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额娘不肯借他银子,九阿哥不恼恨,只是倍感无力,他恼恨的是皇阿玛,他和八哥可才只差了两岁,前头的哥哥们攒军功、封爵位、发安家银子,到了他这儿,就全都变得遥遥无期了。

      九阿哥看着弘昱那张酷似大哥的脸,这小娃娃虽然和皇阿玛隔了一辈儿,可说不定要比他这个儿子更得皇阿玛喜爱,皇阿玛极其看重出身,可除了出身,还很看脸。

      老大,太子,八哥,还有十三和十四,都是相貌出众之人,也都被皇阿玛看重,唯一例外的只有老三,虽然生的一般,可诗词文章写得好,又惯会拍马屁,讨了皇阿玛欢心。

      如今手里有着大量现银的,也就是前头几个哥哥了,安家银子发下去没几个月,肯定没花完,个个都跟大哥似的那般阔绰便好了。

      九阿哥此生没有太大的志向,虽然生在皇家,但从来也没想过那个位置,皇阿玛待他平平,这些年他早就习惯了,也不想着去讨皇阿玛欢心,只要做个富贵皇子即可。

      大哥有钱又大方,他从前不想借钱,是因为不想掺和到皇长子党和太子党的斗争当中去,这俩人谁输谁赢跟他没关系,但如果从旁处搞不到银子,那就只能冲着哥哥们伸手了。

      他有七个哥哥,只要一人肯借他两万两,加起来就是十四万,再加上老十的三万,这就十七万了,如果还不够,他大可以拉福晋入伙,他进门不久的福晋可比他阔绰多了。

      借了大哥的,也借了太子的,他这个做弟弟的一视同仁,也不算掺合到两派当中去。

      九阿哥边走边盘算,这么多人,入伙就算了,都是亲兄弟,跟哥哥们借银子,自然是借多少还多少,用不着算利息。

      皇阿玛整日教导他们要兄弟齐心、和睦相处,他如今也是给哥哥们一个向皇阿玛展示的机会,往外借两万两银子,换一个有担当的好兄长的形象,应该……很划算吧。

      此事让五哥和八哥带头,两万两银子总是能掏得出来的,再说他又不是不还,只是没有利息。

      至于大侄子这儿,他都准备借大哥的了,也无妨再借大侄子一万两,他给利息还不成吗,就算是感谢大侄子对他的信任。

      “既然额娘不同意,那就算了,儿臣回阿哥所想别的法子去,顺便把弘昱送回去,这日头已经升起来了,别把小孩热坏了,额娘你也赶快回吧。”

      先借大侄子一万两,等五哥和八哥伴驾回京,他的银子就来了。

      宜妃只当儿子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觉得小九能把酒楼开起来,毕竟那生意经她刚刚也听了,十几万两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小九上哪儿借去,再说小九也不是个有恒心有毅力的,不然早就瘦下来了。

      易胖体质,但已经做了祖母的宜妃,至今都没有发福,这和她几十年来的自律是分不开的,哪怕是最容易被晒黑的夏季,她也依然坚持清晨来御花园散步,不过俩儿子都像她一样容易发胖,可在保持身形上,却都不如她有毅力,好在生的是俩儿子,胖就胖了,即便没那么得万岁爷喜爱,可也是大清的皇子,不必担心。

      小九既然不再缠着她了,宜妃便直接将怀里的小皇孙放下来,小家伙可比小九当年乖巧多了,不过她可不想惹祸上身,作为有儿子的宫妃,对太子和直郡王有关的人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弘昱满脑袋黑线,就因为年纪小,他这个工具人当得也太没有排面了,九叔一松口,宜玛嬷二话不说就将他放了下来,又恢复到前几日生人勿近的模式中了。

      得,他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两岁小娃娃。

      弘昱要借钱给九叔,自己是做不了主的,他库房的钥匙都是额娘掌管,要拿银票,也得额娘同意。

      “九叔借一万一年还两万,我把我的银子借给九叔。”

      借一还二,而且又只借一年,莫说弘昱了,大福晋自己听着都心动。

      不过两岁的侄子放贷给叔叔,还能说是叔侄俩的玩笑之举,但做嫂子的放贷给小叔子,那就不太好听了。

      九阿哥本人都没想到这一万两银子借得这般容易,都是做额娘的,他额娘不肯借他,侄子的额娘却全听侄子的。

      “九叔得给我写欠条。”弘昱捏着一万两的银票道。

      “你还知道欠条呢,得,九叔给你写一张。”九阿哥爽快应下。

      两岁的侄子让他写借条,他只会觉得有趣,若换作是兄弟,他可不肯。

      ****

      夏去秋来,天气渐渐凉爽之时,御驾也终于回京了,从御驾启程消息传过来的那一天起,弘昱一家几乎是在日夜盼望着,掰着手指头算日子。

      不是因为想念,而是只有康熙回京了,直郡王才能上折子请求出宫搬家,住到早已置办妥当的郡王府去。

      御驾北巡四个月之久,不光直郡王一家等着搬家,隔壁的诚郡王也等着呢,几处贝勒府也已经陆续竣工了,只差布置了。

      而在这四个月里,直郡王算是知道养儿子是一件多么费银子的事儿了,给女儿置办嫁产,还要给儿子置办产业,用福晋的话来说,他们满人不必全然遵从汉人的规矩,什么父母在不置私产,不是他们需要守的规矩,相反为了锻炼儿子,尽早给儿子置办下产业才是正理,五万两银子就是花在这儿的。

      臭小子还总是变着法儿的要银子,捶背揉肩要银子,磨墨要银子,跟他学套拳法也要银子,虽然要的不多,也就十两,但架不住次数多,还影响到了几个女儿。

      就拿捶背揉肩这事儿来说,五个孩子轮着来,不是每天轮换,而是排队抢着来,福晋给几个小的结账,一旬结一次。

      大格格给他绣荷包要银子,二格格给他编辫穗儿要银子,三格格给他打如意结要银子,四格格给他串珠串也要银子。

      儿子把几个女儿带坏了,都成了讨债的,还是福晋好,心疼他,为他亲手绣制了好几套衣服,有里衣,也有外袍,针脚细密,大方简洁又好看。

      直郡王体会到花钱如流水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了,日盼夜盼,盼着皇阿玛回来,等搬到郡王府,女儿们一人一处院子,儿子也别跟福晋住着了,提早搬到前院去住,他已经为儿女们找好了先生,女儿学琴棋书画,儿子……拿《孝经》开蒙,给孩子们找些事情做,别再打他钱包的主意了,不然再多的银两,也经不住这么花。

      明明是安家银子,可还没搬到新家呢,就花的差不多,若不是皇阿玛之前私底下补偿了他十万两,他怕是都没银子压箱底儿了。

      诚郡王和大哥有着相同的遭遇,他孩子不多就俩,小儿子更是连满月都还没到呢,孩子不会向他讨要银子,但女人会,妾室缺银两也就罢了,连福晋也跟着闹腾,这几个月福晋不是大着肚子,就是刚刚生产,他能不给吗。

      当然这只是小头,大头都花在了孤本、字画上,二十三万两银子,如今也只剩下三万两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 14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