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 22 章 ...

  •   颁金节过后,再有一个半月就是春节,天儿是越来越冷,但这一点都影响不到弘昱那颗在府里待不住的心。

      小孩火力旺,弘昱的异能虽然没有任何杀伤力,但好歹也是个异能者,身体素质要强于普通人,更能耐得住极端天气,再说京城的冬天也冷不到哪里去。

      他不怕冷,姐姐们也不怕,更重要的是郭罗玛法是个会玩儿的。

      科尔坤无法用渊博的知识让外孙折服,但让他用银子砸,他也不甘心,不是舍不得那点儿银子,是这样显得他太无能,文的不行,那就来武的。

      作为半个冰嬉高手,科尔坤虽然年纪大了,可教小孩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他也不光只带外孙和外孙女,还在族中选了不少适龄的孩子,其中就包括他的孙子和孙女,来当小皇孙和格格们的玩伴。

      冰嬉也好,打雪仗也罢,都是人多了才好玩,人多才更容易学心眼儿。

      科尔坤将几个孩子带出来,可不只是为了培养感情的,而是为了教外孙子成才。

      外孙不喜欢听故事,不喜欢听他唠叨,还是个待不住的性子,那成,他就带着孩子们玩游戏,分队互相竞争,潜移默化地教外孙兵法和谋略。

      冰嬉和打雪仗玩腻了,那也不要紧,出城去,射箭冬猎,既能锻炼体魄和勇气,也能磨练耐心。

      科尔坤的教学计划都是围绕外孙制定的,外孙女都是顺带的,他也不想带小女娃出城打猎,奈何这些小娃娃们全都跟定了他,阿昱也跟着瞎起哄,没办法只能一起带着了,反正皇家的孙女不愁嫁,跋扈些也无妨。

      直郡王没时间管孩子,大福晋倒是有时间,可她信任自个儿的阿玛,也经不住孩子们央求,所以便听之任之了。

      科尔坤动静弄得大,直郡王又是京城的焦点人物,他的儿女们自然少不了关注,没等到过年,上上下下该知道的就都知道了。

      普遍重男轻女的大清朝,众人这一次的关注点不在皇孙身上,反倒在几位格格身上。

      从先帝开始,朝廷上下便开始了汉化的进程,从前的八旗贵女,练的是骑射,不学三从四德,伦理观念都低得吓人,但如今的八旗贵女都在向汉家闺秀看齐,也讲究起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入宫选秀的八旗女子,能展示的不是骑马射箭,而是琴棋书画和绣工。

      明年是大选之年,秀女的名单都已经统计好了,可在这个节骨眼上,直郡王府的四位格格扎了不少人的眼。

      有遵循传统的酸儒,瞧不惯男男女女玩在一起,哪怕直郡王府的大格格只有十岁,而一同玩耍的男孩没有超过七岁的,还都出自伊尔根觉罗氏。

      有直郡王的政敌,时刻盯着直郡王的错处,迫不及待给直郡王找麻烦。

      皇家无私事,几个小孩子玩闹都能上纲上线,写进折子里告状。

      康熙曾明确说过,要遵从二帝三王周公孔子之道,对外一直都是尊儒重道的形象。

      既要遵从儒家文化,那女子自然也要,按照《女儿经》里所言,凡笑语,莫高声,坐起时,要端正,举止时,切莫轻。

      如直郡王府四位格格那般和男孩一起冰嬉玩闹的,自然是与《女儿经》要求的不同。

      直郡王不是第一次被弹劾了,但因为家事被弹劾还是头一次,皇阿玛将弹劾的折子压下,又单独召见他,想来应该也是觉得这弹劾内容实在可笑。

      “身为臣子,不想着如何为皇阿玛分忧,反而盯着儿臣的儿女,这是什么道理。”直郡王委屈巴巴,“您的几个孙女不过是玩一玩冰嬉,这也能惹得他们不顺眼,怕是他们看儿臣不顺眼才对。”

      康熙揉了揉眉心,老大就是根棒槌,到现在都没明白他的意思。

      “规矩是定给天下人的,皇室子弟也不例外,朕不反对孙女们冰嬉玩乐,但不能违背规矩。”

      背着人也好,只安排女眷也好,或者是让小太监们陪着,都不会这般引人注目。

      科尔坤也是,在家闲赋的这几年脑子都闲没了。

      直郡王有些烦躁,这不过是微末小事儿,还不是太子的人瞪大了眼睛盯着他,把状都告到皇阿玛这里来了。

      “既然都有人上折子弹劾了,那便老实些,把事情做得周全些,难道这还要朕教你?”

      傻儿子。

      他从未教过保清为君之道,可生在皇家,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上朝参政也有十多年,却还是这般糊里糊涂。

      他要儒家的君臣父子之道,自然要维护儒家的规矩,起码明面上要如此,若是皇室之人自己都不信儒道,又怎么能让天下人遵从。

      “皇阿玛是儿臣的君父,自然是要教导儿臣的。”直郡王理直气壮,还不忘给几个儿女说好话,“孩子们随科尔坤去城外打猎,千辛万苦才猎了几只兔子,大格格亲手给您做了暖手笼,不过她年纪小,针线活还不熟练,也就做了一半,本想着过年时献给您,哪知道这就被人给告了一状。”

      本是女儿准备做给他的暖手笼,还是献给皇阿玛吧。

      康熙想起保清跟他显摆过的那个荷包,绣活儿别提有多粗糙了,这暖手笼做出来或许也……算了,好歹是孩子们的一番心意,将来总是要用上次。

      找直郡王谈话的不止他皇阿玛,还有额娘。

      借着几个孙女的事儿,惠妃真正想提的还是儿子的子嗣。

      “你膝下只有阿昱一个儿子,到底是单薄了些,那也没有拿女儿当儿子养的道理,你要真想多要几个儿子,明年选秀额娘为你指两个好生养的进府。”

      直郡王不吭声。

      惠妃则是继续往下劝:“额娘知道你和福晋感情好,无论你有多少儿子,阿昱都是你的嫡长子,你福晋若是喜欢,将来把妾室生的儿子都抱到正院养着,额娘也绝不干涉。”

      还儿子呢,就一个都快养不起了。

      出海还在筹备中,银子投进去了,还没见到回头的钱呢。

      “阿昱还小,儿臣不希望底下的弟弟和他年岁相差太少。”

      惠妃就没见过这么死心眼的人,偏偏这还是他儿子。

      从前是卯足了劲儿要生嫡长子,不肯弄一个庶长子在前面,如今嫡长子有了,又不愿意庶子和嫡子的年龄相差太小。

      “你不能光为了自己想,也要为你福晋考虑考虑,让她为你担上‘善妒’之名,被外人议论,你忍心吗?”

      有嫡长子稳稳当当的立在前面,再多的庶子也威胁不到她那儿媳妇的地位。

      反倒是她儿子,若只有阿昱一个儿子,委实单薄。

      “那就只有委屈福晋了,反正这几年儿子无心纳妾生子,等阿昱再大一些吧。”

      他不能让阿昱像他幼时那般长大,他没有的,他儿子要有。

      惠妃安静了,没再说什么,也没提四个孙女之事,本来把儿子叫来,就不是为了四个孙女跟着科尔坤冰嬉打猎的事儿,能上马打猎总好过鹌鹑似的活着,公主们的性子她就挺看不惯的,养在太后膝下的五公主,说话细声细语,面团儿一般,连底下人都管不住,将来嫁到草原上怎么活,她要是德妃都能愁死。

      和孙女们往后的日子相比,被外人议论几句又算得了什么,皇家的孙女难道还能嫁不出去吗。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第 2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