幸者九、所宜戒者一。其一谓:“九不可者,利害较然,陛下岂不知之,而有待于臣之强聒耶。但来迩陛下好恶之际,未免少愆于度,故以不可为可者,容亦有之。臣以为非陛下之本心,或误于酒耳。夫酒之用不可过者,过则乱性,令人善忘,又甚则致病伐生。臣愚以为陛下所宜戒者,莫先于酒也。乞将臣言少垂睿察。”不报。上嗜饮,常以杯杓自随,左右欲乘其昏醉以市权乱政,又常预备瓶罂当其。既醉而醒也,又每以进或未温,亦辄泠饮之,终日酣酗,其颠倒迷乱,实以此故。金所言甚对病云。
      ○宣府官军缺马,遣兵部·主事 王臬诣居庸关监兑。既而,官军多后期马户候兑,日久艰于收养。兵部因劾巡抚都御史刘达、总兵官朱振之罪。诏宥之,令自今申饬领军等官,有迟违者罪之。
      ○庚辰升陕西·左参政张禴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地方。
      ○会昌侯孙铭等以居守敕兵部·右侍郎冯清以扈从敕奏缴,上不许。
      ○升大宁前卫·指挥芮永为署都指挥·佥事,充右参将,分守马兰谷等处。
      ○命万全都司署都指挥·同知张镇守备马营堡。
      ○辛巳海西渚冬河卫女直都指挥·佥事 松吉答等冒其父祖故名来贡,及兀者左卫指挥·同知也克赤原赐敕字磨灭不可辩,通事译奏其故。命礼兵二部集议,请移文辽东镇巡官省谕各夷,父祖已故及衰老不任朝贡者,许其具奏袭替。从之。
      ○宣德末年,兵部议以天下卫所军不补伍,奏遣御史清理,必俟三年更代,以核实效,其后或因地方灾伤,用兵不实,则暂停。至是,尚书 王琼 言:“今四方荐罹凶荒,其无灾者苦于繁赋,乞召各清军御史回京,今后再不必遣。惟浙江山东山西河南四处军多,仍留清理,亦做巡按例一年更代。”报可。时御史以清军三年为苦差,琼欲结要人心,故为奏减。其更制乱法,类如此。
      ○命都指挥阎勋 充左参将,分守宁夏西路地方。
      ○壬午兵部言:镇守甘肃·太监王欣先分守凉州奏带官旗二十六人,近改甘肃复奏带锦衣卫官旗二十九人,恐此例一开,转相仿效,宜停止。内批曰:“业已许之矣。”
      ○先是,近京盗发。命左都督朱泰、兵部·右侍郎王宪捕之。至是,以盗贼稍息,请命别给以敕。诏仍于北直隶等处提督捕盗。
      ○癸未恭仁康定景皇帝忌辰,遣仪宾周钺祭陵寝。
      ○给赐进贡夷人海西冬河等卫女直都指挥·佥事 松吉答等彩叚钞绢衣服等物如例。
      ○命镇朔卫指挥·佥事 郭昹守备遵等城。
      ○甲申大学士杨廷和等言:“近日,进缴居守敕谕奉旨:“朕今不时巡狩,其勿缴。”臣等闻命之余,不胜忧惧。又风闻圣驾欲往江南、山东诸处。臣等疑而未信,以为京师根本重地,朝廷一日万几。皇上比岁以来,数出游幸,宫城之内,居守无人。诸司章奏动经数月未见裁处,内外远近惶惶不安。今幸振旅还京,郊祀礼成,人心方慰,而乃有此不时巡狩之旨。切惟陛下一身神人之主,岂宜经年累月乘危涉险,久劳于外,而不少顾念。况东南乃国家财赋所出之地,连年大水为灾,兼以征徭烦重,百姓不堪困苦。若复军旅经过,日费不赀,不知何以供应。且里河一带路狭水浅,今营建大木及漕运粮船尚未能依期到京。倘又加以皇船数多挤拥而行,大木必不能前,运船必不能急,误事匪轻。意外之虞,尤有不可测者。伏望皇上深惟至许端拱穆清,颐养圣体以延椒寝之祥。明诏天下,自今以后不复巡游。至于内外衙门一应政务,责之所司照旧举行,所调边军量给赏赉遣还,本镇操守随侍偏禆等官,令该部察议量其才能奏其擢用。如此则人心以安祸患可弭,宗社幸甚,臣民幸甚!”部寺大臣及科道官亦皆连章请止巡幸,皆留中不出。
      ○刑科·给事中张汉卿言三事:“其一:杜侥幸以全考察。谓小人志向奸回,嗜进忘退,一遭举劾,知其不为清议所容,或结内以自固,或钻剌以求迁,如致仕·通政张龙假就养以求京堂丁忧,副使孙清因夤缘以免罢黜。今龙之奸贪暴露,已自解职,而清之顽钝无耻,尚冒仕进朝觐。在迩若不预行禁戒,诚恐踵辙效尤,使大奸桀恶顾得侥幸他所,黜罢者其恶反居其下。所谓捐猛兽而鉏田狐,何以示劝惩于庶官哉!其一:广储积以预边备。谓国以强兵兵以粮聚,访得三边营镇仓场在在缺乏。近闻宣府军人乏食,至有妇女相率诟辱管粮官员,诚恐久而激变。如福建军士假缺粮而称乱□,不重贻边城之忧哉!乞敕该部预为计处,庶边方无匮乏之忧,将士有攻守之备矣。其一:慎刑狱以重民命。谓近该巡按御史李节义、参奏指挥时铎逼栲平人为盗。见监王天祐等遇蒙审录辩释,阎隆等五人瘦死狱中。今铎止坐以徒罪复职,情重律轻,于法似为宽纵,非别有坐拟,何以伸死者之冤。况在外抚按监司衙门一应刑名,多凭郡县卫所申呈,至巡历合审之期,皆称病故,文案绝灭,无所究竟,如王天祐等逢辩得生,能几人哉!乞榜示内外问刑衙门,凡抚按巡历务将曾经呈详,候审之囚不分己未结正,通行开报,已死者亦须查勘有无冤枉,反病死根因。若情有偏枉,故入致死,如时铎数多者,照例重加区处。”入,不报。
      ○乙酉大学士杨廷和、梁储、蒋冕、毛纪言:“仰惟圣母皇太后,克配先帝,诞育圣躬,请如先朝故事,于圣母尊号慈寿二字之上,加至四字,以极尊崇,用彰我皇上圣孝,此亦中外臣民所同愿者也。”不报。
      ○丙戌司礼监·太监萧敬传旨:“左都督刘晖令同安边伯朱泰等团营西官厅监督管操。”又传旨:“御马监·太监张钦、陈禄、佛保 同太监张增等监督勇士四卫营提督团营,御马监·太监孙和同太监张永、把总神机营御马监·太监萧永、张玉同太监谷大用提督勇士四卫营。”
      ○改巡抚宣府·左都御史刘达整饬蓟州等处兵备,兼巡抚顺天等府地方。
      ○参将宋赟、桂勇、贾鉴等获剧贼 申窑头、赵祥、何通及其党九十余人于近郊,赐敕奖励,提督太监张忠、都督朱泰、侍郎王宪仍各荫子侄一人为锦衣卫百户世袭,赟升二级,勇、鉴一级,千总官指挥·同知白元勋 等三百八十二人升赏有差。既而,窑头等六人越狱走匿,故职郝聚家。兵部募擒贼者赏银百两、升二级,匿者罪之。聚乃首于缉事官校,擒祥等四人,窑头及 通皆格斗死,又以所捕他盗,皆指为窑头党。都督朱宁奏之,兵部以为宁 功亦赐敕奖励,增俸岁五十石,加荫其子一级,千户王鉴以下悉升赏如例。初贼之逸也,上在宣府闻之,谓:“宁居守,顾有此。”颇不悦,江彬因谮之,宁宠由是渐衰,而彬权日专矣。
      ○丁亥释奠先师孔子,遣大学士梁储行礼。
      ○太监张锐、左都督朱宁 各奏:官校缉捕功。诏:“升锦衣卫都指挥·佥事 郭鳌、千户邢政等一百二十八人各一级,故都指挥使钱璋 赠二级。”
      ○命:“运船冻阻天津,即于天津仓交纳,凡米六万石。”从其左都督朱宁奏也。
      ○巡按福建·御史程昌奏:“比者,延平建宁邵武福州等处士卒强狠,相继煽乱,乞简命大臣一人巡抚其地。”事下兵部集议:“以福建旧无巡抚,不必时设。近已敕南赣都御史王守仁往勘,凡一应事宜令会镇巡等官从长议处,奏请定夺。事毕,仍还原职。”会御史周鹓亦奏:“逆贼 进贵等近已就擒,其余胁从军士原非得已,宜抚处以安人心。”得旨:“俱令守仁从宜处置,镇巡以下各分别功罪以闻。其南赣事任,蹔令兵备杨璋代理。”
      ○戊子祭大社大稷,遣新宁伯谭祐代行礼。
      ○己丑遣户部·尚书 杨潭祭京都太仓之神。
      ○遣顺天府官祭宋丞相文天祥。
      ○山西平阳府阴霾障天,昼晦如夜,自未至酉风作乃散。
      ○传旨:“赐左都督刘晖、神周、都督佥事 李琮皆姓朱氏。”
      ○上自加太师,降手敕谕吏部曰:“镇国公朱寿宜加太师。”又传旨谕礼部:“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太师·镇国公朱寿令往南北两直隶、山东、泰安州等处尊奉圣像,供献香帛,祈福安民。”又谕工部:“今南行巡狩,宜急修黄马快船。”于是,大学士杨廷和言:“陛下天纵圣明,何故有此举措?天子之尊与天相等,天不可降而称地,天子岂可降而封公,又降而官为太师,公虽爵先侯、伯,太师虽品居卿上,皆人臣耳。天子岂宜轻自贬损,下同人臣。天冠地履,倒行逆施,自开辟以来,简册所载,俱未前闻。臣下岂敢曲为阿顺,以自取罪戾。至于泰山,特五岳之一。古礼,惟诸侯主祭,今制郊坛分献,亦惟命官行礼,非天子所宜祀也。使其有神,岂肯享此非礼之祀。今欲尊奉圣像,供献香帛,必不得已,止可遣官,不宜亲往。陛下但肯端居大内,自能祈福安民。若乃千乘万骑,所过骚然,福未能祈,而民已不安甚矣。今四方兵荒相仍,民穷财尽,加以国用窘急,科派日增,闾里萧条,人民愁叹,而山东章丘等县及南直隶、淮阳、苏松等府,去年大水为患,至今地方狼狈。一闻巡幸,远近惊疑,岁赋常额,犹且不能办纳,若又派增以备供应扈从,人马何以处之?又国家建都幽燕,北控胡虏,转输东南财赋,以供西北兵马,乃能保守京城。今欲多用黄船并马快船,只未免壅塞河路,阻滞运船。东南财赋,必不能至。凡一应上供及官中百需,与夫百官六军岁用,顾于何处取给?南方客货,舟经运河,闻风畏沮,一切不来,京城军民何以度日?凡此数事,皆关系国家安危。若不断自圣心,改弦易辙,则天下祸变,或将从此而起。他日陛下虽欲追悔,亦恐无及于事矣。此臣等所以日夜痛心流涕,而不能已于言也。伏望圣明俯垂嘉纳,亟将太师、镇国公等项名号通行停革,仍诏谕中外停止巡幸,断然不行,则事体正而人心安矣。”已而,部院大臣、礼部尚书 毛澄等,亦言:“人君之宰天下也,居中以制外,崇正而抑邪。陛下自去秋出居庸关,直抵山西、陕西之境,从此数月之中,内外章奏不以时达。大小政务,几至废驰。幸赖天地祖宗之庇,圣躬安妥而还,人人以为车驾不再出矣,今乃复有此举,臣等诚所未喻。陛下以天地之子,承祖宗之业,九州四海,但知陛下有皇帝之号而已。今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太师镇国公者,臣等莫知所指。夫出此旨者,陛下也。加此号者,陛下也。不知受此号者,何人邪?如以皇储未建,欲遍告天下名山大川以祈黜相,则遣使走币足以将其敬矣,亦不必陛下亲行奉神像、献宝香,如佛老之所为也。况车驾一出,师众如林,吏民所输不足以给,此其不可一也。漕河阻塞,商贾不通,诸须匮乏,百物腾贵,此其不可二也。江涛汹涌,雨湿频仍,水土有所不宜,习俗有所不惯。设有惊忧悔,将何及此,其不可三也。边陲之士,奔走蹴蹂小民,禾稼被伤,蚕桑失业,恐望风尘蹈水火者众矣,此其不可四也。车驾愈远为日愈多,京师重大,谁可付托。倘北虏乘虚而突来,奸人投间而蜂起,太仓无兼岁之储,诸将乏万夫之敌。仓卒有变,何以应之?羽书有急,何以达之?此又不可之大者,五也。伏望俯察愚衷,早收成命,毋令传示天下后世,则居中崇正之道,两得而无遗矣。”六科都给事中邵锡等、十三道御史熊兰等,亦以为言。俱不报。
      ○庚寅户科·都给事中邵锡劾奏:“漕运·把总官聂钦 剥削运军,侵克脚价,而吴鉴积债钜万,宜下 钦 等于法司,照例递运。其余把总郭琮等,亦宜令漕运都御史查治,并禁挂欠带运之弊。”户部覆请,俱从之。
      ○大学士杨廷和等言:“今二月以过三月将临,天气和暖,伏乞皇上留心圣学,令儒臣等各依职业进讲经史。”不报。
      ○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李逊学 卒。逊学,字希贤,河南上蔡县人。成化丁未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弘治丙辰,升浙江按察司佥事,以忧去,终丧改陕西升副使,又以忧去,终丧改山东,前后更三任,俱提调学校。所至务崇宽厚,颇得士心。正德戊辰,升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明年,仍入翰林院兼侍讲。升户部右侍郎,提督仓场。寻改礼部,升左侍郎。乙亥,升南京礼部尚书。丙子,以奉贺表入京,改礼部。明年,兼学士掌詹事府事,入内阁专管诰敕,奉命授庶吉士业。至是卒,祭葬如例。逊学,为人开爽,颇不羁,为诗文有藻思。
      ○辛卯赐阙里五经四书、性理大全及孝顺事宜、五伦书各一部,以先年御赐书籍毁于流贼故也。
      ○荣王 祐枢奏:“先年封内所赐桃源、沅陵等县,诸洪夷司等山溪,产杂楠木竹簰柴炭等物,多为豪民侵占取利,请抽分。”工部覆:“诸山场延袤千里,其间多军民产业耕种,以供赋税采代,以资日用者。该府所赐自有界限,若概令抽分,恐地方扰害。”乃不许。
      ○初,广西龙州土官·知州赵源卒亡,嗣妻岑氏诈以家人子为子,冒姓赵名璋,欲袭源职。既而,州民保源庶兄子相袭职,岑氏与璋逃入田州。至是,璋复谋夺相位,阴求助于田州土官岑猛、太平州土官李珖,赂镇守·太监傅伦、舍人王祥等,诡称锦衣舍人,奉旨调兵送璋入州,猛等遂各起兵共万余人攻破州治,相惊惧潜遁,地方骚然。总都御史杨旦 以闻,因劾:“分守·参政彭夔、分巡·佥事 李淳,坐视激变,隐匿不报。及都指挥戴仪、左布政使何珊、按察使宋玺、前分巡佥事 杨誉,俱宜究治。”兵部覆议,得旨:“夔、淳下御史逮治,仪、珊、玺、誉姑停俸,祥等责,伦 捕治之。土官争袭讎杀令总督等,勘处以闻。”
      ○壬辰太监李英传旨:调镇守湖广·太监杜甫于福建,镇守贵州·太监李镇于湖广,分守四川建昌·太监宋辅于贵州。
      ○巡抚保定等处兼提督紫荆等关·右副都御史张嵿乞养病,许之。先是,太监卢明等以奏事西行过真定,嵿待之倨,又诸中贵籍隶近畿者,亦多不悦,故求去。
      ○右副都御史冒政卒。政,字有恒,直隶泰州人。成化乙未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弘治庚戌,升武昌知府,守正奉公,多所兴革。寻升山东左参政,分守东兖弛、南旺湖,禁以食贫民,又分守辽阳。正德丙寅,由辽阳升江西右布政使,将发以所余饷银千两归于代者,毫发无所取。奉新饥盗且起,政赈恤有方,遂晏然。丁卯,升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刘瑾以政前在辽阳军储有亏耗逮治,罚米三千余石,累岁事方竟,禠职以归。瑾败,复职致仕。至是卒,赐祭葬如例。政,为人质直坦易,居官廉正,卒后家无余资,其子称贷襄事,士论重之。
      ○癸巳慈寿皇太后圣旦,文武官命妇朝贺于宫中。是日,免群臣宴。
      ○转四川布政司·右布政使华琏为本司·左布政使。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