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一
      四月日暖,燕子衔泥而飞,董家院里人声鼎沸,奏乐声不绝于耳。

      今日是董家大郎董殊第一次从京城任职回来,董父董留声特意弹奏古琴宴请同乡,感谢多年来邻里对大郎的帮助。

      一声拨弦,律动而起。古琴声沉着静圆,尾音如仙人披帛,裙袂飞扬,月宫清扬,徐徐描摹飘渺之境,在场人听得如痴如醉。

      “这曲便是被先帝称赞过的《霓裳曲》?董兄,令尊琴艺高绝,不愧是古琴第一人。而董兄初试便中举任职,当真是虎父无犬子。”一人举酒敬向董殊。

      董殊回敬,“兄长谬赞,感恩当今圣上放宽了比试条件,令我等乐人之子能参加科举。机会难得,又实在怕令父亲蒙羞,承蒙了父亲的名誉,便尽了全力勉强过试。”

      众人言笑。

      有平时一贯亲近之人道,“怎不见音妹出现?董师难得奏《霓裳曲》,音妹往日最是爱听,今日竟然不见人影,真是难得的奇景。”

      董殊这才意识到,自家亲妹董音音不见了。突然他想起了一桩事,扶额头疼了起来,赶紧起身去寻父亲董留声。

      此时的董音音正和小丫鬟雀啾鬼鬼祟祟地绕过护家子,往书房直奔。

      “音娘,你当真要偷……”

      董音音立马扭头捂住了雀啾的嘴,“嘘,别让人发现了。你要是怕的话,就在这儿等我,我一个人去也可以。”

      雀啾满脸担忧,还没开口就被董音音打断。

      “我知道,你就是怕我被爹发现,被他揍一顿。那又如何,我又不是没被他揍过,可那《霓裳曲》不一样啊,我有多珍爱它,爹不愿意教我,我还不能拿曲谱自己学嘛。”

      雀啾拨开董音音的手,道,“音娘,可你不会弹琴啊,要那谱子又有何用?我们赶紧回宴上吧,要是先生和大人发现了,那就糟了。”

      董音音不服气道,“你也觉得我学不会弹琴?那是爹从来不教我,明明我骨子里流着乐人的血,却要被迫与古琴生生分离,你们简直绝情无义。”

      雀啾头疼,自家小姐自从看了些戏本子后,又不知脑补了些什么。先生既然不让小姐学琴,那自然是有道理的,像小姐整日蹦蹦跳跳,处处野,哪里像能坐得住学琴的。

      董音音挺胸,轻巧地跺了跺脚,“我今日定要拿到《霓裳曲》谱,你在这等着吧。”

      二
      溜进书房比董音音想象得要容易,虽然平日亲爹都用了锁锁住,但她昨日长兄回来的时候装了一晚上的乖,从喝醉的亲爹那儿偷来了钥匙。

      她一推开书房的门,一股古朴的气味扑面而来。

      墙上挂着数把好琴,紫檀木的、陶瓷的、青竹的、白玉的,琴弦直而细,桌上还有许多琴谱整整齐齐摆放,香炉已灭,墨香和檀香缠绕,窗边还种着幽幽兰花。

      董音音看得直愣,她从未来过这里。

      不知为何,一贯陶气调皮的她此时完全不敢放肆,蹑手蹑脚地去柜子里寻《霓裳曲》谱。

      她心中砰砰直跳,脸上发烫,当看到《霓裳曲》三字,连忙从怀里掏出准备好的绸缎布包着,抱于怀前,赶紧出去。

      她很快将房门锁锁好,一声咔嚓锁音落下。

      “音音。”

      随后而来脚步声,董音音一抬头,就看见了满脸抹汗的亲大哥,还有自己那气得吹胡子瞪眼的亲爹。

      她吓得手里东西一松,《霓裳曲》谱子掉落在地。

      真乃戏文里所说的,人赃俱全。

      董音音哭得鼻子吹泡,双手早被董留声用尺子打得肿胀,董殊心疼不已,劝住了董留声。

      “别打了爹,再打就打坏了。”

      这话一落,董音音哭得更狠了。

      “爹是坏爹!欺我娘亲去得早,无人疼我。早知如此,娘该把我也带了去。”

      十一二岁的小女子哭得胡搅蛮缠,搅得父兄心绪难宁。

      心知父亲定被董音音的话刺痛,董殊厉声道,“音音。”

      董音音顿时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可她心里委屈得紧,为何她不能学琴,为何爹还为了此事无数次打她,她不服。

      她放声大哭,一阵一阵的,冲破房梁,哭得董家父子头疼得很。

      董殊也不知该如何办,小妹一贯是性子倔,十头牛都拉不回来,至于父亲,此事定然是不会依着小妹的性子。

      董音音抽抽噎噎,董留声叹了口气,将尺子背在了身后。

      “你是不是一定要学《霓裳曲》?”

      董音音不哭了,她撅着嘴,眉间一股子倔劲,“要学。”

      董留声看了她很久,“行,除非你能奏出一只完整的曲子。”

      董音音眼睛一亮,“当真?”

      “你先会弹一首完整的曲子再说此事。”

      董音音一听有希望,高兴得要跳起来,可她又不想在父兄前失了面子,便说下狠话道,“我一定会弹出一首完整的曲子,爹你就等着吧。”

      她一脸稚气,被雀啾搀扶走时还笑得声如铃铛。

      待她走后,董殊道,“父亲,万一妹妹真弹出曲子了,您真要教她《霓裳曲》?”

      董留声仿佛一瞬老了十岁,他乏力地坐在座位上,“她连琴谱都认不得,此事你不用再担心。”

      三
      自从和董留声约定好后,董音音像是中了邪,天天抱着一把木琴弹奏,无人教她,她便任性自弹。

      那琴音如魔音,整日都有,刺得人耳朵生疼,实在称不上乐声。

      董殊这才知道父亲料事如神,妹妹不再闹腾是最好的事,也放下了心回京任职。

      过了一个月,董音音这才意识自己被亲爹耍了。

      她自然知道自己差得有多远,她如今别说弹一首完整的曲子,就算是给她一段琴谱,她也不会弹。

      她想让亲爹教,亲爹只留下一句,“当初我并未说要教你学琴。”

      气得董音音一天一夜没吃饭。

      想要在梁国学琴,她亲爹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可偏偏他不教自己,如果想去外面找老师,亲爹肯定也不会放她出去。

      一夜凉风,董音音很快像枯萎的花朵整个人衰败了下去,气弱游丝。来人见了都以为她病重得要跟她娘亲去了,雀啾天天拜菩萨想让她快快恢复。

      董留声忧心她的状况,日日陪她喝药吃东西,董音音实在吃不下,撇过头。

      他道,“就这点心性,还想学琴?音娘放弃吧,你吃不得这个苦。”

      董音音眼角滑过泪珠儿,咬着颤抖的唇,“不,我就要学。”

      董留声也是心疼小女儿,道,“那先将身体养好,没了身体,如何弹得了琴?”

      董音音转回了头,一口接一口强逼自己吃下董留声递来的肉粥。

      等她病情有了好转,也不碰琴了,董留声才悬放下心,每日出门而去为贵胄子弟教学古琴。

      某一日,董留声回了书房,发觉书房未锁。

      他两手一抹,发现钥匙又不见了,再进书房一看,东西都没少,只是一些旧书被动过。

      叫来护家子,有人道见音娘子在附近出现过。

      董留声心知,道,“此事莫要声张,随小姐去。”

      总得给她留个念想,免得再病入膏肓,她那娇弱的身体禁不住折腾。

      从那以后,董音音每夜都躲着他人抱着琴书啃得神魂颠倒。

      她看了书才知晓自己所知甚少,弹琴并非随意弹拨,还得讲究个指法。她的木琴原来是劣琴,竟然还缺一根弦,难怪弹奏得如此难听。

      她闭着眼,假装眼前有琴,手指像古书里所写一般,练习着指法。

      每日每日都是如此,三年时间经过琴书熏染,董音音性子竟然变得娴静沉稳了些,颇有垂柳风貌。

      近些日子来,梁国之外有一岛国名为极星岛,特地派来使者拜访董留声,并要在董院留宿。

      董留声自然要弹奏珍贵的《霓裳曲》来欢迎使者。

      一曲毕,使者中洋大为赞赏,“按中原话说,我真是几生有幸能听此神曲。这位美丽的小姐,听说您是董先生的女儿,想必琴技同样高超,不妨也弹奏一曲,让我极星之人再度感受中原古琴魅力。”

      董留声顿时为难,道,“使者大人,实在遗憾,小女并不会弹琴。”

      中洋流露出几分惋惜,道,“古琴乃中原国乐,若不能传承下去实在可惜,世上还需要更多像先生这样的乐人。我学古琴时间虽短,也得知这个道理,既然如此,我将我的琴送于董姑娘,愿梁与极星友谊长存。”

      那是一把用墨玉石做的上好古琴,董留声眸子里闪过赞美之意,董音音抚摸它,感觉指尖都在战栗。

      它太美了,像夜晚月影孤星,微弱细闪也足以令它光彩夺目。

      董音音突然道,“使者大人,我虽未真正弹过琴,但自学过琴法,想试弹一首,不知中使者能否指点一番。”

      董留声双目瞪得浑圆,“音娘,别胡闹。”

      中洋开怀大笑,“当然可以,董先生不必紧张,董姑娘勇气可嘉,中洋佩服,请弹奏吧。”

      董音音看了一眼父亲,立马将琴摆好,背直如松,双手轻捻。

      一声琴音响,董音音心跳加快,她不由地闭上眼睛,像无数个夜晚练习的那般,弹了一首《月下仙人》,这是嫦娥奔月,孤独守在月宫的故事。

      曲毕,古琴声久久回响。

      中洋赞道,“妙哉,岂敢想董姑娘竟从未弹过,虽某些处指法稚嫩,但情感哀感顽艳,董姑娘是懂琴之人!”

      宴席过后,书房里。

      董音音抱着新得的琴对董留声道,“爹,能不能教我《霓裳曲》?您看,我已经能弹完一整首曲子。”

      董留声看了一眼她,又看了她怀里的琴,忽而,他夺过她手中的琴,狠狠砸在地面上。

      “跪下。”

      董音音吓坏了,跪在了地面。

      “你可知你快要及笄?音娘,你已经要嫁人了,你怎么还惦记着《霓裳曲》?!”

      董音音望着那碎掉的墨玉古琴,红了目,她抬起头,“为何我不能学?爹,您答应过我的。”

      董留声气得发抖,指着她,“你不许学琴,我原是想你放弃了,没想到闹到了客人面前……我早已将《霓裳曲》谱烧毁,世上再无《霓裳》,我也不会再弹,你给我彻底绝了这个念头。”

      董音音瞬间崩溃,泣不止声,她站起身往屋外跑去。

      董留声咚地一声坐回了座位,额头冒出冷汗,捂住嘴咳得满脸通红,他的目光停留在桌前董殊寄回来的信上。

      “边境作乱,国土不宁,恐有大事发生,儿将往边境参军,望父亲与音妹珍重。”

      四
      董音音还没和董父冷战几日,外面的战争已经打了起来,原来是前朝遗留的叛军作乱夺权。

      他们所在的晏都已经十分危险,董殊已去前线率兵,乱军几次突袭,连占城池,已经快要打到晏都。

      董留声誓死不离故土,董音音定要陪着父亲,每日都能看到有人逃离此地,有人在院子里挖土埋箱子,期望日后还能够回来。

      很快,叛军兵临城下。

      叛军首领是前朝一位将军乌奇,他听说了董留声在此地,很快登门而来。

      乌泱泱的一群人挤满了董家院子,他们每个人的尖刀上都染着血腥味,怒目而视,令人恐惧。

      董留声病重在床,为了全家安危,不得不起身招待叛军。

      乌奇道,“听闻董先生善弹前朝元帝所作的《霓裳曲》,不知今日能否听闻一曲。”

      头发已然半白的董留声佝偻着腰,重重地咳嗽好几声,董音音和雀啾扶住他,差点三人都摔倒在地。

      董留声声音已经极度嘶哑,“乌将军,小人身子怕是不行。”

      乌奇眸中迸发出肃杀之气,他身侧之人无数长枪短剑指向董留声和董音音,雀啾吓得哭出声来。

      “好大的胆子!”

      董留声便知自己不行也得行,只要乌奇一声令下,整个晏都城人的性命堪虞。

      董音音这时挺身而出道,“乌将军,我爹身子病重弹不得琴,晏都现如今也无其他人会琴,不如让我为将军弹奏一曲。”

      董留声死命拉住了董音音。

      乌奇来了兴趣,“准。”

      董音音回过头,笑对董留声道,“还请父亲借我一把好琴。”

      董留声望着满院里冰枪冷箭,双目通红,心中悲愤万千,懊悔之意喷涌而出,现下也不得不认了命。

      他迈着蹒跚的步伐亲自从书房抱了他最爱的一把古琴给董音音。

      董音音拨弹一声,琴音圆润醇厚,清韵芳奇。

      她唱道:

      城门挂金甲,家院杀铁枪。

      志人洋洋为逐鹿,百姓惶惶不得终。

      家盼有女初长成,嫁新娘,嫁新娘。

      红衣盖头迎良人,琴笙鼓萧赛秋社。

      父兄送我入对门,待晓堂前拜公婆。

      煮酒饮杯,琴瑟在御。

      遂成一世好,还报父母恩。

      我心忧伤,我心忧伤,

      兴又何,亡又何,

      黄泉路上有孤魂,遍野白骨无人识。

      家破人先亡,嫁新娘,嫁新娘。

      孟婆莫要劝我饮,来世再还父母恩。

      ……

      一曲毕,四处皆有人呜咽声起。

      思及家破人亡,平淡静好的生活将永远远去,人人皆悲从中来。

      董音音酸了鼻子,她眸中带泪,笑着对乌奇行了礼,董留声老泪纵横,一把过去握住了女儿的手腕。

      乌奇冷峻的脸上看不出神色,他扫过在场所有董家院子的人,无人脸上不悲戚惨淡。

      他道,“此曲你作的?名为何?”

      董音音答:“悲愤曲。”

      “悲愤?好一个悲愤!”乌奇怒挥斗篷,率众人转身离去。

      董音音一曲换来了晏都一夜平安。

      是夜,董留声已然不好。

      他在床榻处颤抖地握紧董音音的手,“音娘啊,为父要先去了。”

      董音音哭道,“爹,别走,明日大哥也许就回来了,您再撑一撑。”

      董留声叹了一口,露出慈笑,“怕是等不得了,音娘怨不怨我?”

      “不怨,爹,您都是为我好。”

      董留声抹了一把眼角的泪,道,“音娘确有学琴的天赋,若你祖母还在世,必会认为你的天赋在我之上。然前朝乐人身份等同贱民,当今圣上宽厚圣明,才让乐人能与平民通婚,可世俗风气依然瞧不起乐人,大郎在朝廷上处处受限全因我的身份,还有你云英未嫁……”

      董音音道,“爹,您没有对不起我们,音娘全都知道。”

      董留声回光返照,突然精神道,“好孩子,记着,《霓裳曲》曲谱是你祖母一生呕心沥血之作,当初我并未烧掉它,而是将它送给了中洋使者,若……若还有机会,你便去取回来罢。”

      话一说完,董留声便永远闭上了眼。

      五
      第二日董殊率众兵赶来,乌奇连忙逃窜而走。董殊和董音音一同将董留声下葬。

      战火一直持续了许多年,到董音音的孙女出世之时,天下才彻底太平。

      朝廷派了无数船只去往极星岛,董音音与丈夫、哥哥董殊皆在前。

      当从中洋手中取过《霓裳曲》时,董音音呼吸微颤,此时的她已白发苍苍。

      中洋也老了,道,“此生再未见过董先生,实乃中洋之憾。”

      董音音:“想必爹也是遗憾的,多谢中洋大人,将《霓裳曲》保存得如此完好。”

      中洋笑道,“董先生重托,中洋难以不从。中洋难忘,当日不解董先生为何将《霓裳曲》送于我,分明感知董先生珍重此曲谱甚至从未传授过他人,便求其解答。”

      “董先生便笑谈,‘只愿小女一生顺遂,我愿永不沾此曲谱’。”

      仿佛董留声音容笑貌立于眼前,董音音泣不成声。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