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德妃那绝对是愿意带着女儿多去慈宁宫请安的,只是这些年太皇太后身体不怎么好,后妃们也都不好去打扰太皇太后,只不过是初一十五时才去慈宁宫请个安。

      如今得了苏麻喇姑的话,将来她再带着小七去慈宁宫便也有了理由。

      倒不是德妃想着要去巴结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而是德妃真真为了女儿考虑。

      原本,七格格还在德妃肚子里的时候,德妃就隐约有个想法。

      若是她肚子里的这个孩子是个格格,那就将格格送到皇太后膝下养着。

      无论是真孝顺还是假孝顺,反正如今皇帝表现出来的,那就是很孝顺太后这个嫡母,所以前些年宜妃生下五阿哥以后,皇帝就将五阿哥抱到了皇太后膝下养着。

      也好叫皇太后膝下有个小孙子,也能体验下天伦之乐。

      若是德妃生下一个小格格,送到皇太后膝下,倒是也能正好凑成一个好字,确实也说得过去。

      德妃会有这种想法,那是完全为了自己的女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长远。

      本朝的旧例,为了拉拢和巩固满蒙关系,大部分公主们都是要嫁到蒙古去和亲的。

      虽说,作为公主嫁得必然也是蒙古那边的贵族,公主们嫁过去了也照旧是过着有人伺候的金尊玉贵的日子。

      但京城的日子跟蒙古这是具有可比性的吗?

      不说京城在繁华上就要比蒙古高出一大截,要是公主不受宠一点,嫁到鸟不拉屎的外蒙去,那可真真是有钱也没法享受。

      只说,公主们若是嫁在京城,那隔三差五还能进宫见一见亲娘。

      若是遇上驸马不好的,那至少还能进宫跟亲阿玛告个状,由皇帝收拾驸马呢。

      若是在蒙古,饶是公主的亲爹是皇帝,可到底也是天高皇帝远呢。

      更何况,还有最重要的一条,京城的医疗条件那跟蒙古是一个天一个地呢。蒙古那儿,现在还流行巫医呢,也就是生病了不把脉,不吃药,靠求神。

      常人一年到头还得生个病呢,更何况在宫中养着,原本就娇弱的公主,到了蒙古那种苦寒的地方,能不生病?

      而若是公主养在太后膝下,太后原本就是蒙古出身,那大概率公主便不用再嫁到蒙古去了,而是会给公主在京城挑一个驸马。

      当然,哪怕是养在皇太后膝下的公主还是得嫁到蒙古去,那养在太后膝下也是好处多多。

      一则太后向来是满文和汉文不怎么好,所以太后宫里伺候的人多讲的是蒙文,这至少就保证了公主从小的语言环境,也省得公主将来嫁到蒙古,连话都听不懂。

      二则,太后和太皇太后都出身于蒙古那边最富庶的科尔沁部落,而且科尔沁部落离京城也相对近一点。

      若是公主一定得被指婚到蒙古,那到时候看在公主自幼长在皇太后膝下的情分,也能让公主被指婚到科尔沁去,好歹比嫁到外蒙要好上很多。

      三则么,皇帝待太后至孝,平日里更是时常到太皇太后和太后跟前请安尽孝,那公主自然也多些机会见到皇帝。皇上子女众多,公主在皇帝跟前多点存在感,这才能多点宠爱。

      德妃原本是替女儿想好了所有的,只可惜七格格生下来就是个体弱的。

      女儿哭一声都得喘上几口,德妃哪里舍得再将女儿送到太后跟前去。

      当然了,也不太可能送到太后跟前去养。毕竟,七格格当时的模样看着就是朝不保夕的,太后哪里敢养,但凡七格格有个好歹,太后那不就是背上一口大锅么?

      如今德妃能时常带着七格格去慈宁宫请安,倒是两全其美了。

      苏麻喇姑原本就只是来看一看必有后福的七格格的,只是出于某些不可说的原因,这才多跟德妃多说了几句,可到底慈宁宫那儿也离不得她。

      所以,她跟德妃说了几句以后就说道,“差点忘了,太皇太后还让奴婢带了些赏赐给七格格呢。”

      说着,苏麻喇姑就示意宫女们将东西拿上来。

      虽说七格格年幼,可到底是太皇太后的亲重孙女,又原本就是赏赐,太皇太后自然也就没有吝啬,打头的一个匣子,就是一个红宝石的头面。

      乌云珠看到这个就眼睛都要直了,不说其他,就说那上头最中间那大块的红宝石,这要是搁现代,怕是就能值个北京城的四合院吧。

      不过乌云珠想了想,现在紫禁城都是自己家了,这种宝石头面倒也不算多珍贵了。

      可德妃倒是知道些,这头面仿佛是当初太皇太后年轻时的旧物,当即德妃便说道,“这头面…是不是太贵重了些。”

      原本苏麻喇姑也觉得这头面给了七格格有些太过了,毕竟七格格离能带头面的年纪都还有好些年,等将来再送也使得。

      而且,这头面还是太皇太后当年的陪嫁之物,原本就意义非凡。

      但看到七格格以后,苏麻喇姑又觉得,太皇太后送什么都使得的。

      所以,面对德妃的迟疑,苏麻喇姑只笑着说道,“咱们格格是帝女,有什么在咱们格格面前是贵重的?”

      德妃是亲娘,自然是恨不得将全天下贵重的东西都捧到七格格跟前来。苏麻喇姑都已经这么说了,德妃自然是只有替七格格收起来的道理。

      送完东西,苏麻喇姑也就回去了。

      只是今天也不知道是不是永和宫外头有喜鹊在喳喳叫,苏麻喇姑刚刚走,德妃还在这儿逗着女儿玩呢。

      乾清宫那头又来了人说,说是今儿晚上,皇上要来永和宫用晚膳。

      这下好了,永和宫上下都喜气洋洋起来了。

      这宫里头,妃嫔们的日子过得好不好,主要还是得看有没有皇帝的宠爱。

      虽说他们娘娘如今已经是妃位,膝下又有两子一女,哪怕是娘娘从此没了皇宠,看在两个阿哥和七格格的份上,娘娘的日子也不会难过。

      但若是多些帝王的宠爱,他们永和宫的人出去也有些面子不是。

      乾清宫那头说是皇上要来用晚膳,既然是晚膳,那就没什么意外的话,皇帝必然是要留宿在永和宫的。

      而自家娘娘自从生下七格格以后,先是坐月子自然是不能承宠,后来是七格格身体不好,奄奄一息,娘娘爱女心切自然也不可能有什么时间伺候皇帝的。

      是以,皇帝都好些日子都没踏足永和宫了。

      光光是这一点,就是够叫永和宫的众人激动的了。

      皇帝要来用晚膳,虽说自然是可以从御膳房那儿提了膳食来,但永和宫的小厨房不得有几道新鲜又对皇帝胃口的膳食,让皇帝知道自家娘娘的好?

      自家娘娘要承宠,那不得收拾了娘娘的衣服来?

      还有,自家娘娘该带什么样的头面,梳什么样的发髻,这不得提前搭配起来?

      连带着做扫撒的小丫鬟们,都恨不得把永和宫的地扫上三遍,务必要叫永和宫里一点灰尘都没有。

      永和宫的宫女嬷嬷们个个忙得喜气盈腮,可德妃面上却是淡淡的。

      张嬷嬷是德妃奶嬷嬷,看着德妃长大的,哪里看不出德妃的心思来。

      “娘娘,您还有阿哥和格格呢。”张嬷嬷从奶妈手里接过乌云珠,递到了德妃跟前,便示意其他人都先出去。

      哈?这会儿屋子里只剩下了德妃张嬷嬷和自己三个人,虽然不知道什么情况,可乌云珠总觉得,这个气氛怪怪的。

      德妃见到自家小女儿睁着乌溜溜的眼睛,一会儿看看自己,一会儿看看张嬷嬷,仿佛明白自己心里的想法一般,只点了点乌云珠的鼻子说道,“小机灵鬼,看什么呢?”

      有乌云珠打岔,德妃的心情倒也好了不少,只是心里到底还是有些不忿。

      再加上,现如今屋子里只有自己跟张嬷嬷,剩下的小女儿又是个还不懂事的,德妃便也没什么顾忌,“嬷嬷,我就是心里难受。”

      德妃说着,声音里都带了点哭腔了,“当初小七儿那副样子,他连看都不来看看小七儿,有他这么当阿玛的吗?现如今小七儿好了,他居然有脸面来了?”

      德妃就是替女儿鸣不平。

      哪有女儿差点就要不行了,可亲阿玛却只吩咐了太医好好伺候着,自己却是连个脸都没露面的。

      若是前朝有急事,那皇帝不来见女儿,德妃倒也能理解。

      可那些日子,皇帝明明都还有心思进后宫,德妃不信皇帝不知道小七儿差点不好了。

      明明当初自己怀着小七的时候,皇帝还甜言蜜语过,若是生个公主,必要珍而重之。

      可小七儿生下来带着弱症以后,皇帝却是见都没见过小七儿,还使人来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什么“怕见了七格格,将来徒留伤心”之类的。

      说白了,这不过就是帝王薄情罢了。

      “最是无情帝王家。”德妃咬牙说道。

      “娘娘,那是皇上……”张嬷嬷也不说其他,只劝道,“雷霆雨露都是君恩,您还有四阿哥、六阿哥和小格格呢,您不为自己想想,也得为小主子们想想啊。”

      德妃哪里不知道这些道理,只是心里多少有些不快罢了。

      如今既然已经跟张嬷嬷叹完了,德妃郁结在心头的那口气好歹也出了一点,她自己拿帕子擦了泪,揉了揉眼睛,问张嬷嬷道,“嬷嬷,我的妆没花吧。”

      皇帝要来永和宫是高兴的事情,德妃自然是不能露出半点不快的神色来,更不用说掉眼泪了。

      张嬷嬷替重新替德妃上了妆,两人脸上都带上了笑脸,这才又让人进来伺候着。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 3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