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你想怎样 ...

  •   “你们对于古籍修复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当然,我也是有着自己的见解的。其实在我看来我们的古籍修复工作就好比医生行医诊治,医生会对于不同病情的病人开出自己的治疗方法,而我们古籍修复也是会针对古籍的破损原因和严重程度然后给出相应的修补方法,也就是所说的对症下药。常见的古籍损坏原因有虫蛀、火烧、氧化、受潮等等,你们在培训的时候也知道我们图书馆从茂杨图书馆那里运来了很多待修复的古书籍,它们首先就会被专人按照修复的难易程度以及时代主题之类的进行相关的评判之后分成好几批,而你们作为志愿者今天要修复的就是第一批最容易的偏完整的扉页。”

      接着张老师带着他们走到了一堵墙那边,用手指着一个方向介绍道:“这就是……”

      游阁:“色卡?”

      张老师给了一个赞许的眼神然后接着说道:“没错,这是色卡。因为咱们知道不同朝代甚至不同书籍他们所用的纸张是不同的,而且纸张过了这么久也会遭遇氧化的情况,而我们为了还原书籍的本色就学着以前蔡伦造纸的方法利用桑树皮造纸,后面利用板栗壳熬煮的汁水进行上色,这样得到的纸张更能够与原纸张进行碳纤维的融合,使得修复后的纸张更为坚韧。”

      张老师:“你们跟着我去看看传统方法修复古籍。”

      蓝墨云她们被带到了另外一个房间,这里的墙上装裱着几幅已经修复好的古籍扉页作为展示品,接着瞧见了在木桌那儿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正在用着透明尺对比着对正字体的位置然后用炭笔描绘着纸张上面的字体。

      张老师低声介绍道:“这位老师就是在完成修正字体的这道工序,咱们也知道要修复的书籍也会出现字体不清晰或者缺字的情况,那么后续修补的过程就是咱们古籍修复师进行的工作。”

      蓝墨云也降低音量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对于补缺字的状况的话,会不会修补之后出现文章歧义或者严重到毁书的情况呢?”

      张老师:“你这个问题其实问得很好,老实说对于缺字的情况,补或者说不补其实都是可以的,至于说要补的话就得去找对于这方面知识有深入研究的学者进行判断我们才会修改相关字体,但其实也不用太过担心,其实在古文献修复之前就有人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其实咱们整个的修复过程都是可逆的,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的话,咱们也可以按照步骤重新修改的。”

      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叹了一句:“学到了。”

      这个时候那位老太太转过头来对着张老师说道:“小张,我们这儿的浆糊不太够了,麻烦你们再调一些可以吗?谢谢。”

      张老师:“不麻烦,我们马上就去备一些。”
      就这样蓝墨云她们还没有摸到纸张就先开始了制造浆糊的工作。

      浆糊刚开始的制作是需要先将水和面粉进行混合,只不过这两者的比例需要控制好,不然的话,就会是现在的模样。

      蓝墨云用手感受着这欺硬怕软的家伙——非流顿体,因为这个时候水加得比较多,所以面粉就比较松散,也就形成了这样的状况。虽然蓝墨云对于这样的失误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不过看见游阁也出现这样的状况,两个人就不由得相视一笑。

      毕竟,一个人出错了或许是技术动作的问题,但是两个人都出错了,那就是面粉不知好歹了。

      后面好不容易调好了比例,蓝墨云对于加入的东西还是感到十分惊讶,“居然要加明矾?”

      这也是理科生下意识的想法了,毕竟明矾可是高中化学必学的东西,只是很少自己在生活里看见。

      张老师笑着回答道:“那是当然,毕竟它除了可以除菌还能够防止酸坏,只不过不太能加多,毕竟它溶于水后还是会产生有毒气体的。”

      老实说,蓝墨云对于这东西的切身体验还是挺兴奋的,就好像你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里之后就会有很大的满足感,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次体验了。

      后来浆糊调好之后,她们就将这些浆糊送到了那位老奶奶面前,而这一次她们则是一起体验了传统的修补过程。

      首先是将宣纸铺设在桌子上然后进行打湿的工作,不过为了让孩子们一起参与其中,打湿纸张和排气泡使其平展的工作则是交给了游阁他们进行了操作。

      接着又是对于要修复的书页进行同样的打湿平铺操作,只是老奶奶要修复的纸张并不是张老师所说的那样较为完整,而是难度系数更高的拼接式书籍,按照相应的轮廓是可以看出这之前是同一张书页。老奶奶让他们两个人将其中的两片分别用手中的镊子进行将那些没有完全贴合纸张的边角进行夹平。

      这项工作十分考验眼力以及耐心程度,因为虫蛀之后的纸张它的那些断口也是奇形怪状,而且那些小的边角也很难注意到是否被压盖着。所以两个人也是全神贯注在这两页纸张的平铺上,老奶奶默默地对着张老师点了点头,看得出来对于这两人的认真程度也很是满意。

      等到一切完工之后,就会先将这两页纸张按照裂痕进行拼接,接着再利用同种类的纸张以及浆糊对于书页的残缺口进行一系列的修补工作,使得新旧纤维之间能够重合,故而增强纸张的韧度。

      因为修补工作比较难,所以这部分她们是看着老奶奶操作的,什么用毛刷平刷浆糊再将覆盖的纸张贴上去,纸张的覆盖后面将压实,多余的边角用手轻轻撕扯掉等操作经验的丰富也是让蓝墨云她们大开眼界。或许他们也明白了为什么传统修复法依旧在使用了。毕竟这是一个精细活儿,传统修复法它的完善程度可能更高一点。

      就在这个时候,老奶奶在修补的过程中突然被疼得“哎哟”了一声,张老师则是立马跑了出去,回来的时候带了一些速食,然后拿给老奶奶吃。

      在老奶奶吃东西的时候,张老师解释道:“你们也能看出来古籍修复是一个精细活儿,它需要你完全集中注意力在上面,这所耗费的精力也是巨大的,很多前辈在干这个的时候都会无法正常吃饭,所以得胃病的也不少。”

      这时那位老奶奶则说道:“职责所在而已。”随后对着面前的蓝墨云他们两人说道:“不过呢,对于这门手艺,我也希望你们年轻人能够传递下去,别断了这命脉。”

      “我们会的。”
      两人异口同声地回复道。

      肯定会的,会传承下去的。

      中午休息的时候,蓝墨云她们两个人并没有一起吃饭,可能是因为蓝墨云并没有习惯这样的游阁吧。
      所以,等到两人在修复室门口见面的时候,气氛也是异常的尴尬。
      幸好,这个时候张老师出来了。

      “你们俩快进来,既然已经体验了传统的古籍修复方式,接下来就来看看我们新一代古籍修复的过程。”

      两人来到了修复室的另一个角落,这里的仪器明显就比早上所见到的更为丰富。张老师也是很热情地给二人介绍着。

      “这个呢主要是用来记录文物修复前后的不同数据的,并且还会自动拍照留证,这一个则是我们的实操仪器,对于一些破损不太严重的古籍可以直接上台操作,上面的镜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出相关情况。然后还有这些辅助工具,我们就是借助它们进行……”

      在张老师进行讲述的时候,两人也是体验了一番实操仪器所看见的景象,具体来说就像是进行生物实验操作那样,只不过观察的物品变成了书页而已。

      不得不说,南城图书馆还是挺大手笔的,这个仪器的观测除了依靠目镜之外,物镜还有着显微摄像头,可以将看见的影像实时传递到显示屏上,这样也让蓝墨云他们两人能够很清晰地观察到张老师手里的操作。

      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仪器操作的便利。相较于传统的铺桌、刷纸等很多的前奏,在操作台上将纸张放置在水里之后就可以直接用镊子进行很多的操作,而且双管齐下,真的是效率加倍。就这样感觉没过多久,那些边缘缺失部分就已经被修补好了。

      张老师弄完之后还不停感慨道:“可惜你们没去博物馆那边,他们那儿的仪器比咱们这儿要先进多了,而且修补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还会用到很多的化学知识,你们要是以后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在大学的时候就学习相关课程,也很欢迎你们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

      到了后面,他们就开始帮忙将明天要使用的一些素材进行准备,完成之后,张老师也是很爽快地说:“你们该下班了,今天一天辛苦你们了!”

      “没有,你们才是最辛苦的,我们今天也只是做了些小事儿而已。”蓝墨云连忙说道。

      游阁也补充说道:“没错,倒是我们今天了解到了很多文物修复的知识,希望下一次还能来帮忙。”

      “好啊,我们当然欢迎。期待与你们的下次相聚,再见了!”

      “再见。”

      在走出图书馆大门的时候,蓝墨云也是准备径直走向公交车站然后回家,结果这个时候游阁问道:“一起吃饭吗?”

      蓝墨云错愕了一下,但还是说道:“不用了,我回家吃。”

      “为什么躲着我?”

      蓝墨云或许是感觉心虚,于是转移了话题说道:“该回家了。”

      “你先回答我这个问题,回答完,我们就回家。”

      看游阁这架势,看来是真的很在乎这个答案。

      “我觉得,你不是这样的,感觉你变了。”

      “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蓝墨云或许是想掩盖什么,加快了脚下的步伐然后说道:“我怎么知道。”

      看见这样的蓝墨云,游阁突然笑了一下然后说道:“行,最后一个问题,问完我就离开。”

      “你问。”

      “你想要我变成什么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