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 10 章 ...

  •   五个月匆匆过去,儿媳柳氏难产,一尸两命。

      白茹茹很伤心,更为难的是,章初被人告发了。

      章初在信上写了自己困境的详情。四月十六,京中有官员向礼部正孝司告发说章初在父孝期间娶妻,有违孝道不堪为官。

      礼部发函让淮南道查实回复,淮南道道台大概五月初一收到公函。因之前朝中从四品的工部员外郎章约曾写信让道台关照章初,所以道台扣住公函一两日,当日私下告知章初,让他做好准备。五月初二一早,章初打发幕僚汪宝信和家丁章五、章陆返回喜融县,与母亲白茹茹商量如何应对和布置。大约五月初三或初四道台就会处理此事,派人来喜融县调查。很可能先不听章初辩解,直接让他停职待查。问明来龙去脉后再审章初,得出结论后上报礼部。

      章初已经收到了家中信件、见到了报信的章旺,对新生孩儿要劳累母亲照料十分抱歉,对妻子早逝有些悲痛。

      白茹茹对于所谓“父孝期间娶妻”其实并不很了解,想着一会儿私下问问赵妈妈和毛妈妈,先开口询问眼前人:“汪先生辛苦。家中小儿行事不谨,劳累您奔波了。依您之见,此事凶险在何处,如何能够化解?”

      汪宝信是淮南道东松县人,曾是大治五年的举人,可惜连续守了父孝母孝祖父孝祖母孝长达十年,在此过程中不能做官,家业艰难妻离子丧,蹉跎了前途磨灭了雄心,因此对于守孝其实深恶痛绝。去年出孝后身无长物,蒙旧友推荐给了东松县新任县尉章初当幕僚。难得这位十六岁的少年官儿为人踏实,颇具才干,能纳谏能决断,与汪宝信主客相得,相处的非常愉快。因此这番出事,汪宝信义不容辞,尽心尽力为主家跑这一趟,先行来喜融县摸清情况,布置一二,好应对道台派来的衙役。

      他一路之上反复揣摩此事的破解之道,已是成竹在胸,对于白如如的问询早有准备,张口答道:“章老夫人问的好,请待晚生一一说来。我朝以孝治天下,对官员、举人、秀才等守孝有严格详细的规定。可以说,守孝制度是想为官或者已为官之人必要遵守的基本法则。若被人发现守孝方面存在问题,对于犯事的官员来说,甚至比沾上百姓们深恶痛绝的贪腐渎职更为严重,根据情况不同,轻者罢职,很多会革了官身或者功名,成为白身,重者下狱也是有过的。因此对于章初大人来说,被人参这一本“父孝不满娶妻”,是仕途上的极大危险。”

      看白茹茹听的认真,一双美目神采灵动,若有所思。汪宝信明白这个撑过了夫丧、养大儿女的妇人不简单,能够晓得轻重,此事得多赖此人。汪宝信继续说:“一般来说,被人参奏,道台应是命章县尉立即上自辩表,再等调查结果,两相对照得出结论的。幸而道台大人爱护,先让县尉停职自省,等调查结果出来再审,这样子就给了我们操作的余地,不用怕两下里说辞不一了。”

      原来其中还有如此说道,白茹茹还想着道台不听章初辩解直接调查,是不是不信任章初,看来自己浅薄了。再一想这个汪宝信对于官场规则、潜规则很是熟谙,又得儿子信任,应是可托之人。因此听汪宝信说话更是认真。章五、章陆在一旁跟着听,都有恍然大悟的表情。

      汪宝信接着道:“章县尉“父孝未满娶妻”一事,我在路上问过章五、章陆两位兄弟,怕是真有其事吧。但是他俩也不是十分确定,还得烦请章老夫人回忆一番,当时到底是何景况。若是子虚乌有自然最好不过,我们能奏告别人诬陷。若是真事的话。”

      白茹茹忍不住接话:“若是确有其事,又当如何?”

      章五、章陆也为自己家老爷担心,憋不住插言:“是啊,汪先生,听您说的,违了守孝后果严重,我们老爷该怎么办?”
      汪宝信淡然一笑,很高兴章老夫人重视此事,后面才好推动。他说:“这样的事情,在前朝必然是重罪,礼部的正孝司就是咸盛爷亲手设立的。”汪宝信不甚恭敬的朝空中拱拱手,以示叩拜,这是说到皇帝或者皇家的一般动作。“正孝司专司稽查天下大小官员守孝情况,一旦发现有违例的,毫不容情,本人获罪,妻族和母族都可能被牵连。他们日常工作就是记录谁家亲长过世,祖父母丧要守满一年,父母丧需守满三年,继母丧要守一年,继祖母丧守半年。正妻死一年不得续娶,他们专盯着这些,可能比本人数日子都清楚些。”

      看众人深吸一口凉气,汪宝信续道:“到了大治朝,尤其是这几年则不然。”他再次朝空中拱手,“时移世易,皇家施恩,将举人试的三年一考改为隔年一考,有时还加开恩科,像大治十二年到大治十四年是每年一考。考出来这么多举人,自然官儿也多了,候补的举人等着做官的也多了,正孝司颇有些忙不过来。而且大治皇爷在守前朝咸盛皇爷的孝方面仿佛也立身不正,执政这么多年在默默淡化、边缘化正孝司了。就拿章县尉这事来说,若是在前朝,正孝司都不用给本道道台发函,他们查自己的记录就能认定,就能把章县尉拉到京城提审,过一下大理寺走走程序大概就定罪了。如今则不然,他们已然是盲人聋子一般,只能依靠道台的调查结论了。”

      白茹茹问了句外行话:“那岂不是,我们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了?”

      汪宝信惊觉,也许自己把事情说简单了,连忙补救:“章老夫人此言缪矣。一来,事情真相如何不是藏的住的,据我了解,章太爷逝世是在任上,驾鹤日期有据可查。章县尉去年娶亲吹吹打打,三媒六聘,喜融县很可能不少人还记得,两个日子一对照,自然就知道真假。二来,据道台跟章县尉透漏,正孝司是收到告发才知此事,因此发函,说明不知何人盯着章县尉,不可轻易造假,免得被此人抓住把柄。三来,正笑司也不是省油的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是他们对于道台的复函有所疑问,也会动用他们的力量复查,那时要是查出好歹来,道台也难辞其咎。因此道台只能在日子上转圜一二,给章县尉布置的时间,却不会听任甚至帮助章县尉说假话、编造瞒混的。”

      白茹茹一直在跟着汪宝信的话思考,喃喃道:“若是坐实了初哥儿确实在父孝期间成婚,我们还能如何布置如何补救?”

      心下暗想,要先问问家里下人,章初父孝出孝时间和成婚时间,以及其中因由,再行应对。

      白茹茹对事情有了大致了解,知道目前要紧的,一是判断父孝期间娶妻是真是假,按照章初急急打发汪宝信三人回来的做法,很可能是真了,白茹茹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二是在违犯了守孝规定这一错误的前提下,如何补救能把对章初的影响降到最低。这点只怕汪宝信也有了想法,但是听之任之,白茹茹怕被牵着鼻子走,丧失主动权,决定自己先静下心来,琢磨一二,再行请教不迟。

      白如如算了算时间,按照汪宝信说法,他们五月初二从东松县出发,搭乘赵家货运行的货车、货船,一路疾行,今日五月二十已经到了,用时十八天。然而道台要派人来喜融调查,就算五月初三当天派出,按照正常脚程计算,要二十天也就是五月二十三才能到达,因此道台确实不声不响的帮了章初一个大忙,给他抢出了时间差。

      再想到他们一行三人一路上与货物挤在一处,车船必然很是逼仄,应是吃不好睡不好的。既然还有些时间,白茹茹大方说道:“汪先生见谅,我一个妇道人家,听闻此事如晴天霹雳,还需缓缓神。您几位一路辛苦,先行用饭休息不迟,午后再议,如何?”

      汪宝信本想一鼓作气,将自己的妙计道出,听闻此言也得客随主便,头脑冷静了些,补上对白如如喜获孙儿的祝贺以及痛失儿媳的道恼,与章五、章陆先退出主屋。一直在屋外守候的素秋和金秋领汪宝信到客房,厨娘呈上饭菜,他此时才觉腹中饥饿,风卷残云一般吃过午食,又觉困倦,坐在椅上不觉睡去。

      章五和章陆各回各家,等待白茹茹再行传唤。章五发现自己媳妇准备去首饰店当学徒,细问究竟后很是支持,毕竟前景美妙。章陆之前一进就看到亲娘和媳妇都在老夫人眼前,已是暗暗诧异,回家细问才知道府中变动,虽然娘亲从府中内管事降为厨房管事,但是媳妇当了小主子身边的管事娘子,整体算下来章陆感觉自己家还是很受主子重用,心花怒放不提。

      白茹茹让素秋和金秋急急悄悄的把毛妈妈和赵妈妈请来,并没有告诉她们章初到底怎么了,只是细细询问相关情况。整理两个妈妈的回答后,白茹茹捋明白了时间线,章初父孝未满就娶妻,确有其事。

      大治十一年二月初二,章英盛到平夷道就任道补,白茹茹带着儿女跟随,但是他二月二十三病死。白茹茹就拖儿带女的三月底回到喜融守丧不出。但是因为原主身子一直不太好,儿女们也小,不济事,章英盛的一周年、两周年祭奠都是稀里糊涂过去的。理应在大治十四年二月二十三,章初和章福出孝。但是据说当正月里,原主大病一场,童大夫甚至跟章初说,恐怕白茹茹挺不过正月。原主病好了些就操办着孩子们出父孝。章初为了让母亲高兴,虽然知道不妥也就从了。因此正月二十三办了出孝,提前了一个月。

      原主当时让孩子们提前出孝,主要是怕自己一病不起过世了,章初又得守母孝,三年不能成亲,更不能参加二月的举人试。为了看着长子成家立业,原主在正月二十六就给章初娶了柳氏,办理了婚事,二月初就打发儿子上京赶考。紧赶慢赶的办完这些,原主才放心,觉得自己即使身体不顶用,万一去世,到了地下对章英盛也有所交代了。

      其实章初赶考之时,身上应该是带着父孝的。严格来说也是不合规矩的,不过这次没被告发,白如如先把这条存在心里。

      回过头看,幸好历哥儿是今年四月出生的,推算下来是去年六月坐胎的,若是如白茹茹当年一般,洞房夜怀孕,只怕章初的罪名还要多加一条,父孝未满生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