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7章 各奔前程 ...

  •   6月下旬,高考查分。7月初,填报志愿。7月下旬,录取结果陆续公布。一切都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姜芸暑期在家,郑吉恩和伍宥谦为了升学忙得不可开交。姜芸心知帮不上忙,索性也不去打扰。郑吉恩和伍宥谦很厉害,这点毋庸置疑。郑吉恩和伍宥谦的未来一片大好,这点姜芸非常期待,自然也非常确信。

      姜芸的空闲时间比在校时多了不少,假期不用过分担心学业,她把时间更多地分到写作和改稿上。7月中旬,姜芸在爱阅网上连续发表了3篇文章。

      Y市一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高二、高三学生的开学时间通常比正常时间提前半个月。

      8月15日,姜芸开学。

      在姜芸看来,高二和高一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除了正常课程外,高二学生还得准备会考。所以即使才开学,姜芸的课桌上还和高一期末时候一样,堆满了各种会考复习指南。

      虽然快入秋了,天气仍然很热,火辣辣的太阳照着操场上一具具年轻的躯体。

      下午最后一节课,高二A班是体育课。

      全班排跑4圈后,自由活动。有的学生打排球,有的跳绳,有的踢足球。姜芸抓着跳绳,累得气喘吁吁。

      灌木丛后,围墙。一个身影“蹭蹭蹭”爬上围墙,又“咚”一声落地。郑吉恩矫捷的身影出现在灌木丛后。

      郑吉恩是来找姜芸告别的。郑吉恩是H市人,前几年因为父母的生意向Y市扩展,他也随父母来到H市上学。高考填报志愿时,郑吉恩把大多数高校都选在了H市,他本意是以后想回H市发展。刚好,这段时间挺幸运,父母在Y市的生意也稳定下来了。所以一家人决定,借郑吉恩暑期这个机会,全家人回H市一趟。如果郑吉恩被H市高校录取的话,他们就留在H市,不再回来了。

      郑吉恩心想:姜芸一定会去老地方写日记。所以郑吉恩身手矫捷地翻墙进校,来到熟悉的地方等姜芸。

      怎么说呢?郑吉恩觉得:这半年多来,姜芸算得上频繁地出现在自己的生活里了。马上他要离开Y市了,他始终觉得有必要和姜芸做个告别。也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如果他直接离开,姜芸一定会很难过。

      郑吉恩和姜芸认识地时间不算太短了,但他们彼此并没有留任何联系方式,姜芸不问、郑吉恩也没主动给。

      高考前,郑吉恩和姜芸几乎每周都能见一次,好像是一种默契,又好像是一种侥幸,他们总觉得:周末,书城,四楼,他们一定还能见面。他们坚定地认为“一定还能见面”就像坚定地认为“太阳落下明天依旧爬上来”一样。但没成想,高考后,各自有各自的事情要忙,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

      郑吉恩是这样打算的:他在灌木丛旁等着,等姜芸来了和她做个告别,然后问问姜芸的联系方式,以后还能有个联系。

      郑吉恩曲腿弯腰落地后,慢慢地抬起头、站直身体,然后一边拍拍手上的灰,一边走到灌木丛边。

      透过灌木丛,可以看到操场上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却活力四射的身影。郑吉恩从灌木丛后探出半个身子,充满感慨地望着操场上年轻的学生们。突然,一个正在跳绳的小个子女生吸引了郑吉恩的视线。郑吉恩心里一喜:是姜芸。

      操场上,姜芸鞋带散了,她放下跳绳,蹲下身系紧鞋带。准备起身时,姜芸习惯性地抬头看一看前方,然后灌木丛后的一双眼睛对视。姜芸心跳慢了一拍,有点疑惑,又有点兴奋地想:该不会是出现幻觉了吧,是郑吉恩!

      突然,灌木丛后的身影朝姜芸招招手,示意她过去。

      姜芸拿好跳绳,站起身,朝郑吉恩小跑过去。

      郑吉恩心里一暖,心想:这小姑娘好像每次见面都很开心,而且那种开心发自内心,超有感染力,她的笑能仿佛能笑到别人心里去。

      姜芸停在郑吉恩两步外。

      郑吉恩微笑着说:“好久不见,姜芸。”说完引着姜芸朝花台边走去。

      姜芸气喘吁吁地说:“郑吉恩,好久不见。我刚才看见你在灌木丛这里,还以为是自己做梦了。”说完,姜芸脸上一红,她突然感觉她话里有话,大概是“我做梦都想见你”,真是……真是……好生尴尬。

      郑吉恩已经坐下了,姜芸见他表面毫无波澜,心道:还好还好,郑吉恩应该没有往那个方面想。姜芸也靠郑吉恩肩膀一侧坐下。

      郑吉恩思考了一会,若无其事地问:“姜芸,开学这段时间怎么样?”

      姜芸朝郑吉恩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说:“一切都好。”

      郑吉恩也微笑着点点头,然后又说:“那就好。好好上学,你是最棒的。”

      姜芸还是点点头,只是心里有点不安。要知道,之前几次见面,郑吉恩都不会过问她的学习,也不会过分地鼓励她,今天真是有点反常。姜芸压下这种不安的感觉,准备问问郑吉恩今天的来意。

      郑吉恩又开口道:“姜芸,我今天是特意来找你的。”

      姜芸心跳又慢了半拍。

      郑吉恩接着说:“我来和你告别。”说完,郑吉恩偏头想看看姜芸的反应。

      姜芸感觉心跳停滞了,整个人都呆呆的,也没有接话。

      郑吉恩把他家本来是H市、这次离开的原因等,都和姜芸说了一遍。然后又开口道:“姜芸,我下周天走。”

      姜芸马上接话:“我想去送你,郑吉恩。”

      郑吉恩点点头,笑着说:“好啊。那下周天早上学校门口见,回H市得经过学校的。”

      姜芸点点头,心里平静了许多。姜芸心想:郑吉恩终究是要离开的,谁也留不住的。各奔赴前程,自会渐行渐远。但如果下次相遇时,彼此都成为了更好的自己,那么分别将不是结束,而是为更好的相遇做好准备。想到这里,姜芸心里豁然开朗。

      姜芸抬头看着郑吉恩说:“郑吉恩,下次见面,我们都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郑吉恩点点头,说:“好。”说完,郑吉恩想问一问姜芸的联系方式。

      突然,“嘟嘟”哨声响起。

      姜芸站起身,拍拍郑吉恩的肩膀说:“集合了,我得走了。郑吉恩,下周天见,再见。”

      郑吉恩收回已经到脖子话,微笑着点点头,说:“好,下周天见,快去吧。”

      姜芸笑笑,然后转身跑开了。

      时间“滴答滴答”,转眼周四了。绚丽的彩霞映红了整片天空,夏天的闷热渐渐散去,秋天的凉意慢慢走进校园。

      姜芸慢悠悠地走向灌木丛,她远远地就看到:花台上,她常坐的位置放着个东西。走近一看,是一个信封,信封上端端正正地写着:姜芸,抱歉。

      姜芸连忙拿起信封,心想:这是郑吉恩的字迹!抱歉?为什么说抱歉?

      姜芸拆开信封,拿出折得方方正正的信纸,首先印入眼帘就是落款:郑吉恩。

      姜芸从开头一一看下来:姜芸,我得提前走了,抱歉。这是昨天晚上仓促决定的,我爷爷生病了。今早离开时,车在学校门口停了一会,我翻进学校,想亲自和你说声再见,进来以后才想起你在教室上课。情急之下,我又翻出学校,在学校门口的文具店里买得信纸,通过这封信向你说明原因。姜芸,好好上学,好好写作,做你最喜欢的事,成为最理想的自己,记住你和我说过的,下次见面,我们都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姜芸,再见。

      姜芸紧紧地握着信纸,读完后久久无言。说实话,虽然姜芸心里惊讶,但确实没有空落落的感觉。姜芸坐在花台上想了一会:郑吉恩提前走了,他们没能见上最后一面,确实遗憾了些。但郑吉恩给她留了信,确实用心,确实把姜芸当做朋友对待。

      姜芸轻轻地把信纸折好,原模原样地放回信封。然后拿出日记本,端端正正地写到:流行划过天际,结局虽是消失,过程依旧美丽。

      郑吉恩离开了,但姜芸的生活依旧按部就班地继续着。

      8月末,伍宥谦来灌木丛找过姜芸。一为姜芸带来他和郑吉恩的高校录取情况,二为告别,三为感谢。郑吉恩和伍宥谦同时被H大录取,郑吉恩在数学系,伍宥谦在化学系。伍宥谦和姜芸一样,是Y市人,前去H市上学也不失为一个全新的体验。伍宥谦的作文进步不小,姜芸功不可没。伍宥谦把前些天写得一首小诗送给姜芸,姜芸是除了伍宥谦自己第一个读者,也是唯一的读者,连郑吉恩也没有读过。姜芸被伍宥谦逗得哈哈大笑,这场半年多的友谊将被藏进心底,小心珍藏。

      9月初,伍宥谦离开Y市了。

      姜芸按照既定的生活轨迹,一天一天稳稳地度过。每天夕阳西下时,姜芸一样会去灌木丛边写写画画。唯一的不同在于,姜芸之前只记日记、写作文,现在她开始尝试写小说了。

      写小说最怕卡文,但这个难点对于姜芸来说,不算很大的问题。原因在于,姜芸的小说题材非常贴近生活,以高一一年来与郑吉恩和伍宥谦相遇相识的过程为主线,融入她对于青春和懵懂喜欢的认识,讲究真实记录和艺术加工相结合,整体走校园风。

      周末,清爽的早晨,姜芸在书桌上伏案写作。理大纲,粗写剧情,反复读改。

      周一,中午,秋风习习,姜芸端坐在课桌旁,一边在白纸上写写画画,一边在笔记本上叙述故事。14:00将近,姜芸动了动酸痛的肩膀,心满意足地靠在笔记本上午休。

      大雪纷飞的夜晚,姜芸在书桌旁继续写作,一边看窗外飞落的雪花,一边整理脑袋里的思路。

      小雨淅淅沥沥,姜芸坐在窗边,拉上窗帘,打开台灯,翻开笔记本,记录下脑海里周末三人的快乐时光。

      荷花盛开,姜芸侧坐在荷塘边的观赏椅上,曲起膝盖,把笔记本垫在膝盖上,燥热的风吹过荷花,拂过荷叶,也吹动姜芸的心。她提笔,一字一句,记下那年夏天三个为了未来不遗余力、相互帮助的三个少年。

      又是一年秋天到,姜芸还在坚持写着,他们三不多不少的相处时间里,发生了不多不少的值得记录的事情。姜芸一边翻日记本,一边回忆,一边写作,一字一句,写下了三个少年绚丽的青春。

      秋风送爽,姜芸上高三了。紧张的学习生活让她不得不放缓了作品的进度,原来每天都能写一写,现在只能改在周末或者假期。但是姜芸并没有放弃。

      时间“滴答滴答”,转过了白雪皑皑的冬季,缓缓地走过阳光明媚的春季,当夏天的脚步慢慢走进校园时,又到一年毕业季。

      紧张的高考复习终于放缓了步子,学生们沉静心性,开始沉淀所有的复习成果。此时,姜芸的作品正文完。

      这天,天空下起了小雨,冲散了不少燥热。Y市一中,熙熙攘攘的考生走进同一道校门,又慢慢地分散在不同的考场。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高三的考生各显身手,十二年寒窗苦读拼得一个圆满的结局。

      高考结束。姜芸有了宽裕的时间和精力,她把两年来所有稿子整理、精修、分卷。

      高三毕业的那个假期,姜芸的第一本小说印刷出版,取名《流星划过天际,我依然记得你》。腰封上一句话点睛之笔:流行划过天际,结局虽是消失,过程依旧美丽。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第7章 各奔前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