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九章 兰茵士族灭族案2 ...


  •   张氏一族在陈国是百年世家,出过几代后妃,在陈国朝中的关系盘根错节,根基甚牢。不过近些年,确切来说是近三年,张氏一族颇不顺,全五洲各国的据点被不断拔掉,朝中张氏派系官员也不断被折损,张氏现任掌权人,也就是张贵妃的哥哥张中令总觉得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在试图撼动张氏一族的根基,但任凭他坐拥天下第一谍报系统,也查不出这股力量到底来自于何方,又或许这压根就不是一股力量,而是多方势力。

      全五洲有三大谍报系统,一是陈国张氏手中的这支,一是楚国的菱光,一是吴国的暗夜。暗夜掌控在吴国每一代的皇女大殿手中,当一代大殿薨逝另一代大殿尚未降世时,暗夜便处于静默,直到新代皇女大殿降世,十三岁及笄,暗夜便会重新启动。

      张氏处于陈楚吴交界处的两枚暗桩被拔掉,张中令心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连夜修书传信给妹妹张贵妃,张贵妃找了个由子将兄长宣召入宫,两兄妹当面商议。

      “兄长,何事如此慌张”,张贵妃唤女官给兄长落了座,这许多年来,除了当时那件事外,还没见过兄长如此面有焦色。

      “妹妹,我有种不好的预感,那件事沉寂了二十多年,最近种种出事的迹象,都与那件事有关”,张中令眉头紧锁。

      张贵妃神色一紧,道:“都这么久了,一切线索早都消失殆尽了,怎么会突然又泛起沉渣呢?是不是兄长最近太操劳,心绪过于紧张所致”。

      “我也希望是我太过于紧张,可自从三年前张氏第一个据点被拔后,张氏就不断出事,到今日竟有一种愈演愈烈不可控之态势,我细细数来,这所有的事发,都有一根极隐秘的暗线串联着,就是二十多年前那件事”。

      暴风雨来临前,总是过于的宁静。张贵妃万万没有想到,在她与兄长面见后的十日后,她会被皇上一道圣旨困于所居住的寝宫内,张府被禁军包围,只可入不可出。而事情的起始,是因为应贵妃的一句话。

      某日,陈皇正在与应贵妃赏花,应贵妃突然来了兴致,问陈皇道:“陛下,您与臣妾出行赏花,也需带这么多侍卫?”

      陈皇失笑道:“爱妃怎么突然问这个问题,如不带这些侍卫,怎么保护爱妃安全。”

      “哎呀,陛下,臣妾只需要陛下一个人保护就足够了,陛下就是臣妾的英雄”,应贵妃又拿出她撒娇卖嗔的看家本领来了。

      可陈皇就是吃这一套,而且是十年如一日的不腻,“哈哈哈,爱妃会说话”。

      应贵妃神色一转,似心有不安道:“臣妾无力为陈国做些什么,却拥有这些,有时也深感不安”。

      陈皇皱眉,“爱妃为何如此说?”

      “陛下,一名侍卫的衣食俸禄银钱几何?”,应贵妃问道。

      “这个,朕还真是不清楚“陈皇略一思量,叫了一名近侍问道“你们,年俸是多少?”

      侍卫单膝跪地“回禀陛下……”

      “哎呀,别回禀了,你就直接说”,陈皇不耐。

      “是,侍卫也分品级,如小人这样的最低品级,年俸是三十两”

      “加上衣食盔甲其他呢”,应贵妃追问道。

      “若是加上那些开销,一年最低开销是五十两”,侍卫答道。

      “哦”,应贵妃数了数跟在自己身后的这些侍卫道:“陛下,这可是上万两银子啊”。

      陈皇被应贵妃逗笑了,道:“爱妃从不是在意这些俗物的人哪,今日怎的忽然这些计较”。

      应贵妃回答道:“还不是看陛下近些日子为泉州水患忧虑,那些饥民失去了家园,他们是缺银子救命啊,陛下为国为民操碎了心,臣妾却不能为陛下分忧。”

      陈皇听后甚是感动。翌日,见了七皇子的折子,报各部财年预算,陈皇看着那一笔笔的数字不禁有些头痛,但是看到张中令所需的数字后,大加赞赏,对几个大臣道“你们看看,都学学张中令,每年的请款都不太有增长,平日作风也一贯是简朴,你们都多学学吧。”

      几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搭陈皇的话。其中王书令几次张了张嘴,最后却又闭上了。陈皇一指王书令“你不服吗?你有什么要说的?”

      王书令连忙跪倒在地,“陛下,臣不敢”。

      “哎呀,你们这些人,就是墨迹的很,这个不敢那个不敢,其实背地里呢,什么都敢,有话就快说”,陈皇毫不客气。

      王书令道:“张氏一族掌握着五洲最大的谍报系统,这系统规模每年都在扩大,张中令申请的银钱数不变,是怎么养活这些人的。”

      “哎,谍报系统嘛,再多能有多少人”,陈皇不置可否,没放在心上。

      “据不完全统计,约有四千人”,王书令这个话说的很有技巧了,不完全统计有四千人,那么完全统计呢,是多少人呢?

      “四千人?!”,陈皇到是没有想到张氏谍报系统这些年发展的竟这么快,他暗自核算了一下,四千人,如果按照最低侍卫等级年消耗是二十万两白银,张中令申请的款项数字养这些人到是紧紧巴巴啊。

      王书令又补了一句,“这些人,每人的年消耗约是白银一百两。”

      “一百两?!!”陈皇彻底震惊了,“为何会那么多?!”

      “除去俸禄之外的,这些人在江湖走动,在其他国家活动时都需要另外的支出,若有意外出现,还会给其家属恤金,合计起来,每人每年的消耗为一百两左右”,王书令的基本功还是相当过关的,对这些数据门儿清。

      陈皇面色一沉,如果王书令所报的财务数据是真,那么张家每年额外支出的二十万两银子是从何而来的?那样一个百年家族,不管是买卖还是家族产业,拿出这二十万两的开销来并不是难事,可每年都能拿出这些数字来,这样的财力已是可以豢养私兵的程度了。另外,最可怕的是,这只是报上来的数字是四千人,那些暗地里的呢,又有多少人?每年的花销又是多少?张家的财力到底能达到何种程度?难道已经富可敌国了吗?

      “来人啊,去传七皇子澜卿觐见”,陈皇整了整面色,对其他尚在场的大臣道“今日疲乏,都退了吧”。

      七皇子陈澜卿应陈皇之召入了宫,陈皇交代他一件秘密任务,去查一下张中令近两年所有明里暗里的财产收入情况,不管是田园商铺还是平时陈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官场礼金,统统去查处一个大概来。

      七皇子领了命心中暗道:陛下,你想要看的,和你不想要看的,早已都准备好了。

      陈澜卿苦心孤诣布局这一天很久了,加上皇后通过无封给到的助力,人证,物证俱已齐全,只等揭开这陈年旧案的谜底。为不使陈皇生疑,七皇子忍住心焦,又拖了三十日左右,才带着所有账目来回禀陛下。

      天兆二年,春日乍暖,三月十二日,张贵妃被软禁于自己寝宫,张中令府被内卫包围,张家父子被带至御前,陈皇亲审张氏侵吞陈国金矿一案。

      二十多年前,兰茵士族最后一代家主拿到金矿信息,本应第一时间报给朝廷,但他在将此消息报给朝廷之前,却去见了他的好友张中令一面。那时候朝中皇后一族独大,鸾凤与张中令商量,如何能将此发现金矿的消息与张家带上边儿,以此一项大功来带起张氏与兰茵士族两大家族的壮大。那时应贵妃已深得陈皇宠爱,而此前受宠的是张贵妃,应贵妃分走皇上宠爱之后,张贵妃在宫中的日子开始难过,皇后藉由种种事故打压张贵妃。那是张氏一族最为黑暗的一段日子,为了家族兴起,也为了妹妹与还年幼的大皇子,张中令每日愁眉不展。鸾凤早年曾受过张中令一些恩情,他知道张氏处境不佳,将这个消息透露给张中令,希望能助他一臂之力。最开始张中令也并没有起歹意,两人商量着,现在只是带回来了矿石样本,是否真能挖出纯度高的金矿还尚未知,不如等这件事再落实一些再向朝廷禀报。

      鸾凤同意了,于是拿出地图,张氏与兰茵士族的人一起去到了金矿所在地,到了地方勘探过后,已经确保真是有一座纯度极高的金矿藏于这山脉之下。鸾凤便打算回朝禀报,但张中令拦住了他,张中令想要先行开采,鸾凤拒绝了。兰茵士族有主训,勘探出金矿之后必不可私自开采,如不遵主训,将会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

      但张中令却已是心中打定了主意,张氏一族没落就是因为财力无法支撑谍报系统运作,只有谍报系统发展壮大,张氏才能在陈国占有一席之地,陛下的宠爱不可靠,张氏一族的壮大才是妹妹母子真正的根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