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二十节 李从珂为开出的白条发愁 ...

  •   李从厚一跑,满朝文武找不到皇帝了。跑了也罢,我们自迎新帝去。

      满朝文武以谁为首?

      文官以冯道马首是瞻。武官以安从进为令。

      冯道言:圣上自己不要这个皇位了,怪不得我们臣子,况潞王已经发下榜文招安,我们不如都归顺潞王作罢。

      安从进道:潞王马上就要驾临界洛都。冯相当领百官,前去奉迎。

      百官赞同。管你们李家谁当皇帝,我们只做我们的官了。叫平日里负责起草诏书的中书舍人卢导来写劝进书。

      卢导却不写,卢导说:潞王入朝,我们迎一下是可以的。但是劝进这种事,万万做不得。潞王与圣上都是太后的儿子,或废或立。太后说了算。我们没有奏明太后,怎么能擅自做主?

      冯道大笑,好个不会变通的卢舍。眼下潞王得势,就是太后来了,怕也要劝进。

      冯道说:凡事要务实,眼下正是劝进的时候。

      卢导还是不写。又说:今圣上还在外面没死,你们就要劝潞王登位。万一潞王守道,只清君侧,不想当皇帝呢?到时以忠义见责,你们将以何词相对?

      确实,李从厚只是逃亡了,并没有死。而且人家也没发让位的诏书啊?

      卢导鄙视群臣。

      可又确是卢导迂腐,潞王还能把递到屁股下面的皇位踢走不成?清君侧,清君侧,清了君侧,再扫中廷。自然自己来做皇帝了。

      冯道率百官鄙视卢导。

      只有另一个宰相李愚被卢导说的渐愧:吾辈罪人,卢舍人所言极是。

      冯道们却不以为然,卢舍人,你不写就不写嘛,那这么道理。你不写,我们自己写就是了。各自写了劝进书,就等李从珂入都。

      明日之君李从珂到那里了?

      刚从陕州出发,向京帅而来。半中上,遇到一个旧人了。孟汉琼不知道是不是慌不择路,正撞上李从珂大军。

      将此人拿来。

      孟汉琼受降求饶。别人都饶的,你却饶不得。李从珂的旗号是什么?清君侧,杀的就是你,放了你,何以对天下。只需一刀,孟汉琼人头落地。

      杀了孟汉琼,再进洛都,行至蒋门,冯道领着一班大臣早就恭迎等候。

      李从珂却不见这些人,说:自己还没见过太后,不好与众臣相见。

      众臣惶恐。忙将各自己写的劝进书递上,以表心志。

      李从珂接过,弃之一边,自进洛都。谒见过太后,复趋西宫,拜一拜明宗之枢.

      群臣内心害怕,这个李从珂搞什么把戏?我们已经写了劝进书,却为何不受?冯道有数,现在不受,自是文章没做足罢了。

      冯道又领了众臣进殿,再次劝进。

      李从珂说话了:我此次前来,并不是为了自己夺皇位,还是请圣上归都,我还是做我的藩守去吧。

      李从珂不想当皇帝?

      笑话,骗人话。

      第二天,太后就降下旨意:降闵帝为鄂王。

      再过一天,太后下令,先把李从珂猛夸一遍,再任李从珂知军国事。掌握国家军政实权。李从珂坐镇至德宫,外面冯道率百官待罪。李从珂说:相公诸人何罪之有?还请复位。自然,杀光大臣,谁来听皇帝调令。

      又这一日,太后教令,又是一顿狂赞,如此贤人,自当为帝。命李从珂登基为帝。

      有了太后旨意,李从珂觉的名正言顺了,就在明宗枢前即位。受百官朝贺。

      李从珂做了皇帝,却有好多事情要干。

      第一件事,杀进宫中,将李从厚的儿子老婆杀个干净。一报自己儿子女儿被诛之仇,二则斩草除根。这个短命的李从厚,逃跑起来,连自己的老婆儿子也不要了。从厚老婆,孔循之女,当年孔循赚了方重海,以为赚了大便宜,到这里方知后悔。

      第二件,令杀康义诚,灭其全族。此人先负秦王,后负闵帝李从厚,谁知道会不会再反,杀了省心。

      第三件,诛杀药彦稠,此人旧仇新恨一起算,也是饶他不得。

      第四件事,却是件大事,当日自己起兵。给下面的将领士兵打了不少白条,要升官的升官,发赏钱的发赏。升官容易,正好可把平日里看着不顺眼的撤下来。发赏钱却难了!李从厚早就把国库搞空了,那里有钱发?

      没办法,只有叫天下百姓出了。令河南府率京城居民之财以且赏军。搜刮民财了,却还是不够。

      又诏:预借居民五个月房课,不問士庶,一概施行

      皇上要跟老百姓预支税钱!

      怎奈当日夸下海口,入洛都,每人赏钱十万文.算来算去,刮来刮去.只得二亿文钱,还差三亿文.这么大的一笔赏钱,要怎么凑得够啊.

      李从珂发愁了.

      李从珂谋臣李专美出了个主意:赏钱不够何须愁,自前朝以来,行赏倒不少,没有赏出忠将义兵来,倒养出一批骄兵。财钱有限,欲望无穷。

      爱卿所言极是。

      李从珂点头。

      李专美又道:国家存亡,不在厚赏。却在修法度,立纪纲。眼下再搜乱百姓,只怕再惹出乱子来。不如就此财力,酌量发放。又何必一定要覆行当日诺言呢。

      正是这个道理,李从珂释然,我已经尽力了,难不成要我把皇宫卖了凑赏钱吗。行下皇命:在凤翔就投降于我的将领赏钱七万文,军人两万文,只在京城归顺的,只有赏钱一万文。

      打了个一折。

      李专美说的对,金钱买不来忠诚,买不来人心。

      但金钱绝对可以使你失去人心,失去忠诚。尤其是你许诺给人家的金钱。

      诸军皆不满,谣言四起:去却生菩萨,扶起一条铁。

      铁,就是李从珂。

      生菩萨,逃亡人李从厚也。

      好些个骄纵的兵士,难怪五代兵祸丛生。文官不爱财,武官不畏死,天下方能大治。这里的武官怕死又贪财。天下安能不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