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同行至天光 ...

  •   我叫王柳萱,幼年曾随父漂泊江湖。但看着我逐渐长大,父亲最终决定要给我一个家,于是十二岁时,我随父亲来到了京城长安。
      多年前,父亲曾在机缘巧合之下与今上交了朋友,于是此番进京,凭借往日交情,父亲受封侯爵。就这样我们在京城安了家。
      父亲不愧是曾经的江湖游侠,就算现在做了侯爷,教导女儿的方式也与别家不同。别家女儿都是去育幼堂教教小朋友什么的,偏我父亲给我安排了耕种工作。
      于是在十二岁的春日里,我抡起了锄头。
      几个月后,奇怪的蓝毛管家唐哲修帮我联系了几位先生,可父亲好像都不满意似的,亲自帮我请了名震四方的,武术先生。
      没错,是武术先生。
      于是我从抡锄头,变成了抡拳。
      或许是有着几个月的耕作经历,我的臂力体力都胜于常人,教武术的师傅也对我异常满意,于是我的武术课晋级很快。
      就这样十二岁的夏天,在对着木桩练拳中过去。
      父亲虽出身江湖草莽,但见识多广,而且运气很好,所以每年的中秋灯会,他都能给我蒙个状元回来。
      看着中秋灯会上打着花鼓的姑娘们,我捏了捏拳头。哼,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转身拉着唐哲修去买了月饼。
      中秋灯会在一片喧闹声中结束了。
      九月,武术师傅对我格外严厉,问其原因,他只说,你可要给为师争口气啊,今年的秋收大典,拳术格斗的第一名,你势在必得。
      很快到了秋收大典的日子,我瞒着父亲报名参加了拳术格斗。当父亲发现时,我已经成为了拳术格斗的第一名了。
      我站台上,调皮的朝着人群中的父亲眨了眨眼睛。父亲摇了摇头,笑看着我的得意。
      那年,我十二岁,作为拳术格斗的第一名,随今上进宫参加了宫廷宴会。此后三年,我蝉联拳术格斗的第一名,声名在京中无人能及。至于是美名还是骂名,便随他们去吧。
      十三岁暮春,在父亲满意的目光中,我告别了我的武术师傅。我以为我可以离开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日子了,没想到父亲又给我报了马术课。他美其名曰,江湖游侠的女儿,怎么能不会骑马。
      没想到我对马术有着远超常人的天赋,没有几天我便爱上了在骏马上驰骋的感觉,也从此向往着远方与江湖。
      那年我十三岁,一身红衣,打马长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几个月后,因父亲觉着女孩子的马术不必精通,只够寻访山水便可,于是停了我的马术课。
      那月晦日,我的马术师傅翻身上马,孤旅踏苍霞。我望着她的背影,好不羡慕。
      此时,我身后的父亲叹了口气,说道:“羡慕吗”?
      我没有回答。
      “那就出去看看吧”。
      第二天一早,我轻剑快马,离开了长安城。第一次我感受到了风的自由和生命的肆意洒脱。
      既出门是为了寻山访水,那我便寻着水源一路往东,来到了泉湖镇。
      泉湖镇风景确实没有辜负我的期待,几处泉眼明澈清冽,实在是个好去处。
      于是一连几天我都去了泉湖镇,偶有讨厌的道士出来打扰我,但都被我几招解决了战斗。偶有仙人灵精商女旅人,与我交谈甚欢,走时还会送我几个道具。
      那天傍晚,我坐在泉湖镇外的巨石上看了个日落,想转身回家时却被人叫住。
      那天,夕阳如火。那人,白衣似雪,眉目如画,薄薄的唇微抿着,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谪仙人。
      他清冷的目光看向我,墨色眸子中映着一缕似锦红霞。
      此后,世间秀丽山川都不及他眼中半缕余霞。
      “小姐留步,可以帮我照看一下这两只兔子吗”?
      我回了回神,看了看他怀中的兔子,道:“这兔子好像受伤了,你去做什么”?
      “我去找点草药,片刻就回”。他回答。
      我点头,从他怀里接过了兔子,小心翼翼地给兔子顺着毛。
      他很快采了几株草药回来,我随手从身边摸了几块石头递给他。他会意,接过石头,把草药捣碎。
      我接过药,细心的把草药敷在兔子伤处。夕阳余晖洒在我们身上,带着几分暖意,气氛是我从未想过的柔和,但我并不讨厌。
      照料好兔子,我抬头看向他,他同样看着我,清冷的眸子里带着如沐春风的温和。
      “你是什么人啊”?我开口。
      “宇文长庆”。少年寡言,又好像觉得这样过于冰冷,勾唇笑了笑。
      我同样回以微笑,道:“我叫王柳萱”。
      那日以后,只要有时间外出冒险,我就会来泉湖镇。
      分不清是因为泉湖镇的景色,还是因为泉湖镇的人。
      每次遇见他,我们都会聊的很开心。少年清冷寡言,却会仔细聆听我说的每一句话,并给我回应。看向我的目光温和,让我在寒冬腊月都能感受到暖意。
      虽不明所以,但我无比贪恋那些和他相处的时光。
      几月后,我照常来到泉湖镇,照常去找他,照常同他分享着近来的趣事。
      一群道士悄悄围了上来。看到宇文长庆身边的我,便那话来羞辱。
      “呦,妹子不错呢”?
      “修炼三年多了,头一次见到姑娘。公子,借借如何”?
      “……”
      “放肆”!宇文长庆出言。
      少年褐色的眸子中尽是冰冷,他的温和从来只为我而存在。
      一阵气流卷起,宇文长庆抱住我。气流生成的漩涡迅速扩张,道士们倒在地上,没了呼吸。
      直到走到初遇时的巨石下,他放开了我。
      又是日落西山,太阳藏进了云里,那瑰丽的火烧云渲染着周围的一切。
      少年温和的目光下,少女红了脸颊。
      那日的心头悸动让我明白,我爱惨了泉湖镇的夕阳,更爱惨了夕阳下的人。
      我不止一次幻想过,和长庆一起的往后余生。走过江南,踏过天山,隐居昆仑,做一对神仙眷侣。
      可我没想到,比明天更先到来的,竟是意外。
      宇文长庆匆匆赶来,看到的却是被一众道士绑架的我。
      “放开她”!宇文长庆握紧了拳,周身真气涌动。
      “你的女人在我们手上,最好别轻举妄动。”道士头目威胁道。
      宇文长庆皱了眉,只得将真气收在手上。
      道士用力压住我,我无法反抗,只能假装冷静的看向宇文长庆。大脑飞速运转,思考脱身的办法。
      宇文长庆看着我,好看的眸子中第一次带上了慌乱。
      道士趁宇文长庆走神,一刀刺入宇文长庆的后背。血与真气一同喷溅而出。
      抓住机会了,宇文长庆心想。
      宇文长庆看到了道士头目的笑脸和松动的手。拳中的真气,瞬间像闪电一样击中头目。暴毙。
      其余道士纷纷逃散,宇文长庆也用尽了最后一个力量。
      看着他倒在我面前,我的眼泪争先恐后的跑出了眼眶。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使我泣不成声。那种名叫绝望的情绪,弥漫在我心海。
      他抬手,擦掉我脸上的泪珠。
      他笑了,一如初见那日。
      看向我的目光温和,一如往昔。
      落日余晖的温度,却再不能温暖我。
      那天残阳如血,任我哭号嘶喊,我的少年还是阖上了双眼。
      【谁家翩翩少年郎,修行未满恋海棠。无情不似多情苦,梦断溪谷白发长。】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宇文长庆死后,我并未像父亲和唐哲修预料的那样消沉。但到底是不一样了,我不再做着年少轻狂,纵马江湖的梦了。反倒是拾起了从前不曾涉猎半分的,琴棋书画诗酒花茶。
      人说,京中的女纨绔,侯府的假小子,是转了性儿了。学起了舞蹈,去了育幼堂,上起了礼法课。就是不知道空了这么多年,又能学成什么样。
      或许是因为我真的天赋卓绝,又或是因为我确实比以前更加专注。我的每一项学习,都进展飞速。
      很快,我也能在牡丹花会上和京中名媛谈论诗词,也能在中秋灯会上打起花鼓,上街时也会被路人说是天仙下凡。
      那年的秋收大典,昔年拳术格斗的第一名,转身成为了京城之花的魁首。
      那些曾偷偷耻笑我的名媛们,如今都成为了我的手下败将。
      但对于这些收获,我都不曾开心,只是礼貌性的笑笑。
      这些都被父亲看在了眼里,他看出了这样的日子我并不开心,更看不惯我成天端着的淑女做派。
      于是转年开春,他把我两年没有碰过的长剑扔给我,又把我养在京中马场的青骢马拉回来,把我赶出了家门。美其名曰,让我出外散心。
      踏着朝霞,我出了长安城。习惯性的望了望泉湖镇的方向。
      我垂眸,说不清心中是什么情绪在翻滚,也不想知道我眼中闪烁的究竟是什么。
      我策马向西,去了和泉湖镇相反的方向。
      一路向西,我去了前朝叛军聚集的牛头山。
      一切缘分的开始都是这么巧,我遇见他便是在这牛头山上。
      玄铁面具,一袭红袍。他以这种形象出现,让我不得不多看两眼。秉持着亲和淑女的做派,我和他打了个招呼。
      “你好”。
      “……”
      他并未回应我,转身离开。
      被他无视的我也不恼,同样转身离开。走出不远,我遇到了从前相谈甚欢的丝路商女。她常在这附近做生意,我也常来找她玩。
      于是便经常碰到那个面具红袍的神秘人。
      我照常和他打招呼,他依旧不理我。只是我不知道,在我转身离开后,他会看向我离开的背影。
      那天我照常上山,刚下过雨的山林青翠空蒙我躺在草地上看云卷云舒。
      不想,巨蟒突至。血盆大口在我面前张开。
      我急忙躲闪,想伸手抽出一旁的长剑,却被蟒蛇逼退,只能四处闪躲。
      危急时刻,我眼前红光闪过。
      他挡在我面前,像极了当年对付道士时的宇文长庆。
      他抬起长刀,斩向巨蟒。一刀下去,那巨蟒好像受了伤,掉头跑掉。
      他转过身来看我,同时他的面具掉了下来。
      桀骜不驯的双眼中隐隐有着王者不可一世的气质,稍显稚嫩的脸上却是纵横交错的刀疤,扬起嘴角笑起来又带着满满的少年气。
      他笑着对我说
      “不要怕,这是我的山头”。
      言语间,带着少年人的明媚。
      他带我进了山寨,因为他,我和山寨中的叛军交了朋友。于是来牛头山的时候也更多了,和他见面也更多了。
      我们一同在山中打猎,一同策马在附近的草场。风在我们身边游荡,久违的自由感好像又回到了我身上。
      那一瞬间,风声猎猎,我再次感到天地广阔。苍霞尽处,依旧是我向往的远方。
      我又一次上了牛头山,远远的,我看到披着一身红披风的他站在寨门口。
      “怎么在门口站着”?我问道。
      “等你来”。
      那时正值晌午,阳光太好,仿佛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箔。
      我幻想过,与我曾挚爱的少年一起踏马塞北江南,不想天不随人愿。
      我知道逝者已矣,也知道眼前之人与那少年是不同的。
      我说不上有多爱眼前之人,但是他太好了,好到我并不想放手。
      那年初雪,他独自来长安寻我,我兴奋地拉着他逛遍了长安的大街小巷。
      夜晚的长安西市亮起万家灯火,月光洒落,隐约而美好。空中烟花盛开,他从背后轻拥住我,在我耳边说道
      “复以山寨为聘,求与姑娘同枕同梦,可好”。
      薄雪落在我肩头,我回眸看他
      “好”。
      我知道在不远处,父亲正悄悄咬碎了一口银牙。
      一个月后的大雪天里,我裹着披风,送走了陪着我六年的蓝毛管家唐哲修。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唐哲修终究要回到原来的世界。
      而我已经把婚嫁的前五步都完成了,婚期定了明年开春。
      唐哲修走后第三个月的一个清晨,我被侍女唤起。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若削葱根,口若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目及所至,皆是喜庆的大红色。
      他红衣白马,微风轻拂过他的发丝,遮住少年明亮的双眸。
      我在侍女搀扶下走向花轿,他却骑着骏马缓缓来到我身前。
      逆着光的少年,缓缓向我伸出了手。
      我把手覆在他的手上,他微微用力,我便被拉上了马。
      风声飒飒,吹开了我的头纱,步摇也在耳边叮当作响。
      那年我十八岁,与他双人同乘,再次打马长街。
      往后,惊蛰白露,我与他并肩,拂雪策马共赏朝暮。
      他叫杨复,牛头山的寨主。
      而我,是他的压寨夫人,我叫王柳萱。
      朝暮与年岁同往,幸而能得与一人,同行至天光。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同行至天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