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42】 ...

  •   第二天早上吃饭的时候,沈庭谦看到林珑眼睫下有淡淡的倦色,关心地问了一句:“没睡好?”

      ACM比赛日有特殊的生物钟。上午一般不安排集体活动,随各人习惯自己安排,十二点半出发去A大,到时在校门口集合。如徐亮张柯等人选择睡到十一点再起,直接跳过早饭环节,为下午养精蓄锐,而林珑则是自小练琴,从没有过睡懒觉的选项,也就仍然十几年如一日地清晨起身。

      全校的期末周都结束了,大部分人已经回家或是出去玩,这时候还会在食堂吃早饭的只有留校做科研或寒假在北城实习的大三大四学生,整个大厅显得很清净。林珑舀了一勺小米粥,声音轻轻的:“……做了个梦。”

      她梦到窦凯航直到ACM十年生涯期满都拒绝组队,无数面孔在网线后面目模糊,数不清的铅字化成漫天喧嚣狂涌成风暴,最后是袁天那句:我比他更早认识流言。

      “梦都是反的。”沈庭谦安慰,看到吴升和邱博一起踏进食堂门口,举起胳膊挥了挥,“教练,这里。”

      吴升笑眯眯地招呼了一声,和邱博去窗口买了小笼包和粥,端着托盘过来坐下:“凯航呢?”

      “他也要多睡会儿。”林珑看了眼表,“我等会儿走的时候带点去他楼下。”

      “上午怎么安排?”

      “再整理一遍资料吧,确定该带的都齐。”林珑吁一口气,“这个时候看书也看不进去了。”

      邱博喝着小笼包里的汤汁:“有种高考前的既视感。”

      几人吃过早饭后分开,各自在食堂门口散去,林珑打包了一份鸡蛋饼和豆浆,在宿舍楼下见到一身黑色风衣下楼来的窦凯航,看着他三两口吃完早饭,并肩往教学楼走,而后没有去训练室,而是上了他们最初相识的天台。

      依然还是那张四人桌,两人各占一角,天台上的花基本都落了,有些常绿植物倒还郁郁葱葱。林珑检查着提前打印并按顺序分门别类装订好的模板和资料,窦凯航有一搭没一搭地写着ForTheCode网站上更新的每日签到题。

      两个人一起安静地度过了比赛前最后一段时光。

      十一点五十的时候,窦凯航站起身,和林珑对了个眼神,收拾东西下楼去。中午一般不会吃太多,怕下午比赛的时候犯困。两人简单地在食堂一楼点了几份小碗菜,遇见了刚睡醒不久的徐亮,顶着鸡窝头为了赶时间狼吞虎咽,身侧是鼓鼓囊囊的书包。

      十二点半从校门口出发。

      一点半到达A大。

      两点十分开始进场。

      两点五十所有队伍入场完毕。

      A大用于承办本次比赛的礼堂盛大宽阔,坐在其中有种被湖心淹没的感觉,每支队伍面前的白色桌子上搁着密封好的试题袋,另外还拥有一台打印机、一台作答电脑和二十张演算纸,桌角放着矿泉水和面包。

      他们在南区前端,而周羿在北区末,离得很近,从林珑这个角度能看到对方赛台边贴着的A大校徽。

      那位冠军队长的神情是在公开场合里永远的平静,有的人只是淡淡坐在那里就凝聚人心,他身上有那种长年身居云端的气质出众感,万事不动眉头。

      两点五十九,裁判老师宣布一分钟倒计时开始。

      三点,在全场近千人万籁俱寂的安静里,铃声传遍礼堂。

      -

      林珑知道这会是一场艰难的比赛。

      但当属于A大的风真的迎面扑来时,她才猝然发现这比她想象的还要难,开场读题目的过程中她就感觉到这比北城新生赛的难度提了太多,而当她快速跟窦凯航商量完选了G题去做,刚把头文件打完,排行榜已经一个简单而干脆的变动,紧跟着场内飞起几声压抑的惊呼。

      115号队,G题AC。

      那一刻林珑的鼠标骤然滞了一下,本能抬眼朝北区看,相隔不远的赛台上,周羿正从键盘上收回手。他看上去仍然平静,仿佛刚刚的操作只不过是平凡无奇,身侧白棣和沈步之对着同一张纸在快速交流着其他题目,而他从电脑前站起来给沈步之让位,自己坐回旁边和白棣翻开另一道题。

      从头到尾都很镇定,没有庆祝,没有沉不住气的欢喜,但越低调就越充满无形的压迫气息。

      林珑艰难地移回视线,她感受到了窦凯航说的“需要靠赛场经验积累”,即使早从论坛知道几乎不可能有顺风顺水的比赛,在这种时刻仍然像是感觉赛场上空调吹来的不是暖气是冷风。旁边,窦凯航在纸上推J题,似乎全然不知场上发生的事,也或许是他们那个层级的大佬早就见惯风云。她定了定神,接着写程序。

      这个全场一血的诞生让很多人都难以避免地惊了一刹,但毕竟都不是第一次打比赛,花个几秒平复心绪就快速回到自己的状态。有一些这时候才刚读完题没思路的,直接跟着周羿的顺序去开G题。

      场上足足过了三分钟才开始又有队伍提交,零零星星的,红色的WA和橙色的TLE交错闪过。当中唯一一抹绿色就格外显眼,来自139号队的目前全场第二个AC。

      G题AC。

      比周羿慢了六分钟。

      林珑呼出一口气,好歹是一次过,没出其他岔子,不然刚开局就要被人拉开三十分钟的分差。她迅速起身跟窦凯航交换座位,匆匆拽过A题。

      45分钟,窦凯航交掉J。

      46分钟,A大紧跟着同样交掉J题。

      林珑觉得脑子有一种要爆炸的趋势,来自于才刚刚建立就又被反超的领先。她现在深深体会到远在南城的薛阳当初和周羿战至最后一刻有多么厉害,她更不敢想当年窦凯航是怎么一个人面对这三人联手,而比赛时间才不过走了五分之一,后面还有漫长的需要一路疾驰的竞速。

      73分钟,她交掉A题。

      在此之前A大已经先一步拿下第三道,再次由周羿出手交掉C题。虽然背后明显有白棣的出谋划策,但在实时统计的总用时上,A大已经领先他们十三分钟。

      在那一刻,林珑手放在键盘上,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无稽的谐音。

      周羿是A大的中心支柱自然不用言说,国青三连冠的传奇队长、世界赛从拿门票到夺奖牌的最佳功臣,如果不是窦凯航那个惊人的红名赛世界第一,他华国区第一人的地位本该无可争议。

      而如果把他那两名副手的名字连起来。

      白棣、沈步之……

      不败之地。

      -

      但林珑毕竟不再是第一次打正式赛的稚嫩选手了。

      有过这种“连谐音都站在A大那边”的诡异思绪后,也很快收拾心态继续紧锣密鼓地按之前商量好的战术走,毕竟他们现在依然吊在金尾,离榜首并不是鸿沟,省赛历史上曾经有开场排名二百多位一路逆袭到第一的奇迹。不过也确实能看出很多队伍昨天测试赛都没用全力,榜上前五名清一色的三题,两题队伍也排到了二十名开外,铜牌区竞争局势非常紧张。

      A大其余两支队一前一后夹着他们在第二和第四。

      传说周羿身上担着A大五年内的梯队建设,从中学到大学队内都很服他。他带队一直是井然有序的气氛,从不疾言厉色,却令所有人无条件尊重他的权威。从他的身上鲜明体现“好的队长是半个教练”,曾被拍到过公开赛前站在教练堆里交流打法毫不违和。千军易得,良将难求,他是圈内公认最有王牌之象的队长、最万众归心的希望。

      A大能坐稳华国区第一强校的王座,靠的并不只有周羿亲自坐镇的这一支王者之师。

      林珑匆匆扫过排行榜,鼠标快速下拉看过全场的提交。然后眼睫一抬,眸子里射出若有所思的光。窦凯航一直在旁边推算法,见她这边完事了,招招手:“来讨论一下E题。”

      ACM的比赛基本都要团队配合,最好是两个人相互确定过题意和解法才能写程序,除非像上次北城新生赛他有意锻炼她自己,才会坐在一边压阵放任她一个人去。不过已经到了省赛,不容他再保留,她利落起身坐过去,提了一句:“凯神,F题有十几个队过了。”

      几乎所有队都会采用的战术之一,就是吴升提过的跟榜。

      看其他队都过了哪些题,看哪些题有比较多的队过。ACM题目众多,不可能开场一气读完,都是先挑觉得顺手的第一道做,随时注意排行榜情况做针对性调整,一般来讲,大量队伍能过的题总是相对善良。

      窦凯航干脆地颔首:“行,一会儿我敲E,你读F,有思路了跟我说。我先给你讲讲我目前E的思路。”

      “好。”林珑应声。

      她看向窦凯航推过来的演算纸。

      【E题:商业工厂】

      【数轴上(1,0)至(n,0)等间隔分布着n台机器,第i台机器在人工操作下每分钟可以处理d[i]个订单。某工人从(0,0)出发,每分钟向左或向右走操作机器。m分钟后进行结算,求最优走法使最低单台机器处理量最高。】

      [注1:工人不会连续两分钟停留在同一台机器。]

      [注2:工人活动范围不限制在(0,0)至(n,0)中。]

      [注3:2≤n,d[i]≤10000;0≤m≤1e12。]

      林珑盯着题:“最大化最小值。二分搜索?”

      “嗯。关键是判断函数。”窦凯航的笔在[注1]下划了一道线,语速利落而沉着,“以每次二分搜索的枚举数为最大值,能得出每台机器需要访问的次数。我们首先是否能达成一个共识,最优走法一定是先把第一台订单做完,且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在第一台和第二台之间来回走动。”

      林珑快速盘算了一下:“对。每分钟都必须移动,就是说不能站在原地直接把一台机器的订单做完再走,那这样的话,也只能是相邻两点横跳最优。”

      “框架基本就是这样,以前一台为基点处理后一台,以此类推一直到最后。另外我感觉还有几处陷阱,你来看这两步。”

      ……

      竞赛礼堂宏大,即使所有队伍同在一片场地里,却根本不可能洞悉他人的动向,置身其中是在茫茫天地间和队友孤军奋战之感,四周是数不清的赛台和不停交错的人影,各队都在疾速交流,背景音里却只有嗡嗡嗡听不清的说话声。没有人知道窦凯航林珑在开E,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排行榜上公开的信息:“谁过了A???”

      A题是开篇题,不管会不会第一道上手做,所有队却都肯定一开始就看过A题。所以现在,南区靠后的位置基本是一片哗然:“A大过C题还能说是大佬正常水平,毕竟现在有不少人也去开C了,省赛中偏上难度的逻辑思考题,本来就该这时候做,可A是什么?纯体力劳动题,注意事项又多又容易出错的大麻烦,所有人都知道能做但至少要耗时两个小时,现在这?”

      在场几乎没有新生,毕竟各校的省赛名额也是内部决定,一般大一的肯定都比不过高年级。但总有跟学弟们关系不错的人,交头接耳相视:“听说……他们在北城新生赛也干过类似的事……”

      “你们有没有听过一句话……‘羿神的风格沉稳冷静,薛神的风格飞扬跳脱,而凯神兼具了他们两个人的风格特点,既能在大场面前沉着镇定,又能无视规矩不按常理出牌’?”

      ……

      大佬之所以被全场关注,就是因为他们通常能引领潮流,因为他们对题目的嗅觉敏锐,开题顺序有时能影响整场比赛的走势和结局。之前就有无数人纷纷跟着周羿和窦凯航去开G和J,但现在两位大佬在A和C分道,让许多不知道开哪道的尾部队伍有了一瞬间的动摇,中部队伍相对冷静些,但也在快速交流意见:“到底是凯神他们强到打破规律,能无视所有困难繁琐一气呵成,还是这题有特殊思路?怎么办?我们要跟吗?”

      如果真有特殊思路,能十几分钟了结这道麻烦题,那简直就像是十块钱买了辆宝马一样巨赚。但如果没有,那就是白白浪费时间。赛场上选题也不能瞻前顾后必须利落下决定,不提各队在激烈的十几秒讨论中最终如何抉择,林珑窦凯航这边是全速推进,如同训练中每一次沟通思路时一样,两人快速交流着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短短几十行的代码飞速被顺过,林珑一锤定音:“凯神你先写,我给你出测试用例。”

      窦凯航利落起身,坐到电脑前开始噼里啪啦敲代码,林珑拉过一张纸,脑子转得飞快,列着容易出事的边界条件和特殊场景。

      “试一下n>m的这组数。”

      “m=0的特判没问题吧?”

      “最后停在倒数第二棵,但已经不需要再向前走的情况。”

      ……

      155号赛台,坐在电脑前刚测完E题数据的白棣切屏看了眼榜,汇报情况:“队长,F可以看一下了,目前有23队AC。另外凯神那边过了A,又是全场首杀记录。”

      周羿坐在一边冷静流利地推着数学公式,笔尖没停:“A我看过,不好写,步骤很长,他们应该是找到什么方法绕开正统思路。F可以看,步之去读题,我推完I去处理,你把E打完。”

      “是。”白棣迅速将程序粘贴进提交框。校队的手速都快,他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没有那种交题之前犹豫不前的滞缩感,况且代码思路经过周羿首肯,他流畅不犹豫,动作和说话同时:“队长,我交E了。”

      周羿眉目不动:“交。”

      大概率是E题的首杀了。白棣迅速点击提交,然后盯着屏幕,拿到某题一血的队伍会在判定结果右上角额外标一颗五角星。他捏着鼠标,看着黄色进度条走完,愣了一下:“嗯?”

      是绿色的AC。然而五角星并没有出现。

      他忽然有一种预感,连忙又翻出排行榜看。

      90分钟,139号队,E题AC。

      91分钟,155号队,E题AC。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2章 【42】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