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2章 ...
-
半个月后,上京到了。
赵长洲早就收到了信,领着仆人等在城外十里亭。
见着了父亲,阿团惊呼一声,欢喜的就要跳下马车。
她自小在青州跟着祖母长大,父亲每年都会回青州一次,每次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血脉亲情难以割舍,去岁里父亲升了官,公务繁忙了起来,就不曾回去,一年未见,也未觉得生疏。
赵长洲大笑着揽过她:“阿团一路可辛苦?”
阿团摇摇头,先前是有些辛苦,现在见了父亲就不觉得辛苦了。
赵长洲怜爱的摸了摸她额上的碎发:“走吧,你阿娘和阿青都在家里等你呢!”
阿团歪了歪头,问:“阿青是谁?”
赵长洲催她上车,一边回道:“阿青是你阿姐啊,她也是个顶好的孩子,等见了你就知道了。”
阿团坐进马车,她想起来了,父亲的那位义女乳名就叫阿青,自己只知她闺名叫赵蔓茵,自小体弱多病,跟自己完全不同。
她一向身子康健,要不是因为晕船,先前在船上也不会生病。
马车走了一会儿,路上行人越来越多,阿团悄悄撩起帘子往外看,上京城几丈高的城墙近在眼前。
到了城门口,马车停了下来,赵长洲驱马上前表明了身份,守城的卫兵很快放他们通行。
越往城里走越热闹,道路两旁的商铺琳琅满目,路上行人络绎不绝,马车行走都有些困难。
含秋在一旁惊叹:“姑娘,京城可真大!”
阿团也是大开眼界,青州虽也繁华,可跟上京还是没得比。
两人正看得入神,赵长洲敲了敲窗柩:“别看了,等过两日,让你阿娘带你出来好好逛逛。”
阿团冲他做了个鬼脸,到底还是听话放下了车帘。
很快,赵府到了,阿团还没来得及仔细看自家的宅子就被引着进了二门,一个满头珠翠的美妇带着一阵香风扑了过来:“阿团!娘可想死你了!”
阿团没有防备,被她扑了的后退了两步,差点摔到地上。
她努力挣扎着把美妇的手从自己身上扒开:“娘,你弄疼我了……”
美妇人这才松开她,上下打量着。
她同这个女儿十多年未见,当初为了照顾在地方做官的丈夫,狠心将刚满周岁的女儿丢在青州,交给婆母抚养,后来丈夫被调回京城了,她想把女儿接到身边,婆母却屡屡拒绝,再加上小女儿体弱多病,她一直脱不开身回青州去探望,只能用丈夫带回的画像以解思念。
阿团看着眼前流泪的母亲有些手足无措,她自打记事起就没见过母亲,祖母对她很好,什么都不缺她的,此时竟不知说些什么是好。
一个蓝衣少女走上前解了她的窘境:“娘快别哭了,阿团妹妹以后就能长伴您身边了,您该高兴才是。”
赵夫人被她劝住,抹了一把眼泪,笑了起来:“你说得对。”
又拉着少女的手对阿团道:“这是你阿青姐姐。”
阿团看了少女一眼,果然是病恹恹的,脸色苍白,腰肢细细的,一副若柳扶风的模样。
若是在青州,这样病歪歪的女孩子是要被嘲笑的,不是她吹,这样的病秧子,她一拳能打死十个。
青州地处南北交界的地方,民风较上京开放许多,没有那么多规矩,许多女子甚至能顶门立户。
这样的风气下,祖母也不曾对她太过约束,甚至还给她请了个教骑射的女先生,只是那先生太过严厉,她学了几天便不肯再学了,变着法的逃课,气的先生收拾东西就走了,连束脩都不肯要。
阿团有些怀疑,就她这样的,真能把自己折腾的跟梦里那般惨?
阿团敛下心思,脸上堆起笑,眼睛弯起来:“阿青姐姐好,以后还劳姐姐照顾。”
赵长洲看着她们姐妹其乐融融颇为满意,叮嘱了几句就回了前院,赵蔓茵身子弱,站了这么一会儿就说不舒服,赵夫人忙叫她回去休息。
回到她住的观月轩,方嬷嬷早就在此候着着了。
不等她开口询问,方嬷嬷就竹筒倒豆子般将自己一路上观察所得说给她听,末了笑道:“姑娘放心,二姑娘看着不是个有心眼儿的,又不如您生的好,哪能压过您去?”
“奶娘知道什么!”
赵蔓茵有些烦躁,方才那傻大姐儿看过来的一眼颇有些古怪,又说不清哪里古怪,再看时她已收回了目光,一张圆脸盈满笑意,很是娇憨。
“她就算是个傻子那也是正儿八经的赵家嫡女,就凭这个身份,许多事情她就能强压我一头!”
赵蔓茵自嘲般的笑了笑,她自诩才貌双全,却为出身所累……
想到这,她不由攥紧了衣袖,直到指甲掐进掌心,些许疼痛让她回过神来。
赵蔓茵转头吩咐侍女杜鹃:“去把我箱笼里的那套头面拿出来,送到二妹妹那里去。”
杜鹃惊道:“姑娘,这可是夫人给您预备的及笄礼啊!”
赵蔓茵垂下眼,淡淡道:“我知道,去拿来吧。”
赵家的宅子虽只有三进,但赵家人口简单,阿团也能有一个单独的院子。
赵夫人自接到婆母的信,就开始准备起来了,里面的布置摆设样样是她亲自掌眼,只是女儿自小不在她身边,她也拿不准阿团的喜好,就按着当下小姑娘们喜欢的样子布置了。
“你看看,若是还缺什么就差人跟娘说。”
赵夫人满脸慈爱的看着阿团。
院子布置的很精致,阿团很喜欢,只是她在梦里都看过一遍了,此刻也还要做出一副惊喜的模样来哄她娘。
把人应付走了,阿团这才松了一口气,扑在了里间的床榻上。
被褥赵夫人早已吩咐下人晒过,此刻散发着阳光的味道,阿团把脸埋在被子上,眼皮不由自主耷拉了下来,一会儿就睡着了。
直到下晌,赵夫人带着绣娘过来准备给她量尺寸裁衣裳,进来见到的就是她在床上酣睡的模样,赵夫人心软了一片,轻手轻脚走到床前,俯身在她额头亲了一口,这才恋恋不舍的走了。
赵蔓茵站在窗外将这一幕看在眼里,窗外的海棠挡住了她的身影,屋内的人并没有发现她。赵夫人走后,她垂下眼,无声的笑了笑,她只是想来给这位妹妹送个礼物,没想到看到了这一幕。
她比阿团大三个月,当初赵夫人是在去找丈夫的路上偶然遇到她的,那会儿她才半岁多,双亲被山匪残害,她被奶娘抱着逃了出来,赵夫人看着她想到了留在青州的女儿,这才将她收为义女。
这十多年来,赵长洲夫妇待她也如亲生骨肉一般,只是如今阿团的到来,才让她从这个美梦中醒来。
身后杜鹃捧着锦盒小心翼翼的问她:“姑娘,咱们还进去吗?”
赵蔓茵柔柔的笑了笑,让人看不出她的心思:“妹妹在休息,咱们怎么能打扰,晚上家宴时再送给她吧。”
阿团对此一无所知,她又做了那个梦,只是这回跟上次不太一样,看起来是上回的后续,眼睁睁看着赵家的宅子在一把大火中沦为灰烬,她挣扎着醒了过来,却出了一身的冷汗。
主院家宴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赵夫人派来的小丫头来喊人,含秋拿银花生打发了她,一进屋却见阿团呆呆的坐在床上,目光直愣愣的,吓了一跳。
“姑娘,你怎么了?”
阿团回过神,慢吞吞的答了一句:“没什么,做了个噩梦。”
主院那边等着她去用饭,含秋没心思再追问,指挥门口的婆子送了水进来,给阿团擦拭了一遍,换上了一身鹅黄色的衣裙。
阿团皮肤白,眼睛大,脸团团的,因着年纪小身段还没长开,穿着这样鲜嫩的颜色也不违和,如一支含苞待放的迎春花。
含秋给她梳完头,检查没有什么纰漏,这才出发去主院。
人都已经到齐了,都在等着她,阿团有些不好意思。
赵长洲夫妇倒是不介意,赵蔓茵示意杜鹃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锦盒,递了过去:“阿团妹妹,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你能喜欢。”
阿团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套头面,是她从没见过的样式。
她一向爱打扮,想不到赵蔓茵居然花心思还打听了她的喜好,送的礼物正戳中了她的心窝子,难怪梦里的自己会被她骗的团团转。
阿团接了过来,白送的东西不要白不要。
“谢谢姐姐,我很喜欢。”
赵蔓茵看起来很高兴:“你喜欢就好。”
吃完饭,赵夫人把她俩留了下来。
“过两天皇后娘娘的母亲沈老夫人六十大寿,到时候你妹姐妹两个好好打扮一番,陪我一同去。”
两个女儿年龄相当,今年都十五岁了,是时候相看起来了,阿青还好,她才情好,样貌也好,这些年跟着自己出门交际,在那些夫人圈里有了些名气,已经有好几个夫人明里暗里打听她了,只是一听说她的出身,就都不往下说了。
阿团呢,一直在青州,有的人家都还不知道自家还有一个闺女,得多在人前露面儿才能再看。
赵夫人心里暗叹一口气,她是不太想把阿青嫁到高门去的,高门规矩多不说,好人家看不上阿青的出身,看上的又都不是什么善类,阿青的身子不好,可受不了磋磨。
她说完这话,赵蔓茵就明了是什么意思了,侧过身羞红了脸,小声应了一句。
阿团只当自己是去玩的,也没放在心上,她现在才没心情考虑这些儿女情长,那个梦还沉甸甸的压在她的心头。
赵夫人动作很快,第二天就送来了衣裳叫两人试,一切准备停当后,沈家寿宴当天,带着两个打扮好的女儿上门赴宴。
沈家是皇后的娘家,赵长洲只是一个五品的翰林学士,凭赵家的门槛也不能常来走动。
进门后,带来的侍女都被留在了马车上,母女三人被领着去给沈老夫人拜寿,相比赵蔓茵柔柔弱弱的模样,倒是阿团更得各位夫人的喜欢。
赵蔓茵被沈家的姑娘带着去逛园子,而阿团则被沈老夫人拉着她不撒手。
“这孩子,看着像是个有福气的。”沈老夫人笑眯眯的看着她。
底下的夫人们不管心里怎么想,嘴上都附和着:“这孩子合了老夫人的眼缘,可不是个有福的?”
阿团跟着祖母久了,哄老太太高兴很有一套,把满屋子的夫人逗得笑个不停。
最后还是赵夫人心疼女儿,找个机会赶她去了园子。
阿团也松了一口气,她也累坏了,感觉自己就像祖母从前养的那只八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