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隐客(二) ...

  •   翌日,清晨,沈府的下人们逐一开始进行大清理,从南到北,从石板缝隙到桌沿边都派人仔细擦拭,留不得半点灰尘,就连花园里面,也花重金去买了不少珍贵的花种,只不过,可能时间太过于仓促,这些珍贵的花种竟然被摆布地看起来有些缭乱无章。

      而柳夫人那一房更是热闹不已,听闻昨日柳夫人还拿出不少府邸的银两去兰香阁购买了诸多精致的首饰和衣裳,这沈诺薇被她精心打扮,更是美了几分,只见她亭亭玉立,头戴翡翠玉石,手戴晶莹玉石镯子,就连这衣裳更是惹得人赏心悦目,粉衣绫罗,轻纱羽衣,这一身更是衬托得她娇羞无比,肌肤胜雪。

      柳夫人围着她眼开眉笑,道:“好,这真不愧是我儿,当真是天仙下凡,宛如月中落下的仙子,这不得和仙人配的一对。”

      这一直白地打趣,更是让本就娇羞的沈诺薇羞上加羞,她开口假意嗔怪道:“娘,你要是再这么胡说,女儿可就生气了。”

      柳夫人道:“好,那我就不多加胡言乱语了,等下晌午,你父亲会邀请太子陛下到我们府中就食,那就是你的登场了。”

      许是想到了什么,沈诺薇原本红润的脸上多了几分冷淡:“那其他妹妹们也会来吗?这家里的其他妹妹都跟个狐狸精一样,许是本就受她们那些不三不四的姨娘影响,怕会想方设法地来勾引陛下,娘,这可如何是好啊。”

      柳夫人倒不急,安抚道:“你怕她们干什么,这一个个登不了台面的东西,再说,你可是嫡生子,这身份摆在那里,更何况,红花需要绿叶衬托,今日儿,你是红花,她们不过是绿叶,你虚她们做甚。”

      柳夫人这一说倒是真让沈诺薇安心不少,于是她继续围着柳夫人转,柳夫人也自然是捧着她,夸了好几个漂亮的字眼。

      快要午响时,沈府上下一顿忙的,这太子陛下就食,可不能这么轻易,坐在最外面的沈清知就看见一排排的小厮端着佳肴,由人拿出银针试毒,其后还由沈府的众人亲自品尝一口才敢端上桌前。

      虽然前世的沈清知倒也是见识过不少山珍海味,不过这倒也是她第一次在沈府见到如此壮观的食宴,数不清的佳肴,罕见的干鲜果品,从门口直直地往前方送去,像是几道出名的地方菜,比如北方的“黄金飞龙”,南方的“咸粥鸭汤”,再到肉丝南菜,冰糖炖燕窝等,酸甜苦辣应有尽有。

      坐在上方的太子谢梓安和沈言二人,旁边更近处就是柳夫人和沈诺薇二人,其下就是沈风行,沈家嫡子,再其下就是沈家的老者和一些长辈们,而她们这些姨娘和庶女更是下下方。

      沈清知抬头望去,果然这满堂的沈家女眷,上至沈诺薇下到这些庶女们,都是精心打扮过一番的,要她说,这还真是当属沈诺薇为魁首,不仅有着精致名贵的衣裳衬托,更是美上加美,有她这么一前,谁还顾后啊。

      沈清知从不去在意和过问这些争宠和夺目的事情,现在她的眼中就只有这盘肉,毕竟这重生几日都是清汤白水的,她还没有好好地补过身体呢。

      于是懒得把目光向上望去的沈清知继续埋头干饭,毕竟错过了太子来的这几天后,怕是很难再吃到这么好的伙食了,柳夫人是真的抠门,抠门对姨娘庶出子,大方对自己人。

      因而沈诺薇的名声不佳,这其中也是有她的影响的,毕竟这大宛可是要求女子三从四德,治家有方,而柳夫人的没方自然是闻名远扬。

      坐在台上的谢梓安和沈言二人才是众人瞩目的焦点,当然真正的焦点是谢梓安一人,甚至柳夫人还有点埋怨沈言,干嘛非要坐左边,挡着了她的薇儿。

      沈言恭恭敬敬地把茶水递给太子,毕竟太子不喜酒这一事他也是有所耳闻的,谢梓安接过茶水道了一声谢,沈言则拍着马屁。

      谢梓安可以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很快他就直言了得地开口:“沈大人府上如此山珍海味,想必是用心良苦。”

      沈言笑着道:“殿下愿施舍颜面来鄙人寒舍,和微臣商讨救灾救民的大事,这实属是微臣的三生有幸啊,岂敢让陛下在微臣这里受了半点苦,微臣哪怕想方设法,也不能让陛下受了委屈。”

      这话说得,当真是好听,一来夸赞太子忧国忧民,愿意和他亲自商讨国家大事,二来又自称自己如此铺张浪费并不是沈府有钱,而是精心为太子准备而做。

      这看似谦卑的话语毫不透露出他想靠拢太子的心。

      谢梓安也自然是明白他的话,他眼中拂过一道看不懂的光后,抿嘴一笑:“沈大人真是有心了,孤不过是想要商榷一下洪灾救济,沈大人费心了。”

      沈言道:“太子陛下今日说的救灾之法属实是好,这可是比以往的救灾之法要强出不少,不仅做到了及时救灾救民,甚至还有长期的发展规划,要我说,大宛有太子您实属是大幸!”

      这话虽然沈言是有拍马屁和赞美太子之意,但却是有七分的发自肺腑,毕竟这种救灾的办法,他可是从来就未有听闻过,按照从前的惯列,基本就是开仓放粮,然后祈祷河神,接着当地官邸缩减月钱罢了,而太子这招可谓是真正救国救民。

      太子只道四个字“开源节流”来治理河水,在河水容易分流的地方修建大坝和分水口,以此来预防洪水的水量,并且还要求当地官员在每月的洪水季节加强对沿河岸的巡逻,时刻在附近准备砂石等来抵御洪水,并且还要求减少对遭受洪水灾害地区的百姓进行减税,安抚民心。

      这可谓是真正的良药啊!沈言由衷地感叹道。

      太子却对此赞赏纹丝不动,他好似没有什么情绪一般,仍旧是温和而又清冽地端坐在一旁,面不改色地端起茶水,淡然地说道:“这并不是我的方法,而是一位故人的方法。”

      沈言有些惊讶:“没想到我们大宛居然能出此等能人杰士,殿下有所结交也是殿下的才华能够得到杰士的追随相拥。”

      谢梓安此时却涌现出一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这等气场的转变差点让沈言差点被吓得汗流浃背,他不知是哪句话触了霉头,惹了太子龙威,刚想要下跪认错,就见太子寒意全收,又恢复到往日三月春风暖阳的那般模样。

      太子低声温和地道:“此人并非是我的追随者,也从不为我所用。”

      沈言怔了一下,心想,谁这么桀骜不驯,居然不追随太子殿下,不过还是出言躬身道:“太子殿下也不必如此,这天下的能人谁没有一颗孤傲的心啊,想要让人才发自内心地追随,必定是身上有能够让他们看得见的优秀品质,太子殿下这般晶润通透的宝山明玉,定是会让真正的大才之人争先恐后地追随。”

      良久,谢梓安的余光还是控制不住地往台下看去,在这一群打扮的浓妆艳抹,锦衣罗布中,独坐在最偏僻一禺的沈清知身上,他沉吟道:“许是就如同沈大人所言,天下之人定是为了天下而出,而绝非是个人恩怨,此等人,可不能称之为大才。”

      他的语气重在“大才”二字,定是别有所指,可还没有来得及多想的沈言,就被迫不及待的柳夫人给打断了。

      她暗中推了一下还在没有头脑谈正事的沈言,连忙故作娇妻,和声细语地开口道:“陛下这可是金玉之身,沈府定当不敢有所怠慢,只不过沈府财力有限,若是殿下不介意的话,就由我们府上的这些姑娘们来献上才艺,不知可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