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似梅(一) ...

  •   ——小院柴扉轻叩,应是故人来询。
      “咚,咚,咚”
      青山凌云寺内,悠扬的晨钟唤醒山间万物,在朦胧的山色中,寺僧整齐有序的走进大殿开始了早课。
      山脚下,竹园茅庐,一室酒香。
      睁开眼望着床沿边的窗户,透过窗纱看着外面的天。冬日里,这会儿天还笼罩在夜色中,山间的晨钟似在耳边回荡,沉寂的眸色略微闪动。
      稍晌,屋外有些兮兮索索的动静,不时便听见门外的叩击声。
      “四娘,该起了!”
      声音中带着些许的稚嫩,闻言,轻叹了一声对着门外回了一句。
      “嗯”
      门外站立着一个约莫十二三岁左右的少年,听到屋里面的回应,也没有下一步的行动,转身离去。
      少年走进灶房,将前夜放在灶火上的煨着的腊八粥端了出来,放在院中的石桌上面,又转身进了院子里面的耳房。
      片刻后出来,已经将自己身上的衣服换成了一身棉服,手脚袖口处,全部用绳子绑好,既保暖,也防止了做事不便。
      从屋内出来时,石桌上的腊八粥已经放温了,少年早已经坐在石桌旁边等着了,和往常坐下身,端碗起筷,眼眸低垂,眸色落在了腊八粥上泛起一缕的愁绪,一旁少年,嘴角上扬着一同拿起一旁的碗筷。
      “拾得,下次你早起饿了的话,不用等我了,先吃吧”
      一旁叫拾得的少年闻言,收起了脸上的笑意,清亮的双眸似是带着些不解,却又固执的摇头将碗筷放在了石桌上面,少年的脸上带着自己的坚持。
      “我就要和四娘一起吃!”
      望着面前带着几分稚嫩,语气微憨的拾得,心中游荡过几丝暖意。
      这个孩子如今已经可以算作是一个少年了,当初拾得他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半大的孩童,晃眼间,已然过了有八年了,自己也早已从碧玉年华,到了花信之期。
      八年沧海客,可这少年的心性依旧纯良,在这个时代中,十三岁已经不能被称作为孩童了吧,可他虽有少年的身长,心智还是懵懂的孩童,毫不懂得将自己的情绪掩饰,该如何,就如何。
      想罢,夹了一块糕点放在了他碗里,不禁好笑道。
      “好!就依你!
      快些吃吧,吃完替我将腊八粥送到凌云寺里,估计正好赶上寺僧快下早课!”
      闻言,拾得满脸的不高兴瞬间消散,看了看碗中的糕点,欢快的吃了起来。
      还没等吃几口,院外悬挂的铃铛就响了起来,拾得诧异的望着门口铃铃作响的挂铃,转眼又看了一眼你,见你无动于衷,放下了碗筷,走到门边。
      想得四娘赠酒的人都知道,每年腊八这一天,四娘不见外人,也无心赠酒,此时就有人来敲门,这难道是个不知道内情的外来客么?
      正想着拾得打开竹门,看了看来人,衣着光鲜,但带着几分风尘仆仆的意思,而且看打扮,也不像是这太平府里面的人。
      “四娘这几日不想听故事,亦不会有酒,阁下若有心,也有可让四娘动心的故事,可隔两日再来。”
      说完,就准备关门的,但是却被面前的人用手抵住了。
      “少年郎误会了,我只是受人所托,这里有个物件和封信,想要托少年郎交给肖四娘”
      重新将面前的人打量了一番,狐疑的接过他手中递过来的一封信和一个精致小巧的酒坛子,将门掩上了。
      “拾得,怎的去了这么久,不管是谁,早早地打发了,赶紧着的帮我把腊八粥送去凌云寺要紧”
      “四娘,这个刚刚门口那人让我交给你的。”
      抬头看着拾得,眸光却扫向了他手中的物件,起先是没有反应过来,随后却是看着那只能在手中把玩的酒坛,从拾得手中接过。
      刮开朱漆,从里抽出一张宣纸,纸上隐隐带着些墨香,书写的是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
      “故人相邀,望一聚。”
      手中摩搓着小瓷坛,心下恍然,想起那抹曾有过一面之缘的身影。
      “四娘,我去帮你回了他吧,早就定好的规矩的,他们想要酒,那就要遵着四娘的规矩来”
      说着,作势就要去轰门外的人,看着转身走向竹门的拾得,不由得出声阻止了。
      “不用了!”
      拾得不明情况,朝你看来。
      看着拾得诧异的神情,沉吟半晌,对着拾得说道。
      “今日这凌云寺——我不去了”
      “为什么?”
      没有回答拾得的问题,只依旧继续说道。
      “今日,还是像往年一样,你喊两个脚夫帮你抬着这腊八粥,你只需看着他们分食了,就可以下山了……”
      “我不!”
      “四娘,为什么不去?
      这不一样!
      四娘不与我一起去,就与往年不一样!”
      “拾得!”
      “四娘不去,就是和往年不一样!”
      看着执拗的拾得,脸上写满了不同意。
      明明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和四娘一起上山再一起下山的,为什么今年四娘不去,四娘还说和往年一样,骗人。
      虽只是一件小事,但少年却当做了天大的事一般,那般的坚持,就如一曾经和现在的自己对于那些事的坚持一样。
      “好,那今年不一样,但是拾得先将腊八粥送到山上,在山上等我回来,我去山上接你,和你一起下山,可好!。”
      “可是真的!”
      “我保证!”
      拾得听得保证,虽然还是不满,但脸上明显没那么的坚持了。
      因为,会有人接他回家,尽管去的路上不同,但有了期盼。
      看着拾得唤了两个脚夫进院,将昨夜就在灶火上熬着的腊八粥抬了出来,拾得跟在脚夫身后往山上走去,临走时还不放心的回头看了你几眼。
      望着拾得走远的背影,转身走到酒窖,扯着绳子,将地窖门拉开,顺着木梯走下地窖,酒甘醇的香味将其包裹其中。
      还未适应酒窖的光线,只凭着记忆摸索,顺着木梯旁向前,昏暗的空间内,摸到了柜子上的酒坛,丝丝不同的酒香从鼻翼间飘过,随手一伸,一个小小的酒坛就提在了手间。
      重新将地窖上的门合掩上,看着手中的粗瓷坛子,走出了小院。
      不甚在意的虚掩着竹门,好似院内地窖下那一坛坛可值千金的佳酿,如糟粕一般,坐着马车优哉游哉的驶向了太平府。
      而山脚下的小院,却平常如初,竹门轻掩却没有人会不请自入,准确的来说应该是没有人敢不请自入。
      当初肖四娘造酒可值千金,也不是没有宵小之人打过歪主意,可凡是偷摸着进酒窖的人无一不是醉倒着被扔出小院,初时偷入之人只是宿醉了三五天,时至今日众人可都还印象深刻,记忆中最后一个被扔出来的人醉了将近两月,醒后原本一个膀大腰圆的壮汉饿的只剩下皮包骨头,已然命悬一线,众人吓然。
      曾有人以为是遭了什么毒手,但每每请大夫诊脉,皆查不出原因,只说了宿醉,可怪异的是所有窃酒之人都未尝半口地窖之内的佳肴。
      对此事四娘从不做解释,只任由外人猜度,如此,这倒绝了人想去窃酒的心了,毕竟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进入酒窖的人究竟是生还是死。
      马车缓缓地驶入城门,耳边似乎是一下热闹了起来一般,走街串巷,来往行人不绝于耳。
      一座城,城里城外,两处家,各自相安,各有各的肆意,各有各的活法。
      马车兜兜转转,停在了一座宅院门口,闹中取静,倒是一番情趣。
      抱着手中的粗瓷坛,跟在来人身后,穿过层层守卫,走进了大院,亭台楼阁,飞檐走兽,红墙绿瓦,从外不觉得什么,内里倒像是拆了重建的宫廷别院一般。
      一进这园中,就已经察觉到不同之处,明明已是数九寒冬的凉意,可这院内,却是袭人的暖意,明明已然是冬季,可廊苑上的花卉却是春夏时该有的景色。
      想到那人的身份,和那之后的际遇,心下倒是释然了,不论何时的她,只要想,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造就出这番的景色吧。
      跟在使人身后,对这匠心独运的宅院再没了关注之心,半晌,终于停在一处假山之上的亭子。
      亭内石凳上坐着一个娉婷的身影,使人只停在了假山下,只点头示意了一番,就退了下去。
      从山洞里穿梭着,走上了亭子,站在亭外,还未等出声,就已经听到那抹背对着的身影开了口。
      “姑娘来了!”
      声音不如当初的那般温婉娇憨,自带了一番上位者的气势,对于你的到来,她淡然处之,或者可以说,你的到来,是她预料之中的事情。
      “我向来守诺!”
      闻言,对方轻笑一声,随后转身,望着面前的女子,梳着妇人髻,一袭素衣,和当初相比,容貌已然长开,但那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气势,却是天差地别,曾经的洒脱骄傲,自由跳脱的性子,变成了现在威严与强势,若说还有哪几分与旧日的相似,好像有那么几分,却又好像找不出来了。
      “一别经年,姑娘到是和记忆中的有些不一样了。”
      “时移世易,万事万物都在变,变得不仅仅是我而已,都在变,您不也是变了么!再者说,当初匆匆的一遇,都只是豆蔻少年而已,经历了年岁,自然也就变了。”
      女子听你说道,神情似是有些恍惚,随后倒是一笑,只是那笑容中似是带了几分自嘲。
      “是啊,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经历那么多,又怎么可能说是一成不变的呢!”
      今日故人相聚,可有酒?”
      闻言,不待女子开口,就错过她身侧,走进了亭子,坐了下来,将手中粗瓷坛放在了石桌上。
      女子看着桌上的瓷坛。
      “楚地都知道,肖四娘的酒一壶可值千金,可四娘今日带过来的酒……你邀你前来,是只值你这一小坛酒吗?。”
      听着女子说得话,半句话都没言语,指尖从瓷坛上划过,掀开了瓷坛上的封口,醉人的香味弥漫开来。
      “您若是想喝,将我的酒窖都搬来又如何,只是,我想您大概并不想您自己醉太久而已,这一坛,足以。”
      女子嗅着酒香,一步两步,走到了是桌旁,坐了下来。
      院外,依旧是人来人往的闹市,而院内,这一方天地,能见的唯有二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