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7、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六 ...
-
正德十三年九月
○戊戌朔。上驻驆大同。先是,镇守大同·太监马锡以总兵叶椿第为献,江彬传旨令椿立鬻券,遂改为总督府居焉,又夺都指挥关山·指挥杨俊 所置店二所,改为酒肆,榜曰官食,亦令立券如椿,实未尝予直云。
○大学士杨廷和言:“圣驾出幸今,已一月矣。内外人心,栗栗危惧。又有讹言传播:‘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名号,及巡幸山西、狭西、河南、山东、南北直隶之说。愚民无知,转相告语,甚至扶老携幼,逃避山谷。此风一传,关系甚大。臣愚窃念自古人君乘舆远幸,或以夷狄侵扰,或以臣下逆命,皆因不容已之势,乃有不得已之行。今陛下当无事之时,为有事之举。虽有内外左右忠良之臣,谏亦不闻,言亦不入。不知圣明之见,何以出此?今邦畿远近,盗贼公行,江淮、南北大水为患,各处灾异奏报不绝,士马疲劳、财用匮乏。天变于上,人怨于下。诚恐朝廷之忧,不在边方而在腹里,不在四夷而在百姓也。伏望早回銮舆,亟下明诏,将前日讹言所传,一切禁约改正。自今以后,有仍以‘总督威武大将军’名号见于文移行下官府者,坐以诈传圣旨重典。其原调边兵俱各放回本镇,照旧操守。原留随侍将官,亦宜因能授任,使之各守职业,示以宽大之恩,消其疑畏之念。陛下深居宸极,颐养天和,以奉慈闱之欢,以俟前星之耀,则事体自定,人心自安,宗社万万年无疆之福也。臣受恩深厚困卧床褥,与死为邻,前项事情目击耳闻,痛切心肺,义不容于不言,情不忍于不言,故敢冒死言之。伏望圣明,俯赐采纳。”不报。
○己亥以平贼功,加太保·武定侯郭勋 禄米岁四十石,荫子一人为锦衣卫世袭百户,勋 以无子乞移荫于其弟,敕从之。
○庚子上至偏头关。
○辛丑孝恭章皇后忌辰,驸马林岳谒祭景陵如常仪。
○礼部·尚书 毛澄等言:“九月二十四日,万寿圣节。今车驾远巡已踰两月,伏惟早赐回京,躬受庭贺。”不报。
○癸卯礼科·给事中李纬言:“圣驾远幸宣府、大同、甘肃、延绥等处,六军所至,掠人财物,乱人室家,侵陵有司,需索百倍。四方闻风,十室九窜,诚恐祸变之来不可测也。夫欲巡视三边修举戎务,岂无文武大臣可遣,何必亲冒艰险,下行将帅之事,与区区丑虏角胜负哉!况秋气渐寒,圣节在迩,伏望早赐回銮,以安人心。”不报。
○乙巳晋府·永和王 表降薨。王,荣怀王第二子,母妃孔氏,弘治辛亥袭封。至是薨,辍朝一日,赐祭葬如例,谥曰:“靖惠”。
○戊申户科·左给事中刘洙 言:“去岁十一月,例该处决罪囚,俱取回监候。因圣驾在边,生杀之权,非臣下所敢专也。今秋后又当处决,而乘舆未返,若仍留不决,则奸恶不去,无以安良善,欲照常覆奏,则事关众命,孰敢裁决。乞敕法司将旧岁取回监候罪囚,并以后当类审者,且由会奏。仍望早赐回銮,临刑之日,亲赐处分。”不报。
○工科·都给事中窦明等言:“南北直隶并山东、河南为建乾清坤宁二宫徵派物料,民已不堪。今又传銮舆不日临幸,有司科扰百姓流移,至以幼女适人,不待礼聘。万里外传闻之误,又不知何如也。乞令各抚巡官禁约非时婚嫁,及有司之科歛病民者。”不报。时车驾所至,贵近多先掠良家女子,以充幸御至数十车,在道日有死者,左右不敢闻,犹载以随,且令有司饩廪之外,别具女衣首饰为赏赉费,远近骚动,故多逃匿,上未必尽知也。
○庚戌致仕南京户部·尚书 林泮卒。泮,字用养,福建闽县人。成化八年进士,任南京大理寺评事,历寺副寺正,广州知府,广西右参政,江西左右布政,顺天府尹,户部右侍郎,提督京庾。正德三年,升南京户部尚书,寻有旨勒令致仕。时逆瑾方横,诸大臣不附已者,多从中罢,甚或绳之以法,在廷惴惴。泮得致仕,免于祸,以为甚幸。未几,坐累罚输边米百石,贫无以偿,甚苦之。泮所居毁于火,不能复创,及归无所于处,寓僧寺及先贤书院者数年。至是卒,无以为歛。有司为庀丧具,且悉其廉贫之状以闻,乃得赐祭葬如例。泮,居官小心畏慎,事上或过于恭,然事亦不为之挠,至于廉洁之操,始终不渝,尤为士大夫所贵。议者谓其当官三事,可以方诸古人而无愧焉。惜其才略无大过人者,故不以勋业着。
○辛亥大学士杨廷和等言:“今圣节渐近,未睹銮回。窃惟国家礼典,莫大于朝贺,嵩呼万寿,乃臣子祝颂,若上之诚有不能自已者。然非万乘之尊亲临黼座,则在朝之臣既不得仰瞻日月之光,而远方之使又无以遂朝宗之愿。帝王之御世,岂有此邪?况我祖宗以来百五十余年,仪式具存,每岁行之,未之有改。至于今日,而乃欲尽弃之,岂不深可惜哉!又况礼之存亡,系于一身、系于天下者甚大。安危治乱,恒必由之,诚不可不慎也。伏望皇上守祖宗之成宪,不敢以少违,重朝廷之大礼,不忍以遽废。澄心静虑,舍旧图新,务全盛典,以慰天下臣民之望。”不报。
○致仕南京工部·右侍郎沉晖卒。晖,字时旸,直隶宜兴人。天顺庚辰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升员外郎郎中。成化戊戌,改南京礼部,寻升狭西布政司参议。以忧去,服阕复除福建。未几,进本司参政。弘治庚戌,升广西右布政使。卫士以缺粮相煽为乱,晖捕得首恶三人斩之,遂定。明年,转江西左布政使。甲寅,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下令许民之无田者,得耕废弃地,免其租三年岁余,得常稔田数千顷。又甓郧阳城十有二里,于襄樊往来要津,造浮梁八十艘以便涉者,民甚德之。未几,改巡抚湖广。时武冈州·知州刘逊 坐裁抑藩府被诬,晖为直之。戊午,召为南京工部右侍郎。踰年,以言官论劾力求去。至是卒,赐祭葬如例。晖,剔历中外几四十年,颇不失职。其为侍郎,较工计直,细及锱铢,人多怨之,用是屡招浮议。然晖既去,继者阅旧牍,颇以晖所执为是云。
○癸丑升大理寺·右寺丞李铎为左寺丞,御史袁宗儒为右寺丞。
○升湖广布政司·右参政张天相为浙江·右布政使。
○通政司·右通政李元吉、太仆寺·少卿刘志道为言官论劾,俱致仕。
○通政司·右通政张龙 致仕。龙,负恃取官,巧媚罔利,士类不齿。初,以通政司参议降府同知,恶稔于昔,论议汹汹。未几,改升为知府,及吏部考核又乞升为通政,肆意干请,无所忌惮。至是,冒挟钱宁,以取重货,事觉乃退。
○甘肃兵备·副使戴书、山东·右参议陈溥俱以不职,为巡抚都御史所劾,令致仕。
○赠广西郁林州·同知郑宝 为本州·知州,仍荫其子一人为国子生。初,宝 署北流县,适妖贼 李通宝 为乱,乃与其子宗圭率兵出御,杀贼二十余人,贼稍退,乘胜逐之,父子皆死。事闻,故有是命。
○荫大理寺·卿陈恪子应期为国子生。恪卒,其妻乞荫子,吏部以恪三年未经考满,例不当荫。诏:“恪年劳既深,许之。”
○补荫工部·尚书 刘璋承继侄孙 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张淮孙 景宪俱为国子生。
○故巡抚保定·右副都御史王沂孙 节、掌太医院事·通政司·通政使李宗周子俨,俱乞荫,为吏科所驳,谓:“沂已荫其子昶,不宜夤缘奏扰。宗周以方术猎取大官,已为非分,不宜录及其嗣。”吏部覆议,亦不可。内批:“俱荫为国子生。”
○上自封为镇国公,降手敕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统领六师,扫除边患,累建奇功,特加封镇国公,岁支禄米五千石,吏部如敕奉行。”于是,尚书 陆完等奏:“祖宗列圣之制,未有身居天位,下同臣爵者。注府勋阶,皆非事体所宜。臣等明知不可,岂敢阿意顺承。乞下廷臣集议,采择礼典,别上尊崇之号。”内批:“注后军都督府带俸。”
○升顺天府·府尹胡韶为刑部·右侍郎。
○升太仆寺·卿何孟春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
○升翰林院·编修陆深为国子监司业。
○命营州后屯卫指挥·同知赵承恩守备德州。
○革分守辽阳·副总兵孙文回原卫带俸,以巡按御史劾其贪儒也。
○荫巡抚湖广·右副都御史秦金子汴为锦衣卫百户,录其郴桂平贼功也。
○兵部·尚书 王琼 会廷臣议上武举条格:“一 武举乡试,仿文士乡试年,以十月为期。先月,都司、布政司类造卫所府州县应试者,于巡按御史会三司官考验定数,两京卫所俱送中府会官考定,直隶卫所留守司大宁都司并各府州县,俱送巡按御史考定,各转送兵部。考验之日,选取之法,一如武举会试例。一 武举天下军职,两京武学并诸卫所各起送五十名,南北直隶卫所各三十名,留守司大宁都司各十名,辽东万全二都司、山西行都司,各视直隶卫所,狭西都司视两京武学。狭西行都司,山西、山东、河南、江浙、两广、川湖、云南都司视狭西都司各杀三之一,福建贵州各半之。川湖闽三行都司,各视大宁都司总小旗舍人舍余军余两京武学各卫所各起送二十名,南北直隶卫所辽东万全都司山西行都司各半之,大宁都司留守司及十二都司四行都司各杀四之三,民人南北直隶各二十名,每布政司各半之,以上起送之数,虽有定额,若不及额者不拘,惟不得踰额。一 会试之年,四月兵部于团营教场会集考验。初九日,试马上箭十二日,步下箭十五日,策一道。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为考验官,提督各营官兵部左右侍郎、锦衣卫官二人,给事中二人,为同考验官,监察御史二人为监试官。一 会试每科中选,如正德三年例取六十人,官以品级为次舍人序见。任武职后,外取中选总小旗人等不得过二十人。一 各处起送,必须操行无过,言貌出众,膂力过人,及弓马熟闲,策答通晓兵法者,不得滥举以足额数。一 选取之法凡有五等,以原报考语行检实迹优劣为一等,言貌膂力优劣为一等,马步中箭多少各为一等,答策优劣为一等,五等俱优者中试,或五等互有优劣听考验官参酌去取。一 中试官除都指挥使难升外,其都指挥同知以下俱升署一级。遇推用署指挥使同知佥事,俱加署都指挥佥事职衔,俱终其身不袭。一 中试官俸应支折色米内,改五石支本色。一 中试武职属都司行都司者遇本都司及本地备倭守备总运等缺,属两京卫所者遇南北直隶都司留守司官缺及备倭守备总运等缺,俱以次推用,或兼举未中选而曾经奏保者,各卫所军政掌印佥书管屯巡捕等缺,亦于武举中选官推用。一 中试总小旗舍余军余两京及各边镇者俱委管队,在外者各于本卫所委管守城操练,巡捕其民人委管本州县,民壮俱冠带荣身,总小旗俱支本色米,舍余军余民人俱支米一石,以后立功照例升用。一 中试应袭舍人俱待袭替后推用。”琼 以前尚书 刘宇所定条格有未当者,复建此议,自谓据古准今,视前为优。又自请为考验官。诏皆从之。唯翰林院考验官至期奏请,琼不欲旗军人等列名于指挥之前,故但以品级定先后,殊非较艺之意,又身居兵部,自请为考验官,其诬上行私,不知忌惮如此。
○斩河南浙川盗王泰等于市。巡抚都御史李充嗣、镇守·太监孙清以擒捕功赏银二十两、彩币二表里,巡按·御史张仲贤、袁泽银帛半之,参政王珝 等各赏有差,知县熊价等准以功赎罪。
○录蓟州洪山口、罗文谷等关功。升赏千户蒋隆等四十三人有差,都指挥马永升署都督同知,镇守太监王忻、高奈给禄米岁十二石,都御史臧凤、总兵官戴钦 各赏钞二千贯、彩币三表里,分守太监徐顺彩币二表里。
○以应州功荫都督朱宁 子永安为锦衣卫世袭正千户,见任管事。时永安仅六岁,复荫叙为都督,赐蟒衣玉带云。
○升赏辽东清河等堡地方获功阵亡官军乔旺等六百人有差。
○湖广郴州民奏称:“永顺致仕·宣慰使彭世麒征剿猺贼,号令严明,所过之地,秋毫不犯,乞加赏劝。”兵部覆奏,诏以“世麒忠勤可嘉,写敕奖励。”时恩赉多出干请,故远人亦效尤焉。
○升赏郴桂地方,剿平猺贼 龚福全等获功官民土兵都指挥刘宗仁 等二千三百七十人有差。佥事 王济并布政方璘等各升俸一级,内有余功者,仍加赏。参将史春升实授一级,都指挥赵明等各赏银十两、纻丝二表里,指挥张清等半之,致仕·宣慰使彭世麒与正二品散官服色诰命,再写敕奖励。
○兵科·给事中许复礼 以福建福州等七卫军士缺粮,相继称乱,因言:“天下治乱,系于人心。今四方兵荒,人心摇动,易于从乱,实可隐忧。宜令各镇巡等官查按军卫有司之弊,凡不急之工役,无名之岁办,非分之科扰,俱减免厘革,以安人心。”下兵部覆请:“自今非奉朝廷明诏,擅役一夫、擅科一物者,听抚按及按察司官劾奏重治。”从之。
○以应州功升荫锦衣卫·指挥使秦玉为都督·同知,指挥·同知魏天祥、温得为都督·佥事,指挥使于福为都指挥使,指挥·同知周暹、正千户李钦 为都指挥同知,副千户张祥为都指挥·佥事,署指挥·佥事 赵信为署都指挥·佥事,正千户□□为指挥使,署正千户马祥为署指挥使,舍人张俊、韩盛聪、刘栋、杨胜、萧迪、谷柯、蒋锶、张奇、甯玺为正千户,陈钊 为百户。天祥等十五人皆太监魏彬、张永、赵林、苏进、马英、张忠、萧敬、谷大用、蒋贵、张淮、秦文、温祥、李英、于经、周昂弟侄,而甯玺冒赖义姓,陈钊为佛保 家僮,韩盛聪、刘栋 为韦霦、张钦表侄,杨胜 为张锐表兄也。凡荫序未有如是之滥者。既而,天祥等复自叙其功,宜改正重升。于是,复升玉为右都督,得、天祥俱都督同知,信署都指挥同知,荣都指挥佥事,祥署都指挥佥事,迪、玺俱指挥佥事。
○镇守贵州总兵官都督·佥事 李昂以老乞归,兵部谓:“昂廉谨有功,请给俸隶,以示优礼。”许之,令于南京右府佥书。
○命狭西都指挥·同知王爵狭西行都司掌印。
○命大宁前卫·指挥使曹鹏、龙骧卫·指挥使冯璧、武城中卫·指挥使高辅神机营补缺管操。
○江西铅山民李镇、周伯龄、吴三八作乱,平之初 宸濠以大学士费宏持护卫之议,既家居犹怨之不已,欲甘心焉。宏族人有与三姓讼者,濠乃令黠吏毛让诱,致之密谕,以意俾专贼宏。于是三姓者恃濠,遂寨险作乱,日寻干戈,费氏举族避之县城中。伯龄等率众斩关而入,破县狱大索,执所与讼者支解之,宏亦几不免。守巡官以下畏濠,置不问,三姓势益张,众且三千遂发宏先冢,备极惨毒,复劫掠乡民二百余家,远近骚动,宏遣人奏愬于朝。下巡抚都御史孙燧等议处,燧以屡抚不服,请用兵,乃调饶信官民兵檄副使王纶剿之,镇等列阵拒敌,久之乃克,镇就缚,伯龄解甲,降三八走匿,濠府诸俘获者纶希,濠旨多所纵,遣及狱上,论斩者止三十人,濠复欲脱,镇、燧觉,乃榜杀之,余皆瘐死,或从濠反歼于阵,竟无肆诸市者,濠败后,三八走匿福建,捕得乃毙于狱,阖境快之。
○刑部断囚有子紏他人劫其父弟劫其兄者,循旧例以同居卑幼将引他人为盗,及私擅用财,拟罪止徒杖。至是,大理寺驳之,而刑部固执原拟。少卿刘玉因奏云:“定律明刑,实以弼教。今子劫父弟劫兄,人伦之大变也。即使律文未载,亦当权轻重以正法,援比附以上请,若如前拟断,则是伦理置而不论,盗贼肆而不禁,亦何惮而不为哉!”于是,下刑部会议,如玉言改拟重刑,仍著为令。
○南京守臣奏:“应天、扬州、苏松、常镇等处大雨弥月,平地水深丈余,漂溺室庐人畜不可胜计。民间往往质鬻男女,及拆卖瓦木,以给食者。而有司督租如故,乞赈贷蠲免。”工部覆请,得旨:“既水灾非常,人民困弊,诸不急之徵蹔,且停缓,此后若有派办,仍湏酌量减省,毋致重为民困。”
○先是,内官监·太监刘餋 等以缺物料,请差本监官二员,往湖广、浙江抽分厂,会工部主事中半抽分。得旨:“以李文往湖广,马俊 往浙江。”工部因奏:“抽分厂竹木等料,俱送清江卫河二提举司成造粮船及备器皿厂,供应器皿之用。比年流贼猖獗,焚毁粮船几二千艘,补造至今未完,而上供器皿工价亦多逋欠,他若赏赉朝贡番夷衣服、彩叚动輙数万,皆需抽分所入者补还。况今湖广、浙江诸处连岁饥馑,民多逃亡,正供赋税,尚望蠲免。伏望轸念民艰,追寝前命。如本监急缺物料,臣等别为计处。”不听。
○甲寅封右都督朱彬为平虏伯·左都督朱泰为安边伯,各食禄千石,世世承袭。彬、泰善伺上意,日见亲幸,既诱上再巡边,与虏遇幸不覆军,上欲自耀武功,乃假重两人亲为定爵名,驰敕下吏部封之,两人亦自以为当得,偃然受焉。由是权愈专,不复顾忌矣。
○监察·御史李镇言:“巡按直隶·御史刘士元禁戢奸邪,不挠权势,永平·知府 毛思义才足有为,恩尤得众,为镇守·太监郭原所诬,遂至逮问。今原奸已露,则 士元、思义无罪明矣,乃犹监禁未释,望取其大节舍其小过,特赐宽宥。”不报。
○乙卯刑部都察院会审重囚,情真罪当应决者八十八人,应奏请者四人。上命:“重囚情真者依律处决,其四人仍系之。”
○丁巳夺狭西布政司·右布政使李承勋、按察司·按察使杨惟康俸各四月,以巡按·御史张文明劾其违例乘轿也。
○己未驸马·都尉林岳卒。岳,字镇卿,其先浙江人,籍于应天,少读书习举子业。弘治丙辰,被选尚德清大长公主,乐与士夫游。性孝友笃,于餋母德清化之事姑,与齐民家礼无异。有弟峦为锦衣千户,每饭必待其至宴,集游豫必与偕。至是以疾卒,给斋粮百石,麻布百疋,辍朝谕祭营葬皆如例。子二,长鹿锦衣指挥佥事,次廌锦衣正千户。
○增广宁等五卫儒学优次等生员各三十名,每三年以二人充贡,如州学例。从镇巡官奏也。
○狭西汉中·知府 贾铨以贪污,下镇巡官勘问,铨惧而逃,遂黜为民。
○命四川都指挥·佥事 张杰充松茂游击将军。
○命南京水军左卫署指挥·佥事 佴缙 守备浦口子地方,以都指挥体统行事。
○湖广永顺宣慰使司·头目彭芳等为致仕·宣慰使彭世麒乞蟒衣玉带。兵部议不可,乃已之。
○升赏辽东叆阳御虏威远等堡有功官军百户崔堂等一百一十八人有差。
○升分守宁夏东路右参将·署都指挥使傅铎为署都督佥事。铎,自叙洛川镇西功求升。兵部为请,故有是命。
○升赏福建南靖等处获贼有功官军副千户张宪等二千九百八十人,监生张琼 等十二人,及赠荫阵亡官军指挥·佥事 覃桓、县丞纪镛等六十三人各有差。御史王应鹏赏银五两,纻丝一表里。
○以庐凤淮扬及苏松等处水灾,命巡抚·都御史丛兰、李充嗣发所在仓库赈济。从南京工科·给事中王纪请也。
○庚申以万寿圣节,驸马·都尉蔡震、马诚、崔元祭告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仪宾周钺祭景皇帝陵寝,内官祭恭让章皇后陵寝,俱如常仪。
○辛酉万寿圣节,上在宣府,文武群臣于奉天门行遥贺礼。
○壬戌太监赖义传旨朔州守备·太监王恭取回京别用。
○癸亥朝鲜国王遣陪臣吏曹、参判方有宁 等贺万寿圣节,赐宴并赏彩叚等物有差。
○四川播州宣慰使司·宣慰使杨斌遣长官李镜 等贡马贺万寿圣节,赐宴并赏彩叚等物有差。
○乙丑命服阕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沈林巡抚山东。
○丙寅以旱灾免直隶河间府所属州县税粮有差。
○以明日十月朝,驸马·都尉蔡震、游泰、崔元分祭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仪宾周钺祭景皇帝陵寝,内官祭恭让章皇后陵寝,如常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