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入世 ...
-
按人间纪年,今年正是宁顺元年。
先帝在位的最后十载里,昏庸无度,不理朝政,宦官专权,正是天下合久必分的前兆。先帝自己享完清福,把烂摊子留给了子孙,撒手人寰了。小皇帝被赶鸭子上架,太后垂帘听政,众朝臣期待的新气象并没有出现,外戚却愈加跋扈。显然年号并不能改变混乱的世道,这一年既不宁也不顺,天灾人祸在这个时代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南方大水,冲垮了浦江大堤,下游百姓简直是泡在水里生存,尸体腐烂,又引起了瘟疫,死伤无数;北方大旱,滴雨不落,夏季炎热,地表龟裂,热死了一波人,秋收时节颗粒无收,又饿死了一波人。各地官府有名无实,朝廷难得拨发的赈济粮大概也都赈济进了地方官员的口袋。哀嚎遍野,满目疮痍。大概也只有京城附近还自遮双目维系着虚伪的繁荣。这是人间。
不周山与冥界外围的度朔山堪堪相连,将地上的东方大陆分为两块:不周山以东是人间,以西是妖界。大概天意弄人,东边的人间大陆钟灵毓秀,灵气充沛,而人族并不如何需要灵气;西边的妖界若想修炼,充沛的灵气必不可少,可偏偏西大陆灵气凝涩,不易化用。也不知两族先祖是如何分配的资源,总之,时至今日,妖界的灵气行将枯竭,新生的小妖要么是死胎,要么活不了多久就夭折。还有不少大妖为一点灵气大打出手,两败俱伤。群妖陨落,世道混乱。这是妖界。
在这样的纷杂的世道里,不同的阴沟里的老鼠也有碰头的时候。一天,到人间偷食灵气的妖界小混混被人间起义军中三脚猫功夫的道士捉住,送给了起义军首领,按规矩,妖族不能私自跨越人妖边界,按律当斩。妖精混混情急之下出个个馊主意,本来只是想找个机会赶紧跑,未曾想歪打正着,小妖屁滚尿流地回去禀报了混混头,这下人妖两族边界上的乌合之众们一拍即合,达成了脆弱的合作——去偷生死簿。
传闻中,生死簿上记录世间祸福生死,一生功过。若将此簿拿来,便可以修改人间祸福,改变妖族几乎注定灭绝的结局。再不济也能将自己及亲朋好友的名字划去,从此长生不死。
所谓合作,不过是人界为妖界提供充盈的灵气,妖界则需冒险探入地府,偷取生死簿。如此一番天方夜谭竟将那几个自不量力的人和妖谈出逆天改命的凛然来,仿佛正在密谋的不是去地府偷鸡摸狗的下三滥,而是一番宏图大业。
然而还没等他们这阵心血来潮的凛然化为行动,热血沸腾的漏勺们就将这番“宏图大业”漏了出去,当然,仅限于人妖两界。
一传十十传百,当此传闻落入妖王耳中时,这位脑满肠肥的妖王第一反应是这是要造反,如何得了;第二反应是荒唐,太荒唐了。仔细想了想后,觉得居然荒唐得还有几分可行。于是妖王美其名曰“为了子民”,将行动计划细致地斟酌一下,构建了一副美好蓝图:计划成功就独占生死簿改变命运,增强实力后侵入人界,夺得灵气;倘若不幸失败,就直接利用与人族的合作,猝不及防地攻入人界,强大实力后再夺生死簿,掌控六界。
当然,美好的愿景只会出现在计划里,妖族的宏伟蓝图还没等到实行一半,就被天界和解珩打回了老巢回炉重造。但漏网之鱼趁机混入人界,人妖混居的历史从此开始。
而人族以血和泪的教训再次证实了不作就不会死的至理名言,以一年的时间将人间混战的历史又往后拖了二十年不止。
然而独行在小路上的解珩并不关心这世间纷乱种种。唯一能关系到他的大概只有如何在这样纷乱的世间找到被扔丢了的隐形生死簿。
平心静气地想了想,解珩大概也能知道当时情况的紧急,不到迫不得已,判官也不会想出这么损人不利己的法子。虽然生死簿被施了隐形咒,不过以他那半瓶子晃的水平,只要仔细些,应该也不难识破。
穿过了度朔山,迈过鬼门,就算是出了冥界。度朔山上的千里桃花已然绽放,绯红色的花瓣伴着春风将酆都大人送去了人间。
几个时辰前。
妖族闯入地府后,一部分妖兵拦在了中途,控制住了地府的兵力:另一部分直接杀入了罗酆殿,寻找生死簿。
判官的日常职务就是给解珩打下手,一并处理地府那点鸡毛蒜皮的破烂事,为了方便,他一般就在罗酆殿周围等待传唤。
判官心知如今解珩不在,而妖族正巧这个时候赶来,绝非巧合。据传言,这帮妖族是冲着生死簿而来,肯定有万全准备,正面迎击是万万打不过的,于是他趁着妖兵还没冲进来,先带着生死簿跑了。绕道殿后,来到酆泉边,这才发现:呦,坏了!妖兵要先把罗酆殿包围起来!眼见着领头的大妖要转过弯来,情急之下,他对生死簿胡乱使了个隐形咒,心中暗道:对不住了老弟!然后毫不犹豫地将他扔进了酆泉。自己则找了个旮旯猫了起来。
许是绝境之下激发了老头的潜能,使生死簿逆着酆泉的水流往上激流勇进了好几里。等到出了地府,那小册子只觉头昏脑涨,好像冥冥中受到了什么引力的吸引,直把自己引到了度朔山的出口——大桃木下的鬼门。
一阵微风,一朵桃花好巧不巧地落在了生死簿上,竟泛起了盈盈的白光,融进了书里。就此,生死簿终于头痛欲裂,失去了意识。转眼,小册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颗小小的桃树种子,顺着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河漂向了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