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莫向光阴惰寸功 ...
-
今日是个难得的好天气,白吟站在新弟子整齐的列队里,被暖阳晒得舒坦。
列队是按身高排列的,云杏站在自己前方两排,今日她换了条蔚蓝的纱裙,此刻正微微仰头认真听着台上正介绍的进修内容。
这次上山的弟子四五十人左右,白吟粗略扫了一眼,男女数量差不多,年龄也相仿。
“……孙夫子会教授你们必要的灵力体系知识,鲁大师主要负责训练你们的体能,清晨与夜间则是由你们自学经书,若有疑问可以向孙夫子请教。并且每月将进行一次综合测验,记录各位的成绩。此为本次进修的安排,可有疑问?”台上的人发问。
底下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人有异议。
“那么今日就正式开始授课,各位随我移步至静学堂。”
列队顿时散开,白吟抓住机会跑到云杏身边一起走。
“云杏你对灵力了解多吗?”
“在家中翻阅过几本典籍,但了解并不深入。”
“我也差不多,待会儿一起听先生授课吧。还会有测试呢。”
“嗯。”
静学堂已经安放好了数量足够的桌椅,刚好两人一桌,白吟跟云杏一起挑了个前排的位置。
孙先生站在堂中等候多时,白吟原以为孙先生会是个慈眉善目的白发老者,没想到是个俊朗的年轻人。
不过这都是皮相,重要的是大哥说的孙夫子品行端正、教风严厉。
这句“教风严厉”就很让白吟犯怵。
应当挺凶的,自己得做好心理准备。
“桌上有纸笔,必要时可以记下关键的内容,月末会有相关测验。”孙先生拿起自己桌上的《灵力起源》,开始授课。
如今的现世分为三界,灵界、鬼界与冥界。
灵界包括了民间和修真界,所有灵兽妖兽也都划分在人界中,属于这一界的生物都靠灵力修炼,所以修真界的修士统称为灵修,再细分才是剑修、佛修一类。
鬼界与人界接壤,生活在鬼界的一般都是鬼修,灵修走入邪道或者普通人死后魂魄没能成功进入冥界,就会游荡进鬼界。修罗道是鬼修中最为强悍的一族,力量比同等级的灵修要强出不少,但鬼修一旦泯灭,就是魂魄俱散,不入轮回。
冥界在时空里独立于灵鬼二界存在,是普通人和修士死后灵魂前往入轮回的地方。传闻冥界也有冥修,但数量稀少,很少现身,因此人们对其了解不多。
“了解不多?那就不是重点啦。”白吟小声念叨,学堂上记笔记就要抓住重点,于是在纸上匆匆写上“冥界:有少量冥修,行踪难测,资料甚少。”
讲完三界,孙先生开始详细讲述灵修的修行。
灵界的生灵体内一般都有灵根,想要修行只要激发灵根即可,灵根分为金木水火□□六个品质,单灵根最为纯粹,双灵根次之,三灵根最次。
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唯有雷灵根特殊一些,近些年才被正式归类成一种单独的灵根。
拥有雷灵根的修士容易有修炼进度过快、根基不稳、灵力浮躁的缺点,但有得有失,拥有雷灵根的修士晋升境界时的雷劫相较于别的修士会温和些。
“我会拥有什么样的灵根呢?”白吟埋头苦记,在心里暗自期待,三个月后就能知道了。
关于灵修要经历的几大境界,这些白吟已经知晓。
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出窍、化神、大乘、渡劫、飞升,从金丹开始,每修成一个境界,寿命都会延长。然而越往后越难以进阶,人数也越稀少,现在的修真界修为最高的大乘尊者不过寥寥三人。
一堂课下来,白吟唰唰写满了三张宣纸,平常被夫子罚抄多了,写字的速度倒是快了不少。
只是写快了笔顺难免粘连,潦草了些。
反观云杏桌上的宣纸,字迹清秀工整,叫人看着就舒心。
就连授课完过来巡视的孙先生都驻足看了会儿,夸了句:“不错,字句凝练,抓住了要点。”
云杏只是轻微低着头,谦逊回道:“是先生授课条理清晰。”
白吟见教风严厉的孙先生都夸了云杏,不禁为云杏骄傲。
体能课是未时开始,记完上午课上的内容后白吟才午睡一小会儿,现在整个人都恹恹的。
鲁大师倒是跟白吟想象中差不多,是个浓眉大眼、五大三粗的高大男子,声如洪钟,一下把白吟震精神了。
“今日的任务是列队绕着山头跑上一圈,这段时间我带着你们跑,直到把路线跑熟。不过首先你们要各自下山去找山脚的裁缝铺领好自己的弟子服,带上来换好。”鲁大师粗略扫了一眼白吟她们的穿着,“长袍、纱裙都不方便动作,容易受伤。看着也挺贵重的,弄脏弄破了可不好,所以以后上课都要统一着装。”
“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不准让人代领,必须亲自去,现在出发!”
众人似乎是有了心理准备,无人抱怨,都利落地往山脚跑去。
“鲁大师果真名不虚传。”
白吟听见人群里有人在讨论,不动声色地凑近了点。
“三清山教风一向如此。”
“听闻到后面我们要每日挑水砍柴?也是真的吗。”
“不止呢,还要学些基本的拳脚功夫,月末测试要跟鲁大师一一对招的。”
“哇……”
“多学学,以后说不定就救了你一命呢。”
“那倒也是,打不过就跑,要是跑都跑不过才是真的无人能救。”
白吟听了几句,深表认同。
到了山脚报上自己的名讳,裁缝铺的老婆婆一件件地分发。弟子服是深蓝色,袖口、裤脚都是可以系紧的,胸前有个小口袋,还不知道能用来装什么,整体样式简单,但白吟挺喜欢。
棉质的衣裳御寒保暖,家里不用担心自己带的衣服不够了。
还有个同样深蓝的绒帽,在耳旁垂下两片雪白、毛茸茸的“垂耳”,有些别致,挺可爱的。
白吟抱着新衣裳上山,想着入冬后初雪覆上台阶的样子,到那时大约就是自己的生辰了。
上山后回房换好了服饰,列队重新排好,这次是整齐划一的深蓝色,鲁大师明显满意不少。
“都跟上!腿迈开,小心凸起的树根,别迷路了。”
众人就这么一路跟在鲁大师后面,拖着半长的队跑进了林中。
“这儿是山里离塔最近的清泉,冬天也不结冰,以后你们要挑水就来这儿。也能抓鱼。”鲁大师指着的清泉闪着凌凌波光,清澈的水流汇入小溪往山脚流去。“要是迷路了就顺着往下的水流走。”
“看见路上掉落的树枝没?捡了可以当柴火。”众人脚下的树枝被踩得咔咔作响。“不过只有秋季季需要捡柴,三清山每年只有秋冬季收纳新生。”
“这座山上没有什么猛兽,但毒蛇不少,天黑后就别一个人出来瞎溜。”鲁大师想想又补充,“入冬之后没有毒蛇了,但若下了大雪还是要注意,往年有不少踩进落雪的土坑、山坡的,别笑,落了雪看着就像平地了。”
众人渐渐体力不支,气喘吁吁,鲁大师还在喋喋不休地介绍山景。
白吟平日里在自家后山上蹿下跳,体力倒还能跟上,心里感慨这个鲁大师为人真是热情。
原以为绕着山头跑,沿路的地势不会平坦。没想到跑了一大圈,连阶梯都很少见到,一路都是树林,脚下是不知道被多少人积年累月踏出来的林荫小道。
最后跑出树林时,白吟才发觉自己又回到了刚出发的地方,一圈已经跑完了。
有体力告罄的直接坐在了地上,仰头大喘气。白吟还好,撑着膝盖还能站立。
白吟寻找着云杏的身影,发现她扶着一棵树上,额头上浸出一些汗,脸颊酡红微微喘息着。
看来云杏状态还不错,原本担心她那么纤细的身子能不能坚持跑完,是自己多想了。
“躺地上的都爬起来站着,靠着树站也行,也别坐下。”鲁大师拍了拍手,被提到的弟子们应声而起,“休息好了就去给后厨挑水砍柴。做完吃饭。下午的课就结束了。”
白吟忍住没吐槽,这不就跟自己在家干的杂活差不多吗?
白吟被分到了挑水的那列,一个人挑一担,两头挂着装满水的木桶,稳稳当当地上阶梯。
身旁有个男弟子明显扛得吃力,见白吟娴熟的架势,腼腆地笑了笑。
白吟也不想贸然开口,索性加快了脚下步程。
鲁大师说自己的任务不准别人帮忙。
反正挑水挑到后厨说不需要就好,自己就多挑些吧。
往来于清泉和后厨的路上,天色渐渐暗下去,白吟一个人大概挑了近八桶,后厨阿娘都看她眼熟了,额外送了白吟一个白梨。
白吟谢过阿娘,咔嚓咔嚓啃着梨,出门就看见了正在劈柴的云杏,走过去准备帮忙。
“云杏,你们要砍多少柴啊?”
云杏转身看见白吟,神色有些疲惫地回答:“一人一竹篓。快劈完了。”
白吟见云杏虎口都震红了,想说要不要自己来。
但看见云杏坚持的神色,又没开口。
云杏遇事待人都有股真诚认真的劲儿,这股劲白吟在大哥身上也见过,因此明白云杏一定更想自己完成任务,扎扎实实地努力、进步。
所以白吟就坐在一旁的木桩上,默默等待云杏慢慢把竹篓清空。
云杏把劈好的柴码好,露出了笑容。
白吟也替她开心,无论是孙先生的课,还是鲁大师的课,云杏的表现都说明了她是真诚想要入修真界的。
她一定能的。
我也一样。
“饿了吗?一起去前堂用膳?”白吟从木桩上起身。
“好。”云杏收好竹篓,洗了洗手,跟上白吟。
晚间还要自学经书,白吟生怕自己忙活一天了看经书看得直接睡过去,孙先生可还在一旁坐着呢。
索性没和云杏同桌,找了个单人的角落,随手翻开桌上备好的经纶,抄了起来。
不会背就多抄几遍,熟能生巧,抄多了总有两句记心头的。这是总罚抄白吟的夫子说过的话。白吟深以为然。
例如那已经刻在她心头的《歆国史录·上》。
鞠千姐姐督促自己一刻不停抄了十遍呢。
说起来那天晚上到最后也没削好桃子给鞠千姐姐吃。
有些想念鞠千姐姐了。
还有娘亲、父亲、大哥、二哥……
眼前的烛火、白纸、黑字渐渐染上了水光,白吟眨了眨眼,收敛思绪,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