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正文完 ...
-
春节
“我们去西安玩?”
“走。”
*
陕西这片神奇的土地,西安(又名长安)先后有21个朝代和政权在这里建都,汉唐是它最辉煌的时期。
每一个华夏子孙可能对这样一座古城都有着独特的情结,游玩一趟,当然才不枉此生。
现在的长安城,已经很多改建成了影视城,周围扩建了很多旅游城市,当然很多都保持了原来长安城的风味。
来长安的第一件事,当然是尝尝这里的美食。
贾三灌汤包是首选!
贾三是回民,历经三年初创,五年立基,十年不断打磨,终于创出了“灌汤”风格,以“贾三”命名的西安美食。
在西安有三家“贾三灌汤包馆”,楚江她们来到的是回民街店。
“因为贾三是回民,所以这个灌汤包是清真食品,用牛羊制成,这两种味道是最最正宗的贾三灌汤包,现在有些为了迎合多样的口味,发明了其他三鲜馅的,素菜馅的,口味不及前两个。”
“来了,上汤包了。两位慢用。”
如梦看着眼前小巧精致的灌汤包,晶莹剔透,滑滑弹弹的,迫不及待了。
“哎别,这个灌汤包要配着蘸料吃才算正确,来。”楚江将一旁的蘸料摆出来,“这个都是他们特别制作的醋辣椒蘸料,把那小汤包拿过来沾沾。”
小心翼翼用筷子将这灌满牛骨髓原汤的灌汤包放入酱料中,让它尽情的在其中浸泡,渗透它的每一寸肌肤。
“这灌汤包不急着吃,吃的时候还得格外小心,不然脸上就要开花了。”一旁有服务员提醒道。
“没想到,这个灌汤包吃着图个刺激。”如梦感慨道
“这就是人们都想来尝试的原因,刺激又美味,令人难忘。”
楚江将这个“小东西”慢慢从尖端咬破,吸出它的美味的汤汁,汤汁带着牛骨特有的浓厚和纯正的口感,加上酱料的提味,满足了味蕾的全部想象。
如梦也照着楚江尝起了灌汤包,两个人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内,完全沉浸于这几个“小小的”灌汤包,安静地品尝着,像是在进行某种仪式。
“天啦,我已经没有语言来形容这种美味了,我只能说食灌汤者,不虚此行。”
“嗯,食灌汤者,不虚此生。”
“这小小的一笼,竟能做出这等美食,妙哉妙哉。”
“这灌汤包是在□□前,将牛骨髓高汤注入馅,在用特殊的手法迅速将包子包好,讲究的是汤不漏,皮不破,包子不粘竹笼,是一道极其考验技术的美食,流传多年,自然有它的不可替代和出彩之处。”
“但是这也太好吃了吧,我的天啦。”
“再来一笼?”
“再来三笼!”
*
等她们从那家店出来的时候,已是下午茶时间了。
“去吃锅盔牙子!”
锅盔牙子是陕西闻名已久的美食,距今已有三百年历史,明末清初时期便以盛行于陕西咸阳一带,因为便于携带储存,广受当时的百姓喜爱。
卖锅盔牙子肉馍店一般在老街巷里,店门都不大,但是却能排出好长的队伍。
但是每一个人都知道这种等待是值得的。
拿到了热腾的肉馍,马上咬一口,酥脆溢香,肉入口即化,牙齿留香,回味无穷。
如梦忍不住的点赞。
“好吃吧。”
“这种口感,真的和南方肉馍的口感完全不同,只有北方的面粉才能做出来这种独特的味道。”
“它的材料主要是麦面粉和死面,放在铁板上一烙,拦腰截断,保持它的酥脆感和五香腊汁。口感饱满醇厚,妙哉妙哉。”
看来,今天的美食一个“妙”字形容足以!
*
西安真正令人流连忘返处,是它对时代的不妥协,对历史和回忆的坚守,无论是街头巷尾的小吃店,还是宏伟壮丽的古城墙,还是历史悠久,香火旺盛的寺庙,都是西安的独家记忆,也是真正吸引游人前来的动力。
漫步在灯火通明的西安城内,最耀眼的依然是大雁塔,那来自唐朝时期的不朽的浪漫,这座经久不衰,陪伴西安城历经无数风风雨雨,朝代更替的大雁塔。
*
楚江和如梦打算今晚从城西走到城东,一夜不眠。为了明天西安城头的日出。
“累吗?”楚江握着如梦有些冰冷的双手,用体温增温。
“不累,有你在做什么都不会累。”如梦戴着厚厚的羊绒帽,只露出小半张脸蛋,红彤彤的。
“我以前看猫和老鼠,觉得如果有人能陪我做傻事,那这个人一定是喜欢我到极点了。后来长大了,我以为这个人根本就不会出现了,但是现在我却和你在大年初一的晚上,“流落在”异地他乡。这算不算是傻事?”
“算,我就是你的小傻瓜,你等的那个人。”
“对,你就是我的小傻瓜。”
两个人在大冬天里,止不住的大笑起来。
*
西安城墙是最早看见日出的地方,当第一缕阳光洒向这千年大地时,仿佛穿梭时空,回到了千百年前它辉煌灿烂又战火纷飞的年代,一砖一瓦皆有情,青瓦雕刻出时光的印记,带着千古不变的恒久悠长。
没过多会,车流川息,随着太阳升起,这座城也渐渐苏醒过来,大街上又恢复了白日的热闹和喧哗,黑夜褪去,周而复始。
在这座千古城墙上,有两个慕名而来的外乡人,相拥着看着日渐东方,当空头照。
一如见证她们从黑暗中横渡而来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