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清秋看夫人适应坐轿,满面笑意,自己跟着边走边笑说:“夫人不晕轿便好,约莫有个三四刻便到街市,夫人就能逛了。奴婢不累,这点子路算什么,也不热,路上树荫好的很,能遮挡阳光。夫人您看,这长街两旁的大柳树,不少还是老爷当年命令栽下的,十年时光长了如此粗壮,荫蔽了多少行人,县里百姓因此对老爷功德念念不忘呢。”

      乔婉探头看去,果然看到路旁两排错落有致的柳树,不少路人在树下行走或乘凉。奇怪的是一些树龄很老,一些细枝细叶。一问清秋才知,孟英卓不是一次性令人种上这么老长两溜的,而是每年种些,有直接外地运来的成年柳树,也有新培育出的细嫩新树,六年坚持不懈,才有了此番景况。

      乔婉点点头,觉得就从这点来看,孟英卓在喜融还是做了些为民好事的。

      到了街市口,乔婉下轿,看小蔡嬷嬷抱着孟梓下来,孟梓好奇的东张西望,精神头十足,便放心不少。轿娘们原地看守两顶轿子。清秋和胡二在前引路,乔婉和小蔡嬷嬷及她怀里的孟梓并排,孟辛坠后,一行人走进了街市。

      街市主道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笔直长街,四条横搭长街的东西向短街彼此相通,组成个“串”字。长街两旁大多是活动的摊位,行商走贩所支,也有些房屋门脸朝着街面,都不算大,乔婉一路走来,看着主要是叫卖现做的吃食、零碎杂货、日用百货之流。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男女老少都有,大多穿着轻薄的春装,神态舒展,有的与商贩你来我往的砍价商议,有的与家人欢声笑语互喂吃食,有的站在摊位前精挑细选久久不能决定,好一番繁荣景象。

      拐进短街就清静不少,四条横街都内有乾坤,是正经的二、三层楼的店铺,门脸背街,各家小伙计穿着不一,都体面干净,热情的在门口迎客。胡二常在街面上采买,熟门熟路,这时带着一行人一家一家店铺转过来,还能给介绍几句。

      第一家店铺专卖首饰,小伙计看他们穿着讲究富贵,颇有眼力见的迎上二楼,换店里二掌柜招待。乔婉坐下看着店家捧过来的首饰画册,险些看入迷,因为画的巧夺天工、纤毫毕现,又周全多面,仿佛看到了首饰本身。比如一件莲花头钗,有钗头莲花一瓣瓣的细图,某一瓣莲花的图样,整根钗子在没有面目的女子头髻上的效果图,如此三图占一页。孟梓都看得入神,伸出小胖手轻轻抚摸,新奇的跟乔婉说:“母亲,这怎么画的像真的一样。”

      看着这样一页一页的首饰册,乔婉找到了一点点看某宝的乐趣。除了图册,店家又端过来两盘实物,解释说:“这些是店里目前有的珍品,请孟夫人过目。若是看上图中哪样,小店师傅也能很快打造出来,就是要等几天。再若您有首饰图样,我们也必定能原原本本定制好。”孟梓又要伸手抓握,小蔡嬷嬷连忙抱住哄劝。乔婉匆匆挑选几样,给自己买了副镯子,给柳菁菁买了根头钗,给柳夫人买了条坠子,给孟梓和未出世的孙儿各预定了个项圈,适可而止就出来了。

      紧挨着的是衣料铺,南北东西的布料相当齐全,各种花色、材质、厚薄,乔婉大开眼界。店里兼卖成衣,据伙计说,这些衣裙样式会让大街小巷的娘子、姑娘们偷偷学去,自己裁了穿,店里算是领风气之先。也因此客人很多,有人不买也会在店里看着布料、衣裙一饱眼福,有人一买就是十几匹,店里给送上门,生意好的不得了。乔婉正愁书中乔婉娘给她留下的衣服都暗沉老气,连忙挑选起各式亮色布料,孟梓在一旁边捣乱边出主意:“母亲,这匹上面有葡萄,好看。”“母亲,这匹像桃花,梓儿喜欢。”“母亲,这个拐来拐去的纹样是什么?”等等,乔婉定下六匹衣料,约好店中绣娘明后日上孟府量身后制作衣裙。

      走出两步,再进一家,是间经营笔墨纸砚的铺子。布置的非常雅致,以男客居多,跟方才两家迥然有别。乔婉大略看了看,纸就分了好多种,伙计在一旁介绍,什么适合小楷、托墨稳而柔的徽州生纸,适合泼墨行书的、厚实的黄州宣纸,适合工笔画反复细描的赵镇皴纸,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这时清秋在乔婉耳边提醒道:“可以给植少爷和亲家柳霁少爷买一些。”乔婉便请伙计推荐,买了些实用的笔墨。又看到还有精巧的、适合写帖子的花笺纸,兴致勃勃挑了几种不同暗印花图样买了半刀。给孟梓买了一刀蒙童练字的草纸。临走之前,乔婉不经意一撇,看到角落里摆放着羽毛笔!羽毛笔其实跟钢笔用法类似,乔婉看到后感觉亲切的不得了,毫不犹豫问伙计买下,以后能写硬笔了,便不用为写信写帖子发愁了。伙计也为这么难卖的西洋货终于出手而开心,附赠了据说配套的墨水。乔婉预定了,再进货西洋的羽毛笔、墨水,就送到孟府。

      乔婉边逛边想,出来逛真是再对也没有了。外院家丁与内院丫鬟不论谁出来采买,只会买他们熟知的东西,肯定不会买羽毛笔这样的,生怕主家责骂。要想发现新鲜事物,还得自己来,逛的更加起劲了。

      下一家进去了胭脂水粉铺,孟梓完全不感兴趣,闹着要出去。乔婉深觉带孩子逛街就是自找罪受,令清秋留下,给乔婉看着情况买些护肤品和彩妆。她们进了隔壁的一家。

      这一家是书铺。乔婉就是打着给孟梓买书的名义,邀请柳夫人过府的。她也想了解了解这个世界的背景设定,有书可看是最好不过了。乔婉知道在现实世界里,从书籍言论情况就能了解一个时代或地方的大致精神风貌,不知道这一点是否适用于书中世界,乔婉准备好好看看。

      书店很大,共有三层,每层都是一排一排高大的书架,上面摆着一本一本不同线装的印制书籍,用毛笔字水牌指示着区域,分为经、史、杂三大类。伙计们只在门前迎客送客,账房在一侧高柜里,等着结账收银,一个角落摆着两张长凳,供客人歇脚。店里有十来个书生打扮的青年男子,静静分散站在书架前翻看,五六个好像是几家大户人家丫鬟一般的年轻姑娘,站在“新”那一类,一边找书一边窃窃私语的聊天,总体气氛是宁谧清静的。

      乔婉眼尖地看到,一层靠墙一处区域以连环画为主,细毛笔绘就的小册子散落摆放,有几本是打开的状态,能看到里面画着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动物,此处还有若干矮脚小凳。乔婉令家丁去问伙计,得知此处正是儿童区,可以供蒙童阅书的。乔婉喜出望外,令小蔡嬷嬷和胡二陪着孟梓在此处逗留一阵子。

      她带着另一个家丁孟辛去淘书,不一会儿清秋从胭脂铺过来也陪着她。

      乔婉先走到“经”类,这处书生最多,看到她有些诧异,但无人出言,还是各看各的。乔婉信手拿起书来翻看,发现主要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以及历代名家大家写的疏注。对照自己的历史知识,她知道的古代主要科举取士就是考这些,现在这个所谓书中世界看来也是如此,说明治国选官的标准是大体一样的。乔婉细看,发现著有疏注的名家人名没有一个她所熟知的,什么朱熹、程颐、王阳明等都没有,不知为何会如此。

      在“史”的部分,既有厚重的大部头,也有轻薄短小的前事回忆册子,总之跟过去有关的、非臆测非虚构的书都归在这类了。乔婉约略翻了翻,好像这个书中世界的选官用官制度、人口婚姻制度、土地制度等都有所说明,像是书中世界的补丁。乔婉挑着眉,抱着好奇心挑了《开国皇帝传》《咸盛年间记事》《历数前朝转承》《名臣定都议》等等,准备研究研究这个书中世界,更好地利用好规则,让自己和身边人生活得更好些,以及如何阻止莫平常祸祸孟植和孟梓。

      “杂”的部分其实占据了最多的书架,游记、诗词、话本子,简直成了书海,无所不含无所不包,实在是太多了。农书、兵书、医书、工书、道经、佛经等专业书籍一整架一整架的,内容深浅皆有。乔婉甚至看到据说是西洋流传过来的物理书几何书、蛮夷民族语言集录、育婴实录、儿科常见病症处理等。

      乔婉跟捡到宝一样,在上下三层书铺里转悠,快速记下了好多好多本书名,写在店家提供的书单子上,然后回到连环画区域,与看书看得津津有味的孟梓会合,再在书单子上添加蒙童读物,交给伙计,付了账,令伙计随后将书送到孟府。

      中午时分,很快就到了,她们一行人进了装潢气派、人气十足的酒楼,乔婉带着大家就在大厅里找了安静干净的一处桌子团团坐下,不分主仆,围成一桌。

      乔婉要尝尝书中世界的酒楼,味道如何,比之孟府,孰优?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 17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