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贰 ...
-
姜宛脾气还可以,虽然说不上很好,但也不是尖酸刻薄、令人讨厌的类型。只是平时不太爱讲话,总觉得师兄弟们太闹腾了。但是都是一个门派里的,跟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也不会跟众人闹太大矛盾。基本上也就是让谢锦扬滚远点;顾别辞别什么事都来找他;乔卿玹不要动不动就支使他罢了。
他站在清平居门前,里面的道童焦茶跑出来,看见姜宛,赶紧上前扶,道:“三师叔,您怎么了?”
姜宛跟他摆摆手,示意不用扶,便准备再下去,试图追上张兴泽。
他再次跑到山门前,却看到守门的道童不让他出去。姜宛试图跟他们讲道理。可惜,他们根本就不听,从头到尾只有一句话:“掌门说了,不能放三师叔您出去。”
姜宛急的,说道:“你们现在不让我出去,师父回头要是出什么意外,那就不好了!”
“三师叔,您就别为难我们了,我们是不可能随意违背掌门的话的。再说了,掌门修为高,出事了不打紧,但是您要是出事了,那肯定就不太妙了。”
“三师叔也请关心一下自己吧。”
姜宛非常无语,十分不高兴的往回走,边走边想着怎么出去,总不可能一下全部打晕他们,但又能怎么办呢?
玄清山很大,一眼望不到边,姜宛慢慢的走回清平居。一路上,山草茂盛,恣意生长,天空一碧如洗,时而有仙鹤掠过,在浓绿的树木枝桠的映衬下,似是一闪而过的白玉。他本想经过万木堂后,直接回去想主意,却不曾想,在半路上遇到了一个人。
那人约莫少年模样,身着一件青绿色长袍,内搭一件白色内衬,头发竖起来,随便用了根木簪子固定好,甚是简单。少年面容开朗,眼角处微微向上勾起,生了一双笑眉,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人好说话、是个小白脸,诸如此类的,总之就是看上去十分人畜无害。他从万木堂里走出,正十分随意的拿着把笛子把玩着。
“哟?三师弟?!”少年有些惊讶。
“二师兄好。”姜宛不咸不淡的问候了一声,便抬脚就要走。
这位一看就很小白脸的少年正是张兴泽的二弟子,谢锦扬,字子都。取的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郑国美男子,公孙子都的名,作为字。《诗经》中说:“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孟子》中写到:“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托他爹娘的福,谢锦扬确实长得十分小白脸,不,俊秀。
“哎,别走那么快呀,干嘛去?我猜猜,是不是……想偷溜?”
他一个人自导自演了一大堆废话,姜宛理都不理他,立马就走。
谢锦扬却不管,追上去,伸手一勾,就搭上了姜宛的肩膀,嘻嘻哈哈的说:“我知道一个好地方,能够偷偷跑出山去,还不被别人发现。嘿嘿,师弟,想去看看吗?”
“不想。”姜宛冷漠的拒绝了谢锦扬的好意。
“哎呀,别介呀。”他推着姜宛就往后山走,“带你去看看。”
姜宛无法,只能任由他推到了月榭前,问道,“这有什么?”
“嘿,这你就不懂了吧。”说着,便神秘兮兮的把姜宛拉到月榭后,剥开野草,一看,那里竟然有个铜质的小门!
他上前去,先用手重拍了一下,然后又轻拍了两下,同时说道:“美人来啦!”
姜宛:“……”
这是个什么鬼?这人能要点脸吗?
结果更要命的是,这摆设一样的东西居然真的开了!
姜宛:“???这是什么玩意儿?”
“我也不知道,”谢锦扬缓缓道,“上次我和阿辞来这玩,意外发现了这个门,一开始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去静安楼里翻了翻,虽还是不知它当初是谁造的,干嘛用的,但起码我知道怎么用这玩意儿了,正好方便我偷偷出去玩。”
姜宛:“……”
造这个小门的人估计和谢锦扬没什么区别吧。
他跨出去一步后,发现真的能走,便立马穿了过去,谢锦扬在门另一边说,“小宛,进了出去动作都一样,但是出去后的别忘了说‘美人走了’,这样就能关上啦!”
“哦,好。”
“快点回来啊!”谢锦扬朝他招着手。
“嗯。”姜宛捏紧了腰间的剑,点了点头,快步走下玄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